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這所大學何以頻出一流數學家

2021-01-13 科學網
這所大學何以頻出一流數學家 ——專訪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

 

■本報見習記者 韓揚眉

獨創「夏道行函數」的中科院院士夏道行,解析數論尤其對「哥德巴赫猜想」作出重大研究成果的中科院院士潘承洞,系統與控制科學家、中科院院士郭雷,被稱為「中國金融數學開拓者」的中科院院士彭實戈,在密碼學中作出開創性貢獻的中科院院士王小雲……

至今,山東大學數學學科已經培養出多位院士。自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設立以來,共評選出4位「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有兩位來自山東大學數學學科,分別是2019年大獎得主王小雲、2020年大獎得主彭實戈。

山東大學何以頻出一流數學家?在今天數學與交叉科學的「春天」到來之際,山東大學又是如何保持優勢、持續引領的?近日,《中國科學報》專訪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她講述了山東大學數學人才輩出及學科領先背後的「秘密」。

歷久彌新的「山大基因」

《中國科學報》:山東大學數學學科走出了很多數學家,山東大學是如何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

樊麗明:夏道行等院士是數學家的優秀代表,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讚譽,他們的成才是對山大教育質量的肯定。學校在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方面主要有以下做法:

首先是有良好的歷史傳承,並致力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山大厚植齊魯沃土,知識傳授和環境造就雙管齊下,建設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大學。數學研究尤其需要踏實穩重的心態、戒驕戒躁的素養,學生在這裡深受薰陶,為未來發展打下牢固根基。

其次,致力「培養中國最優秀的本科生」,這是人才培養的長期目標和戰略選擇。比如王小雲本科、碩士和博士均就讀於山大。她曾談到,在學期間數學院的潘承洞、郭大鈞、莫葉、謝力同、袁益讓、孫納正等教授堅持為本科生上課,為學生打下了深厚的專業基礎。直到今天,山大教授一直堅持為本科生上課,這為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根本保證。

在選人和留人方面,搭建了人才發展平臺,用人盡其才,引得鳳凰來。我們打破「一刀切」,因學制宜選用人才。不同學科對人才考評不盡相同,之前各個學院通常受限於每年的招聘或崗位晉升計劃,在選人用人上難免縮手縮腳。我們賦予學院、教學科研單位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權,根據學科差異和崗位特點,進一步細化不同類型教師職務評價指標,自主制定各有側重的分類評價標準,確定科研業績等效替換條件,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此外,構建「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後備人才」4個層次銜接有序的傑出人才體系,將學術水平、發展潛力和學術影響力等作為選留人才和提供支持條件的重要評價依據。這為留住人才及人才的後續發展暢通通道。

鼓勵探索新知的興趣

《中國科學報》:潘承洞院士的數論、王小雲院士的密碼學、彭實戈院士的金融數學等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是開創性的工作。山東大學在鼓勵原始創新、重視基礎數學研究方面是如何做的?

樊麗明:其實這幾位數學家的研究成果都不是硬性任務規劃出來的。他們的研究都是興趣使然,正是在一個寬鬆的環境裡,他們的興趣得到了鼓勵。當年王小雲讀博士的時候要從數論轉向密碼學研究,她的導師潘承洞先生給了她很大的鼓勵和支持,並給她介紹密碼學領域的專家。經過十多年潛心研究,她才獲得了重大突破。

彭實戈在金融數學領域的研究則起源於他對隨機控制理論的鑽研。在他獲得隨機控制領域突破性成果的時候,出於對新知識、新現象的好奇和敏感,他關注到了別人忽略的「小問題」,在窮追不捨的鑽研中獲得了後來被公認為金融數學領域全新工具的倒向隨機微分方程。

而他本人當時卻完全不知道這個數學「小」結果與金融有這樣大的聯繫,只是憑著興趣和直覺乘勝追擊,很快發現了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至於後來的非線性數學期望,都是因他的「奇思異想」和對探索新知的濃厚興趣而發現的,而且當時他並不知道這些數學結果後來會成為風險度量的全新數學工具。

我們因材施教,注重個性發展,探索拔尖人才培養。在教育部拔尖創新人才試驗計劃的支持下,學校於2010年成立「山東大學泰山學堂」,由彭實戈擔任院長。每年從全校遴選75名左右最優秀、最有研究興趣和培養潛力的本科新生,配備最高水平的師資授課、擔任導師,採用國際一流教材,聘請海外名師來授課,支持學生海外訪學。

其實,山大很早就在數學學院設立「潘承洞班」「華羅庚班」培養基礎數學領域的優秀學生;依託數學學院和經濟學院的交叉融合,設立「彭實戈班」培養金融數學專業的交叉學科人才。通過這些探索,培養了一批拔尖卓越的數學人才。

面向需求 交叉研究

《中國科學報》:前不久,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這是科技部首批13家支持建設的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是非常重要的國家級平臺。山東大學在開展數學交叉研究應用方面將有哪些特色做法?

