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二次元是現在00後熱衷於追求的文化,小編作為90後的年輕代表本來對動漫沒有任何感覺,但是,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螢火蟲之墓》這部動漫,使得一直沉迷於真人版電視劇、電影的小編竟然愛上了動漫。《螢火蟲之墓》的動漫小編認為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當然,也許是因為很受觀眾的喜歡,翻拍了真人版,可是,看到翻拍的真人版《螢火蟲之墓》的劇照,小編就放棄了看劇的欲望,因為有些情感人類是無法用所謂的表演呈現出來,無論多好的演技,災難後的痛苦都很難完美演繹。第一次體會到那些漫迷們對經典動漫翻拍真人版的絕望和心痛。
《螢火蟲之墓》講述的是哥哥清太和妹妹節子在一次空襲中失去了母親,哥哥一直瞞著妹妹,希望妹妹節子可以一直很幸福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在經歷被遠房阿姨嫌棄後,想要自力更生的兄妹二人也最終由於無法忍受疾病和飢餓都接連死亡。
清太和節子本來出生於官宦世家,父親是一名海軍軍官,在當時是很受人尊敬和愛戴的,因此在空襲後還有很多鄰居和士兵對清太和節子很照顧,也許就是因為其父親的身份。兩兄妹的母親是一位很溫柔的賢妻良母,每次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很寵溺的,只是母親身體一直不好,有心臟病,在最後一次空襲分別時,母親叮囑哥哥清太,如果不小心出什麼意外,就讓他們去找自己的遠房親戚自己的妹妹,同時,母親還在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情況下,還給他們家在銀行存了一大筆錢,就是這筆錢解決了清太和節子的窘境,在兄妹二人走投無路的時候,這筆錢顯得如此的親切,給絕望中的兄妹二人重新燃起了希望,救人如水火之中。
清太在得知母親去世後,異常的悲傷,他作為哥哥心中唯一的希望是自己的海軍父親,只需要等到父親凱旋歸來,就會有人繼續心疼他們,那麼自己就不會是孤兒,就是這種信念一直支撐著清太,讓他在戰火中給妹妹一個溫暖的支撐。只是,哥哥一個人撐的久了也變得很疲憊,同時,他也是一位孩子,所以在清太和節子一起入住防空洞時,有個小細節的特寫,哥哥清太在哄妹妹節子睡著後,有些無助又可憐的抱住自己的妹妹節子,仿佛一不小心,妹妹就可能會消失,所以,與其說是哥哥清太一直保護妹妹給妹妹活下去的空間,不如說,是妹妹對哥哥清太的依賴讓自己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是的,人生在世總得有點盼頭,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理由都能支撐我們活下去,更何況,清太的動力是保護自己可愛的妹妹,以及等待自己思念已久的父親,這是讓他們曾經一家人可以團聚的機會,即使最疼愛自己的母親遇難了,但只要父親回來自己便不再是孤兒。
哥哥清太忍住悲傷把妹妹節子代到遠方阿姨家,阿姨也是忌憚於和母親的交情,以及父親的官位,如果他們的父親回來了,必定會對自己的家庭感恩戴德,這算起來也是筆不錯的投資,但是直到阿姨得知他們的母親已經去世,本身就尖酸刻薄的性格,看到家裡多了兩個孩子就對他們的態度很惡劣,只有在他們有利可圖的時候才會以一副親人的模樣細聲溫柔的交談,實則是在享用過清太和節子家的食物後又將其母親的衣物變賣後,終於暴露了本性。
小編認為這個人物刻畫的並不是一個很過分的角色,只是在那個年代,有戰火又有飢餓的情況下,人人自危,暴露的不過是人的本性而已,在涉及到利益時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性,這樣大膽而真實的敘述反而更逼真,因為相比於現代一些只會阿諛奉承和無限的誇大事實的影片更具有真實性,更能直擊觀眾的內心,而不是靠華麗的辭藻或者高大上的拍攝技術進行進擊娛樂圈的金馬獎等。有時候務實的手法會更打動觀眾。
當然,這部小編很喜歡的動漫,在十年前就已經熱播過了,只是好像在十年前觀眾的評論並不怎麼好,有的觀眾是比較幼稚的認為這是日本的動漫,中國並不應該進行追捧,因為歷史上日本這個國家給中國帶來的是無盡的傷痛,另一批觀眾則與之相反,他們認為日本拍攝的這部動漫的主題就是反對戰爭,應該被鼓勵和宣傳,而不是用傳統封建的思想進行盲目的抵制。
還有,比較中立的一批觀眾,他們先是肯定這部動漫的歷史意義,認為反戰爭的題材真的很不錯,另一方面,他們也會提及中國和日本的尷尬時刻,認為日本不應該被原諒,他們拍攝的《螢火蟲之墓》也沒有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國家的惡行對別人造成的傷害,沒有反思就不應該被原諒。還有的噴子說,為什麼清太和節子可以住在親戚家不用考慮幹家務活,甚至在戰爭年代不為國家出一份力等問題。
只是這種涉及到政治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難免不好評論,就如同韓國電影《素媛》可以通過一部電影進行國家的法律改革,這種情況發生的真的很少。哥哥清太本身就是個孩子,為了妹妹節子一直在堅強的生活著,也許是為了保護妹妹而沒有去參軍,也許是為了守護自己的最後的希望,期待父親安全回歸一家團聚而不能去走遠。
總而言之,沒有戰爭就沒有傷害,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有戰爭的出現,受苦的一定是平民百姓,所以,放下對日本的偏見,小編認為這部影片從平民的視角展現戰爭中人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是很生動的。妹妹節子的聲音與哭泣讓不少觀眾都心疼不已,這就是導演最終想表達的內容,感受到了主題,這就是一部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