滿城樟樹落果引絲光椋鳥「聚餐」 來漢過冬鳥兒越來越多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一團團「黑霧」升上天空,盤旋,下壓,鑽進茂密的樟樹叢中,噼裡啪啦,黑色彈丸狀的樟樹果實砸落地面,行人紛紛躲避……入冬以來,上述場景不時在武漢街頭上演。

  這是絲光椋鳥在「組團」覓食。據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統計,目前全市行道樹中有樟樹26.8萬棵。冬季食物匱乏,成熟的樟樹果實引來大批鳥兒聚餐,其中最多的就是絲光椋鳥。

  專家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樟樹已成為我市園林樹木中為鳥類提供越冬食物的「主糧倉」。二三十年前,絲光椋鳥在武漢還屬於夏候鳥。如今,這種鳥在冬天也已不捨得走了。

  成群鳥兒穿梭樹叢引來落果雨

  市民王先生家住江岸區臺北路寶島公園附近,空閒時常到公園裡散步。上周,他發現公園裡的樟樹果實成熟,引來眾多鳥兒。

  王先生說,鳥兒成批圍著結了果實的樟樹飛行繞圈,像是一團團黑霧。每當「黑霧」穿過樹叢,都會激起一陣「落果雨」,黑色彈丸狀的樟樹果實接連被鳥兒撩落,噼裡啪啦像下雨一般,樹下的行人紛紛躲避。

  王先生稱,近年來,他感覺秋冬季節來臨後,尤其是樟樹的果實成熟後,被吸引而來的鳥兒越來越多。「前幾年偶爾能看到兩三隻,這兩年鳥兒都是成群結隊地出現,每群的數量少說也有幾十隻」。

  「市民周圍的鳥兒越來越多了,現在城市裡到處都能聽見鳥叫聲」。對於遭遇「落果雨」,王先生表示,雖然當時有些慌亂,但事後想想很高興。

  王先生也想問問,這些鳥兒是什麼鳥?它們穿梭於樟樹叢中是覓食還是逗趣?為什麼會越來越多?

  約27萬棵樟樹為絲光椋鳥供食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成群穿梭於樟樹叢中引發「落果雨」的大多是絲光椋鳥。

  為何冬季會頻繁出現這一景象?顏軍解釋,絲光椋鳥主要以昆蟲為食。但在食物相對匱乏的秋冬季節,不挑食的它們一般喜歡集群活動,多以常綠樹的果實為食。

  武漢街頭最常見的常綠樹就是樟樹。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專家董立坤說,最近十餘年,樟樹、廣玉蘭、松樹、柏樹等四季常綠樹種被廣泛作為市內行道樹種植。來自市園林和林業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行道樹中,樟樹有26.8萬棵。加上小區、公園綠化,樟樹數量更大。

  董立坤說,樟樹的花期是每年四五月份,果期是每年8月至10月。樟樹的果實一開始是綠色的,成熟後呈黑色。目前是樟樹果實成熟期,因此樟樹的果實成了絲光椋鳥的主要食物之一。 

  鳥兒盛宴讓人歡喜讓人憂

  長江日報記者採訪中發現,對於絲光椋鳥的這場盛宴,市民們有的歡喜,有的擔憂。

  家住武昌的許先生說,他停在小區裡的車經常被樟樹果實和鳥糞弄髒。

  對此,顏軍表示,包括絲光椋鳥在內的鳥類由於體形較小,大都是「直腸子」,一吃就排,吃到哪裡就排到哪裡。

  一環衛工人說,遍地的樟樹果實清掃起來確實比一般垃圾費力。市城管局環衛處工作人員介紹,秋冬季節掉落地面的果實、樹葉等確實會增大環衛工作量。環衛工人一般按照道路清洗的作業規範進行清洗,遇到頑固汙漬時會適當增加清洗劑。

  車主發愁,而洗車店卻增收了。位於馬場角橫路上的一家車輛美容店店員劉先生說,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會接到類似洗車訂單。「果實汙漬長時間未被清理,會滲透到車漆中。我們一般建議車主進行精緻洗車或全車去汙項目,使用蟲膠樹脂專用清洗劑,價格在100元至160元」。

