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該拆還是該保護,我說都不支持,行嗎?」100 個有想法的人

2021-01-09 好奇心日報

在北京什剎海西海東沿與德勝門內大街之間,有一幢面朝西海一側的兩排磚混結構的廠房建築,原是北京機械局的廠房,之後被改建為什剎海地區小有名氣的藍蓮花酒吧。

改造前

而今,業主希望能將這一貫通西海與德勝門內大街的地塊改造成具有北京胡同文化特質的空間,找來了META-Project工作室的創始人王碩,且提出了一系列功能空間的需求,比如茶室、正餐、聚會、辦公、會議以及居住、娛樂等。

王碩一直以來都持續關注胡同的更新和進化,工作室META-Project恰好就落腳在舊城中心的東四十一條胡同59號。

META-Project工作室

自2012年起,王碩與建築師安竹·布萊恩特發起並組織了「超胡同」,這一國際性研究合作項目已連續在北京設計周、中國設計大展以及威尼斯雙年展展出,還獲得了格萊漢姆基金會(GrahamFoundation)以及麥肯錫城市中國計劃(UrbanChinaInitiative)的支持。

今次,這處西海邊的院子正是META-Project關於如何在保護與拆除之間進行改造的一次嘗試。

項目落成後,社交網絡上出現了兩種對立的聲音,一方認為「過於太新,是不是改造得有點過了」,「這和胡同不沾邊啊」,另一方則稱其是「很舒服的空間,很有韻味的設計」,「做得很用心,手法現代,完成度很高」。

研究胡同項目這些年,王碩「從來都不覺得胡同這種物理形式有多麼重要,四合院有多麼牛」。在他看來,居於其中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才是重要的,「我始終覺得這種文化是人自然而然呈現出來去讓人使用的東西,是把日常的生活行為考慮進去呈現出來的樣子。」

就像這間西海邊的院子,打破了原先胡同裡四合院的格局,被切分成三進院的格局,但王碩覺得它實際上更符合當代人的需求。

在這個空間裡,王碩做了兩個小實驗,一是材料的拼接,二是筒瓦的用法。

很多胡同改造,為了模仿舊時的質感,都會選擇使用灰瓷磚,「我覺得灰瓷磚是那種非常噁心的東西,就跟買假LV包一樣,用不起灰磚就用灰瓷磚。」王碩說。為了能夠達到灰磚一般的效果,王碩選用了火山巖,它的特點在於剛切出來是淺灰色,越打磨越黑,按照20%、40%、60%、80%甚至到100%的程度去打磨出五種深淺程度的火山巖,便能呈現出一種「墨分五色」的自然效果,在尺度和色差上都與胡同中府第深宅的外圍高牆相近,而在紋理上卻體現了更為精確細緻的變化。

此外,筒瓦的使用也是整體院落的亮點。最初王碩給業主設計了四五種不同的屏風來圍合這個空間,但業主都不喜歡。後來業主給他講了個故事,大致是小時候溜到房頂上去揭人家房子的瓦片,被家裡人發現打了一頓,現在想起來對筒瓦也是有一定感情,才提議能不能用它來做。

實際上就是老材料新用法,以前筒瓦是用來鋪屋頂的,它有色差,有灰度,代表著「一種中國文化的積澱,也有點水墨的感覺」。為此,王碩找人做了一個模塊,就像在屋頂鋪瓦片一樣,一塊一塊用砂漿把它給垂直疊放在模塊裡,做成圍屏,「我就要求它砌的時候每砌一片磚轉一釐米,砌好了之後把它立起來,使這一原本灰暗的材料在不同光線與角度下呈現出耐人尋味的光影變化。」

筒瓦搭接構造圖

做這個項目,META-工作室花了一個月在設計上,兩個月在施工上,算是「做出來了一個很滿意的效果」。王碩告訴我們,「我們所有東西的展開不是為了它像什麼,它其實就是這個人對他的生活的要求,和我們一些對城市研究積累下來對於城市文化的理解,它在很短時間內很直白地反映了這些,如果給我更多時間,我可能會再琢磨琢磨,效果倒沒有這麼直接了。」而這也恰好回應了那些網絡上質疑的聲音。

