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影評:史上最受人爭議的影片,它要表達什麼?

2020-11-23 步履沉重

動漫、二次元是現在00後熱衷於追求的文化,小編作為90後的年輕代表本來對動漫沒有任何感覺,但是,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螢火蟲之墓》這部動漫,使得一直沉迷於真人版電視劇、電影的小編竟然愛上了動漫。《螢火蟲之墓》的動漫小編認為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當然,也許是因為很受觀眾的喜歡,翻拍了真人版,可是,看到翻拍的真人版《螢火蟲之墓》的劇照,小編就放棄了看劇的欲望,因為有些情感人類是無法用所謂的表演呈現出來,無論多好的演技,災難後的痛苦都很難完美演繹。第一次體會到那些漫迷們對經典動漫翻拍真人版的絕望和心痛。

《螢火蟲之墓》講述的是哥哥清太和妹妹節子在一次空襲中失去了母親,哥哥一直瞞著妹妹,希望妹妹節子可以一直很幸福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在經歷被遠房阿姨嫌棄後,想要自力更生的兄妹二人也最終由於無法忍受疾病和飢餓都接連死亡。

清太和節子本來出生於官宦世家,父親是一名海軍軍官,在當時是很受人尊敬和愛戴的,因此在空襲後還有很多鄰居和士兵對清太和節子很照顧,也許就是因為其父親的身份。兩兄妹的母親是一位很溫柔的賢妻良母,每次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很寵溺的,只是母親身體一直不好,有心臟病,在最後一次空襲分別時,母親叮囑哥哥清太,如果不小心出什麼意外,就讓他們去找自己的遠房親戚自己的妹妹,同時,母親還在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情況下,還給他們家在銀行存了一大筆錢,就是這筆錢解決了清太和節子的窘境,在兄妹二人走投無路的時候,這筆錢顯得如此的親切,給絕望中的兄妹二人重新燃起了希望,救人如水火之中。

清太在得知母親去世後,異常的悲傷,他作為哥哥心中唯一的希望是自己的海軍父親,只需要等到父親凱旋歸來,就會有人繼續心疼他們,那麼自己就不會是孤兒,就是這種信念一直支撐著清太,讓他在戰火中給妹妹一個溫暖的支撐。只是,哥哥一個人撐的久了也變得很疲憊,同時,他也是一位孩子,所以在清太和節子一起入住防空洞時,有個小細節的特寫,哥哥清太在哄妹妹節子睡著後,有些無助又可憐的抱住自己的妹妹節子,仿佛一不小心,妹妹就可能會消失,所以,與其說是哥哥清太一直保護妹妹給妹妹活下去的空間,不如說,是妹妹對哥哥清太的依賴讓自己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是的,人生在世總得有點盼頭,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理由都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更何況,清太的動力是保護自己可愛的妹妹,以及等待自己思念已久的父親,這是讓他們曾經一家人可以團聚的機會,即使最疼愛自己的母親遇難了,但只要父親回來自己便不再是孤兒。

哥哥清太忍住悲傷把妹妹節子代到遠方阿姨家,阿姨也是忌憚於和母親的交情,以及父親的官位,如果他們的父親回來了,必定會對自己的家庭感恩戴德,這算起來也是筆不錯的投資,但是直到阿姨得知他們的母親已經去世,本身就尖酸刻薄的性格,看到家裡多了兩個孩子就對他們的態度很惡劣,只有在他們有利可圖的時候才會以一副親人的模樣細聲溫柔的交談,實則是在享用過清太和節子家的食物後又將其母親的衣物變賣後,終於暴露了本性。

小編認為這個人物刻畫的並不是一個很過分的角色,只是在那個年代,有戰火又有飢餓的情況下,人人自危,暴露的不過是人的本性而已,在涉及到利益時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性,這樣大膽而真實的敘述反而更逼真,因為相比於現代一些只會阿諛奉承和無限的誇大事實的影片更具有真實性,更能直擊觀眾的內心,而不是靠華麗的辭藻或者高大上的拍攝技術進行進擊娛樂圈的金馬獎等。有時候務實的手法會更打動觀眾。

