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字起源,從羅塞塔石碑解密古埃及象形文字

2021-01-13 匯佳通史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已經存在了5000多年,在公元前一世紀後,隨著古埃及人皈依基督教,埃及的象形文字就被逐漸的遺棄不用了,象形文字的寫法、讀法、技法也逐漸的被人們遺忘,數個世紀以來,人們都非常的想要知道這些文字到底記錄了一些什麼,但是,埃及的這種象形文字與當時人們所知道的其他文字體系都完全不一樣,沒有辦法破解它。

這個謎團一直到了1799年才有了新的突破,1799年,法國拿破崙遠徵軍為了鞏固尼羅河口的控制權,並且防禦英國艦隊的入侵,而全面地在尼羅河沿岸建立了軍事基地,意想不到的是,在當年的七月份,在尼羅河口岸的一個小村-羅塞塔村的一座舊牆的後面,居然發現了一塊刻了密密麻麻文字的黑色玄武巖石碑,它長有115釐米,寬73釐米,厚28釐米,在這塊石碑上,古埃及人用三種不同的文字刻下了三段內容,最上面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間的是古埃及的世俗體文字,最下面的則是古希臘文。

後來以發現地命名這塊石碑為羅塞塔石碑,這塊石碑一經出土,當時的學者立刻就注意到它的價值,雖然不認得上面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但是它的第三段卻是古希臘文,而當時,古希臘文已經可以破解了,所以立刻就被翻譯了出來,學者們發現,它的內容居然是西元前196年3月27日這一天,第21王朝的法老託勒密五世他頒布的全國舉行30年慶典的詔書,而且從他以三段完全不同的文字並列來看,這三段文字應該敘述的是相同的一件事情。

這個發現實在是太轟動了,因為如果能夠順利的破譯這塊石碑上的文字,那不就能破譯古埃及的文字了嗎?所以這塊石碑一經發現之後,立刻就被送到了開羅的埃及研究院,之後,它被拓印,抄錄了很多份,送到全世界各地的學者手中去研究。第二年,法軍戰敗羅塞塔石碑原本是要從開羅運回巴黎的,但是在港口的時候被英軍給截胡了,之後就運回了英國,直到今天,它仍然保存在大英博物館裡。

雖然有了古希臘文的對照,但是破譯羅塞塔石碑的內容並沒有進行得很順利,因為碑文裡的古埃及象形文字資源總計有1419個,而古希臘文的資源只有486個,學者們很早就知道了,古希臘文是一種表音的字符,就像今天的英文一樣,每一個字母都是發音,整組發音組合起來才有實際的意義。

但是羅塞塔石碑出現了如此多的字符,只能證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除了表音符號之外,他還有表意符號,混合起來使用,才是真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語意,也就是說,它很複雜,和古希臘語差別非常大,不是有一個對照就能直接翻譯過來的,在隨後的24年中,羅塞塔石碑的研究就像是一個競賽,各國學者都希望藉此一舉成名,而最後成功的是法國的考古學者-商伯良,他首先在石碑上成功地辨認出了法老託勒密和另外一位法老的名字,然後對照古希臘文由這兩個名字出發,找到了四個表音的符號,它逐步地重建出了由24個表音符號的古埃及文,然後整理出了古埃及的語法以及一些拼音的法則。

1822年,商博良第一次發表他對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研究,實際上它只是成功地辨認出了十個表音字元,兩個不完全正確,六個是完全錯誤的,甚至遺漏了另外的另六個字元,商伯良或許不算是真正成功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學者,但是他開啟了一扇窗戶,為後續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至此,古埃及謎一樣的象形文字和它所承載的古外籍文明,才緩緩地揭開了數千年的神秘面紗。

象形文字大致是由表意符號、表音符號和限定符號三部分構成的:

表意符號,顧名思義就是用圖形來表示物品或者是他所要衍生出來的一些抽象的含義,比如說星星這個符號就代表天空中的星星,波浪就代表水,除了這些超級簡單的表達之外,表意符號它還能表示動作,比如說想要走的時候就畫一前一後邁步走的雙腿,比如說想要表達吃的時候就畫一個人把手放在嘴裡,此外,表意符號還能表示圖形的一些抽象引申義,比如說棕櫚樹的樹枝表示一整年,因為古埃及人觀察到棕櫚樹一年只長出12根樹枝,而真理這個詞是用一根鴕鳥的羽毛來表示,這是由於鴕鳥兩翼的羽毛是等長的緣故,所以象徵著公平與真理。

