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殘酷,兄妹倆的地獄,螢火蟲之墓

2020-11-23 三歲自然

《螢火蟲之墓》這部影片帶給我的是深深的震撼,戰爭的場面以及戰後百姓的生活真實的被宮崎駿導演表現出來。宮崎駿也藉助這部影片來反對戰爭,提倡和平相處的願望。

在二戰中,不管是正義一方還是邪惡的一方都損失慘重,尤其是兩方的無辜百姓們,他們實在太可憐了。這部電影講的就是在二戰背景下,清太和他4歲妹妹節子的故事。

因為空襲,母親過世,清太只能領著妹妹節子去偷靠親戚。因為要躲避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動的空襲,他們躲在類似防空洞的洞穴裡,清太四處要錢,想要讓自己和妹妹活下去,但那個時候人人都顧不上別人。

而妹妹最後生病死了,清太也最後死在了車站裡,旁邊的人都行色匆匆也習以為常,那年清太14歲。這就是戰爭之後的日本現狀,實在太可悲了。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清太的媽媽因為空襲死掉了,被包裹成木乃伊的形狀,之後清太找到媽媽的時候,繃帶上,臉上都是腐肉生的蛆,在那蠕動著,實在太可怕了,而這樣的人也這次戰爭中很多,每個美滿幸福的家庭都被這場可惡的戰爭給打破掉。

而清太只有他的妹妹節子,並沒有任何親戚,也沒有收入來源,只能靠著母親的遺物來支撐他們的生活。而妹妹的不懂事,因為想找母親而一直哭鬧,作為節子的哥哥,清太強大起來,給妹妹表演單槓遊戲,逗妹妹開心,實際上他的心裡十分傷心難過。

雖然投靠了親戚,但始終不是親生的,寄人籬下的感覺並不是很好,清太決定帶著妹妹去尋找一個真正容得下他們倆的地方。有一個情節,我認為設置的太巧妙了,因為沒有食物,所以清太乘著空襲來臨的時候,偷偷闖入別人家偷取食物,在那個時候一切道德都要靠邊,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戰爭給他們帶來的影響。

我最喜歡的場景是清太把一些螢火蟲捉緊蚊帳裡,小小的蚊帳瞬間就變成了一個小天地,但是想到妹妹之後就要死在這裡,我就覺得痛心。

那個年代,因為戰爭,多少人的生活像這對兄妹一樣,只是宮崎駿藉助這對兄妹,來反映戰後日本的現狀。兄妹倆的結局實在令我心疼,面對那些裝有炸藥的飛機,人們能做的只有逃跑,躲避,沒有交涉的餘地,人的生命此時是如何的輕賤,這些都是戰爭帶來的。

戰爭帶給普通百姓的只是痛苦而已,父母孩子喪失生命,家也被摧毀了,即使再努力,一個炸彈下來,還是一無所獲,這樣的生活實在是折磨著人的內心。人的意志,人的信念與信仰,人的道德,在戰爭面前都是虛有的,都是不存在的。這部電影是有深刻意義在其中,每次觀看都有自己的理解感悟。

