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鳳凰山一帶驚現絲光椋鳥,攝影家餘金水跟蹤兩天留下珍貴資料

2020-12-05 楚天視野

近期,鄂州鳳凰山一帶發現有絲光椋鳥,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餘金水)老師跟蹤兩天拍攝了一組照片。

絲光椋鳥體長20-23cm。

嘴朱紅色,腳橙黃色,雄烏頭、頸絲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兩翅和尾黑色。

雌鳥頭頂前部棕白色,後部暗灰色,上體灰褐色,下體淺灰褐色,其他同雄鳥。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華南、自陝西、河南、安微、江蘇至廣東、海南、西至四川、雲南等地。

也見於日本和越南。

湖北鄂州可是難得一見。

絲光驚鳥留鳥,部分在巢後期遊蕩。

喜結群,築巢於牆洞或洞穴中。繁殖方式 卵生 習性遷徒成大群。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尤其喜食地老虎、甲蟲、蝗蟲等農林業害蟲,也吃桑葚、榕果等植物果實與種子。

性較膽祛,見人就飛,鳴聲清甜、響亮。(餘金水)

相關焦點

  • 特別報導|湖北鄂州發現「鳳凰鳥」——絲光椋鳥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周祝文)近日,鄂州市鄂城區鳳凰山一帶發現絲光椋鳥,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退休幹部餘金水跟蹤兩天拍攝了一組照片,彌足珍貴。絲光椋鳥體長20-23釐米,在民間有「鳳凰鳥」之稱。這種鳥嘴呈朱紅色,腳露橙黃色,雄鳥烏頭、頸絲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兩翅和尾黑色,又稱「鳳鳥」;雌鳥頭頂前部棕白色,後部暗灰色,上體灰褐色,下體淺灰褐色,又稱「凰鳥」。絲光椋鳥屬留鳥,喜結群,習慣築巢於牆洞或洞穴中。
  • 絲光椋鳥
    2020年4月15日,我正在株雷路旁一水田邊拍攝林鷸,突然有兩隻絲光椋鳥闖入畫面。
  • 台州好山好水好空氣引絲光椋鳥集聚過冬
    帶著這些問題,昨天上午,記者聯繫上了圖片拍攝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台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儲伏龍,聽他講述那些「鳥事」。麻雀?No!絲光椋鳥提及拍鳥,儲伏龍在攝影圈堪稱是「大神」級人物,多年前就被戲稱為「台州第一鳥人」,如今又被冠以「鳥叔」的雅號。自2004年開始拍鳥以來,儲伏龍拍攝到的鳥兒近500種。
  • 【城市常見鳥類】絲光椋鳥
    就是今天的主角:絲光椋鳥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科:椋鳥科 Sturnidae屬:椋鳥屬 Sturnus種:絲光椋鳥 S. sericeus(Gmelin, 1788)
  • 城市中的鳥類軍團——絲光椋鳥
    他們真正的名字叫作絲光椋鳥。絲光椋鳥(學名:Sturnussericeus)身體灰褐色,雌鳥頭部汙灰色,而雄鳥頭白,像一位頭髮向後梳的大佬!飛翔時翅下有白斑。常有觀鳥新手把絲光椋鳥與八哥混淆,八哥飛翔時身體黑色,翅下白斑,他倆體色不同,而且他倆飛行姿態也有差別,絲光椋鳥飛行時顯得更加迅速敏捷。
  • 絲光椋鳥又來株洲啦
    成群的絲光椋鳥。 戴凜 攝全媒體記者 戴凜株洲日報訊 10月25日下午,人民路紅港路交叉路口的上空颳起一陣「黑旋風」,場面非常壯觀。原來,這是一群絲光椋鳥,聚集數量上千隻,因為冬季即將來臨,株洲成了它們集中覓食的好去處。
  • [長沙]出現大量絲光椋鳥 "場面很壯觀"/圖
    本報12月15日訊(記者 吳靜)絲光椋鳥體長20-23cm,嘴朱紅色,腳橙黃色。它們喜結群於地面覓食,取食植物果實、種子和昆蟲,愛棲息於電線、叢林及農耕區。冬季聚大群活動,夏季數量少。這些鳥叫絲光椋鳥,分布在湖南省各地,每年冬天,來長沙吃成熟的樟樹果子。  飛鳥在上海城小區盤旋兩小時  昨日下午3點左右,大群的飛鳥飛到韶山南路上海城小區,時而在屋頂停留,時而飛到樹上歇息,居民汪先生說:「太壯觀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鳥。」他致電本報熱線96360,希望記者能拍個照,「太唯美了。」
  • 成千上萬隻「絲光椋鳥」現身新安江 場面壯觀
    成千上萬隻「絲光椋鳥目前,「絲光椋鳥」還不能人工養殖。中新社發 施廣德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發布時間:2017-11-14 11:20:08 【編輯:翟璐】 成千上萬隻「絲光椋鳥」現身新安江 場面壯觀
  • 高清組圖:絲光椋鳥榕城越冬千嗓齊亮 福州成「鳥的天堂」
