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記憶中的它——蒲葵

2021-02-22 北京植物園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也許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卻不一定認得的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圖片來自網絡)

為什麼說非常熟悉呢?想必蒲扇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們所熟悉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的活佛濟公,手裡就總是拿著這樣一把蒲扇。

電視劇《濟公》中形象


(圖片來自網絡)

不僅如此,年齡稍大一點的朋友一定對蒲扇也相當熟悉,在過去的老北京胡同裡,夏日炎炎、蟬聲鳴鳴,一個馬扎兒,一把蒲扇,那絕對是胡同裡的「標配」。即便是到了現在,有些朋友的家裡可能還存在著它的身影。

馬扎兒和蒲扇


(圖片來自網絡)

那麼話說回來, 想必大家都已經猜到,做成蒲扇的就正是蒲葵這種植物。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為棕櫚科蒲葵屬多年生常綠喬木,原產於我國南部地區。它的樹幹粗壯且不分枝,高度可達20多米。我們夏天使用的蒲扇,就是用蒲葵的葉子製成的。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葉片


(攝於熱帶展覽溫室內)

對於生活在深山老林裡的苗族人來說,蒲葵的用處更為廣泛:它的根可以入藥,用於治療某些疾病;它的葉則可以拿來苫(shàn)蓋房子,不僅經曬耐淋,而且隔熱防水,最長壽命可達十五至二十年之久。此外,蒲葵葉還可以拿來製作氈笠、蓑衣,亦可作傘遮陽擋雨。

蒲葵葉苫蓋房子


(圖片來自網絡)

蒲葵葉作氈笠


(圖片來自網絡)

蒲葵葉作蓑衣


(圖片來自網絡)

蒲葵葉作傘


(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日益升高, 蒲葵的這些用處也漸漸離我們遠去,我們將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它的觀賞性上。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圖片來自網絡)

蒲葵四季常青,樹冠傘形,葉大如扇,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重要的綠化樹種。在北京植物園的熱帶展覽溫室中,自然也不能少了它的身影。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攝於熱帶展覽溫室內)

如今胡同裡的蒲扇雖已少見,但我們記憶中的它卻未曾遠離。

胡同裡的蒲扇


(圖片來自網絡)

