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7月15日,古埃及重要文物羅塞塔石碑出土

2021-01-08 往事推送

1799年7月15日,當時隨著拿破崙佔領埃及的法軍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維耶·布夏賀在尼羅河三角洲上一個稱為羅塞塔的港口城鎮郊外,指揮聖朱利安要塞的地基擴大挖掘工程時,意外挖到一顆黑色的大石頭。他意識到這顆石頭的重要性而向指揮官阿卜達拉·傑克·德·門努瓦報告,後者決定應該將這顆大石送去給拿破崙在開羅設立的古埃及研究所裡科學家們研究分析,並於同年8月運抵開羅。由於石碑是在羅塞塔郊外出土的,因此命名為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全貌

羅塞塔石碑高約112.3公分、寬75.7公分、厚28.4公分,略呈長方形但實際上缺了許多邊角的平面石碑,花崗閃長巖材質製造,重約762公斤。大理石的黑色表面上刻有塗上白漆的文字。

如今石碑被存放於大英博物館

羅塞塔石碑原為一塊古埃及託勒密王朝時期的巨大石碑的一部分,圖為現有石碑(黑色)在原石碑中位置圖。碑文由託勒密王朝時代的祭司所製作,作為當時的國王、年僅13歲的託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時的紀念,其上的內容主要是在敘述託勒密五世自父親託勒密四世處襲得的王位之正統性,與託勒密五世所貢獻的許多善行,例如減稅、在神廟中豎立雕像等對神廟與祭司們大力支持的舉動。

石碑原貌恢復圖

由於古埃及文明早已衰落,其文字早就不能被後人解讀。但羅塞塔碑文以三種文字鐫刻,最上面是14行古埃及象形文(又稱為聖書體,代表獻給神明的文字)句首和句尾都已缺失,中間是32行埃及草書(又稱為世俗體,是當時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是一種埃及的紙莎草文書,再下面是54行古希臘文。因為三種語言中的古希臘文是近代人類可以閱讀的,利用這關鍵來比對分析碑上其他兩種語言的內容,就可以了解這些失傳語言的文字與文法結構。

石碑上的古埃及文字

1820年代,法國天才語言學家、古埃及學家,利用豐富的古代語言知識進行比對,成功破解了羅塞塔石碑上的古埃及文字,在1822年完成羅塞特碑碑文的全文翻譯。他編制出完整的埃及文字符號和希臘字母的對照表,為後來解讀大量的古埃及遺留下的紙草文書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隨著古埃及文字的破解,古埃及文明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商博良設計的羅浮宮埃及展廳

1801年,拿破崙的大軍被英軍打敗投降,也結束了法軍在埃及為期三年的佔領期。法軍在撤退時並未依約繳出羅塞塔石碑,而是將它藏在一艘小船上準備偷渡回歐陸,但功敗垂成半途被英軍捕獲。事後雙方協議,法方可以保留之前的研究成果與石碑的拓印,但英方則獲得石碑的實際擁有權。石碑在1802年運抵英國,並且以英王的名義捐獻給大英博物館作為收藏,從此之後羅塞塔石碑一直被展示在博物館的埃及館中,是該館最引以為傲的鎮館之寶之一。

石碑是大英博物館最重要文物之一

由於羅塞塔石碑是解開埃及古文字的關鍵,對埃及考古界來說意義非凡,因此設址於開羅的埃及古物最高委員會秘書長、也是知名埃及考古學家的札希·哈瓦斯博士就曾公開呼籲英國應該將羅塞塔石碑歸還給它真正的歸屬地——埃及。羅塞塔石碑也是這些年古物最高委員會追討流失文物的重點之一。圖為今日埃及羅塞塔(今日稱作拉希德)街頭的石碑雕像。