我們曾在一文中探討過胡同保護的議題,有方聯合創始人史建曾在接受《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採訪時談到,「對於胡同的保護已經成為共識,所有的拆遷和重建應該在胡同的肌理不被破壞、建築的風貌也不破壞的前提下進行。」《老北京一定會死掉嗎?》

前不久王碩接受視頻採訪講述西海邊的院子,,看到視頻後王碩的父親打電話跟他說,「你說得太好了。」但王碩想說,「我說的其實不是那個意思。」視頻的標題很直接——《他竟然說,北京的胡同不應該保護》

事實上,王碩不願談保護。每次大家一聊起胡同,王碩都會遇到先讓他站隊的情況,到底是支持保護還是拆除,「我說我都不支持,不行嗎?」

他更願意討論的是怎樣能有效介入胡同的更新,「做一件能往好的方向去走的事。」

怎樣才是有效介入呢?

「我認為做任何事情的前提,你都要更去理解這個現實,我們主要的問題是不理解現實,就是瞎做。」

王碩表示,「其實你要做解剖學,你要做深化分析,你要了解它裡面的細胞、血液、組織的關係,了解清楚之後,你才能打一針過去,才能治病。」

目前王碩在做的「超胡同」項目正是有效介入的第一個階段,「我現在想要搞清楚它的運行框架是什麼樣的,我們認為只要有了這個運行框架,可以支持很多人在上面去做對的事情,所謂對就是把這個城市往更好的方向去推。」

META-工作室在建立之初就嘗試著平衡非盈利性質的城市研究項目與商業項目,「超胡同」是前者之一,研究的主體就是北京老胡同。「

但北京人王碩卻是在大院裡長大的,只是姥姥家住在胡同的大雜院裡,兒時的記憶裡自然也有在胡同生活的場景。王碩告訴我們,現在研究胡同對胡同感興趣的這些人一般都不是從小住在胡同裡的,「很多都是大院派的,或者外國人,因為我覺得你需要對這個東西有一個距離,你才能從較遠的地方欣賞它的好與不好,實際在裡面的生活狀態是非常差的,上廁所都沒地兒去,會有很多特別慘痛的記憶,就不覺得這個東西好。」

王碩對胡同一直很感興趣。在美國萊斯大學讀建築學碩士期間,王碩的畢業論文寫的就是北京城的城市變化。畢業後他曾在紐約PeterGluckandPartners及荷蘭大都會事務所(OMA)鹿特丹總部任建築師,隨後作為OMA北京公司的項目建築師回國,負責曼谷最高樓MahaNakhon項目。

MahaNakhon項目

直到2009年,王碩決定自己出來單幹,「我是北京人,我總得幹點北京的事兒。」

胡同研究也正是從那時開始的,工作室一半的精力也都花在研究項目上,「我們爭取讓這些非盈利性質的城市研究項目拿到獎金或者贊助,因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慘了,我們用做項目那些掙的錢來養著我們做研究,那就不成立了。」

「超胡同」至今已做到第三年,按照王碩的計劃,整個項目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基於人的行為軌跡和社交圈子等,用一些傳統的方式來做城市研究;第二個階段則是聚集很多跨學科的人,比如城市規劃師、人類學家、歷史學家、藝術家、城市開發商和企業家等各行各業人士,用一系列圓桌討論、工作坊的形式,「讓大家互相啟發,產生一些合作的可能。」第三個階段超叫做「城市模擬」,成果將會以實際呈現的方式,比如在地裝置、互動展覽甚至直接參與到胡同更新實踐中去。

「超胡同」在威尼斯雙年展

其間很多人都想來找王碩合作,比如我們曾報導過的「大柵欄更新計劃」就想讓他來做個胡同改造的示範樣板項目,但王碩始終覺得,「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我隨便做一個東西,它可能就是很幼稚的,因為我這兒還沒研究完呢。」

在做研究時,王碩主張「不摻入任何商業性的考慮,這樣我才可以比較純粹地客觀剖析這個城市。」但在積累了幾年的研究成果後,給諸如政府或是開發商做顧問的機會也會隨之而來。比如政府委託首創置業開發東四三條至八條的改造,他們就找到了王碩來給他們做顧問,他便把之前一些研究的現成的介入改造的模式介紹給開發商,持續性地參與其中。用王碩的話說,「實際上這個東西跟實現出來好還差得很遠,但是好歹他們已經知道,從模式上不能用原來拆掉重蓋那種方式。」