丨照片提供:未特殊標註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丨微信編輯:宣傳策劃部


相關焦點

  • 陽光花園主景觀之蒲葵
    棕櫚樹名稱:蒲葵  別稱 :扇葉葵 蓬扇樹(《廣西中獸醫藥植》),葵扇木(《陸川本草》)。
  • 北京地名 | 菊兒胡同:唯一一條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的胡同
    在南鑼鼓巷上下東西十六條胡同中,菊兒胡同是很特殊的一條。說菊兒胡同特殊,不僅因為它古蹟多,歷史久。胡同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榮祿宅邸,還有一座消逝在歷史中的宏德禪林。
  • 北京地名|「胡同」與蒙古語無涉
    北京地名地名是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承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北京也不例外。如果說北京城是座開放的博物館,「地名」就是各種「陳列品」的說明書。近年來,北京市的地名保護與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 北京大石虎胡同的石虎哪去了? 居民無人說得清
    ­  大石虎胡同西口 1961年(上圖) 現在(下圖)­  「望海樓朝後海方向的水草叢中,有兩尊石獸雕像,很像我記憶中大石虎胡同口的石虎。但它的資料記載處,只有一個簡單的說法「館藏品」。對此,志願講解員穆先生解釋說,館藏品是指那些沒有查詢到徵集時間地點的文物。通常是早期上級單位徵收文物後直接分配至博物館,故而館內沒有記載。院子裡的第三尊石虎高大許多,擺放在墓葬文物區。­  進入博物館室內,記者看到展櫃中還有兩尊標明「金代」的石虎像。記者從博物館科研人員那裡了解到,目前石虎雕像有十餘座,大多出自北京的胡同和墓葬。
  • 北京最短胡同竟不是一尺大街?這條全長僅十來米胡同,有何特點?
    褲腳胡同新貌但一尺大街並不是最短的胡同。最短胡同是哪裡呢?它也在大柵欄地區,它叫做「褲腳胡同」,其具體位置就是今天陝西巷48號院前面的小過道。我能找到這條胡同非常幸運。在我最初拍攝北京胡同時,一直把重點定在那些歷史信息豐富的「大胡同中」。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拍攝大柵欄地區的名伶舊居時結識了一位李姓大爺,老人家熱情風趣,而且在此生活居住了七十餘年,老人帶我在附近的幾條街巷中拍攝,並告訴我陝西巷48號院門前的這條小過道為「褲腳胡同」,民國及解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裡附近的居民都這麼叫,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市政府對街巷胡同的整頓中,「褲腳胡同」被併入到了陝西巷中。
  • 史家胡同名稱的由來
    史家胡同地處北京東城區的黃金核心地帶,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北靠內務部街,南與東、西羅圈胡同相通,與甘面胡同相鄰,現屬朝陽門街道辦事處管轄。史家胡同往西距故宮,往南距東單、長安街,均為一千米左右,往北距東四,往東距二環路均五百米左右,往南走約百米便是世界著名的商業街金寶街。
  • 胡同裡的大石塊
    蔣晨明 攝  胡同裡走一走,經常能發現一些宅門口保存有舊時的大石塊。這些石塊體形碩大,還分兩階。它們是什麼東西呢?這就叫上馬石。當然也用作下馬,所以也叫上下馬石。  上馬石、石階、石礅,這些都是老北京宅院門口少不了的石件兒。舊時講究的宅門前幾乎都有上馬石。
  • 三條胡同,三座北京.
    文字 |「誰最中國」圖片 |「來自網絡」北京是一個四方塊,是胡同撐起了它的骨架他圓寂後,其弟子在今磚塔胡同東口的位置修建了一座磚砌墓塔,是為萬松老人塔。萬松老人的骨殖塔,本是坐落在一片雜草叢中,安靜無聲。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有人依塔建屋。又不知從何年開始,有人在塔下建酒肆,掛彘肩。漸漸地,以塔為中心,出現了平民活動區。再漸漸地,就有了今天的磚塔胡同。
  • 北河胡同 玉河的見證
    北河胡同從前擁擠破舊的胡同如今成了「公園」。 蔣晨明 攝  舊時的北京城,從通惠河至積水潭的水路,是保障京城生活與經貿的重要航道,也是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河道的一段叫作玉河。
  • 絲葵俗稱老人葵,別名加州蒲葵、華盛頓棕櫚
    絲葵(學名:Washingtonia filifera)俗稱老人葵,別名加州蒲葵、華盛頓棕櫚。原產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以及墨西哥等地。樹冠優美,葉大如扇,生長迅速,四季常青,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重要的綠化樹種。宜植於庭院之中觀賞或列於植於大型建築物前及道中兩旁,是極好的綠化樹種。
