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說越不聽,作為家長,你是不是中了「粉紅色大象」的招?

2020-12-02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軒軒媽媽覺得自己最近要被孩子逼瘋了

原以為孩子上了小學,她就能放飛自我,輕鬆度日了,可沒想到日子反而變得更加艱難。

從軒軒開學第一天起,她就囑咐寶貝兒子:上課不要和小朋友說話,要乖乖的,不要和小朋友打架,見到老師不要假裝不認識……

每次說這些,孩子會鄭重其事地點點頭,好像真的懂了一樣。

但是,第一天上課被老師批評,因為老是回頭說話;第二天上課被老師點名,因為上課遲到;又過了幾天,軒軒媽媽直接接到了老師的投訴電話:軒軒和別的小朋友打架!

軒媽直接崩潰了!

軒軒放學回家,她先是忍住怒氣,儘量心平氣和地問:「軒軒,你為什麼和小朋友打架?媽媽不是說過不讓你打架嗎?」

「我們一開始是鬧著玩呢,可是他打我打疼了!」軒軒還一臉的不服氣。

「你是男孩子,不能這麼小心眼,剛上學就和別人打架,丟不丟人?媽媽平時怎麼教你的?你這樣很沒有教養!」軒軒媽媽聲音高了八度,怒氣有點壓不住了。

軒軒一看媽媽生氣,眼淚就流了出來。

軒軒媽媽一看兒子流眼淚,火又蹭了往上躥了一截:「你一男孩子老哭哭啼啼的幹什麼?給你說過多少遍了,男孩子不要唧唧歪歪的,你怎麼這麼不聽話?讓媽媽說多少遍你才能聽進去?長耳朵幹什麼用的?非得讓我罵你才管用嗎……」

媽媽的罵聲越來越大,孩子的哭聲也越來越大,剛才的母慈子孝一下子成了雞飛狗跳。

夜深人靜,軒軒媽媽看著孩子還帶著淚痕的沉睡的小臉,心裡五味雜陳。

從孩子出生她就看了好多的育兒書籍,立志要把兒子培養成一名紳士,可是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似乎叛逆心裡越來越重。

讓他往東,他非得去西邊,不讓他做什麼他非得做什麼,教育過,罵過,甚至打過,可是收效甚微,這到底是怎麼了?

「給你說過多少遍了?你為什麼就聽不進去?為什麼就是這麼不聽話?」這是多少媽媽們的心聲。

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不是孩子不聽,是我們說的不對,表達方式出了問題

很多家長就會想當然地認為:我說了你就必須去做,當孩子沒有按照要求做的時候。

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孩子不聽話,不懂事。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孩子,在於家長的表達方式,太多的家長習慣性地用否定,打擊,甚至挖苦的表達方式來和孩子進行所謂的溝通交流。

這樣的表達是對孩子的極度不信任,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在我們身邊遮掩的場景比比皆是:孩子考好了非常高興,而父母會適時地潑過來一盆冷水:「不要驕傲啊,這次考好了不代表下次。」

當有人誇獎孩子時,父母會馬上擺手:「這小子不行,毛病多著呢。」

心理學中還有一個詞叫:「投射」是指個體依據其需要、情緒的主觀指向,將自己的特徵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現象。

父母會把自己身上的不自信投射到孩子身上,即便孩子表現出很優異的一面,父母會立馬跳出來否定,把自己的壞情緒一股腦地認為孩子也這麼想的。

心理學上還有一個效應,叫做粉紅色大象我們可以試一下,現在我們不要去想一頭粉紅色的大象,注意哦,不要去想!怎麼樣?是不是腦海中浮現了一頭可愛的粉紅色大象?

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過「潛意識」這個詞。

潛意識就是我們自己都無法察覺的一種心理狀態,多來自於童年的經歷。而決定人行為的就是潛意識,但是潛意識狀態是不接受否定詞的表達的。

軒軒媽媽一再的強調:不要打架,不要說話,不要……而軒軒接受的信息是打架,說話……。

所以這樣的否定式表達說上一千遍,可能也收效甚微。

未成年的孩子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感受力很強,但是理解力很差。

他們會根據父母表達時的態度和說話方式來判斷父母對他們的愛,當一個孩子聽到「你怎麼就這麼不懂事」「我真後悔生了你」這樣的語言的時候,無疑對他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和孩子好好說話,學會正確的表達,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也是愛孩子的,這點毋庸置疑,而這樣的愛會成為一種負擔,讓孩子喪失自信心,叛逆心嚴重,慢慢的和父母漸行漸遠,最後直到徹底關閉和父母交流的通道,所以正向的表達就尤為重要。

