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業新紀錄這樣誕生(經濟聚焦)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核心閱讀

12月27日,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6000萬噸高點,創下我國油田年產量新紀錄。作為過去低壓、低滲透、低豐度的「三低」老油田,長慶油田通過技術創新化解難題,不斷突破地質勘探理論和技術,同時實現科學管理,在近年來煥發出新風貌。

12月27日10時,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生產指揮中心的大屏幕顯示:今年以來,生產原油2451.8萬噸、生產天然氣445.31億立方米,年產油氣當量突破6000萬噸高點,達到6000.08萬噸,創下我國油田年產量新紀錄。

已經有50年開採歷史的長慶油田可謂「大器晚成」。從1970年油田成立到上世紀末,長慶油田產量長期在百十萬噸徘徊。然而,這個老油田進入新世紀後卻煥發了新風貌——2012年,成為我國第一大油氣田,目前已累計貢獻油氣當量超過7.6億噸;作為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長慶油田肩負著50多個大中城市供氣任務,自1997年正式向外供氣以來,已累計生產天然氣4686億立方米,相當於替代了5.62億噸標煤、減少碳排放物15.29億噸。

技術創新顯身手

化解低壓、低滲透、低豐度難題

2000年,長慶油田的油氣產量首次突破500萬噸。此後,長慶油田的產量連續20年一路攀升——2003年突破1000萬噸,2007年突破2000萬噸,2009年突破3000萬噸,2011年突破4000萬噸,2013年突破5000萬噸。今年突破6000萬噸高點,躍上中國單個油田產量的歷史新高度。

這樣一個老油田,為啥能創下年產油氣當量6000萬噸的奇蹟?

「過去,長慶油田一直發展不起來,主要原因在於其地質資源稟賦不好,蘊藏的油氣資源以低壓、低滲透、低豐度的『三低』資源為主。」長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高春寧逐一解釋道:

「低壓」——油藏的壓力係數大於1,油井才會有自然產能,而長慶油田儲層的壓力係數只有0.6—0.9,是常規油田的1/3—1/2,即使採取人工加壓,淨產量遞減速度也很快;

「低滲透」——國際上把滲透率小於50個毫達西的油田稱為低滲透油田,而長慶油田70%的儲層滲透率小於1個毫達西,「家裡用的磨刀石,5秒鐘水就可以滲入,而把水滴在長慶油田儲層巖心上,1分20秒才能滲完,從比磨刀石還要緻密的巖石中擠出油,難度可想而知」;

「低豐度」——常規油田儲層一般為幾十米甚至數百米,而長慶油田儲層厚度一般為10米以下,導致單井產量非常低,要想上產,就只有多打井。

國內外沒有先例,無現成經驗可循。對長慶油田來說,無論是生存還是發展,首先要解決「三低」問題,而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創新。

優化射孔工藝、油層壓裂改造、油田注水開發、油田動態監測、注水油藏研究、採油工藝、油氣集輸工藝、叢式鑽井……通過研發8項配套技術,推進提高單井產能、穩產及提高採收率、提高整體開發效益三大系列技術,安塞油田全面解決了從地面到地下、從鑽井到採油、從投入到產出等效益開發問題,不僅形成了年產300萬噸的產量,還創造了中國石油歷史上第一個被正式命名的開發模式——安塞模式。

像這樣的創新之舉還有很多:不斷創新壓裂技術,解決低滲透難題。如今,長慶油田的體積壓裂工程技術指標可以比肩國際先進水平,單井最大入地液量7萬立方米,入地砂量1.2萬噸,單井改造段數48段248簇,4項指標均創下國內最高紀錄;低滲透開發極限也從10個毫達西降到1個毫達西、0.5個毫達西;自主研發形成的DMS可溶球座壓裂工具、EM30滑溜水壓裂液,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比國外同類產品費用低50%—60%,成為中國石油的技術利器。

