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不要老想著怎麼追趕,而是要有彎道超車的思維

2020-07-09 假裝油墨

川普上任以來,接連打壓我們國內在尖端科技上有競爭力的公司,譬如中興、華為。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對華為的打壓,讓我們這樣的小老百姓也知道了光刻機、晶片等高端名詞。而某些人放言我們中國造不出這些東西來,更是讓我們感到氣憤。

不過近日,中科院在5nm雷射光刻機取得進展還是讓我們興奮了一下。看到這樣的新聞,不知為何,我卻想起了明朝朱棣的一件事。

當年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從北京出發,計劃一路打到南京,然後把侄子皇帝朱允炆拉下馬。

誰知打到山東時遇到了頑強的抵抗,足足打了五個月也沒攻下濟南城,就在朱棣認為造反要失敗,不知怎麼辦才好的時候,他的軍師道衍和尚給他提了個建議,讓他醍醐灌頂,那就是叫他放棄濟南,直接揮師南下攻打京城南京。

最後的結果當然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朱棣造反成功,取得了江山。

為啥我要說這個題外話呢?實在是我覺得面對美國,我們也要有道衍和尚這樣的思維。

那就是我們不要總是跟在美國後面去追他,因為追他就肯定要面對他設置的技術壁壘,要受他的專利制約。美國覺得自己的老大位置受威脅了,肯定不肯罷休,甚至會無所不用其極。

譬如現在美國不準我們買光刻機,不讓代工廠為華為造高端晶片。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去追趕,雖然肯定能造出來,但是時間成本不知道多大,而且就算到時能造出來,說不準人家已經升級換代了,到時又是我們奮力追趕的時候。

所以我們要從多角度出發,才有可能打破美國的限制,從而實現彎道超車。比如現在的電子晶片,我們可以考慮研究光子晶片或者量子晶片,這個還可能不用光刻機或者不用他們現在技術的光刻機。

中華民族已經落後近百年,我們要屹立世界先進之林,除艱苦奮鬥外,還需群策群力。鄙人不忌諱人微言輕,在這先拋磚引玉,希望引來更多人的建議和努力,如此,則幸甚。(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原創文字不易,感謝關注。)

