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螢火蟲之墓》,是他們不敢再看第二遍的影片。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無法接受小節和清太如此悲慘的結局。
魯迅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論及悲劇社會性衝突時指出:「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不無道理!這麼乖巧、可愛的小節,這麼懂事、有愛的清太,究竟是被誰害死的呢?
誠然,影片已經給出了最直接的答案,是飢餓。
忘不了,小曾餓暈在草地上。清太一路狂奔把她送往醫院,醫生撩起小女孩的衣服時,我們所看到的情景。瘦骨嶙峋!那真的是瘦得一根根肋骨清晰可見……因為營養不良,小節甚至出現了幻覺。她用泥土捏成一個個肉丸子,給哥哥吃,她把彈珠當做糖果放在嘴裡嚼。彌留之際,哥哥把西瓜塞到她嘴裡,她含著西瓜,還不忘說一聲「謝謝」,從此,便再也沒有起來。

清太又是怎麼死的呢?如果說,媽媽離去之後,還有一個年幼的妹妹需要他照顧。那他還有生存下去的意義。支撐他活下去的,是爸爸能夠及早回來,能夠把他們接回,重建家園。但是,當他拿著媽媽的最後一點存款,想去給小節買點好吃的時候,他從路人的口中得知日本已經無條件投降,爸爸所在的艦隊也早已沉入海底時,他的精神支柱崩塌了,他最後一點希望也破滅了。從此以後,他和小節該如何活下去呢?但是,這個堅強的男孩兒並沒有放棄,他收拾起複雜的心情,依然去買了滿滿當當的一書包好吃的東西給妹妹吃,只不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妹妹也「棄他而去」。妹妹的離去,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爸爸、媽媽、妹妹相繼離去,這個男孩兒靠什麼活下去呢?
結尾並沒有交待清太是如何走到最後一步。但是,我們一定知道他吃盡了苦,一個失去了精神支柱的人是活不長久的。
對於小節和清太的死,你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