但撇開研究項目,王碩一旦投入到實際項目中,又是另一種做法。

「要做項目的話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項目設置上都要自洽,我們不會做那種裝置一樣的東西,做實際項目考慮的完全是另一系列的問題,都是要解決甲方的問題與需求。」

比如西海邊的院子,業主辦公與居住的需求都在這個大宅子裡,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解決辦公與生活的問題。

最近,META工作室完成了雍和宮附近箭廠胡同一處文創空間的改造項目,緊鄰國子監西牆。

從廠房看國子監闢雍

臨國子監西牆的入口

1000餘平方米的廠房想要出租,都難找租客,空了很多年,最後業主幹脆將其做成了一個文化及傳媒創客空間,很明顯的一個需求即是靈活的功能布局,比如娛樂、會議、圖書館、辦公、展覽以及接待等。

首層四合院

之前,這裡已被圍合成了類似於四合院的院落,王碩的改造辦法是一種」介入激活的改裝模式」,他給整個大空間注入一些裝置一般的木頭盒子,激活整個空間,外部還加了一個樓梯可以直抵二層露臺,從這裡可以看到隔壁國子監興建於乾隆年間的「闢雍」——皇帝講學的殿堂。「它的好處是可以重新給這裡帶來一種故事性,植入了這些盒子,就突然覺得有了場景和情節,它重新產生了很多像捉迷藏一樣的感覺,多個盒子之間可以相互對望,帶來一些空間使用上有趣的點。」

夾層全景

盒子裝置

閣樓

在META-工作室的項目中不難發現,不同的空間,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介入模式,王碩的出發點從來都不是「要做一個舊的、古典的、歐式的還是中式的」,他說改造的模式一定要跟人的使用結合起來,「我們找項目前提就是如果你能讓我做一個瓶子,這個瓶子是根據這個酒現在的狀態,就是說當我們房子是允許去有一種更好的方式去反映當代生活,我們就願意去做。」