當然,這部小編很喜歡的動漫,在十年前就已經熱播過了,只是好像在十年前觀眾的評論並不怎麼好,有的觀眾是比較幼稚的認為這是日本的動漫,中國並不應該進行追捧,因為歷史上日本這個國家給中國帶來的是無盡的傷痛,另一批觀眾則與之相反,他們認為日本拍攝的這部動漫的主題就是反對戰爭,應該被鼓勵和宣傳,而不是用傳統封建的思想進行盲目的抵制。

還有,比較中立的一批觀眾,他們先是肯定這部動漫的歷史意義,認為反戰爭的題材真的很不錯,另一方面,他們也會提及中國和日本的尷尬時刻,認為日本不應該被原諒,他們拍攝的《螢火蟲之墓》也沒有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國家的惡行對別人造成的傷害,沒有反思就不應該被原諒。還有的噴子說,為什麼清太和節子可以住在親戚家不用考慮幹家務活,甚至在戰爭年代不為國家出一份力等問題。

只是這種涉及到政治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難免不好評論,就如同韓國電影《素媛》可以通過一部電影進行國家的法律改革,這種情況發生的真的很少。哥哥清太本身就是個孩子,為了妹妹節子一直在堅強的生活著,也許是為了保護妹妹而沒有去參軍,也許是為了守護自己的最後的希望,期待父親安全回歸一家團聚而不能去走遠。

總而言之,沒有戰爭就沒有傷害,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有戰爭的出現,受苦的一定是平民百姓,所以,放下對日本的偏見,小編認為這部影片從平民的視角展現戰爭中人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是很生動的。妹妹節子的聲音與哭泣讓不少觀眾都心疼不已,這就是導演最終想表達的內容,感受到了主題,這就是一部好的電影。