  不少網友還將樟樹果實視作「解壓神器」。網友「iyeelin」說:「一踩會發出『pipi』的響聲,伴隨著清脆破裂的感覺,不開心的心情好像立即消除了。」

  樟樹成越冬鳥兒「主糧倉」之一

  武漢市觀鳥協會今年9月所作的重點區域鳥類檢測年報顯示,絲光椋鳥在市內常見林鳥排名中,排在灰喜鵲、珠頸斑鳩、喜鵲之後,居第4位。

  顏軍說,二三十年前,絲光椋鳥在武漢還屬於夏候鳥,僅夏天在武漢繁殖。但多年來武漢市內樟樹等常綠樹種的大量種植,使得市內絲光椋鳥的數量越來越多。去年,有人曾在東湖梨園附近觀察到多個2000隻左右規模的大型絲光椋鳥集群。

  「樟樹已成為我市園林樹木中為鳥兒提供越冬食物的『主糧倉』之一。」董立坤補充道,「不光是樟樹,像杉樹、松樹、柏樹以及薔薇科樹木的果實都成了各種鳥類的越冬食物。」

  他說,城市的園林植物種類多樣化,使得這些植物的果實種類及數量越來越多,這對越冬的鳥類來說是個好消息。由於在武漢可以選擇的食物種類多,越來越多鳥兒趕到武漢越冬。記者戴旻陽