有高精尖技術的「加持」,長慶的油田一個個再現活力了。曾經試採5年、單井日均產量僅0.587萬立方米的蘇裡格氣田當初普遍不被看好,如今不僅活了下來,還活出了精彩——2012年,蘇裡格氣田超越塔裡木克拉2氣田,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氣田。

理論創新添底氣

地質勘探理論和技術突破助力穩產高產

石油領域有句話叫「儲量為王」。長慶油田能夠連續多年實現增產,並最終站上6000萬噸新高度,地質勘探理論和技術的不斷突破是重要基礎。

長慶油田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付鎖堂說:「說到底,儲量是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通過勘探理論和技術的不斷突破,鄂爾多斯盆地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聚寶盆』,這也是我們發展的底氣。」

「一棵大樹長得越高,根就越要扎得深。」長慶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副經理姚涇利告訴記者,50年來,長慶油田從最本源、最基礎的研究入手,創新形成了六大地質理論,推動鄂爾多斯盆地油氣勘探持續實現大突破、大發展。

比如,長慶油田發展了古地貌油藏成藏理論,形成了「遠源供烴、多級輸導、地層構造圈閉、油藏立體分布」的新認識,突破了高地、古河勘探禁區,通過堅持「上山下河、縱向拓展」的勘探思路,發現了多個侏羅系油藏群,其中就包括拉開鄂爾多斯盆地大規模石油勘探開發帷幕的馬嶺油田。近年來,依託這一理論創新,每年新增高效儲量都超過5000萬噸。

「在地質理論不斷突破的同時,我們集成創新的地球物理關鍵技術也有力支撐了油氣田勘探和開發。」高春寧說。這些年,長慶油田首創的井炮與可控震源聯合激發、無線節點儀接收的黃土塬區寬方位三維地震勘探技術,解決了巨厚黃土塬地震波吸收衰減嚴重、成像差的世界性難題,準確預測了油氣富集區,有效支撐了規模儲量落實和高效勘探開發。

地質勘探理論和技術的創新,讓長慶油田在實現6000萬噸高產後有望繼續穩產高產。截至目前,長慶油田已累計探明石油儲量59億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4萬億立方米,佔國內累計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的20%。石油勘探連續10年新增探明儲量超過3億噸,天然氣勘探連續14年新增探明儲量超過2000億立方米,新增油氣探明儲量佔中國石油新增儲量的50%以上。

管理創新見實效

實現生產效率的極大提升

長慶油田的困擾是整體儲量大但是單井產量小,想上規模只能多打井,這樣一來,成本就會更高,產品競爭力就會打折扣。「解決這一難題,只有靠科學管理,靠先進科技成果的應用,實現省心、省時、省力、省人、省錢的『五省』。」付鎖堂說。

長慶油田黨委組織部(人事部)部長王琛說:「按照現代化國際『油公司』模式,長慶油田不斷解放思想、持續深化改革,實行『充分授權、分級負責、過程控制』的管理機制,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極大提升。」

地上機器人,天上無人機。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也是長慶油田實現「五省」的有力幫手。

早在2014年,長慶油田就在全國石油系統首推無人機巡井工程。隴東、陝北等油區作為無人機巡井的試驗田,過去人工巡視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現在一小時就能完成。目前,長慶油田已將無人機巡井技術應用到生態環境、治安巡查、井站與輸油氣管線安全及洩漏監控等多個方面。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讓今天長慶油田的許多場站已經實現無人值守。據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夏政介紹,僅2017年至2019年,長慶油田就實施了油田中小型場站無人值守改造1019座。

通過工業化、信息化相融合,長慶油田將油氣田的勘探、開發、生產、集輸、生產輔助等環節全部「裝進計算機」進行管理,大大提高了生產和工作效率。目前,長慶油田的油田數位化率已達96.7%、氣田數位化率達到100%。