相關焦點

  •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恐怖真相影評:戰爭面前眾生皆苦
    動畫螢火蟲之墓改編自野坂昭如的同名小說,這是一個將自己親身經歷寫成小說的作者。最初改編為電影,後來改編成我們都熟悉的同名動畫。每次看的時候,小編都會淚目,戰爭面前,眾人皆苦。壓抑的看完電影沒看哭,各路影評卻把我看哭了。
  • 螢火蟲之墓影評:戰爭之禍,懷憐憫之心
    螢火蟲之墓電影劇照而今天我要拿出來說的作品是他的大成之作——《螢火蟲之墓》。眾所周知,這部動漫感動了無數人。然而,在中國,這部作品是有爭議的,因為它是從二戰期間日本戰犯家屬的角度來描繪的。螢火蟲之墓電影劇照昭和20年9月21日,我死了。「這部電影以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開始,但它是如此令人震驚。事實上,每個人的死亡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完全正常的。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流淚嗎?
    高道生最著名的作品是《螢火蟲之墓》,豆瓣得分高達8.7!男人不值得流淚《螢火蟲之墓》一直是稀飯飯想看的電影,但他的影評都是感情用事,催人淚下,我不敢看他的情感。這次,我終於鼓起勇氣看了這部「催淚瓦斯式」的高分巨作,結果,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太多想哭的衝動,反而更多的是沮喪和不理解。
  • 一部飽受爭議卻絕對可以增進家人感情的影片——《螢火蟲之墓》
    這次深葉重新看了一次便有了許多不同的認識,也怪深葉沒有忍住好奇心看了一些電影評論,我才知道這部影片備受爭論,有極端的,也有理智分析的,有人說這是一部反戰敗而不是反戰片,評價著哥哥有多自私,說這是一個哥哥養死妹妹的故事;有人說位收養兄妹的親戚很壞,也有人說那位親戚阿姨在那個糧食緊缺和日本普遍三觀中她的做法是普遍存在是正常的;每次看到一些影評我總感覺很刺眼。
  • 最傷感的動畫《螢火蟲之墓》,那一年哥哥親手埋葬了妹妹的屍體
    說起最童真的一部動畫電影就是《懸崖上的金魚姬》,裡面沒有一個壞人,電影也是簡單地講述,沒有我們心中渴望的激情,顯示出來的都是清澈可愛。而與之相反的一部影片《螢火蟲之墓》讓我們能近距離地感受到戰爭的邪惡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
  • 螢火蟲之墓:因為設定緣故被人不喜,但劇情本身確實引人深思
    #文|阿倫《螢火蟲之墓》是由高畑勳執導,辰巳努、白石綾乃等配音的日本動畫電影。但是這種手法註定不會被大眾所喜歡,我本人就是不喜歡《螢火蟲之墓》的人之一。在《螢火蟲之墓》的劇情中,飽受苦難的日本民眾渴望著那場侵略戰爭獲勝,而主角清太更是以身為軍人的父親為榮,類似於這種設定在動畫中有著不止一處。所以這部動畫我們在看到之後,反響並不是很好。
  • 《螢火蟲之墓》真相揭秘!喪鐘到底為誰而鳴?
    在動漫電影中,除了宮崎駿爺爺還有一位日本的著名導演高畑勳,其中1988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到現在還值得一看,同時這也是一部賺足網友眼淚的一部影片。「昭和20年9月21日夜,我死了。」在這裡,我們一起共同探討《螢火蟲之墓》的真相!也就是電影到底表達了什麼?他僅僅是一部反戰動畫片嗎?影片開頭在一片血暈的紅色中,一個少年開始了回憶,這是他靈魂的回憶,他已經死了。這註定是一場悲劇……在二戰時期的,人們頭頂上隨時有轟炸機進行轟炸,上一秒也許你還在奔跑,下一秒也許就已經命喪當場。
  • 《螢火蟲之墓》與那些真實歷史影像重疊,以為是糖,結果是刀
    「昭和二十年,9月21日夜晚,我死了」這是電影《螢火蟲之墓》的開場白。電影《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工作室在1988年創作的一部日本動畫,整部影片以倒敘的手法講述,圍繞二戰時期通過回憶的敘事方式展開。這是吉卜力所有作品中最寫實、也是唯一一部直面戰爭的電影。這部影片是在豆瓣排行top250的日本動畫,豆瓣評分8.7。這個分數超越了91%的動畫片和94%的戰爭片,並且把它推到了豆瓣排行榜的162位。
  • 《螢火蟲之墓》我們漸漸死亡,走向螢火蟲的世界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描寫戰爭題材的電影,是根據日本動漫《螢火蟲之墓》而翻拍的真人版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日本神戶地區發生的悲慘事件,影片圍繞的是一對兄妹的母親在戰爭中意外離世後,兄妹的親戚拒絕撫養他們之後,而慢慢走向死亡的故事。
  • 《螢火蟲之墓》:尤憶兄妹之情,筆未動,淚先行
    描寫戰爭的動畫片是有的,但是像《螢火蟲之墓》這樣讓人痛心的真的不多見。片中並沒有太多對戰爭的描述,只是通過時不時響起的轟炸警報、遍地的廢墟和屍體來提醒觀眾這是個殘酷的戰爭年代。想到《螢火蟲之墓》,就想起那催人斷腸的兄妹之情,筆未動,淚先行。
  • 《螢火蟲之墓》,史上最催淚的動畫電影,海報背後的深意太意外!
    前不久,日本著名的動漫導演高畑勳逝世,享年82歲,為紀念這位大師,日本相關的電視臺重新上映了其生前的代表作《螢火蟲之墓》,就在該片滾動播出期間,不少細心的網友卻發現了驚人的秘密!原來在30年前公映的海報上,我們一直以為的溫馨畫面,其實隱含著殘酷的事實:在他們的上方其實隱藏著一架轟炸機,而那些閃光的大部分不是螢火蟲,而是燃燒彈,螢火蟲只有下面的那幾隻。