來源: 長江日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湖南衛視《午間新聞》| 益陽:樟樹果實成熟 絲光椋鳥聚餐
    湖南衛視《午間新聞》| 益陽:樟樹果實成熟 絲光椋鳥聚餐 2020-10-10 1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清組圖:絲光椋鳥榕城越冬千嗓齊亮 福州成「鳥的天堂」
    高清組圖:絲光椋鳥榕城越冬千嗓齊亮 福州成「鳥的天堂」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5年12月14日17:11 鳥兒時而盤旋空中、時而飛落樹上嬉鬧。李章亮攝 人民網福州12月14日電 (詹託榮 李章亮 鄒家驊)14日14時許,位於福州市鼓屏路和華林路交叉口的行道樹上,數千隻鳥兒齊聚一堂,像比賽一樣亮開嗓子,雀躍啼叫,頗為壯觀。
  • 台州好山好水好空氣引絲光椋鳥集聚過冬
    這些鳥兒會留在台州過冬嗎?帶著這些問題,昨天上午,記者聯繫上了圖片拍攝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台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儲伏龍,聽他講述那些「鳥事」。麻雀?No!絲光椋鳥提及拍鳥,儲伏龍在攝影圈堪稱是「大神」級人物,多年前就被戲稱為「台州第一鳥人」,如今又被冠以「鳥叔」的雅號。
  • [長沙]出現大量絲光椋鳥 "場面很壯觀"/圖
    本報12月15日訊(記者 吳靜)絲光椋鳥體長20-23cm,嘴朱紅色,腳橙黃色。它們喜結群於地面覓食,取食植物果實、種子和昆蟲,愛棲息於電線、叢林及農耕區。冬季聚大群活動,夏季數量少。這些鳥叫絲光椋鳥,分布在湖南省各地,每年冬天,來長沙吃成熟的樟樹果子。  飛鳥在上海城小區盤旋兩小時  昨日下午3點左右,大群的飛鳥飛到韶山南路上海城小區,時而在屋頂停留,時而飛到樹上歇息,居民汪先生說:「太壯觀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鳥。」他致電本報熱線96360,希望記者能拍個照,「太唯美了。」
  • 城市中的鳥類軍團——絲光椋鳥
    他們真正的名字叫作絲光椋鳥。絲光椋鳥(學名:Sturnussericeus)身體灰褐色,雌鳥頭部汙灰色,而雄鳥頭白,像一位頭髮向後梳的大佬!飛翔時翅下有白斑。常有觀鳥新手把絲光椋鳥與八哥混淆,八哥飛翔時身體黑色,翅下白斑,他倆體色不同,而且他倆飛行姿態也有差別,絲光椋鳥飛行時顯得更加迅速敏捷。
  • 絲光椋鳥又來株洲啦
    成群的絲光椋鳥。 戴凜 攝全媒體記者 戴凜株洲日報訊 10月25日下午,人民路紅港路交叉路口的上空颳起一陣「黑旋風」,場面非常壯觀。原來,這是一群絲光椋鳥,聚集數量上千隻,因為冬季即將來臨,株洲成了它們集中覓食的好去處。
  • 絲光椋鳥
    2020年4月15日,我正在株雷路旁一水田邊拍攝林鷸,突然有兩隻絲光椋鳥闖入畫面。
  • 【城市常見鳥類】絲光椋鳥
    經常有小夥伴問我,在南昌市的溼地公園裡面看到的成百上千的鳥群是哪一種鳥,今天來給大家解密啦!
  • 南飛過冬的鳥兒抵達南京 罕見候鳥現身沿江溼地
    因為對這些不遠萬裡辛苦遷徙的鳥兒來說,南京的冬天溫暖而慷慨。從即日起,本報開設南京冬候鳥系列欄目,讓我們一起欣賞這些大自然美麗的精靈吧。最近一段時間,南京的天空格外熱鬧,羅紋鴨、綠頭鴨、赤麻鴨、黑腹濱鷸(yù)、灰背鶇(dōng)、紅嘴鷗、鴛鴦等冬候鳥大部隊都已抵達南京。
  • 特別報導|湖北鄂州發現「鳳凰鳥」——絲光椋鳥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周祝文)近日,鄂州市鄂城區鳳凰山一帶發現絲光椋鳥,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退休幹部餘金水跟蹤兩天拍攝了一組照片,彌足珍貴。絲光椋鳥體長20-23釐米,在民間有「鳳凰鳥」之稱。這種鳥嘴呈朱紅色,腳露橙黃色,雄鳥烏頭、頸絲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兩翅和尾黑色,又稱「鳳鳥」;雌鳥頭頂前部棕白色,後部暗灰色,上體灰褐色,下體淺灰褐色,又稱「凰鳥」。絲光椋鳥屬留鳥,喜結群,習慣築巢於牆洞或洞穴中。
  • 成千上萬隻「絲光椋鳥」現身新安江 場面壯觀
    成千上萬隻「絲光椋鳥目前,「絲光椋鳥」還不能人工養殖。中新社發 施廣德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發布時間:2017-11-14 11:20:08 【編輯:翟璐】 成千上萬隻「絲光椋鳥」現身新安江 場面壯觀