正向表達第一步要學會和孩子「共情」

共情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的處境,對他人情緒情感具備感受力和理解力。這是和孩子溝通交流的關鍵環節,要說出孩子的感受、感覺,而不是給建議,更不是評價,甚至指責。

當孩子們之間發生衝突時,父母應該第一時間說出孩子的感受:「寶寶,你好像很生氣。」而不是說:「你怎麼這麼軟弱?不是說過不讓你打架嗎?」

孩子學習成績落後了,父母應該說的是:「這次考得不好,你是不是很失望?」而不是說「平時不好好學習,現在哭有什麼用?」

和孩子共情,能讓孩子體會到被尊重感,這樣他們就願意敞開心扉與父母好好交流溝通。

正向表達第二步就是父母學會正確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各種小錯誤,而孩子犯錯誤是建立與孩子建立情感的機會。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要做到這麼幾個步驟:

第一,停下來,深呼吸,什麼也別做。第二,想一想我們究竟是為了什麼生氣,是因為孩子不聽話讓我們沒有面子,還是孩子本身就犯錯了。第三,體會自己的需要。第四,表達感受,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孩子小時候會打人,父母應該這樣正確說出自己的感受:「媽媽知道有時候你很生氣會忍不住打人,媽媽也會生氣,媽媽會因為你打人而生氣,你打人的時候就像一個小魔鬼,一點都可愛,媽媽還是喜歡不打人的寶寶。」

正向表達第三步和孩子一起討論,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決方法

和孩子一起討論面對的問題,會讓孩子有一種被需要感和責任感,會有很強的積極性加入討論,但是在討論的過程中家長不要使用否定的語言評價孩子,一旦簡單粗暴地打斷孩子的思路,那一切都前功盡棄了。

比如對於孩子愛打人的問題,我們可以和孩子這樣討論:「寶寶,我們下次再生氣可不可以想一個別的方法,比如深呼吸,或者來給媽媽說一說,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這些方法寫下來,逐條演練討論,父母可以和孩子互換角色,讓孩子從別的角度觀察自己的狀態。

正向表達首要難點:父母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替人解決問題的慣性。相信孩子,他們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孩子歸根結底就是要先教育好自己,心態平和,好好說話,才能不中粉紅色大象的招,才能做到四兩撥千斤,孩子能夠感受來自父母的愛,健康快樂成長!