  • 《螢火蟲之墓》中螢火蟲有什麼特殊含義呢?願從此再無戰爭
    我抱著要把宮崎駿的作品都收集齊全的決心買了很多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回到家懷著輕鬆愉悅的心情播放了《螢火蟲之墓》。結果看著看著就哭得一發不可收拾,暫停了好多次才看完。最後發現原來這部動畫電影的導演不是宮崎駿,而是高畑勳。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再看過這部電影。節子死前將彈珠當做水果糖吃的一幕太揪心,實在是不忍心再看一遍。
  • 在戰爭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無奈,這才是螢火蟲之墓想表達的意思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只是覺得耳熟,但說起他的作品《螢火蟲之墓》卻鮮少有人不知道,高畑勳本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導演,奈何都被宮崎駿的名頭給掩蓋了,這讓我想起一句古話:「既生瑜何生亮」。如果說宮崎駿是奇幻浪漫,那麼高畑勳則是社會現實,給人的感覺就是在這樣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應該會發生什麼樣的事為前提,然後是每個人會如何去應對和處理遇到的這些事,無論是悲還是喜,這就是不加任何修飾的現實,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螢火蟲之墓》。
  • 淺談《螢火蟲之墓》:需要拯救的不是命,而是人心
    一、片名的解讀以及那張細思極恐的海報:《螢火蟲之墓》的海報是由4個元素組成,從上而下有敵方飛機、火焰、兩個主人公、以及草。該海報並沒有網上傳得那麼細思極恐,只不過我們要稍微注意的是,畫面那些螢火閃閃的東西,是造成他們不幸最直接的原因。
  • 《螢火蟲之墓》對日本侵略戰爭沒有任何反思?這部電影的主題究竟是...
    作為一部以日本侵略戰爭為時間背景的電影,《螢火蟲之墓》上映之後便受到了許許多多的爭議有的人說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思想很是混亂,還有人說這部電影當中沒有體現對日本侵略戰爭的任何反思。剛剛又對這部電影重刷了一遍的筆者想就這兩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關於這部電影當中,有沒有對日本侵略戰爭的反思以及這部電影的主題究竟是什麼?
  • 豆瓣評分8.7,《螢火蟲之墓》為什麼讓你看一次哭一次?
    而有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7的動漫,卻從另外一個視角展現了螢火蟲,當然,也不僅僅是螢火蟲,還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能夠讓我們看一次哭一次的故事!它就是日本動漫大師高畑勳的作品《螢火蟲之墓》。
  • 看完《螢火蟲之墓》很難受,感覺很沉重,兄妹倆的遭遇讓人痛心
    看完《螢火蟲之墓》很難受,感覺很沉重,兄妹倆的遭遇讓人痛心終於抽出時間看了電影《螢火蟲之墓》,因為螢火蟲,以為是個和側耳傾聽一樣清新小美好的故事,竟不知如此沉痛,在戰爭年代當活著和吃飽都是個問題時,很多掙扎只是延緩悲劇
  • 《螢火蟲之墓》是誰害死了小節和清太?
    很多人都說,《螢火蟲之墓》,是他們不敢再看第二遍的影片。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無法接受小節和清太如此悲慘的結局。魯迅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論及悲劇社會性衝突時指出:「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 《螢火蟲之墓》:戰爭很殘酷,但不自食其力,只會餓死自己和妹妹
    本來以為《螢火之森》和《螢火蟲之墓》是上下兩部電影,但是看過,原來並非同根生,雖然都是日本電影,但是導演、故事都毫不相干,前者是關乎愛情的,後者是關乎二戰的。而且令我非常意外的是,《螢火蟲之墓》在網絡上居然受到過那麼大的爭議,牽扯到二戰和很多政治因素。暫且拋開這些不談,純論這部電影,其實非常觸動到我。
  •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殘酷,人性的缺陷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於1988年日本首映,高田勳執導,講述的是一對兄妹在二戰期間日本宣布戰敗前後活活餓死的故事。我大約在2015年同朋友一起觀看,當時看了過後無力應付這部片子強大的情感力量。這部豆瓣評分8.7,有超過31萬人標記,具體評價倒很有趣:一部分人會承認這部電影很催淚,另一部分人因為是日本加上軍國主義歷史背景而痛罵主人公活該,甚至批鬥前面覺得同情的人。其實沒有人應該為自己是否為一部作品受感動而承擔別人的羞辱和責難,也不應該把自己的反應強加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