第二種是表音符號。表音符號,是在表意符號的基礎上把詞語的發音表達出來的文字,由於表音符號使用表意符號發展演變而來的,所以原本表意的意義就不存在了,逐漸失去了原本圖形的含義,慢慢轉變成了純粹的發音符號,埃及人在創造出24個表音符號,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表音符號,這一時期埃及象形文字實際上已經是字母產生的萌芽了,若干年後的腓尼基人以埃及人所創造的表音符號為基礎,才創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後來,古希臘人又以腓尼基的字母為基礎,形成了希臘的字母文字,而現在歐洲各國的字母文字又是在希臘字母文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第三種是限定符號。舉一個例子,「梨杖」(一種種植工具)和「朱鷺」(水鳥)這兩個詞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是一模一樣的,那人們是怎麼區分他們到底要表達什麼樣的含義呢?這個時候就要用到限定符號,限定符號是被放在詞尾的表意符號,限定符號具備限定某個詞是屬於哪個事物範圍內的作用,因此分別在這兩個詞後面加一個能夠表示梨杖和朱鷺意思的限定符號,就能將他們兩個加以區分。

和表音符號一樣限定符號也是由表意符號轉化而來的,表音符號、表音符號和限定符號,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組合起來就形成了古埃及完整的文字體系,文字是文明的靈魂,隨著對埃及象形文字進一步發現和破解,其文字底下蘊藏的古埃及文明得到了更好的解釋,不過金字塔到底是怎麼建成並沒有破解出來。