寶媽們,你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採取正向表達了嗎?分享您的故事一起討論吧,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越禁止孩子越要幹?別責怪孩子,是孩子的「粉紅色大象」在作怪
    昨天吃晚飯的時候,孩子正在玩筷子,不願吃飯,孩子奶奶就跟孩子說:"小浩,不要玩筷子了,快點吃飯"孩子並沒有聽入耳,繼續玩筷子,把他奶奶的話當成耳邊風,孩子奶奶看到孫子並不聽自己的話,還是不吃飯,就擔心孩子餓著了,把孩子手中的飯碗拿到自己的手,拿起勺子餵孩子吃飯。
  • 記住,一定不要去想粉紅色的大象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要保守秘密真的很難受,尤其是當這個秘密只有你知道而且大家還很關心的時候。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普遍,有時候好朋友會告訴你一些秘密,希望你幫他保守,比如他暗戀某個女生,當時你也是信誓旦旦,但是當朋友們聚在一起八卦時,恰恰那位朋友不在現場,這時候你很有可能將秘密說出去,然後還不忘告訴大家一定要保守秘密。
  • 命會越算越薄是不是真的?
    ,做命理行業是不是壽命不高?或者說會影響到自己的運勢災難多。也許你也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命越算越薄,佔卜師,八字老師,命理行業的這些師傅。他們的壽命都不高,算的越多越折壽,命越薄,從古至今都會有這樣的說法,那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首先我們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我們先來說一下命越算越薄是不是真的?
  • 《小王子》:越長大越「笨」
    《小王子》是一個書籍銷售的奇蹟,但這對《小王子》來說,卻是最微不足道的,《小王子》真正的價值是其中蘊含的種種人生哲理,作為一個成年人,你可以不看聖經,但建議你看看《小王子》,因為那是我們曾經逝去的童年。越長大越傻當我們第一眼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是神奇的,媽媽的面容,父親的鬍渣,還有綠色的樹,藍色的天空,以及小小的可以晃動的搖籃。
  • 睡前聽故事《大象的鼻子》
    故事大概:在很久很久以前,大象的鼻子一點也不長所有的大象都不知道,小象就去河邊找鱷魚 鱷魚騙小象靠近自己,一口咬住小象的鼻子,小象用力拽,蹲在自己的後腿上,拼命地拽呀,拽呀, 而鱷魚當然也不肯鬆口,就這樣,小象的鼻子一點一點地被越拉越長。最後,鱷魚的力氣終於用完了,猛地鬆開了小象的鼻子,只聽「撲通」一聲巨響,象孩兒重重地跌坐在地上。小象發現自己的鼻子變形了,變得特別長小象特別高興,於是,愉快的搖晃著自己的長鼻子回家了。
  • 孩子為什麼越大越「慫」?家長常犯的3個錯誤是根源,家長要重視
    可是等孩子長大,反而不敢觸碰這些電器,甚至還會產生害怕的反應,我們都以為孩子是不是心理上有疾病,還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後來才知道,這些都是我們的日常教育所導致的。所以孩子們越長大越膽小,並不是真正的膽小,而是對外界的反應所產生的心理。因為每次當孩子「小白鼠」,都是被外界的聲音所嚇哭,長久以來,孩子會把「小白鼠」和刺激聯繫在一起,最後不用刺激,只需要通過視覺,就會產生恐懼。所以,孩子長大膽小,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家長的教育行為,使得孩子內心這種教育所強化,從而感到害怕。
  • 心理專家教你從容應對高考
    克服「粉紅色大象」趙陵波說,經過漫長的備考,考生的知識點儲備已經足夠充足,剩下的兩天建議用來調整生物鐘。睡前洗個熱水澡、聽一些輕音樂都是有助於放鬆入眠的方式。他說,考生這個時候經常會出現「粉紅色大象」的心理問題,越「不要做什麼」,越容易無法抑制地「做什麼」,假設考生告訴自己「不要緊張、不要焦慮」,這時考生越容易緊張焦慮。趙陵波告記者,「『粉紅色大象』的解法很簡單,就是正視你自己,正視你的焦慮情緒,所有人都會焦慮,承認自己的不安,把『不要』換成『我要』,如『我要放輕鬆』,慢慢地就會忘記原先的情緒。」
  • 杭州學軍中學集團化辦學越走越快也越走越穩
    大批家長湧入,直播兩小時,點擊量超十萬。留言互動的學生和家長都有很多,有人想來西溪校區,有人對紫金港校區感興趣,還有人想諮詢海創園學校。校長陳萍在直播中說:「這幾年,學軍中學由一所學校發展成一個教育集團,兩年裡接連辦出紫金港校區、海創園學校。不為名利,只想為更多杭州學子提供美好教育。學軍中學要做美好教育的遠播者,優質教育的深耕人,未來教育的先行軍。」
  • 買帶魚,魚鱗越亮的越新鮮?老漁民教你幾招,好帶魚一挑一個準
    但是說到怎麼挑選帶魚,相信很多朋友都摸不著頭腦。到市場買帶魚究竟有哪些技巧?如何挑選新鮮的帶魚?如何區分優劣?今天就教大家幾招,好帶魚一挑一個準。大家肯定聽說過這麼一種說法,那就是越亮的帶魚越新鮮,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首先我們要了解,帶魚為什麼會發亮呢。這是因為帶魚生長過程中經常吃一些含有發光菌群的藻類,這些藻類在帶魚的體內會發出螢光。
  • 一頭粉紅色大象從眼前飄過,司機被懷疑是酒駕,這下麻煩大了!
    一頭粉紅色大象從眼前飄過,司機被懷疑是酒駕,這下麻煩大了!在國外的街頭,經常上演著各種各樣的整蠱遊戲。可是有時候老外們就連交警也不放過,膽子可以說是相當大了。一個交警正在給違章停車的司機開罰單,這時一頭粉紅色還帶著斑點的大象,從交警身後走過,司機示意交警回頭看粉色大象,可是當交警回頭時,卻發現身後什麼都沒有,而且交警此時已經開始懷疑司機是不是酒駕。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如何避免「海格力斯效應」家長要懂以柔克剛
