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
地名是一個地區歷史記憶的承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北京也不例外。如果說北京城是座開放的博物館,「地名」就是各種「陳列品」的說明書。近年來,北京市的地名保護與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地名」欄目旨在向公眾更好地普及與展示地名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羅保平
北京地方志協會副會長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北京的街巷為什麼叫「胡同」。
現在對「胡同」的解釋,說是蒙古語「水井」的意思,其實這個說法也不準確。
為什麼說蒙古語的「水井」是北京的「胡同」?
北京語言學院有個老先生叫張清常,他到了內蒙以後就發現蒙古語的「水井」和北京的「胡同」的發音比較接近,所以老先生就突發萌想:這個「胡同」是不是由蒙古語的「水井」演化過來的?
他就把這個設想在1954年發表了文章。
北京歷史學會成立的時候,有一位老同志叫曹爾泗,他就寫了一篇文章——《北京的胡同》。
他說:我特意請教了蒙古語專家張清常,他告訴我「胡同」是蒙古語。
他這一宣傳,這個說法逐漸成為定論。甚至有的詞典都是以絕對肯定的語氣。
其實張先生在他自己的文章裡頭,也沒有絕對化。
所以我們今天簡單地追溯一下。
首先,「胡同」作為蒙古語來說,得有第一個基本前提——蒙古人有用「水井」作為街巷通名的習慣。
張先生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而且特意在內蒙地區查找「胡同」。非常遺憾的是,他找了半天,在整個蒙古地區只找到三個。
通過張先生的調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蒙古人沒有把「水井」作為街巷通名的習慣。
如果蒙古人沒有這個習慣,漢族人莫名其妙地用「水井」來叫街巷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這個前提我們就已經可以給它否定掉了。
我們再看看它的使用範圍。
元大都是蒙古人蓋的,用蒙古語來叫北京的街巷,從邏輯上是說得通的。
但是這個要有第二個前提——叫「胡同」的地方應該只限於元大都。
但實際上「胡同」的使用範圍,西邊到了黃土高原,東邊到了江浙地區。所以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胡同」的使用範圍就太大了。
第三,我們再從含義上來看一下。
第一個我舉北京的例子。平谷地區有一個旅遊景點叫湖洞水,實際上它真正的名字是胡同水。為了吸引遊客,就把「胡同」兩個字每個字前面加上了三點水,變成了「湖洞」。
這個名字指的是自然地貌。這個我們在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比如說洛陽底下有個縣叫新安縣,它那塊的黃河河道也是旅遊區。那個河道叫什麼名字呢?八裡胡同。
這個「八裡胡同」指的是什麼?指的是黃河的一段河道,也是自然景觀。
像西北的黃土高原那些大的衝溝、溝壑,都叫「胡同」。
那麼「胡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得看看「胡同」這個字。
胡同有不同的寫法,其中有一個就是「衚衕」。
古文獻裡記載,這個「衚」字只有「胡同」這一個詞使用,到現在都沒有發現第二個使用的地方。
那麼這個詞是怎麼來的?我們的《說文》裡面有一個字——衖,這叫古巷子。把這個拆開就是胡同。
我一開始說到元代的熊夢祥,這個人是個大學問家,博覽群書。他在任職期間能接觸到大量的檔案資料,他根據這些資料又進行了一些走訪,就寫了一本書叫《析津志》。
《析津志》中對胡同做了一番解釋,裡面說「胡同」就是方言。
熊夢祥是元代的大學者,對於語言文字非常精通,他對蒙古語也非常熟悉。
所以真正的結論是熊夢祥講的:「胡同」是漢語的一種方言。
內容來源:地名與地理信息管理處視頻製作:光明網內容編輯:北京印跡編輯部文章僅代表專家本人觀點,不代表「北京印跡」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