相關焦點

  • 《螢火蟲之墓》:尤憶兄妹之情,筆未動,淚先行
    描寫戰爭的動畫片是有的,但是像《螢火蟲之墓》這樣讓人痛心的真的不多見。片中並沒有太多對戰爭的描述,只是通過時不時響起的轟炸警報、遍地的廢墟和屍體來提醒觀眾這是個殘酷的戰爭年代。想到《螢火蟲之墓》,就想起那催人斷腸的兄妹之情,筆未動,淚先行。
  • 淺談《螢火蟲之墓》:需要拯救的不是命,而是人心
    《螢火蟲之墓》還有一個譯名《再見,螢火蟲》,螢火蟲是夏天最常見的昆蟲之一,也是影片中除了糖果唯一一個貫穿全文的線索。在整個陰沉的戰爭中,螢火蟲成了兄妹倆最大的精神糧食,在孤獨,害怕的時候,陪他們度過了很多個晚上,可最後卻沒有陪清太走完最後一程。童年裡的螢火蟲是美好的是溫馨的,戰爭後的螢火蟲是光是信仰,但兄妹倆依舊逃不過戰爭的魔爪。螢火蟲之墓是對童年也是對美好的埋葬。
  • 《螢火蟲之墓》:戰火裡的一首悲鳴之歌
    一個個家庭因為戰亂而家破人亡,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部以戰爭為題材的電影《螢火蟲之墓》。片子的故事發生在二戰將要結束的時候。這個時間,美日戰爭剛剛爆發,美國的戰鬥機頻繁的捉弄日本。14歲的清太一家就生活在一個這樣的地方。在開始的時候,清太的家庭算得上比較富庶,父親是一名有威望的軍人,母親在家照顧清太和妹妹節子。那一天,他們一家居住的地方收到了空襲的轟炸。
  • 看完《螢火蟲之墓》很難受,感覺很沉重,兄妹倆的遭遇讓人痛心
    看完《螢火蟲之墓》很難受,感覺很沉重,兄妹倆的遭遇讓人痛心終於抽出時間看了電影《螢火蟲之墓》,因為螢火蟲,以為是個和側耳傾聽一樣清新小美好的故事,竟不知如此沉痛,在戰爭年代當活著和吃飽都是個問題時,很多掙扎只是延緩悲劇
  • 《螢火蟲之墓》我們漸漸死亡,走向螢火蟲的世界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描寫戰爭題材的電影,是根據日本動漫《螢火蟲之墓》而翻拍的真人版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日本神戶地區發生的悲慘事件,影片圍繞的是一對兄妹的母親在戰爭中意外離世後,兄妹的親戚拒絕撫養他們之後,而慢慢走向死亡的故事。
  •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恐怖真相影評:戰爭面前眾生皆苦
    動畫螢火蟲之墓改編自野坂昭如的同名小說,這是一個將自己親身經歷寫成小說的作者。最初改編為電影,後來改編成我們都熟悉的同名動畫。每次看的時候,小編都會淚目,戰爭面前,眾人皆苦。壓抑的看完電影沒看哭,各路影評卻把我看哭了。
  • 《螢火蟲之墓》與那些真實歷史影像重疊,以為是糖,結果是刀
    「昭和二十年,9月21日夜晚,我死了」這是電影《螢火蟲之墓》的開場白。電影《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工作室在1988年創作的一部日本動畫,整部影片以倒敘的手法講述,圍繞二戰時期通過回憶的敘事方式展開。這次帶大家深度理解這部影片之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螢火蟲之墓》。
  • 《螢火蟲之墓》30周年海報竟隱藏恐怖真相
    日前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過世,身後留下許多知名動畫電影,其中《螢火蟲之墓》是外界公認他最好的作品,如今該片上映至今已滿30周年,許多人重新回顧,藉此緬懷,不過有網友發現《螢火蟲之墓》海報其實另藏玄機,時過30才被解密的內幕,讓人直呼恐怖。
  • 豆瓣評分8.7,《螢火蟲之墓》為什麼讓你看一次哭一次?
    而有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7的動漫,卻從另外一個視角展現了螢火蟲,當然,也不僅僅是螢火蟲,還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能夠讓我們看一次哭一次的故事!它就是日本動漫大師高畑勳的作品《螢火蟲之墓》。
  • 《螢火蟲之墓》曾看哭多少人
    不過當海報被網友調亮100倍後,原來夜空中有一架B29轟炸機正在飛行,黃色亮點其實是燃燒彈的火光,真正的螢火蟲則是停在海報中央的草葉上,日文片名『火垂るの墓』,原本被認為是指『螢火蟲』,30年後片名『火垂る』被重新解讀,也有『戰火不斷』的含義。《螢火蟲之墓》海報中,兄妹在夜晚欣賞螢火蟲,點點黃光畫面溫馨。
  • 螢火蟲之墓影評:戰爭之禍,懷憐憫之心
    螢火蟲之墓電影劇照而今天我要拿出來說的作品是他的大成之作——《螢火蟲之墓》。眾所周知,這部動漫感動了無數人。然而,在中國,這部作品是有爭議的,因為它是從二戰期間日本戰犯家屬的角度來描繪的。螢火蟲之墓電影劇照昭和20年9月21日,我死了。
  • 《螢火蟲之墓》中螢火蟲有什麼特殊含義呢?願從此再無戰爭
    回到家懷著輕鬆愉悅的心情播放了《螢火蟲之墓》。結果看著看著就哭得一發不可收拾,暫停了好多次才看完。最後發現原來這部動畫電影的導演不是宮崎駿,而是高畑勳。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再看過這部電影。節子死前將彈珠當做水果糖吃的一幕太揪心,實在是不忍心再看一遍。近來我讀了野坂昭如的原著,同時對那段歷史深入了解之後再次觀看這部動畫,才在故事的縫隙裡捕捉到許多之前忽略的細節。
