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戰爭很殘酷,但不自食其力,只會餓死自己和妹妹

2021-01-15 雅雅mini

本來以為《螢火之森》和《螢火蟲之墓》是上下兩部電影,但是看過,原來並非同根生,雖然都是日本電影,但是導演、故事都毫不相干,前者是關乎愛情的,後者是關乎二戰的。

而且令我非常意外的是,《螢火蟲之墓》在網絡上居然受到過那麼大的爭議,牽扯到二戰和很多政治因素。

暫且拋開這些不談,純論這部電影,其實非常觸動到我。

我看到了戰爭中的殘酷,看到了一對兄妹在炮火硝煙中相依為命,男主清太和妹妹節子的悲慘命運,看到了人在戰亂和饑荒中掙扎求生的艱難。

先是孩子們的媽媽被炸死,而爸爸遠在戰場上的軍官了無音訊,兩個孩子只能寄居到親戚家,可惜好景不長,很快他們被掃地出門,住在野外的防空洞裡艱難求生。

慢慢節子由於缺少營養,身體長出了很多紅斑,最後餓死了。

清太知道自己爸爸在戰爭中死亡過後,又沒有了妹妹,應該是放棄了生存的希望,最後餓死在火車站。

有人說是清太害死了自己的妹妹,有時候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

兩個人寄居在親戚家的時候,妹妹小不用說,但是哥哥當時已經有十幾歲,應該可以幫著分擔點事情,但是哥哥好像就整天帶著妹妹去玩樂。

雖然中間有用媽媽留下來的存款在親戚家令開火做飯,但是每次吃完飯,碗都推在廚房不洗,親戚家自然會有閒言碎語。

當然這親戚也不夠厚道,把孩子們媽媽的遺物拿去換米,米吃完之後,人就開始變了······

也許身在戰爭中,的確每個人都自身難保,更何況多加兩張嘴,的確壓力也不小。

其實清太和妹妹不應該是這樣的結局,清太明明可以改變的。

想想他們本身有媽媽留給他們的7千多存款,如果在親戚家的時候,妹妹就在家裡跟著阿姨,清太自己去外面找工作,或是學農民伯伯自食其力種蔬菜瓜果,至少能夠養活自己和妹妹。

而不是真正地等待親戚和別人的施捨,更不是想著在空襲來臨,趁著別人逃跑的時候去偷······

本來一手有希望的牌卻被自己打爛了。

更無法理解的是妹妹快餓死了,才去取錢買西瓜雞蛋,為什麼之前不買。

本片的設置的確不如我們常看到的故事那樣勵志堅強,也許導演著重想要強調的是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

也可能是戰爭中,找工作養活自己也沒那麼容易,哥哥是否能夠自食其力也不是本片要談論的範圍。

但是哥哥對妹妹的真心疼愛是毋庸置疑的,自從知道媽媽死後,清太為了不讓妹妹傷心,一直隱瞞著,妹妹由於太想念媽媽晚上大吵大鬧,清太既當哥哥也當媽媽悉心地哄著妹妹睡覺。住在防空洞裡的時候,妹妹怕黑,哥哥捉來很多螢火蟲當蠟燭······

想想,如果沒有這場戰火,這兩個孩子一定生活在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了,也算是官二代的待遇了。

有人說這是日本自作自受,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也許電影本身要表達的就是反戰。

不管是哪方,戰爭都是災難,就算是發動戰爭方,他們的人民也是無辜的,做了犧牲品,也值得同情憐憫。

崇尚和平是永遠不變的主題。

好在這個社會理性的人越來越多,不會動不動就真的開戰,想想戰爭當年帶給歷史那麼多教訓,也要考慮戰爭後的後果。

但是網上的很多鍵盤俠就不一樣了,一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不和,就放言說開戰什麼的,要麼就是沒經歷過戰爭的殘酷,要麼就是安定和平了幾十年,好了傷疤忘了疼。