樊麗明:正如剛剛所說,彭實戈和王小雲的團隊都是數學與交叉研究的典範。他們的研究起始於對數學最原始的興趣,獲得了數學最基礎的理論突破,從而帶來了最前沿的原創性成果和技術。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交叉融合發展趨勢明顯,很多「卡脖子」難題其實是數學問題。由山大牽頭成立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就是希望充分依託山大在應用數學領域的優勢和特色,聚焦國家和山東省在關鍵領域的重大需求,構建以數學學科為引領、以學科交叉為驅動力的科技創新體系,開展金融數學、密碼數學、海洋數學、生命數學、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這將推動數學與相關領域實質性交叉融合,服務科技轉型和經濟建設。

《中國科學報》:交叉研究離不開產業界,在您看來,如何促進數學界與產業界的融合?

樊麗明:其實不僅數學要與產業融合,其他學科也要融合。如果作為最基礎的數學科學能與產業融合,就說明這個產業已經走在創新路上了。照抄照搬別人的技術一般是不用數學幫忙的。只有需要自己探索和創新的時候,才會發現需要數學的支持。越是前沿的探索越需要大量數學,甚至催生出前沿的數學。

山大一直鼓勵數學與產業融合,我們的校友企業大多都與相關學院有密切合作,產學結合、相互促進。

中泰證券對彭實戈團隊金融數學研究的支持就是典範。2008年,中泰證券與山東大學共同合作成立了中泰證券金融研究院,每年金融研究院的師生都會承擔一批中泰證券各個業務部門提出的前沿應用課題,既解決了金融領域實際問題,又培養鍛鍊了學生。金融研究院牽頭成立的「金融數學八校聯盟」被譽為金融數學領域的「黃埔軍校」。

金融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持研發的收付環鏈技術平臺,已經在清理多角債、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防控重大金融風險等方面開始發揮重要作用。這證明走出校門直面業界的實際問題,既能解決卡住國家技術瓶頸的難題,又能實現資源共享、多方受益、互利共贏。這樣的研究合作正是當前我們國家急需的。