  • 「傳說」中的紫翅椋鳥 成群結隊歇腳揚州高郵湖
    展翅高飛「鳳求凰」比翼齊飛候鳥遷徙季,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分會會員錢治華在高郵驚喜發現一大群紫翅椋鳥。這種在西北地區常見的鳥兒,很少出現在揚州。而這次現身揚州,竟然還是一大群。從紫翅椋鳥的分布範圍來看,它們是西北地區的常客,對於包括揚州在內的華東地區來說,它不僅是「匆匆過客」,也是「稀客」。「星光熠熠」紫翅椋鳥現身高郵湖經常去高郵湖拍攝鳥兒的錢治華,總是能與那些罕見的鳥兒來一次「偶遇」,這次他「偶遇」的就是紫翅椋鳥。這次看見的,還不是一隻兩隻,而是一大群。
  • 南湖邊的萌鳥 | 在老餘杭,有一種鳥叫「絲光椋鳥」,你不一定了解,進來看!
    在南湖邊,人們常常可以看到龐大的鳥群,數百隻鳥在空中群魔亂舞,讓路過的小夥伴們都驚嘆不已,不禁好奇它們是誰,為什麼要集聚這麼大的隊伍,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它們吧。南湖生活著一大群的絲光椋鳥,太陽升起時,它們從湖中小島上飛到稻田公園及周邊的樹叢中覓食。絲光椋鳥也會受到猛禽—隼的攻擊,為了擺脫隼的攻擊,它們集體行動,在空中不停的變化著隊形,當它們翅膀全部打開後,地下看上去真的很像是轟炸機機群,很是壯觀。絲光椋(liáng)鳥體型大小和其他椋鳥相似,體長20-23釐米。嘴朱紅色,腳橙黃色。
  • 鄂州鳳凰山一帶驚現絲光椋鳥,攝影家餘金水跟蹤兩天留下珍貴資料
    近期,鄂州鳳凰山一帶發現有絲光椋鳥,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餘金水)老師跟蹤兩天拍攝了一組照片。絲光椋鳥體長20-23cm。嘴朱紅色,腳橙黃色,雄烏頭、頸絲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兩翅和尾黑色。絲光驚鳥留鳥,部分在巢後期遊蕩。喜結群,築巢於牆洞或洞穴中。繁殖方式 卵生 習性遷徒成大群。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尤其喜食地老虎、甲蟲、蝗蟲等農林業害蟲,也吃桑葚、榕果等植物果實與種子。性較膽祛,見人就飛,鳴聲清甜、響亮。
  • 帶你認識南京美麗的椋鳥家族魚嘴公園、龍袍都有它們的身影
    其實,南京的椋鳥家族還有好幾種鳥兒。記者了解到,椋鳥的種類有灰頭椋鳥、黑冠椋鳥、絲光椋鳥、北椋鳥、紫背椋鳥、灰背椋鳥、粉紅椋鳥、紫翅椋鳥、灰椋鳥、斑椋鳥、黑領椋鳥、紅嘴椋鳥、家八哥、灰背岸八哥等。而在南京,人們就看到過絲光椋鳥、紫翅椋鳥、黑領椋鳥等好幾種。
  • 灰頭椋鳥,是椋鳥科的鳥類,淺灰色椋鳥
    灰頭椋鳥,是椋鳥科亞洲椋鳥屬的鳥類。中等體型的淺灰色椋鳥。灰頭椋鳥,頭及後枕具絲狀珍珠色羽,肩無白紋。灰頭椋鳥,與灰背椋鳥及絲光椋鳥的幼鳥的區別在外側尾羽慄色,腰色深,兩脅具些許棕色。灰頭椋鳥,中小型鳥類,體長17-20cm。嘴橙黃色。
  • 「愛鳥小衛士」救下絲光椋鳥 還在家給小鳥做了一個窩
    鳥兒受傷了,小學生很痛心  2月20日,對馮倍來說,是一個既難忘又痛心的日子:難忘的是她從別人手中救下一隻受傷的鳥,痛心的是城區不時還有「獵人」出現。  當天,馮倍正在龍遊縣城的外婆家做客,「砰」一記槍聲劃破了寧靜,向窗外望去,看到一隻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她風一般地跑下樓。  「叔叔,你不應該打鳥的!」
  • 農村市場鳥兒價格便宜,很多是常見菜鳥:養這鳥有什麼用
    這種鳥兒容易飼養,除了能模仿人的聲音之外,還可以模仿多種鳥的叫聲,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咦,這不是常見的伯勞鳥嗎,它的叫聲嘶啞,有點像破鑼似的,這鳥有人要嗎?」攝影師懷疑地問道。賣鳥的老闆不屑一顧:「你說的那是野鳥,我這是家養的,它的叫聲很好聽,可以賣100元一對呢。」
  • 鳥兒飛到屋裡吃香腸臘肉走紅網絡,網友:你吃可以,不要拉屎……
    鳥兒吃貨們上線了。吃貨不限於視頻中的紅頭長尾山雀,還有白頭鵯、絲光椋鳥、灰椋鳥......」@自貢觀鳥協會在微博中表示。同時提醒網友,如果不想被偷吃,可在晾肉處懸掛彩色塑料口袋驅趕,或者懸掛廢舊的光碟,但請不要傷害我們的小鳥朋友。飛來的盜賊小鳥發揮著吃貨本性,先是小心翼翼站在繩子上,再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確認沒問題後趕緊啄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