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特斯拉再次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相比三個月前Roadster二代和電動卡車的發布會,這次的話題不再只局限於車圈 。
相信你已經早有耳聞了吧?對,特斯拉上天了。北京時間2月7日凌晨 4 點 45 分,馬斯克創立的SpaceX成功將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升空,而且還綁著一輛馬斯克的私人跑車。
美國人在送上太空的特斯拉引擎上刻了這樣一行字「made on earth by humans」人類製造,產地地球,而不是「made in America」。特斯拉轎車裡循環播放的是英國搖滾音樂人,偉大的藝術家David Bowie在70年代創作的飽含對太空幻想的一首Space Oddity,而不是美國國歌。車裡放著一本被譽為科幻小說聖經的《銀河系漫遊指南》,創作者是英國作家Douglas Adams。這首歌,這本書將和這輛車一同在太空漂浮10億年。當人類都不一定存在時,人類文明的火種(科學與藝術)依然在太空某個角落等待被外星人發現。這樣浪漫的畫面真的使我熱淚盈眶。真正讓奇蹟變為現實的是人類的探索與冒險精神。並不是要和誰掰腕子的精神,不是什麼集體自豪感...
來源於一位網友評論
所有的人都為這件事感到震驚,或者說是歡呼,有人認為這是人類探索太空的壯舉,有人認為馬斯克是偉大的,有人認為這是最好的廣告營銷方案。我個人是比較贊成後者的想法的,因為一時間特斯拉的褒獎文章像雨後春筍般湧現,這個斥資9000萬美元的廣告將馬斯克再次帶到了人生制高點。
可就在火箭升空的後一天2月8日,特斯拉汽車公布了2017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特斯拉汽車第四季度營收為32.88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但別開心的太早,因為特斯拉的淨虧損為7.71億美元。
燒錢也要精彩
對於特斯拉而言,今年的每個季度幾乎都在燒錢,都在虧損,只是有時多有時少罷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馬斯克依舊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花費9000萬美元讓火箭升空,而這其中還不包涵火箭的製作成本。
SpaceX火箭不應和特斯拉混為一談,畢竟不屬於同一家公司,但他們都是馬斯克的,或許從這一點我們能看出這位心系火星的「鋼鐵俠」的性格。
因為,特斯拉第三季度的錢都燒在了建立零售店和服務網點上,第四季度的錢則花在了購置Model 3生產設備、建設超級電池工廠,同時擴展體驗中心、服務中心、交付中心及超級充電網絡等設施。可見,特斯拉無論在多麼艱難的情況下也在咬牙堅持,自主生產電池,自己完成設備採購,以及售後等服務。能看出來,馬斯克看的很長遠,不只顧著腳下的這一步,就算多艱難,也要執著的為以後鋪路。
產能依舊是噩夢
對於特斯拉而言,它的虧損和普通企業不一樣,因為別人虧錢是賣不出去,特斯拉虧錢是東西早早就買出去了,但卻沒有貨。
Model 3因為性價比高,門檻低,被視為了特斯拉的銷量砥柱。事實證明,Model 3的確很受歡迎,在預定時就是搶手貨,最後的預定量也達到了50萬臺。可當Model 3交付首日時,可憐30臺讓人們感到失望,即便如此,馬斯克還是為大家畫了一張大餅,也就是下面這張圖。
直線上升的產量告訴消費者「拿到Model 3不會太晚」。可事實呢?我們看到的消息都是「特斯拉身陷產能危機」「Model 3本季度交付量僅260臺」「Model 3交付計劃推遲」,自此特斯拉也背上了跳票大王的稱號。
而第四季度,特斯拉共生產了2425輛Model 3,由此可推斷Model 3每周的產量為606臺,遠遠不及馬斯克承諾的到12月實現周產出5000輛。即便如此,特斯拉這次沒有選擇再次跳票,重申今年上半年的產量目標不變,即一季度末Model 3周產出2500輛、二季度末周產出5000輛。可見,除非Model 3的「產能爆炸」,不然還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特斯拉會成功嗎?
特斯拉是否能夠成功這個問題,我已經不止一次發問了。的確,看到獵鷹重型火箭帶著Roadster升空時,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嘉獎,那一刻我覺得馬斯克的英雄色彩濃烈,他值得世人仰望,所以從精神層面來說特斯拉和馬斯克是成功的。
但看到第四季度財務報表,感覺他又被打回了原型,從商業角度看,無法盈利的公司和CEO怎麼可能是成功的?而未來,特斯拉能否成功,或許就像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夢」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對於馬斯克來說,好像把火箭送上太空要比解決特斯拉的虧損還要簡單。但無論如何,對於特斯拉來說,最現實的就是解決產能問題實現盈利,因為光環總會褪去,可讓更多的人擁有你的產品,卻能讓你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