曾經年少輕狂的我也是一樣,一有風吹草動就非常憤青,比上級還聰明,好像自己要親身帶領大家去開戰一樣。

在其位謀其政,我相信站在那個位子上的人都是天子驕子,在國家方面一定比常人看得更遠,考慮的格局更大,所有的選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作出最適合當下國情的結果,而不是亂放情緒空有一腔熱血。

人如果只是有勇無謀,面對事情的時候,會吃大虧。

《三國》裡的呂布就是如此。

劇裡是這樣形容他的: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可見呂布武功之高,人之英勇。

可惜的是這樣的人中之龍也被稱為三姓家奴,武功再高又怎樣,被別人隨便一算計就吃大虧。

而且這人也沒有什麼忠心的本質,誰給他好處就倒戈向誰,最後那樣的結局也沒有什麼可惜。

不管在什麼年代,人都不能為所欲為,不經大腦就口出狂言。

禍從口出不是沒有道理的,說什麼做什麼一定要過一下大腦,別人對自己好,送自己什麼一定要想想為什麼?

世上沒有平白無故的愛和恨,呂布同學就是什麼都不想,才中了美人計。

我們也許想永保天真,但是要在這個社會生存,僅僅是天真絕對不行。

要相信人性中不僅僅只有善,還有惡。

我們不能傷害別人,但是也要有自保的能力,有在這個社會生存的能力。

天無絕人之路,只要沒死,就不能放棄一絲希望,要拼到底。

清太之所以不受很多網友們待見,也是這方面的原因吧。

他沒有真正去努力,就放棄了自食其力的本事。只一味地靠別人施捨靠偷,怎麼可能是長久之計。

我們中國的勞動人民在那麼窮的年代也走過來,靠自己的雙手養活了自己和家人,記得那個時候很多糧食還要上交,如此艱難的處境中,也沒有放棄活下去的希望。

我們習慣了在困難中自強,就算是戰爭年代,也不能自暴自棄。除非是被炸死了,否則誰會守株待兔等待著別人的救贖。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受爭議很大的電影,也許有些三觀的確不符合常理,但是戰爭帶給人民的災難是血淋淋的,願天下再也沒有戰爭的炮火,人們安居樂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相關焦點

