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也許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卻不一定認得的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圖片來自網絡)
為什麼說非常熟悉呢?想必蒲扇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們所熟悉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的活佛濟公,手裡就總是拿著這樣一把蒲扇。
電視劇《濟公》中形象
(圖片來自網絡)
不僅如此,年齡稍大一點的朋友一定對蒲扇也相當熟悉,在過去的老北京胡同裡,夏日炎炎、蟬聲鳴鳴,一個馬扎兒,一把蒲扇,那絕對是胡同裡的「標配」。即便是到了現在,有些朋友的家裡可能還存在著它的身影。
馬扎兒和蒲扇
(圖片來自網絡)
那麼話說回來, 想必大家都已經猜到,做成蒲扇的就正是蒲葵這種植物。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為棕櫚科蒲葵屬多年生常綠喬木,原產於我國南部地區。它的樹幹粗壯且不分枝,高度可達20多米。我們夏天使用的蒲扇,就是用蒲葵的葉子製成的。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葉片
(攝於熱帶展覽溫室內)
對於生活在深山老林裡的苗族人來說,蒲葵的用處更為廣泛:它的根可以入藥,用於治療某些疾病;它的葉則可以拿來苫(shàn)蓋房子,不僅經曬耐淋,而且隔熱防水,最長壽命可達十五至二十年之久。此外,蒲葵葉還可以拿來製作氈笠、蓑衣,亦可作傘遮陽擋雨。
蒲葵葉苫蓋房子
(圖片來自網絡)
蒲葵葉作氈笠
(圖片來自網絡)
蒲葵葉作蓑衣
(圖片來自網絡)
蒲葵葉作傘
(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日益升高, 蒲葵的這些用處也漸漸離我們遠去,我們將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它的觀賞性上。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圖片來自網絡)
蒲葵四季常青,樹冠傘形,葉大如扇,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重要的綠化樹種。在北京植物園的熱帶展覽溫室中,自然也不能少了它的身影。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攝於熱帶展覽溫室內)
如今胡同裡的蒲扇雖已少見,但我們記憶中的它卻未曾遠離。
胡同裡的蒲扇
(圖片來自網絡)
丨照片提供:未特殊標註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丨微信編輯:宣傳策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