「年產油氣當量從2000萬噸增至6000多萬噸,管理油水氣井由2.36萬口增至8.9萬口,長慶油田的用工卻一直保持在7萬人。」付鎖堂感慨,體制改革和兩化融合雙管齊下,讓長慶油田的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大大提高。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2017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報告
    2017年是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的轉折之年。全行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堅定信心,排除萬難,埋頭苦幹,行業經濟取得優異成績,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好於預期。行業經濟正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 《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南》在北京發布
    本次大會以「創新、轉型、綠色——展望『十三五』」為主題,聚焦分析石化行業「十三五」面臨的形勢和發展環境,總結行業發展新特徵和新問題,探討新常態下行業發展新思路和新模式,研討行業重大問題及相關政策。     2016正值「十三五」開局之年。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迎來五大新機遇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迎來五大新機遇當前,百年大變局下世界化學工業全球化進程發生變化,亞洲化工集群迅速崛起,市場規模宏大,創新能力活躍。9月6日,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月」石化行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目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迎來了新機遇。一是國家新基建項目啟動將會有力拉動能源、化工新材料、電子化學品、基本化工原料、塗料、橡膠產品的市場需求。二是石化產業內部結構轉型升級加快補短板,加大技術研發創新,一些制高點技術將取得突破。
  • 石油是經濟發展的命脈
    所以,我們應根據國情,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系統安全」、「競爭安全」的新戰略體系。牽一髮而動全身:石油與國際政治經濟戰略格局康紹邦:能源對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歷史上,對能源的爭奪是引起衝突和戰爭的重要原因之一。
  • 王宜林:海洋石油工業助推海洋強國建設
    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海洋石油工業「二次跨越」為突破口,大力推動海洋強國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基本建成比較完整的海洋石油工業體系,推動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促進海洋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有效開發利用海洋油氣資源。成立30年來,中國海油在我國廣袤「藍色國土」上精耕細作,不斷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油氣保障能力逐步提高,海洋石油工業規模不斷擴大。
  • 加速建設工業強市 濟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新跨越
    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工信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凝聚提升「高點定位、超前謀劃、快幹實幹、創新發展」的工信理念精神,聚焦製造業優化升級、數字經濟引領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三大重點任務,持續培育創新驅動、項目帶動和政策促動三大動能,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奮力開創工業和信息化事業新局面
  • 新一代石油和化工工業網際網路平臺ProMACE落地 助力企業智慧轉型
    為應對上述挑戰,更好地適應未來更加嚴酷的資源、市場、競爭的產業環境,我國石油化工行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這不僅需要新裝備、新工藝和新型催化劑,也迫切需要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和管理技術,提升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設智能工廠,使我國石油化工行業「做大做強」,提高競爭力,實現高效、綠色和可持續發展。
  • 論石油資源在俄羅斯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這一切就會使俄羅斯近幾年經濟發展的成就化為烏有。 俄羅斯政府和企業家們發展其他工業部門和進行結構改革的動力減弱,這是因為投資資金首先要投到那些盈利較高的經濟部門。結果是,俄羅斯形成了「單一經濟」狀態:在燃料工業發展同時,其他領域則出現了減速和停滯。 石油成本的增加也導致國內整體上生產過剩的加劇。
  • 勝利石油工程創出頁巖油壓裂多項新紀錄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1月25日,由勝利石油工程井下作業公司負責的樊頁平1井壓裂取得圓滿成功,刷新勝利油田頁巖油水平井單井段數最高、排量最大、入井總液量最多、入井總砂量最高等多項新紀錄。    今年以來,勝利石油工程井下作業公司積極響應勝利油田頁巖油勘探開發需求,在複製「涪陵模式」的基礎上,堅持地質工程一體化的發展思路,不斷優化井工廠交叉壓裂施工模式,做到超前謀劃,落實運行計劃、裝備準備、安全措施、技術質量、後勤保障「五到位」,有效提升大型施工服務保障能力。
  • 中國工業經濟年度人物(名單)