  •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殘酷,人性的缺陷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於1988年日本首映,高田勳執導,講述的是一對兄妹在二戰期間日本宣布戰敗前後活活餓死的故事。我大約在2015年同朋友一起觀看,當時看了過後無力應付這部片子強大的情感力量。我倒是覺得,在大多數人認為的淚點——兄妹倆餓死——之外,我覺得影片中的社會形態與我們有額外一層的相似。同為愛國主義,愛的不是同一個國家而已,情懷都一樣。如果只是因為情感對象的不同而互相否定,未免太膚淺和動物性。可是針對歷史的反思我們就停留在「因為我們是受害者,所以我們進行同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沒有錯」的想法下,殊不知我們貌似殊途,其實同歸。
  • 《螢火蟲之墓》:戰爭很殘酷,但不自食其力,只會餓死自己和妹妹
    本來以為《螢火之森》和《螢火蟲之墓》是上下兩部電影,但是看過,原來並非同根生,雖然都是日本電影,但是導演、故事都毫不相干,前者是關乎愛情的,後者是關乎二戰的。而且令我非常意外的是,《螢火蟲之墓》在網絡上居然受到過那麼大的爭議,牽扯到二戰和很多政治因素。暫且拋開這些不談,純論這部電影,其實非常觸動到我。
  • 在戰爭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無奈,這才是螢火蟲之墓想表達的意思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只是覺得耳熟,但說起他的作品《螢火蟲之墓》卻鮮少有人不知道,高畑勳本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導演,奈何都被宮崎駿的名頭給掩蓋了,這讓我想起一句古話:「既生瑜何生亮」。如果說宮崎駿是奇幻浪漫,那麼高畑勳則是社會現實,給人的感覺就是在這樣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應該會發生什麼樣的事為前提,然後是每個人會如何去應對和處理遇到的這些事,無論是悲還是喜,這就是不加任何修飾的現實,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螢火蟲之墓》。
  • 螢火蟲閃耀的山洞,最終埋葬了兄妹二人,戰爭真的需要反思
    《螢火蟲之墓》沒有列在他的十大動畫之中,但這並不代表它就沒有什麼價值。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影片想要傳達的東西沒有你想像的那樣簡單。在日本的文化中,螢火蟲往往寓意著逝去的靈魂,無所歸依,隨處飄舞,也可能有著未完成的心願。在這部影片中真的很好的表現了出來。兄妹兩人雙雙離開人世,或許他們已經變成了螢火蟲。
  • 螢火蟲之墓,我是怎麼把妹妹養死的?
    《螢火蟲之墓》,一部精緻又催人淚下的動畫,雖然知道故事情節會很煽情,很戳心窩,但是看了之後悲傷的情緒真的難以言說。我時常看一些好的影片,都會反覆重溫,唯獨這部,讓我不忍心。兄妹二人站在倉皇逃亡的人群中,躊躇的望著自己的家,那個已經回不去的家。故事的最後,兄妹兩人的生命都走到了盡頭,他們的靈魂伴著螢火蟲的點點光芒飛走了。仿佛飛到了一個沒有戰爭,沒有飢餓的地方,在那裡過上幸福的生活。故事情節很感人,看的時候我也落淚,這大抵也是觀眾感動的原因之一。
  • 《螢火蟲之墓》:眼淚背後,願每個孩子被溫柔以待
    清太這才第一次淚水盈眶……這是日本作家野坂昭和根據自身經歷攥寫的小說《螢火蟲之墓》中的一個場景。作為日本第58屆直木獎獲獎傑作,《螢火蟲之墓》從出版至今,翻印過無數次,由其改編的同名動畫、電視單元劇版及真人電影也廣受好評。
  • 《螢火蟲之墓》螢火蟲死了,挖個墳墓安葬它們,你小時候幹過嗎?
    《螢火蟲之墓》螢火蟲死了,挖個墳墓安葬它們,你小時候幹過嗎?這是一部講述在戰爭背景下,一對失去雙親的兄妹流離失所,相依為命最終喪生的動漫。在螢火蟲的瑩瑩光輝裡,出現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接著健康衣著整潔的少年牽著女孩坐上了列車,畫面轉到即將有災難的民居。少年清太帶著妹妹節子先前往防空洞避難,留下母親仍在收拾。天上開始掉下火球,房子很快連成了一片火海。街上的人慌忙逃命,清太也背著妹妹四處躲避。戰火過後,原本整齊美好的街道滿目瘡痍,一片荒涼。
  • 《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8.7,你看過了嗎?
    或許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這只是一場漫長的告別《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8.7,你看過了嗎?影片一開始的這句臺詞就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在一片血暈的紅色中,一個少年開始了回憶,這是他靈魂的回憶,他已經死了。這註定是一場悲劇…… 可愛的小節子正在為死去的螢火蟲挖墳墓,哥哥清太走過來問妹妹在幹什麼,節子說:「造墳墓,媽媽沒有被放在墳墓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