《中國科學報》 (2021-01-08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何以頻出一流數學家—新聞—科學網
    ——訪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   獨創「夏道行函數」的夏道行院士,在解析數論尤其對「哥德巴赫猜想」作出重大研究成果的潘承洞
  • 位於我國西部邊陲,已培養兩位「頂級數學家」,這所大學卓爾不群
    在我國西部邊陲地區,有這麼一所大學,曾被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15所大學之一,而且,也是我國西部邊陲地區成立最早的綜合性大學之一。這所大學,而且也為我國培養了兩位頂級的數學家,這所大學就是雲南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觀察報告:史丹福大學何以後來居上?
    揭秘這所大學的成功經驗,對於破解「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或許有所啟益。一一個大學培養出的諾獎得主數,沒有幾個國家能與它匹敵。一般來說,區別世界一流大學與普通大學的最有效的標準,一是看一所大學培養的學生有多少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者,二是看在職的教師隊伍中是否有人能夠獲得世界頂尖級的大獎。石毓智我與史丹福大學有兩次「緣分」,第一次是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在那裡讀博士,第二次是我於2010-2011年利用學術休假重回斯坦福充電。
  • 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右)、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左)為晨興數學金獎獲得者張偉頒獎。
  • 日本數學家宣稱證明質數之間深層聯繫猜想—新聞—科學網
    據《自然》網站報導,一向平靜的數學界近日興奮起來,一位日本數學家宣稱解決了數論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 這所雙一流,去海外建「交通大學」了
    這所雙一流,去海外建「交通大學」了 2020-09-14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所211大學不簡單,王牌專業世界一流
    眾所周知,我國在985工程,211計劃之後,又提出來了一個重要的目標,那就是推動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專業的建設。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所高校,它雖然只是個普通的211高校,卻因為特色專業而在國內聞名,它就是——北京化工大學。
  • 天才為何成群而來:數學家所看到的奇景
    北大數學系00級的張偉、惲之瑋、袁新意、朱歆文還有李馳,以及在北大時與他們聯繫緊密的99級的許晨陽和劉若川、01級的肖梁等,在國際數學界已形成了一個相互合作、成果斐然的數學家群體,很受矚目。從一所大學的同一個年級,成群出現這麼多一流的數學家,實屬罕見。
  • 今日話題 | 能培養奧數冠軍,為何培養不出一流數學家?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學的討論課 另外,奧數金牌並不是升學的通行證,一流大學招生並不只看競賽成績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有位連奪兩屆國際奧賽金牌的學生,據說就因文理偏科嚴重,被數所「常春藤名校」拒絕,最終去了一所州立大學。 正是這種機制,保障了眾多奧賽金牌得主更多是出於對奧數的真心喜歡,保障了參賽選手能獲得全面的學習和發展。
  • 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 頒「華人菲爾茲獎」—新聞—科學網
    6月9日,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CCM)在清華大學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的最新研究進展。
  • 三亞國際數學論壇:一流智慧與一流環境融合
    12月24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羅保銘在會見與會專家時指出,三亞優美的環境、怡人的氣候,為科學研究、科學交流提供了絕佳的條件,這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持久的推動力。     一流智慧與一流環境在三亞交集,正如人們所期待的,為期4天的論壇取得了圓滿成功。論壇舉辦了17場專題學術報告,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大衛·格羅斯等17位國際著名科學家作了精彩報告。
  • 河南鄭州市最好的5所大學,2所是雙一流,1所水利名校
    #知識分享獎學金#河南是我國高考大省,也是我國好大學比較少的省份,全省目前只有1所211工程大學,還沒A類學科。河南目前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只有省會鄭州了,也是很多省內學生想去上大學的城市,那麼鄭州都有哪些好大學呢?
  • 80後數學家許晨陽:我們的奧數世界一流,數學研究並不是
    那麼,中國的數學是世界一流嗎?「我們的奧數是世界一流水平,數學研究並不是世界一流水平。」許晨陽說。在少年時期,許晨陽曾也是奧數學生中的一員。 「學奧數有的時候像練短跑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要練短跑。如果這方面你有一定的天賦,你喜歡這個,就應該去做。」
  • 我國雙一流高校排名,河南這所大學排名81,令人驚訝
    2020年由於突發疫情,全國中小學上課由線下搬到了線上,這對於所有的高三考生們來說,無疑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因為距離2020年的高考時間已經不多,而此時高三考生依然只能在家學習。在家學習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是沒法保證的。高三的家長們為此都非常焦慮。
  • 985大學、211大學和雙一流大學的關係,人們所說的雙非是什麼意思
    目前國內高校主要劃分為:「985」、「211」、「雙一流」、普通一本、普通二本、大專。平時人們所說的雙非應該是指非「985」、「211」高校,但是目前又加上了「雙一流」,其實不難發現所有的「985」高校一定都是雙一流高校,部分「211」高校屬於雙一流高校,也就是說現在「雙一流高校」的含金量更高。
  • 著名華裔數學家張益唐教授在東南大學精彩演講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0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8月27日晚,應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和數學學院的邀請,著名華裔數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數學系終身教授張益唐先生做客東南大學「吳院大講堂」,為東南大學學子帶來了「我對數學的追求」的專題講座。
  • 江蘇這所非211,曾經是全國重點大學,如今還成為了雙一流
    江蘇這所非211,曾經是全國重點大學,如今還成為了雙一流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國家恢復高考開始江蘇省都是作為我們國家高考中的一個領軍省份,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在我們國家很多高考的改革都是在江蘇省實行的,所以也從側面反映了江蘇省份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良好勢頭,在江蘇除了一些老牌的985
  •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新一代數學家正在崛起—新聞—科學網
    2005年,美國紐約大學庫朗研究所以高薪邀請張平訪問該所兩年, 並希望他入職庫朗研究所擔任副教授。但張平考慮到數學院學科建設的需要,以及在國內的工作剛剛起步,拒絕了這份難得的入職邀請,並在兩年訪問結束後如期回國。
  • 這省份太「牛」了,GDP堪比臺灣,還擁有7所「雙一流」大學
    湖北不僅是GDP大省,也是教育大省,湖北省共有7所「雙一流」高校,超過多個省份。說到湖北的大學,我們不得不說,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將武漢大學的工程部分分開,建立了中國科技的主體,這應該稱之為「父子關係」,然而,很多人都不願意面對這段歷史,這導致了兩校經常互相撕扯,這是非常美妙的。
  • 這個富二代愛美女也愛數學,舍重金買論文,躋身世界一流數學家
    富二代愛美女者多,愛數學者少,捨得花重金購買數學論文並躋身世界一流數學家的,人類歷史上只有一個,那就是法國數學家洛必達(1661-1704),而他重金購買的數學論文也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洛必達法則.洛必達法則是微積分的基礎,是現代數學的基石,在大學教材《數學分析》重點研究,但在中學數學不出現,只有重點中學尖子班才有所補充,洛必達法則是突破導數型壓軸題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