    中國工業經濟先鋒人物  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 晏平 董事局主席  江蘇雙良集團有限公司 繆雙大 總裁  中國一汽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 朱劍明 所長  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任武賢 董事長  重慶大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楊 川 總經理  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張 新 董事長 重慶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何
  • 中國創造一項新紀錄
    「奮鬥者」號此次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創下新紀錄。 一 1978年9月,中國改革開放前夜,42歲的同濟大學教師汪品先迎來了人生的巨大轉折——作為當時稀有的海洋地質專業人才,他得以跟隨中國石油地質代表團訪問美國和法國。
  • 科學時報每周聚焦:生物經濟
    我國沒趕上工業革命的發展時代,目前全球正處於基於熵工程原理的第二次工業技術革命時代,中國應利用生物經濟的發展機遇,將工業生物技術與現代工業技術組合,特別是和以化石原料為基礎的化工技術的組合,優勢互補,可以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提升工業競爭力,帶動新一輪的產業進步,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
  • 聚焦項目!「加速度」這樣領跑「高質量」
    聚焦項目!「加速度」這樣領跑「高質量」 2020-06-23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油工業與高分子材料
    石油原油是一種黑褐色,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是烷烴、環烷烴、 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所有石油的煉油過程就是將各種不同的烴類化合物分開的過程。只不過用這樣的方法效率太低,所以工業上通常用分餾塔對烴類化合物進行分餾。依照沸點的不同,分別將溶劑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輕柴油、柴油分開,最後剩下的分子量較大的重油用於裂解形成合成高分子的原料。根據裂解的方式不同,我們可以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這樣的烯烴化合物,還可以得到苯、甲苯、二甲苯這樣的芳烴化合物。這些都是各種塑料、纖維、橡膠的合成原料。
  • 吉林:工業經濟穩住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來源:吉林日報吉林日報記者 華泰來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客觀形勢,我省突出保產業鏈和市場主體穩定,工業經濟運行取得了較好效果。1月至11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位列全國第2位。
  • 石油化工業走進新世紀 百萬行業大軍實現《潮頭跨越》
    2月28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創作的《潮頭跨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夢時代報告》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據了解,該書以中國改革開放40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為背景,以石油和化學工業由大國向強國跨越為主題,選取在該領域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中有突出作為的21家企業和園區為代表,再現它們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追求創新發展的個性之美,折射出向強國跨越奮鬥的行業之魂。
  • 英媒:石油價格為什麼仍然是全球經濟晴雨表 新冠疫情停工封城減少...
    &nbsp&nbsp&nbsp&nbsp中國小康網4月24日訊 老馬 石油價格不僅可以告訴我們現在全球經濟究竟如何,而且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有重大影響。眼下,油價正在、告訴我們,世界經濟面臨著巨大的危機——而這場危機還未在滯後的經濟數據中顯現出來。
  • 寶雞鈦程刷新國內鈦鋼爆炸複合板紀錄
    寶雞鈦程刷新國內鈦鋼爆炸複合板紀錄—— 新板材,「炸」出來在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鈦谷東區的鈦程金屬複合材料公司門前,一塊超大的金屬板斜依而立,乍看就像普通的企業宣傳板。站在這塊長12米、寬3米、面幅36平方米的超大鈦鋼複合板前,陝西省寶雞市鈦程金屬複合材料集團董事長何寶明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這塊鈦鋼複合板是一次直接「爆炸成型」的,刷新了國內鈦鋼爆炸複合板的紀錄。該產品可以作為大面幅超薄鈦鋼複合板的坯料,為國內海工裝備、國防軍工、石油化工、汙水處理、電力等多個領域提供可靠的鈦複合板材。
  • 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召開 聚焦生物質能源
    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在漢召開 提倡生物質能源開發  2月12日,"2015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在武漢舉行。論壇聚焦於以種植能源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綠色金融構建與可持續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產業政策支持等相關話題,來自國內外生物質能源、金融投資領域的我政商學界人士出席並開展深入討論。
  •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伴隨黃河三角洲和勝利油田的開發建設,東營逐步建立起特色鮮明的現代工業體系,昔日的山東「北大荒」崛起一座現代化城市。東營地方一次煉油能力居全國首位,石油裝備製造業產值佔全國三分之一,子午線輪胎產能佔全國五分之一,8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14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