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飛船有多牛?一次帶七人上天,或可用於未來登月

2020-12-04 芊微防務觀察

圖為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

眾所周知,中國在2019年成功發射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航天事業取得了重大進步。故此,2020年中國航天將繼續奮進,據悉,2020年上半年中國將使用長徵五號發射載人飛船進行試驗,並且將在七月發射火星探測器,十月發射月球探測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新一代載人飛船了。

圖為神舟五號的返回艙

據中國航天科技介紹,新一代載人飛船採用返回艙和服務艙相結合的結構,大量運用新技術,使用模塊化思維設計,不但能適應太空運輸,還可承擔載人登月任務。自神舟五號首次搭載航天員登上太空後,中國總共發射了六次載人飛船,甚至還成功將太空人送入空間站。但是這幾次的中國載人飛船都採用相同技術,最多可以承載三人上天。隨著中國載人航天需求的增加,這種體積較小,設計較老的載人飛船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故此,新一代載人飛船就提上了日程。

圖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

在航天中,運載火箭的承載能力是非常苛刻的,這也就導致想要進一步發展深空探索,就必須擁有大火箭。去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發射成功,將中國航天帶入了新紀元。據資料顯示,長徵五號的LEO運載能力達到25噸,GTO運載能力達到14噸,已經可以承載大宗貨物或者多人登上太空。此時,中國航天更大的載人飛船就可以被派上用場了。而且,相比老一代的載人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從內到外都進行了重新設計。

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設計容量更大

首先就是返回艙的設計,雖然返回艙的高度比老款縮短了一米多,但是它的直徑提升到了4.5米,形狀也由原來的碗狀變成了梯形圓柱體。這也就意味著,它的空間內利用率變得更高,可以一次搭載6-7名太空人上天,並且還可攜帶其它物資。除此之外,它和返回艙之間的連接也變得更加科學。前面提到了模塊化設計,如果將服務艙換成登月艙,實現載人登月也就不遠了。

人類總有一天會探索火星

除此之外,新一代的載人飛船的壽命也大幅度提升了,此前的載人飛船壽命只有180天,雖然並不短,但是執行深空探索任務的時候難免有些不足,所以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慮,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壽命大幅度提升到了3年。據悉,人類飛往火星的預估時間大概在6個月左右,如果攜帶足夠的物資,新一代飛船可以在火星執行長達一年半的任務並且返航。

圖為中國載人空間站概念圖

除了載人之外,新一代載人飛船還可以承擔載貨任務,如果出現緊急情況,可以臨時改裝將它變成貨運飛船,為軌道上的空間站提供補給。目前,該飛船已經整裝待發,準備於今年進行試驗發射,而中國航天也將進入新的時代。