埃及街頭的石碑雕像

由於知名度與重要性,除了石碑本身外,羅塞塔石碑或羅塞塔這名詞如今也被引申用來意指或暗喻一些其他的事物。例如許多語言學習軟體被稱為「羅塞塔」。另外,由於是破解埃及象形文這種如謎題般的事物之起始點,「羅塞塔石碑」也被用來暗喻要解決一個謎題或困難事物的關鍵線索或工具,歐洲空間局(ESA)就將其發展的太空探測器命名為羅塞塔號,因為透過此計劃,將會破解太陽系生成的秘密,是天文研究上的關鍵突破。

歐洲空間局的羅塞塔號探測器

相關焦點

  • 人類文字起源,從羅塞塔石碑解密古埃及象形文字
    這個謎團一直到了1799年才有了新的突破,1799年,法國拿破崙遠徵軍為了鞏固尼羅河口的控制權,並且防禦英國艦隊的入侵,而全面地在尼羅河沿岸建立了軍事基地,意想不到的是,在當年的七月份,在尼羅河口岸的一個小村-羅塞塔村的一座舊牆的後面,居然發現了一塊刻了密密麻麻文字的黑色玄武巖石碑,它長有115釐米,寬73釐米,厚28釐米,在這塊石碑上,古埃及人用三種不同的文字刻下了三段內容,最上面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 商博良不是簡單人物,他破解《羅塞塔石碑》,發現埃及古文的秘密
    這座博物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53年。今年,英國著名收藏家漢斯·斯隆去世去世,他做出了將自己的70,000多件藏品捐贈給國家的重要決定,英國政府收集這些文物,建造了免費向「求知者」開放的建築物。這就是早期的大英博物館。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英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但大英博物館沒有受到影響,現在仍然站在這條老街上。
  • 麥考瑞大學x谷歌推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
    古埃及象形文字-神的話語古埃及人把象形文字稱為「神的話語」,意思是說,它不僅是神的賜物,也是記錄「神的語言」的工具。然而很長一段時間裡,當人們嘗試跨越時間的鴻溝,去探尋古埃及人文、歷史和宗教等領域時,卻發現打開古埃及文明的「鑰匙」早已不知所蹤。
  • 大英博物館上淘寶直播「開館」 羅塞塔石碑等館藏文物將亮相
    【TechWeb】6月30日消息,今天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據悉,這是大英博物館因疫情閉館100多天後,首次對公眾亮相,包括羅塞塔石碑、木乃伊在內的眾多館藏文物都將在淘寶直播間裡一一亮相。
  • DNF:難怪深淵不出石碑,原來是因為這個
    大家都知道,策劃給裝備起名字一般有兩種套路,一種是靠自己瞎想,第二種是借鑑傳說、神話、歷史甚至現實真實存在的東西的名字,而羅塞塔石碑就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一塊石碑。大英博物館·羅塞塔石碑羅塞塔石碑製作於公元前196年(中國當時在位的皇帝是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的古埃及,1799年拿破崙攻打埃及的時候在羅塞塔(地名)的郊外發現了這塊石碑,於是將它命名為羅塞塔石碑。
  • 觀古埃及文明展,發現我們都錯了,象形文字其實是拼音文字
    繼續逛浙江省博物館西湖美術館,看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時間是從從1月22日開始,直到5月5日,具體內容見我上一篇文章。買了票進去,一樓門口豎著一個三角標誌,註明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進去牆上第一塊展板,就展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羅塞塔石碑。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現了象形文字,直到公元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發布敕令,關閉了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從此就再也沒有建造過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紀念碑或者神殿。最後寫下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不久後,在埃及遙遠南方的一座神殿裡發現的。自此世上再無古埃及象形文字。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揭秘古埃及密碼,這才是真正的象形字!
    發祥於尼羅河三角洲的古埃及文明距今已逾八千年,而其所用象形文字曾失傳千餘年。直至1799年,「古埃及文字密碼」羅塞塔石碑才被一個法軍上尉發現。 問題來了,被法軍發現的羅塞塔石碑,為何會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三寶之一呢?
  • 原創丨紀念逝去的「羅塞塔」號探測器