相關焦點

  • 觀古埃及文明展,發現我們都錯了,象形文字其實是拼音文字
    進去牆上第一塊展板,就展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羅塞塔石碑。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現了象形文字,直到公元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發布敕令,關閉了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從此就再也沒有建造過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紀念碑或者神殿。最後寫下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不久後,在埃及遙遠南方的一座神殿裡發現的。自此世上再無古埃及象形文字。
  • 1799年7月15日,古埃及重要文物羅塞塔石碑出土
    他意識到這顆石頭的重要性而向指揮官阿卜達拉·傑克·德·門努瓦報告,後者決定應該將這顆大石送去給拿破崙在開羅設立的古埃及研究所裡科學家們研究分析,並於同年8月運抵開羅。由於石碑是在羅塞塔郊外出土的,因此命名為羅塞塔石碑。
  • 麥考瑞大學x谷歌推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
    古埃及象形文字-神的話語古埃及人把象形文字稱為「神的話語」,意思是說,它不僅是神的賜物,也是記錄「神的語言」的工具。然而很長一段時間裡,當人們嘗試跨越時間的鴻溝,去探尋古埃及人文、歷史和宗教等領域時,卻發現打開古埃及文明的「鑰匙」早已不知所蹤。
  • 谷歌推出首款基於機器學習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Fabricius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7月15日消息,今天,谷歌藝術與文化今天推出了全球首個基於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Fabricius。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學者都能利用這個工具體驗象形文字,或者助力學術 研究。
  • 商博良不是簡單人物,他破解《羅塞塔石碑》,發現埃及古文的秘密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埃及文明的一切都那麼有魅力,數百年來對古埃及文字的研究仍在繼續。剛開始,大部分人都把它評價為象形文字,但法國的語言學家只用了兩年就破譯了古埃及文字的真正意義,證明它是像英語一樣的表音者,他是怎麼做到的?接下來,我將揭開秘密。
  • 谷歌人工智慧工具可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
    據外媒CNet報導,谷歌的一個新的人工智慧工具解讀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甚至可以讓用戶把現代單詞和表情符號翻譯成5000年前的符號。谷歌藝術與文化團隊在周三,即著名的羅塞塔石碑發現周年紀念日發布了這個名為Fabricius的工具。這塊公元前196年的石板上有三種不同字體的文字,被認為是破譯埃及象形文字的關鍵。
  • 破譯「羅塞塔石碑」要幾十年?華裔MIT博士開發新系統,快速解密
    要說大英博物館裡最出名的文物,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絕對名列前三。它矗立在櫥窗裡,古老、神秘,沉默不語,但身上密密麻麻的字,卻記載著古埃及的歷史。,上面刻有3種文字,1種是古希臘語,記錄了年幼的託勒密五世登基成為法老一周年。
  • DNF:難怪深淵不出石碑,原來是因為這個
    大家都知道,策劃給裝備起名字一般有兩種套路,一種是靠自己瞎想,第二種是借鑑傳說、神話、歷史甚至現實真實存在的東西的名字,而羅塞塔石碑就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一塊石碑。大英博物館·羅塞塔石碑羅塞塔石碑製作於公元前196年(中國當時在位的皇帝是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的古埃及,1799年拿破崙攻打埃及的時候在羅塞塔(地名)的郊外發現了這塊石碑,於是將它命名為羅塞塔石碑。
  • 象形文字,埃及人的時尚表情包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景玥】《環球時報》記者發現,轉發埃及象形文字表情包已成為埃及年輕人的一種時尚。31歲的埃及白領穆罕默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對古埃及文明很感興趣,一開始轉發象形文字表情包是出於新奇,但漸漸地就有了想要了解它的衝動。
  • 談談「古埃及最古老的偉大社會」歷史,喜歡埃及旅遊的值得收藏!
    但是金字塔和尼羅河並不能說明歷史,古埃及輪廓的恢復主要依靠人類活動的歷史記錄。古埃及文字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原始文字一樣,都是由圖畫發展而來的象形文字。早在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就發明了這種象形文字,這種象形文字稱為神聖的雕塑。象形文字的名字來源於希臘語中的「神聖」和「雕塑」,這兩個詞最早是在公元前一世紀西西里的戴奧多羅斯作品中發現的。
  • 達觀數據:文字的起源與文本挖掘的前世今生
    這部人類文明最早的法律,共3500行條例,其中大多是條例法:「打自己父親的人,要被砍斷雙手」,「打掉同等地位者牙齒的人,將會被敲掉牙齒」。「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價值觀在聖經舊約中也有體現。這部法律文本的起源,由楔形文字寫作。
  • Google推Fabricius,可將英文翻譯成古埃及文字!
    近日,Google推出了全球首個透過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Fabricius)。無論是學者或是普通人都能透過這個工具體驗埃及象形文字。Fabricius採用Google Cloud的AutoML Vision技術創建的一個機器學習模型,學習解碼埃及象形文字,盼能藉此推動古代語言研究領域的發展。
  • 古埃及象形文字破譯之謎:主要是作為表音文字
    大約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一種為象形文字,這種字寫起來既慢又很難看懂。隨著時代變遷,最終連埃及人自己也忘記了如何釋諱早期的那種象形文字了。如今,當你走進古埃及任何一座神廟、參觀任何一座法老陵墓,你不太可能不注意到那鐫刻在滿牆、滿柱、滿天花板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在卡納克神廟等一些地方,許多字刻得比臉盆還大,還有許多字刻得深幽幽的。
  • 象形文字的破譯與埃及考古學的誕生
    象形文字—原始西奈字母—希臘字母,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不僅說明了文字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借鑑,而且證明了古埃及人未能獨立完成這一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一步,而是藉助腓尼基人和希臘人完成。  公元5世紀末,一位名叫荷魯阿波羅的埃及祭司用希臘文撰寫了一部闡釋象形文字聖書體的書。
  • Google推出新工具 翻譯古埃及象形文字
    Google在昨(15日)更推出全球首個,透過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翻譯工具Fabricius,讓學者研究埃及象形文字。Google昨在羅塞塔石碑出土紀念日宣布,推出翻譯工具Fabricius。工具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解碼古代語言,更可將用家所寫開的文字,翻譯成埃及象形文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僅可用英文字翻譯,暫時未能將中文翻譯成象形文字。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揭秘古埃及密碼,這才是真正的象形字!
    發祥於尼羅河三角洲的古埃及文明距今已逾八千年,而其所用象形文字曾失傳千餘年。直至1799年,「古埃及文字密碼」羅塞塔石碑才被一個法軍上尉發現。 問題來了,被法軍發現的羅塞塔石碑,為何會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三寶之一呢?
  • 原創丨紀念逝去的「羅塞塔」號探測器
    「羅塞塔」探測器的主成像儀拍攝的彗星頸部,攝於2014年9月5日「羅塞塔」號的名字來源於「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該石碑於1799年在埃及的港灣城市「羅塞塔」發現,因而得名。石碑上鐫刻了三段分別用埃及象形文字、通俗體文字和希臘文書寫文字。由於文字的內容完全相同,科學家終於在1822年破譯出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打開了通向古埃及歷史文明的大門。羅塞塔石碑的發現是古埃及象形文字成功釋讀的關鍵。
  • 人人都能解讀象形文字!育碧「黑科技」研究項目公布
    今天,育碧公布了一個由谷歌TensorFlow提供技術支持的基於機器學習的研究項目,「象形文字首譯」。該項目將簡化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書面語言之一——象形文字的解讀。
  • 終究曲終人散,這12年「羅塞塔」有什麼收穫
    作為人類發射的第一個彗星探測器,「羅塞塔」取得了哪些探測成果?未來歐空局是否還將繼續發射小行星探測器?羅塞塔探測器的名字取自古埃及著名的羅塞塔石碑,石碑上面使用了埃及象形文字、埃及通俗文字和古希臘文字記錄的同一段詔書,它的發現為破譯古埃及文字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