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樹名稱:蒲葵
別稱 :扇葉葵 蓬扇樹(《廣西中獸醫藥植》),葵扇木(《陸川本草》)。
學名: Chinese fan palm
拉丁名:Livistona chinensis
分布:中國特產,原產地中國華南(粵、桂、滇、瓊、臺)、琉球與小笠原島
科屬:棕櫚科,蒲葵屬
形態: 單幹,高10~20公尺,幹徑可達30公分。葉掌狀中裂,圓扇形,灰綠色,向內摺疊,裂片先端再二淺裂,向下懸垂,軟純狀,葉柄粗大,兩側具逆刺。肉穗花序,作稀疏分歧,小花淡黃色、黃白色或青綠色。果核橢圓形,熟果黑褐色。
本種外形與棕櫚較相似,難於區分,區別如下:
1.體型大小。棕櫚最高僅十米左右。而蒲葵長到二十米高都是很常見的,且蒲葵葉較大,莖杆較粗,生長較快。
2.外形差異。棕櫚葉柄上只有許多連續分布的小鈍刺,而蒲葵葉柄上是相互分離的尖銳倒刺。棕櫚葉片不僅小,葉裂較深,而且正常情況下(未受外力傷害)葉裂末端不下垂而挺直;蒲葵葉則較大,葉裂較淺(因此我們常用的蒲扇一般是用蒲葵葉加工而成的,棕櫚葉不但產量少且小,葉裂深,不適合做扇子),葉裂尖端自然下垂。 而且蒲葵莖杆上的纖維較棕櫚的少,且易脫落而露出樹幹;棕櫚的則濃厚而密,不易脫落(有些地方為生產棕皮或為美觀將其人為剝落,棕皮是我國傳統出口物資。),是對寒冷環境的適應。
3.性別類型差異。棕櫚雌雄異株,蒲葵雌雄同株。可從花序上辨別,但較難。
4.分布差異。棕櫚可耐-10°C低溫,北到陝西南部、黃河中下遊,南到華南、越南均產。而蒲葵耐寒力差,國內僅見於華南和西南某些地區(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臺灣、雲南南部、福建南部等地)。
用途: 可供觀賞。樹幹可作手杖、傘柄、屋柱,嫩芽可食。葉可制扇(廣東江門新會葵扇馳名全國)
花期:每年有兩次開花,主花季3月上旬至5月上旬,副花季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出現機會較少。
日照: 屬陽性植物,通常日照需充足。
管理:生性喜高溫多溼,耐陰,耐寒能力差,能耐短期0°C低溫及輕霜。生長適溫約攝氏20~28度。以含腐植質之壤土或砂質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
繁殖:播種法來繁殖,春至夏季為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