    2014年11月12日,「羅塞塔」號探測器釋放出命名為「菲萊」的著陸器,經歷7個小時的著陸過程,成功登陸了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正是「羅塞塔」最終消亡之處)。「羅塞塔」號探測器在多年的飛行任務期間,進行了許多的科學探測,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枚探測器。
  • 或許只有人造衛星「羅塞塔」知道了
    2016年9月30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彗星探測器與其伴隨2年的研究對象、編號為67P的丘利莫夫-格拉西門彗星(以下簡稱「彗星」)相撞,以這種猛烈的方式結束了任務。撞擊前,「羅塞塔」向地球發回了一些不清楚的照片,這是它對空間科學事業的最後貢獻。
  • 破解石板上的秘密 首款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推出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7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近日,谷歌推出了全球首個基於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Fabricius。據了解,谷歌是在羅塞塔石碑發現周年紀念日(該石碑發現於1799年7月15日)發布的該款工具,而這塊公元前196年的石板上有三種不同字體的文字,被認為是破譯埃及象形文字的關鍵。據介紹,Fabricius是一個交互式工具,分為三個部分:「學習」帶用戶了解象形文字的基礎知識。「工作 」可以讓用戶上傳神廟牆壁和文物中的真實符號的圖片。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草紙上的畫——《亞尼的死者之書》這件藏品也是出自於古埃及,畫作成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距今已經超過3200年前,亞尼是個真實存在的人物,是新王國第十九王朝時代的國王。這幅畫放在亞尼的墓中,長二十四公尺,用了六十章的篇幅,描述了死者在來世獲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約定事項。
  • 谷歌推出首款基於機器學習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Fabricius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7月15日消息,今天,谷歌藝術與文化今天推出了全球首個基於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Fabricius。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學者都能利用這個工具體驗象形文字,或者助力學術 研究。
  • 文物回歸:必達的終點 漫長的道路
    殷鑠 法理之下,追索流失文物究竟有多難 □ 本報記者 殷鑠 12月1日,由已故愛國商人何鴻燊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的珍貴文物——圓明園海晏堂的青銅馬首,已經正式回歸了圓明園正覺寺,並同時在「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
  • 世界最大古埃及珍寶的館藏地,圖坦卡蒙陵墓出土的文物是鎮館之寶
    --博物館創建於1858年,在開羅解放廣場附近,是一座古樸的雙層磚紅色建築,館藏具有幾千年歷史的250,000件文物。---最著名的是圖坦卡蒙陵墓出土的珍貴文物、胡夫、哈夫拉、門卡拉國王(三座金字塔的主人)雕像;十二王朝公主們的純金花瓣式的頭冠;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等等。--參觀博物館,可以請一位導遊或者買一本旅遊指南,根據自己的時間遊覽。
  • 終究曲終人散,這12年「羅塞塔」有什麼收穫
    近日,據外媒體報導,歐空局表示,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將於9月30日墜毀在67P/楚-格彗星的表面,完成自己的光榮歷史使命
  • 談談「古埃及最古老的偉大社會」歷史,喜歡埃及旅遊的值得收藏!
    但是金字塔和尼羅河並不能說明歷史,古埃及輪廓的恢復主要依靠人類活動的歷史記錄。古埃及文字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原始文字一樣,都是由圖畫發展而來的象形文字。早在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就發明了這種象形文字,這種象形文字稱為神聖的雕塑。象形文字的名字來源於希臘語中的「神聖」和「雕塑」,這兩個詞最早是在公元前一世紀西西里的戴奧多羅斯作品中發現的。
  • "羅塞塔"計劃:有史以來第一個降落在彗核上的人造探測器行動
    這僅僅是冒險的開始,由於距離太陽越來越遠,「羅塞塔」很累了,需要休息,她和「菲萊」再次陷入了深沉的夢鄉中,一覺睡了2年7個月12天。2013年12月10日,歐空局宣布,將在2014年1月把處於休眠狀態的"羅塞塔"探測器喚醒,讓其朝著名為67P的彗星進發,並於2014年11月11日釋放一個著陸器,登上這顆彗星冰封的表面進行取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