作者:比利

相關焦點

  • 中國新飛船將可重複用、帶6人,空間站核心艙合練3個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1月21日消息: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大幕即將拉開。那麼,我國空間站和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新特點?為什麼要合練呢?
  • SpaceX新飛船發射差距擴大?國產新飛船實力擔當,多指標領跑全球
    國產新飛船目標直指「載人登月」如果說載人龍飛船400公裡級軌道高度是「爬雲」,那麼能承擔返回艙可承受熱流燒蝕水平是二者能力差異的關鍵,載人龍飛船只能抵禦1600攝氏度熱流,而國產新飛船可以抵禦3000攝氏度以上的熱流。可承受燒蝕能力越強,與之對應可承受的再入返回速度就越大。
  • 中國新火箭新飛船高調首飛,定調未來太空話語權
    測試成功的話,會將這種關鍵技術加以推廣,不僅用於新一代載人飛船,而且還會用在貨運飛船上——未來的天舟貨運飛船,主要承擔貨運補給中國空間站任務,就像貨運龍飛船那樣,充當太空快運角色,同樣可以復用往返天地間。據悉,這艘試驗船將進入8000公裡高軌道,然後高速再入大氣層。預計發射一天後,北京時間5月6日13:02~13:42區間返回著陸,著陸點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東。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作者 郭超凱 中國將在2020年實施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也讓外界對未來中國探月計劃倍加期待。嫦娥七號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資源詳查,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份、空間環境進行一次綜合探測任務。嫦娥八號除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以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 未來或建立月球基地 中國於2016年提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設想。此前,歐洲航天局曾提出「月球村」的概念,俄羅斯航天局也提出將在2030年後建立月球基地的目標。
  • 中國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2030年載人登月?還只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據相關報導,這艘新一代飛船未來將會用來替代當年送英雄航天員楊利偉上太空的「神舟號」飛船,並且計劃於2030年執行中國首次載人登月任務!空間更大,能坐6-7人新一代載人飛船相比」神舟「飛船內部空間更大,可同時容納6-7名航天員或3名航天員加上500kg貨物。
  • 新飛船比阿波羅主體更大,2髮長5就可以實現載人繞月返回
    可以赫然的發現,前幾天剛剛通過長徵5B發射升空和順利返回的新載人飛船,居然比超級大國所謂曾經實現載人登月並且順利返回的阿波羅飛船的主體部分還要大!而且也更重。阿波羅飛船的載人返回艙和服務艙加起來只有14.7噸,而誰誰家這次試驗成功的新飛船,僅僅看返回艙本身已經有14噸,再加上服務艙的總重則有21.6噸。直觀對比,新飛船的載人艙也比阿波羅飛船的返回兼指揮艙體積更大。
  • 新飛船比阿波羅主體更大,2髮長5就可以實現載人繞月返回!
    可以赫然的發現,前幾天剛剛通過長徵5B發射升空和順利返回的新載人飛船,居然比超級大國所謂曾經實現載人登月並且順利返回的阿波羅飛船的主體部分還要大!而且也更重。阿波羅飛船的載人返回艙和服務艙加起來只有14.7噸,而誰誰家這次試驗成功的新飛船,僅僅看返回艙本身已經有14噸,再加上服務艙的總重則有21.6噸。直觀對比,新飛船的載人艙也比阿波羅飛船的返回兼指揮艙體積更大。
  • 胖五B型即將首飛,送可載7人的新式飛船上天,知道這飛船多牛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長徵五號這款新式飛船很需要我們了解一下,它將用於未來空間站的建造和航天員與所需物質的往返載具,同時它也被認為是我國載人登月工程中將要使用的飛船,甚至未來載人登陸火星也有可能用它。也就是說這款飛船不但用於空間站的建造和運營,也將會為登月和探火服務,所以這飛船可是相當牛的喲!目前已知它分兩個型號,空間站軌道使用型號重約14噸,載人登月型號重達23噸,每臺可重複使用10次左右。
  • 劍指登月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到底有多牛?
    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長徵五號B火箭不僅有直徑5米的芯一級主箭體,還捆綁有4個直徑達3.35米的助推器,箭體總長近54米,這種結構使其成為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系列火箭。據報導,它將為我國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奠定基礎。
  • 攜嫦娥五號大勝之威,航天員何時登月?雙重防護載人登月艙亮相
    天宮空間站天和核心艙今年發射吳豔華先生在做出上述表態後話鋒一轉,強調中國載人登月不同於美國載人登月,當時他們和蘇聯搞星球大戰,以誰先上去、上得多為主要目的,我們要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不是為了上人而上人
  • 打響載人登月開頭炮
    新飛船入軌的初始軌道是近地點約162公裡×遠地點約377公裡的90分鐘軌道,而新飛船目標軌道是遠地點8000公裡的大橢圓軌道,這是繼阿波羅17號載人登月任務之後人類載人級太空飛行器飛抵的最高軌道高度。NASA獵戶座載人飛船返回艙此前曾進行過再入測試,但其飛行高度也僅有5000多公裡。
  • 中國航天邁向「四月突破」
    「神舟」一路見證中國載人航天的成長曆程,接連實現從無人試驗飛船到載人飛船和太空人出艙,從單人短暫太空飛行到多人太空工作生活超過30天,使中國掌握了手動和自動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成為第三個具備獨立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  「神舟」最近一次飛天是在2016年。
  • 新飛船+新火箭 中國航天邁向「四月突破」
    「神舟」一路見證中國載人航天的成長曆程,接連實現從無人試驗飛船到載人飛船和太空人出艙,從單人短暫太空飛行到多人太空工作生活超過30天,使中國掌握了手動和自動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成為第三個具備獨立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神舟」最近一次飛天是在2016年。
  • 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上面竟用了神舟十一號上的「老設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介紹,此次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的再入返回階段,通過新型返回制導策略控制再入飛行過程。看點二:群傘+氣囊與神舟飛船著陸時,一個大大降落傘在空中搖曳不同。新飛船返回艙減速靠的是群傘,也就是一組降落傘。
  • 中國新一代飛船2020年出徵,一次載7人看齊太空梭,可用於登月
    不過,神舟飛船畢竟是基於蘇聯60年代聯盟系列飛船設計的太空飛行器,其各方面性能雖然堪用,但顯然已無法滿足2020年代以後我國蓬勃發展的航天事業的新需求,於是研發新一代載人飛船,就成為當下我國航天人的頭號大事之一。
  • 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這些問題有答案了!
    從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12月1日在月球開展採樣工作,再到12月17日重返地球,20多天時間裡,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如何使用?它會與公眾見面嗎?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17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 登月也能發財致富?三名太空人「帶貨」撈錢,被NASA永久禁飛
    作為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的第四個登月任務,阿波羅15號被譽為是整個計劃中最成功的一次。,儘管各個國家航天局都認可登月的真實性,但依然有不少陰謀論愛好者和不可知論愛好者從各種照片上分析登月的虛假性。、長城是在月球上看地球唯一肉眼可見的建築、日本人買煤炭去填海、德國下水道和油紙包。。。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但考慮到未來的載人登月需求,我們確定了目前的方案,目的在於進行更多的技術驗證。」隨著嫦娥五號任務的圓滿成功,隨著載人登月論證工作的推進和相關技術的積累,中國離實現載人登月的目標越來越近。
  • 媒體:中國首次公開登月飛船方案 可載6人
    論文中列出的國外載人宇航任務示意圖原標題:中國公開登月飛船方案今日,國內著名的航空航天技術論壇《航空航天港》微博發文簡介了國內前期方案論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這篇博文內容來源於《航空學報》的一篇公開論文《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概念研究》,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載人航天總體部寫作。可以視為中國首次公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概況信息。 據文章透露,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將有兩種型號,分別適應不同的任務需求,其中全重20噸的飛船可支持登月任務,14噸的飛船則可支持近地軌道、小行星和火星任務,此外也可兼顧近地空間站運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