    高清組圖:絲光椋鳥榕城越冬千嗓齊亮 福州成「鳥的天堂」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5年12月14日17:11 記者隨後將照片發給了一位鳥類愛好者,經判斷是絲光椋鳥(「椋」念liáng)。據介紹,絲光椋鳥集群性很強,喜歡吃漿果類食物,是一種候鳥,但在福建為留鳥。 眼下正是榕樹、樟樹果實很多的季節,因此福州為它們覓食過冬的好地方。專家也認為,福州成為「鳥的天堂」,這說明福州城區的環境較好,吸引鳥群來此覓食。
  • 湖南衛視《午間新聞》| 益陽:樟樹果實成熟 絲光椋鳥聚餐
    湖南衛視《午間新聞》| 益陽:樟樹果實成熟 絲光椋鳥聚餐 2020-10-10 1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滿城樟樹落果引絲光椋鳥「聚餐」 來漢過冬鳥兒越來越多
    這是絲光椋鳥在「組團」覓食。據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統計,目前全市行道樹中有樟樹26.8萬棵。冬季食物匱乏,成熟的樟樹果實引來大批鳥兒聚餐,其中最多的就是絲光椋鳥。  專家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樟樹已成為我市園林樹木中為鳥類提供越冬食物的「主糧倉」。二三十年前,絲光椋鳥在武漢還屬於夏候鳥。如今,這種鳥在冬天也已不捨得走了。
  • 南湖邊的萌鳥 | 在老餘杭,有一種鳥叫「絲光椋鳥」,你不一定了解,進來看!
    南湖生活著一大群的絲光椋鳥,太陽升起時,它們從湖中小島上飛到稻田公園及周邊的樹叢中覓食。絲光椋鳥也會受到猛禽—隼的攻擊,為了擺脫隼的攻擊,它們集體行動,在空中不停的變化著隊形,當它們翅膀全部打開後,地下看上去真的很像是轟炸機機群,很是壯觀。絲光椋(liáng)鳥體型大小和其他椋鳥相似,體長20-23釐米。嘴朱紅色,腳橙黃色。
  • 灰頭椋鳥,是椋鳥科的鳥類,淺灰色椋鳥
    灰頭椋鳥,是椋鳥科亞洲椋鳥屬的鳥類。中等體型的淺灰色椋鳥。灰頭椋鳥,頭及後枕具絲狀珍珠色羽,肩無白紋。灰頭椋鳥,與灰背椋鳥及絲光椋鳥的幼鳥的區別在外側尾羽慄色,腰色深,兩脅具些許棕色。灰頭椋鳥,中小型鳥類,體長17-20cm。嘴橙黃色。
  • 「傳說」中的紫翅椋鳥 成群結隊歇腳揚州高郵湖
    「稀客」紫翅椋鳥對揚州鳥友而言更多出現在文獻中對揚州地區的觀鳥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來說,紫翅椋鳥一直是「神秘的存在」。多年前,有學生在寶應地區曾記錄過紫翅椋鳥,但沒能拍下它。對揚州鳥友而言,紫翅椋鳥更多出現在文獻之中,揚州鳥友在本地也沒有見過它。此前,錢治華也只是聽說過揚州有,但從沒見過,更沒有拍到過。
  • 椋鳥科辯識小結
    紅嘴椋鳥和絲光椋鳥頭部均為白色,嘴為紅色可與其他椋鳥區分。8.紅嘴椋鳥背部整體為灰褐色,三級飛羽灰褐色,初級飛羽黑色具白斑,整體顏色較一致,胸及下體帶粉色,國內僅見於雲南;而9.絲光椋鳥雄鳥背部灰色,飛羽整體為藍黑色,與背部對比較明顯,雌鳥和雄鳥類似,但是其頭部及背部更偏灰褐色,主要分布於黃河以南地區
  • 鳳凰山驚現「時光隧道」!夜遊人有了新的「網紅」打卡地
    鳳凰山有「時光隧道」 GO!GO!GO! 去打卡…… 近日, 恩施州城區鳳凰山森林公園驚現「時光隧道」, 各種色調的燈光交替閃爍,
  • 帶你認識南京美麗的椋鳥家族魚嘴公園、龍袍都有它們的身影
    其實,南京的椋鳥家族還有好幾種鳥兒。記者了解到,椋鳥的種類有灰頭椋鳥、黑冠椋鳥、絲光椋鳥、北椋鳥、紫背椋鳥、灰背椋鳥、粉紅椋鳥、紫翅椋鳥、灰椋鳥、斑椋鳥、黑領椋鳥、紅嘴椋鳥、家八哥、灰背岸八哥等。而在南京,人們就看到過絲光椋鳥、紫翅椋鳥、黑領椋鳥等好幾種。
  • 「愛鳥小衛士」救下絲光椋鳥 還在家給小鳥做了一個窩
    市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馮倍救下的是一隻絲光椋鳥,它屬於「三有」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平時他們經常進行各種愛鳥教育和宣傳,希望大家不要隨意打鳥或購買野生鳥類。市民如果發現有獵殺野生鳥類違法行為,可及時撥打值班電話0570-3086119,其他縣市區可以撥打110舉報。
  • 新疆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
    原標題:新疆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晴空生千姿椋鳥集體舞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 專家:可能在抵禦天敵亞心網訊(記者趙梅)近日,塔城地區庫魯斯臺草原上空出現了一幕群鳥「起舞」的奇特景觀,數千隻紫翅椋(liáng)鳥在空中不停地變換隊形,時而像一隻蝴蝶,時而像巨人大腳,就像有人指揮它們在空中「作畫」一般。
  • 鄂州這條河,聞名世界
    湖北省的簡稱「鄂」,源於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改郢州為鄂州治所(治所在今江夏)得名。而「鄂」字作為地名,最早見於記載的是西周時期,楚君熊渠佔領鄂後將第二個兒子紅封為鄂王。鄂州這一帶為什麼稱之於「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