  • 螢火蟲之墓,我是怎麼把妹妹養死的?
    《螢火蟲之墓》,一部精緻又催人淚下的動畫,雖然知道故事情節會很煽情,很戳心窩,但是看了之後悲傷的情緒真的難以言說。我時常看一些好的影片,都會反覆重溫,唯獨這部,讓我不忍心。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十四歲的哥哥清太和四歲的妹妹節子,遭受了父母雙亡的人生變故。兄妹二人站在倉皇逃亡的人群中,躊躇的望著自己的家,那個已經回不去的家。
  • 螢火蟲之墓——哥哥是如何養死自己妹妹的?
    今天帶大家賞析一下日本的反戰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螢火蟲之墓》作為日本動畫電影的經典作品,一直以來都褒貶不一。自己的子女都在為國家工作,而清太只知道每天妹妹跑來跑去的玩,什么正事都不做,甚至洗碗這樣的活計也不屑於幹。姨媽經常冷嘲熱諷,我們的清太受不了這樣的委屈,帶著妹妹離開了姨媽家。
  • 螢火蟲之墓:一部不敢看第二遍的電影,珍惜容易,懊悔太遲
    但的確不像宮崎駿的其他作品,被大家廣為傳播。很多影迷對於這部動畫電影的評價是,沒有勇氣看第二遍,因為無以復加的心疼。宮崎駿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但是《螢火蟲之墓》這部動畫電影以戰爭為背景,運用寫實的手法,展現殘酷的現實下,人們困難的生存。
  •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恐怖真相影評:戰爭面前眾生皆苦
    動畫螢火蟲之墓改編自野坂昭如的同名小說,這是一個將自己親身經歷寫成小說的作者。最初改編為電影,後來改編成我們都熟悉的同名動畫。每次看的時候,小編都會淚目,戰爭面前,眾人皆苦。壓抑的看完電影沒看哭,各路影評卻把我看哭了。
  • 戰爭的殘酷,兄妹倆的地獄,螢火蟲之墓
    《螢火蟲之墓》這部影片帶給我的是深深的震撼,戰爭的場面以及戰後百姓的生活真實的被宮崎駿導演表現出來。宮崎駿也藉助這部影片來反對戰爭,提倡和平相處的願望。這部電影講的就是在二戰背景下,清太和他4歲妹妹節子的故事。因為空襲,母親過世,清太只能領著妹妹節子去偷靠親戚。因為要躲避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動的空襲,他們躲在類似防空洞的洞穴裡,清太四處要錢,想要讓自己和妹妹活下去,但那個時候人人都顧不上別人。
  • 螢火蟲之墓影評:戰爭之禍,懷憐憫之心
    螢火蟲之墓電影劇照而今天我要拿出來說的作品是他的大成之作——《螢火蟲之墓》。眾所周知,這部動漫感動了無數人。然而,在中國,這部作品是有爭議的,因為它是從二戰期間日本戰犯家屬的角度來描繪的。很多人認為高畑勳忘記了日本是法西斯主義者,自憐是自己的寫照。事實上,作者以死亡為主題。每個人的死亡都是如此的自然。他以極其客觀的方式展示了戰爭的殘酷性。整部電影就像一部自然而客觀的歷史電影,更要我們牢記歷史,指責戰爭的殘酷。
  • 在戰爭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無奈,這才是螢火蟲之墓想表達的意思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只是覺得耳熟,但說起他的作品《螢火蟲之墓》卻鮮少有人不知道,高畑勳本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導演,奈何都被宮崎駿的名頭給掩蓋了,這讓我想起一句古話:「既生瑜何生亮」。如果說宮崎駿是奇幻浪漫,那麼高畑勳則是社會現實,給人的感覺就是在這樣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應該會發生什麼樣的事為前提,然後是每個人會如何去應對和處理遇到的這些事,無論是悲還是喜,這就是不加任何修飾的現實,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螢火蟲之墓》。
  • 《螢火蟲之墓》對日本侵略戰爭沒有任何反思?這部電影的主題究竟是...
    作為一部以日本侵略戰爭為時間背景的電影,《螢火蟲之墓》上映之後便受到了許許多多的爭議 這部電影全片都在描繪這個少年的剛愎自用,不懂得忍辱負重,最終怎麼一步步將自己和自己的妹妹帶入了死亡的深淵……
  • 《螢火蟲之墓》我們漸漸死亡,走向螢火蟲的世界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描寫戰爭題材的電影,是根據日本動漫《螢火蟲之墓》而翻拍的真人版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日本神戶地區發生的悲慘事件,影片圍繞的是一對兄妹的母親在戰爭中意外離世後,兄妹的親戚拒絕撫養他們之後,而慢慢走向死亡的故事。
  • 《螢火蟲之墓》中螢火蟲有什麼特殊含義呢?願從此再無戰爭