  • 「耳朵眼」胡同並未完全消失
    :33  開封日報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經查閱《祥符縣誌》街鎮表、1935年《河南省會公安局各區新舊街道對照表》、1937年《開封地理》中的街道對照表、1952年的開封區鎮街名錄、1958年的開封區街名錄、1965年的開封區街名錄、1983年至1985年的開封區街名錄,均未發現「耳朵眼」這一地名。1931年和1948年的開封城區圖中,也沒標註「耳朵眼」。
  • 「胡同該拆還是該保護,我說都不支持,行嗎?」100 個有想法的人
    為了能夠達到灰磚一般的效果,王碩選用了火山巖,它的特點在於剛切出來是淺灰色,越打磨越黑,按照20%、40%、60%、80%甚至到100%的程度去打磨出五種深淺程度的火山巖,便能呈現出一種「墨分五色」的自然效果,在尺度和色差上都與胡同中府第深宅的外圍高牆相近,而在紋理上卻體現了更為精確細緻的變化。此外,筒瓦的使用也是整體院落的亮點。
  • 南鑼鼓巷5條胡同實現不停車
    2016年5月,前圓恩寺胡同地下停車場建成,增加車位約70個,前圓恩寺胡同實現不停車;2017年,南鑼南口停車場對居民開放,福祥、蓑衣胡同實現不停車;2018年底,炒豆胡同實現不停車;剛剛過去的7月3日,玉河地下停車場十幾個車位對居民開放,雨兒胡同實現不停車。
  • 小羊圈胡同裡光腳上學的孩子
    在北京有個胡同叫小羊圈胡同,這個胡同並沒有很多人知道,在當時,這個地方只是西城區裡一個特別不起眼的小胡同。而在這個地方居住的人們,家裡的條件都非常的艱難,房子也很殘破,更像是用草搭的低矮的棚子。老舍就是在這小羊圈胡同裡長大的,因為家裡條件並不好,所以老舍上學的時候,穿的襪子都十分破舊。後來,已經出嫁多年的姐姐回來的時候,特意給老舍做了一雙新襪子,他穿上去之後非常的高興,上學的時候都連蹦帶跳。可是當老舍放學回來後,他的姐姐沒有看見老舍穿襪子,而是光腳穿的鞋子。
  • EUROHUTON (R)(歐洲胡同)「觸電」了 天貓旗艦店開業
    作為中國較早的男士生活方式買手店之一的EUROHUTON品牌,一個正式註冊的零售品牌商標,在地面專心經營了十年之後,EUROHUTON天貓旗艦店(eurohuton.tmall.com)的上線使得消費者可以更方便的購買及享受服務 歐洲胡同實體店的經典品牌都可在歐洲胡同旗艦店找到
  • 亂闖民宅、隨意攬客……「黑導遊」煞了北京胡同風景
    經過騰退修繕,北京多條胡同的風貌與環境都得到極大提升,古老的城市肌理重新綻放出生機與魅力。然而,胡同風貌的提升不僅引來了遊客,還有三五成群的「黑導遊」。他們避開胡同口的管理人員,不蹬三輪改步行,以便招攬遊客。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些人「滿嘴跑火車」,道聽途說,張冠李戴,既不懂歷史也不懂古建。更可氣的是,他們竟然冒充居民,歪曲騰退修繕政策,誤導遊客。
  • 北京這條胡同平房要掀廁所革命?
    在史家胡同博物館,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特意安裝的一臺燃燒式馬桶,讓很多來參觀的市民感到好奇。近日,市規劃院與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動成立了「中社社區培育基金」,推動城市有機更新與社區漸進式改善,老城胡同廁所革命就是基金髮起的首個項目。
  • 北京最長的胡同,曾是中國人的禁地,連建築都是西式建築
    而北京的建築也有著豐厚的歷史韻味,眾多知名的胡同曾經都是達官貴人們所居住的。雖然在發展期間被破壞了不少,但是保留下來的都是胡同當中的精華。在這其中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胡同:東交民巷。並沒有中國的歷史韻味反而到處是西洋風格。最特別的是這裡曾經還是中國人的禁地。
  • 漢學家姑蘭的中國記憶
    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她還是一位編輯家,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在匈牙利的「歐洲出版社」擔任東方文學編輯室主編,負責選題、編輯工作,推出了中、日、印、蒙等亞洲文學50多部;當然,由於她的中文特長和對中國的情感,推出最多的是中國作品。除了《西遊記》、《道德經》、《孽海花》、《老殘遊記》等古典作品外,還編輯了魯迅、林語堂、老舍、諶容等現當代作品。
  • 瀋陽中街美食小吃攻略,一百塊錢吃遍胡同裡的花樣美食
    1631年建成的中街是中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中國最長的商業步行街,也是中國十大著名商業街,也是瀋陽歷史最悠久的商業中心,以前有朋友問大中街有什麼地方小吃,真沒有認真轉一轉中街的百年胡同,周末花費兩天時間吃一圈瀋陽中街美食小吃,特別作一篇攻略奉獻給大家,一百塊錢吃遍胡同裡的花樣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