圖片來自META-Project工作室

相關焦點

  • 駐馬店人:電動車雨蓬,到底該不該拆?
    有人說,這麼冷的天我裝個車篷擋擋風雨為啥警察蜀黍就不能理解我呢↓↓或是義憤填膺或是理性分析不讓拆電動車車篷的呼聲可以看出一邊倒的言論下雨天小三輪、四輪透明塑料車棚作用很好,遮風擋雨,前玻璃帶的都有雨刷, 穿雨衣……別說後面,左右都顧不上看,還得防著前方雨衣帽簷別被刮翻了,弄的哪哪還都是水 根源在於交通規則是否遵守,拆車篷還是理解不了……
  • 客戶要求我大海撈針,法院該支持嗎?專家這麼說……
    客戶要求我大海撈針,法院該支持嗎?講課採用現場+視頻方式進行,全市兩級法院共700餘人聽課。虔法君聽課後受益匪淺,下面就以幾則案例,同大家一起來學習吧!一、居住權案例妹妹與姐姐籤訂合同,約定姐姐有權在妹妹住宅中無償居住,約定居住期限20年。姐姐居住10年去世,其子甲提出要繼承該居住權。甲能繼承該居住權嗎?
  • 八億建的體育館不到十年就拆 如此浪費誰該負責
    詳細···    球迷苦守5個小時送別球場     一位名叫劉宇的先生說,「我對綠島體育場是很有感情的,它曾經是全球首個獲得國際足聯認證的室內足球場,並且還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室內足球場,在那個時候,它可是咱瀋陽球迷的驕傲啊。」
  • 貓咪每天給我送只蟑螂當早餐,我該不該吃了?
    也就是一米八的壯漢看到後會花容失色吧~然而,比蟑螂更可怕的是,家裡的主子把蟑螂當做禮物送給你…有不少鏟屎官都收到過蟑螂做禮物,箇中感受,不可言說…每天早上貓都守著十幾隻蟑螂屍體@阿咪:我家在十幾年前養了一隻黑白花貓,毎天清晨它都會守著十幾隻蟑螂屍體等著我誇它,有天我看到一隻蟑螂想從死蟑螂堆裡爬出來,貓貓看到後就一爪子又把它給撥回去了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該不該、行不行?
    原題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該不該、行不行?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疫情當前,追本溯源,人們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據相關科研結果,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  從一些人的餐桌美味到人人喊打,許多人提出應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 我是胡同口老誰家的小誰!
    咱倆那時候比著吃乾脆麵攢水滸卡,  家長給的餐費全買了成箱的小浣熊,  一天吃八袋兒都不膩…  但宋江盧俊義永遠吃不出來!  我的那套,後來搬家全讓我媽給扔了,  現在一想,真是可惜!    你在胡同裡放過屁簾嗎?我放過,還繞電線上了!  你在大槐樹下拍過洋畫嗎?我拍過!手腫了!  你在楊樹下玩過彈球嗎?我玩過!一哥們被楊喇子刺著了!渾身腫了半個月!  你在護城河裡捉過魚嗎?
  • 北京人為何愛說「找不著北」?
    北京有句話叫做「找不著北。」大意指摸不著頭腦或迷失了方向。我想說的是:我找不著的是北京。明明身在北京,我卻找不著北京了。北京現在還是有胡同與四合院的(文物部門特意要求保留的),但僅僅是擺設而已。惟一沒變的就剩下一個空蕩蕩的老地名了。真的想不到啊:一向以為了如指掌的城市裡,也會迷路,也會神情恍惚。
  • 正頜手術:簡單說一下鈦板問題,拆還是不拆?
    實際上要看不同人的情況,我根據對北口一些患者的調查發現,偏頜患者鈦釘鬆動對術後的影響是比較大的,表現在術後三個月到一年的時間,由於鈦釘鬆動,會一定程度反彈,也就是又歪掉一些,這個可以在拆板的過程中用磨骨和脂肪充填的方法進行修補,但是個人還是建議偏頜嚴重的患者如果有條件,儘量用進口鈦板,不是說進口鈦板就萬無一失,進口鈦板也會有鬆動率,但統計數據上來看,機率比國產確實要低一些。
  • 養貓到底該不該和貓一起睡
    原創 | 貓貓的喵喵生活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我相信所有的鏟屎官都會糾結一個問題,該不該讓貓咪一起上床睡覺。有的擔心貓毛問題,有的擔心寄生蟲問題,有的擔心會壓到貓咪等等。一開門看到它站在床邊,屁股上掛著半個孩子,朝門口看,那意思,鏟屎的你幹什麼去了?!我還是完成了接生,就在我溫暖舒適的被子上。孩子我都讓它生了,睡覺能咋滴。網友4:我習慣10點左右上床,看看書就睡覺。
  • 《瞄準》掉到7.4,還是太高了,4.7都不該給!黃軒陳赫是比傻麼
    秦紫舒要打開車門時,蘇文廉立刻制止她:有炸彈,不能開門!真是位有素質的特工!可你不該問問司機哪去了?校車一邊裝著炸彈,整車就這一扇能出去的車門,司機咋跳車的?跟你一樣從車頂嗎?秦紫舒看不見,不知道司機跳車了,可車裡還有個小人精似的小雪,你不知道問問她?「水母組」來接師生時,打開的校車門上乾乾淨淨,啥都沒有。
  • 三年級七單元作文,想法很多卻寫不出來,看範文《我有一個想法》
    01範文引路:《我有一個想法》 都說「人比人氣死人」。一直以來我就受著這個窩囊氣,相信很多同學跟我一樣深有同感,正好藉此機會把它說出來,我有一個想法:人與人之間不要互相攀比!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因為我們的周圍有些同學和家長,動不動就互相攀比,比誰長得帥,比誰穿得是名牌,比誰家的車豪華-