    回到家懷著輕鬆愉悅的心情播放了《螢火蟲之墓》。結果看著看著就哭得一發不可收拾,暫停了好多次才看完。最後發現原來這部動畫電影的導演不是宮崎駿,而是高畑勳。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再看過這部電影。節子死前將彈珠當做水果糖吃的一幕太揪心,實在是不忍心再看一遍。近來我讀了野坂昭如的原著,同時對那段歷史深入了解之後再次觀看這部動畫,才在故事的縫隙裡捕捉到許多之前忽略的細節。
  • 《螢火蟲之墓》,史上最催淚的動畫電影,海報背後的深意太意外!
    前不久,日本著名的動漫導演高畑勳逝世,享年82歲,為紀念這位大師,日本相關的電視臺重新上映了其生前的代表作《螢火蟲之墓》,就在該片滾動播出期間,不少細心的網友卻發現了驚人的秘密!原來在30年前公映的海報上,我們一直以為的溫馨畫面,其實隱含著殘酷的事實:在他們的上方其實隱藏著一架轟炸機,而那些閃光的大部分不是螢火蟲,而是燃燒彈,螢火蟲只有下面的那幾隻。
  • 《螢火蟲之墓》與那些真實歷史影像重疊,以為是糖,結果是刀
    然而《螢火蟲之墓》的點不在於作品的好壞,而在於對「反戰」的態度,電影的主題就是「反戰」,以日本老百姓的眼光看待事物,但也要對戰爭起因反省和控訴,雖然原作並不考慮政治,而是以平民為基礎,但畢竟有所關聯,還是會觸動到當時經歷過戰爭的人,尤其是二戰的受害國…有人說電影只突出了戰爭中平民的悲劇,卻缺乏對戰爭起因的描述,在這一點上,它絕對是失敗的。
  • 豆瓣評分8.7,《螢火蟲之墓》為什麼讓你看一次哭一次?
    而有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7的動漫,卻從另外一個視角展現了螢火蟲,當然,也不僅僅是螢火蟲,還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能夠讓我們看一次哭一次的故事!它就是日本動漫大師高畑勳的作品《螢火蟲之墓》。
  • 最傷感的動畫《螢火蟲之墓》,那一年哥哥親手埋葬了妹妹的屍體
    而與之相反的一部影片《螢火蟲之墓》讓我們能近距離地感受到戰爭的邪惡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一部反戰亂的影片,但是在我看來不帶一點政治色彩,在戰亂時期,為了不讓妹妹挨餓,趁著轟炸去偷食物,沒有給人一點負罪感,但是這一點也是不值得我們學習的。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流淚嗎?
    這部電影是一部失敗的反戰電影(1) 缺乏對戰爭的思考最初,粥認為《螢火蟲之墓》是通過描述戰爭造成的痛苦來表達嚮往和和平的願景。事實上當你看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不是一部反戰片,而是一部反戰片!日本是日本的發起人之一!
  • 《螢火蟲之墓》:尤憶兄妹之情,筆未動,淚先行
    描寫戰爭的動畫片是有的,但是像《螢火蟲之墓》這樣讓人痛心的真的不多見。片中並沒有太多對戰爭的描述,只是通過時不時響起的轟炸警報、遍地的廢墟和屍體來提醒觀眾這是個殘酷的戰爭年代。想到《螢火蟲之墓》,就想起那催人斷腸的兄妹之情,筆未動,淚先行。
  • 螢火蟲之墓:哥哥明明有錢,為何直至妹妹奄奄一息時才取出來?
    喜歡宮崎駿的小夥伴,我想大家都看過《螢火蟲之墓》吧!不知道大家在看《螢火蟲之墓》的過程中是否為兄妹兩個的不幸人生潸然淚下,反正小編看到動漫的結尾,哥哥清太和妹妹節子的雙雙離世,不禁淚流滿面!,在戰爭的環境下,無法生存的傷感動漫!
  • 淺談《螢火蟲之墓》:需要拯救的不是命,而是人心
    《螢火蟲之墓》繼《天空之城》後吉卜力工作室第二部長篇動畫電影,也是吉卜力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涉及二戰的動畫作品。這是我很久之前看過的動畫作品,今天之所以再談起,是因為看到有人說該作品在刻意製造日本是受害者這個形象,向年輕人傳播不正確的歷史觀。為了確保我的述說,我還是重新看了一遍。
  • 螢火蟲之墓:因為設定緣故被人不喜,但劇情本身確實引人深思
    但是這種手法註定不會被大眾所喜歡,我本人就是不喜歡《螢火蟲之墓》的人之一。在《螢火蟲之墓》的劇情中,飽受苦難的日本民眾渴望著那場侵略戰爭獲勝,而主角清太更是以身為軍人的父親為榮,類似於這種設定在動畫中有著不止一處。所以這部動畫我們在看到之後,反響並不是很好。
  • 《螢火蟲之墓》:眼淚背後,願每個孩子被溫柔以待
    作為一部反映普通大眾,特別是孩子在戰火中痛苦與掙扎的小說,《螢火蟲之墓》用虛構與真實記憶不斷交織的方法,深深切入赤裸的現實,直面如此的殘酷悽涼,字裡行間始終充溢著一股樸素堅韌的力量,給人強烈的震撼,也不斷地喚起人們思考:戰爭之於普通人,究竟帶來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