    記得美國的黑人作家鮑德溫說,孩子從來不會很乖地聽爸媽的話,但是他們一定會效仿大人的言行。當孩子犯錯後,面對爸媽嚴厲的指責,而且每天如此,孩子就會變得叛逆起來,不受管教。一、為什麼孩子越管越叛逆?1、孩子的天性愛自由,不受約束人的天性都是極其嚮往自由,追求自由的,自然孩子更是如此,孩子們的天性更是喜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感覺,隨著自己的意願去玩耍,去與人相處,不受父母和他人的管教。因此,當父母對於孩子的管教越嚴格時,孩子就會變得越叛逆。
  • 父母越管教,孩子越叛逆?心理學家提醒:這裡出問題了!
    有朋友跟我抱怨,自家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不讓他做什麼就越做什麼,事事都跟自己對著幹,其實這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教育難題。父母總認為是孩子不好管,但自己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孩子總越管教越叛逆,總是跟你對著幹呢?其實有時候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自己的管教方式出了問題。
  • 都說這花不吉利,我卻種了一大片,越養越上癮!
    植物與人息息相關,不同的花也被人們賦予了不同的寓意,有些能旺宅,有些卻不吉利,比如死亡之花、末路之花...,那名字一個比一個瘮得慌,可有的人卻養了一大片,而且越養越上癮!石蒜——紅色的曼珠沙華石蒜,也可以叫它曼珠沙華,是傳說中生長在黃泉路上的彼岸花,有花無葉,有葉無花,開花鮮豔如血,悽慘而唯美。人們都說,把這種「死亡之花」養在家中特別不吉利,但是偏偏有人就養了一院子,而且一種就是三年,美到越養越上癮。
  • 印度灑紅節 越色越快樂
    (原標題:印度灑紅節 越色越快樂)
  • 悖論幹預:有些家長越「不管」,孩子成績越好?
    譬如像是不讓孩子出去玩,一直讓孩子在家中學習,而且也給孩子找了很多的補習班。可是這些方法都運用過,孩子的成績始終沒有辦法提升,反而變得越來越差。可是鄰居家的孩子成績就非常的好,於是他想向鄰居取取經,可是鄰居卻說:「在成績上我從來沒有管過孩子。」這讓沈小姐更聽不懂了。
  • 兒子越長越像「大猩猩」,醫生責問咋不早點來,網友:這媽心真大
    然而有些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漂漂亮亮,有些可能會越長越咧歪,這時候父母常說的一句話大概就是「小時候長的挺好看啊,怎麼越長越沒有愛人肉了呢」「小時候白白胖胖,現在咋黑成這樣了呢」這無疑不是在孩子心裡扎刀,有的孩子會說「還不是隨你」案例
  •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如果說父母選擇用謾罵的方式去"脅迫"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和教育的方向,則會讓孩子無法感受到愛,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對此,有個育兒專家就用牛頓第三定律來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我們手上的力氣越大,彈簧的反彈力量越小,所以才會變短,然而並不是說彈簧變小之後壓力就逐漸沒了,反而會等到我們手上沒有力氣後再爆發。這就好比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在幼年的時候孩子沒有力氣反抗,但是隨著時間流逝,他們萌芽在內心的叛逆心理,終會在自己有足夠的力量和心理素質的時候再度出現,這個時候家長就會像那按壓太久的手掌一樣,沒什麼力氣管教孩子了。
  • 男人「味」越足越有魅力?其實不然,學會這招,男人也能散發香味
    這裡說的男人味,其實說是男性的體味重,自然不能彰顯自己的魅力。可能是出現了汗臭味等異味比較重的現象,這樣的男人味的出現,不是什麼好事的事情,要麼是因為你不愛乾淨,要麼就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教你這招,男人也能全身散發香味,清新迷人~最近網上衝浪時,看到這樣一個話題:給你影響最深的香味是什麼?打開評論區,點讚最多的人是這樣說的:「體香」是什麼?男生也有嗎?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來自女孩子身上的體香。
  • 喊破喉嚨孩子也不聽?「永遠別說兩次」法,6步讓孩子聞令即動
    為什麼孩子總是要喊很多遍才願意按家長說的去做?為什麼叫孩子不要去做什麼,孩子偏要做?為什麼喊破喉嚨孩子也不聽?為什麼喊破喉嚨孩子也不聽,或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幹?這裡不得不提起一個有趣的試驗——粉紅色的大象。粉紅色的大象是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實驗證明你永遠無法"不要想起"些什麼。參與者被要求不要去想像房間裡面有一頭"粉紅色的大象",但是沒有人成功過——正如你腦袋裡會無可抑止地出現粉紅色奇怪的大象一樣。這個實驗證明了你永遠無法"不要想起"些什麼。
  • 孩子越管越叛逆?多半是「海格力斯效應」在作祟,可用這3招化解
    如果想要問家長,最難搞的孩子問題是什麼?相信會得到一致的答案,就是叛逆。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們都覺得相當的頭疼,你越是教育孩子,似乎會導致孩子變得越反叛。其實,就是一種彈簧式的反抗行為,從表現上看來,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去做這件事情,孩子就會反抗去做,就像彈簧一樣,你拉得越緊,自己就會越難受。那麼,海格力斯效應的出現,跟孩子的教育可以扯上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