  • 過年該不該清理家裡的蜘蛛網是個問題
    作者 趙田峰過年該不該清理房間裡的蜘蛛網對於一般人來說不是個問題,但對我來說是個問題。之所以我說過年清理家裡的蜘蛛網是個問題,是因為平時對我來說清理蜘蛛網就是個問題。原因有三,大家聽聽有沒有道理。所以對於蜘蛛來說,要編織這樣一張網是相當不容易的,我們是不是得憐見他們的勞動成果?尊重他們的智慧財產權?二是蜘蛛編織這樣一張網對我們沒有壞處,相反,還對我們有莫大的益處。蜘蛛是我們的朋友,他們用最為清潔的無公害害作業消滅令人類討厭的蚊子和蒼蠅,不要我們打工資,不要我們管飯,是純粹的義工勞動。假如你自己要消滅蚊子、蒼蠅要不要打藥?藥有毒沒有?有的人還買蚊帳,那要花錢不?效果如何?
  • 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故事是「假的」?該!但要說對「時間」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就在前不久,語言辯論類綜藝節目《奇葩說》的一期節目,又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爭議。那期節目的論題是:父母該不該告訴小朋友童話是假的?而在模擬情景劇中,扮演女兒角色的演員眨著大眼睛滿懷期待的問自己的母親說:"媽媽,我長大以後會像灰姑娘一樣,穿著水晶鞋,找到自己的白馬王子嗎?"
  • 黎子流:魚骨天線的拆留關乎「半開放」還是「真開放」
    我發言說,對上級拆魚骨的指示,順德也有向群眾傳達,但講來講去,還是講不通。為什麼群眾不願意拆呢?我自己連看了3個晚上的香港電視,覺得沒問題啊。香港節目及時傳播了科技、金融信息,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廣告太多。    南都:當時你在家有架設魚骨天線嗎?    黎子流:我不豎「魚骨」,不代表我能掌控我的家人。
  • 2013網絡新詞考卷:不懂人艱不拆累覺不愛就out了
    (答題說明:本卷共分4道大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不限,考試地點不限。請自備筆墨草稿紙,在試卷上直接作答。複印無效,請支持正版報紙。)   考生姓名:我只是個傳說 學號:2013 考場:同樂路10號   作文題   要求:圍繞下列舉出的時事新聞,以「人艱不拆」為主題作文。
  • 暗戀的妹子在擺地攤,都是些她用過的東西,你說我該買哪件好呢?
    1、妹子,如果有人突然進門傷到你了怎麼辦2、暗戀的妹子在擺地攤,都是些她用過的東西,你說我該買哪件好呢?3、這是一張有味道的圖片,也不曉得多久沒有洗澡,這手機居然直接粘在腿上了,好神奇!4、看來美女的好身材都是練出來的啊。5、你別追我了!你把我的鞋子都弄掉了!6、這樣喝起來是什麼味道,難不成是苦澀的滋味。7、我用不著這個秘籍!8、狗子:同樣是狗,為什麼待遇差這麼多,我不就是黑點嗎!
  • 「耳朵眼」胡同並未完全消失
    7月31日又登載了楊永昶先生的《也說「耳朵眼」的準確位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同意楊永昶先生關於耳朵眼胡同位置的表述。其實耳朵眼胡同作為地理實體,並未完全消失,其稱名,長時間也未作標準地名。  耳朵眼胡同在哪裡?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開封城裡有耳朵眼胡同呢?現在的耳朵眼胡同只是原來的一部分,其位置在市兒童醫院北側、復興南街東側,為復興南街的一條支街,單口巷,呈「L」形。
  • 交通事故我全責,傷者還在醫院治療,讓馬上給錢,該給嗎?
    回到話題,如果自己撞了人,那麼適當墊付2000就夠了,對雙方都是一個交代,如果自己被撞了可以要求對方墊付,如果對方死活不墊付,你就自己墊付,別扯沒用的,傷的是你自己或你的家人,等治好了傷該賠給你的錢一分也少不了,但也別想賺。我認為必須出,沒有你犯的錯誤,傷者能住院嗎?沒有你犯的錯誤,傷者家屬能去陪護嗎?如果不想出錢可以,由你去負責照顧患者吧?
  • B站震動視頻,我有個大膽的想法
    那麼在系統層級的 「 點按 」 操作都玩膩了的時候!索尼的 XZ2 就推出了 「 動態振動系統」 !該系統利用低頻執行器在特定的應用程式和遊戲中提供自定義的同步觸覺反饋。在看視頻和聽音樂時,在起伏明顯的低頻和高潮段,就會通過震動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還能調節震動回饋的力度。。。力度?!等等,我有個大膽的。。。
  • 設計完美嬰兒:該,還是不該
    科學家們從外科醫生那裡獲得靈感,即對鐮狀紅細胞貧血患者的錯誤基因進行編輯,這不會影響到胚胎細胞,更不會改變後代的DNA信息。相比之下,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對胚胎DNA進行修飾時,這些新插入的基因信息將會對後代產生影響,使得很多人反對進行胚胎DNA編輯。那麼到底該不該對人類胚胎DNA進行基因編輯呢?本文綜述了不同期刊及行業人士的一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