對美國不要老想著怎麼追趕,而是要有彎道超車的思維

相關焦點

  • 不僅要彎道超車,還要勇於換道超車 | 長江評論
    兩則新聞不約而同地關注到了「換道超車」。後發者追趕先行者,最終是要超車,而超車就有彎道和換道之別。彎道超車是將別人走過的路重新更快地走一遍,用幾十年走完別人幾百年的路。但彎道超車也會面臨技術積累不足、發展瓶頸等現實問題,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就曾感嘆,彎道的規則是人家定的,在彎道上,人家走在前面,「跟隨追趕」模式容易被長期鎖定在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所主導的全球價值鏈低端,要挑戰諸多困難。
  • 要超就超美國!中科院這次彎道超車,新型石墨烯晶片讓美優勢不再
    馬偉明院士大家都非常熟悉,尤其是全電推進系統對於我們的航母和潛艇來說會是質的提高,而新一代航母的電磁彈射顯然還要指望馬偉明院士,畢竟也只有美國擁有電磁彈射技術,一旦我們使用了電磁彈射,那麼就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馬偉明院士說過這樣一句話,要超就超美國,畢竟美國依然是科技最發達的國家,這句話非常有道理,超越了美國,那麼我們就有可能處於世界頂尖水平了!
  • 日本:中國自研光子晶片「彎道超車」,未來晶片將「一文不值」!
    我想應該就是晶片了吧,不光是因為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而是晶片本身就是現代科技當中最重要的一項科技產品,目前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絕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它的核心都少不了晶片。正是因為晶片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國家才會在晶片領域卯足了勁,其實這次的晶片禁令說到底也不算是一件壞事,至少讓國內的諸多半導體企業意識到自己的技術差距,從而有了迎頭追趕的鬥志。
  • 「天問一號」彎道超車的設計思路,追趕美國50年差距
    美國50年前就已經探測過火星,發射一個火星探測器有必要這麼激動嗎?事實上,這樣的想法是需要指正的。首先,中國為什麼需要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發展科技和航天業。而美國雖然成功探測登陸過火星,但他們並不會將研究資料對我們公布。所以,我們就只能自己飛上去拿。其次,發射一個火星探測器不需要激動嗎?
  • 全球經濟下行,雷射企業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數據說明,大多數國家的表現比我們預期的要差,目前只有少數國家的狀況改善,但不足以支撐增長,也不足以改變總體方向。」 全球經濟大幅下滑不可避免,我國雷射企業也將度過復工復產漫長、交通物流管制、供應鏈停滯、市場需求嚴重萎縮、訂單大幅減少的困難局面。
  • 教育部回應普及幼兒園,中國學前教育布局能否彎道超車?
    教育部回應普及幼兒園,中國學前教育布局能否彎道超車? 撰文丨墨黑紙白 一、有些領域我們必須彎道超車,譬如教育領域 紙白君的文字一向對其他領域的彎道超車是持不認同觀點的,但今天要對教育領域例外,因為這可能是我們社會和國家及個人彎道超車最有效的機會。
  • 無需光刻機的光子晶片,正是中國晶片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在2G、3G、4G時代,中國都是追趕者,但在追趕的同時,中國並沒有忘記布局5G時代。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晶片產業,在現有的晶片領域盡力維持,對下一代晶片技術加大研發,實現彎道超車,如此才能一勞永逸解決晶片問題,甚至反過來鉗制美國。
  • 沈向洋 「回歸」,從微軟 「獨立」的小冰要彎道超車了
    (清華大學 3 月 5 日為沈向洋頒發聘書)作為美國矽谷圈最有權勢的中國人,完成了從工業界到學術界的跨越。短短兩個月之後的 5 月 27 日,華人創立的美國新聞 App 就宣布了沈向洋的又一新動向:沈向洋作為全球領域毋庸置疑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將以個人名義投資 News Break 並擔任其董事長一職。
  • 八卦人類圖(5)| 有了祂,你可以實現人生的彎道超車
    那什麼是彎道超車?記得看過一篇關於國內電動汽車的報導,裡面講述了,若是中國要趕上西方國家汽油發動機汽車的造詣起碼需要20、30年,但國家大力補貼電動汽車發展,這裡面的核心技術全世界起跑線都差不多。所以,中國有望在這領域實現彎道超車。關於「瑜伽哲學」,我也過同樣的思考。
  •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國家手機當中使用的晶片,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只是在以前事情還沒有到緊急關頭,所以大家都還是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在大部分選擇臺積電以及高通的晶片。因為荷蘭ASML光刻機公司背景比較複雜,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私人企業,在其背後有很多的國家大頭,其中之一便是美國。而在有了美國的限制之下,我們根本拿不到高端光刻機。且按照現在美方的打壓來看,在今後我們獲得這個光刻機的機會也很渺茫。這樣就意味著我們的晶片技術想要提升只能跳開光刻機,找到其他的辦法來突破現在晶片的困境。
  • 想彎道超車「超重-星艦」?對不起,還真學不來
    香是香,可是馬斯克要想圓上自己吹過的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些人存在這樣的想法,馬斯克就是賺噱頭,先讓他折騰,如果折騰不成就當個笑話,如果折騰成了,我們再「彎道超車」也不遲啊。即使這樣 ,帶875噸的貨也要跑5、6趟長途,為節省成本,星艦和超重都必須在結構係數上大做文章。可超重和星艦偏偏選了比強度不如鋁合金的不鏽鋼,當然馬斯克自己公布了很多原因,包括工藝、防熱和成本。美國航天應用不鏽鋼材料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經驗,如美國半人馬通用上面級以及正在研製的先進低溫改進型上面級(ACES)。
  • 碳基半導體、彎道超車與楚王失弓
    許多媒體報導,這有望為碳基半導體進入規模工業化奠定基礎,也為我國晶片業彎道超車提供巨大潛力(為「中國芯」彎道超車加速!北大研究團隊突破碳基半導體製備瓶頸)。但這只是理論上限,真要實現這樣的潛力,有很多先決條件。
  • 我們彎道超車的勝算有多少?
    各位網友都了解,因為各種原因,我們在電子行業的核心領域還在奮力追趕,尤其是晶片領域,雖然有華為麒麟晶片,但只加載在華為自家手機上,市場佔有率不高。現在彎道超車的機會來了,它就是光子晶片。近日,由清華、北大、北交大等高校的博士生組成科研團隊,負責光子人工智慧晶片項目研發落地,這是繼美國之後在全球第二個專門從事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研究的團隊。通過多年的追趕,現在國內電子晶片設計領域能力已經顯著提升,和國外相同領域差距不大。不過設計出來後,在生產製造環節,我們明顯處於劣勢,嚴重依賴國外生產的高標準光刻機。
  • 天問一號出徵火星,中國要彎道超車嗎?美媒解釋令人意外
    目前除了中國「天問一號」之外, 今年7月份飛向火星的有阿聯借日本H-2A火箭搭載發射的「希望」火星探測器以及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三國火星探測器角力,誰又能更勝一籌呢?分析認為,三國探測器中,「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更多是中東土豪阿聯的炫富行為,畢竟阿聯連發射火箭都要依靠日本的技術,「希望」號能夠帶給人的驚喜少之又少。
  • 彎道超車,雲圖能成為智能家居界的蘋果?
    在行業中發起「彎道超車」的例子並不少見,甚至蘋果顛覆智慧型手機同樣是一次「彎道超車」,當然即便是超車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像蘋果就是抓住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的契機。現階段說智能家居顛覆性變革當然也不是「無的放矢」,4.0時代背景中的「全屋智能」、「全場景」也都是品牌方的機遇,只不過對於新玩家或許更有利。
  • 「天問一號」眾望所歸,僅發射一周就傳來喜訊,實現「彎道超車」
    這不近日就聽說,中國「天問一號」不負眾望,發射一周後傳來喜訊,首次實現了「彎道超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同一時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還有美國在7月30日發射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以及7月20日凌晨5點58分,阿聯成功發射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
  • 日本彎道超車,2024年​棄​火星本身上衛星,成功率有多高?
    並且有能力來進行改變。日本「彎道超車」,實力不可小覷我們說了上火星也具有證明科技實力的一方面,在2020年的時候,進行火星探測器發射的國家是非常多,相繼有阿聯、中國和美國先後發射探測任務,最終到底誰成功,誰失敗沒人知道,或者說都成功等等,因為最關鍵的火星探測器發射——最難的點是在著陸時刻,所以我們還是挺擔憂所有的探測器的,當然我們也要相信大家有探測的實力,著陸問題也不大。
  • 拒絕美國籍!助力中國晶片彎道超車?網友提醒:注意安全!
    然而,危機危機危中有機,特別是在美帝借華為卡脖中國晶片、阻礙中國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22歲攻克世界百年難題、拒絕加入美國籍的中國天才曹原的出現,讓國人倍受振奮!22歲攻克百年難題震驚世界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國天才曹原更是應了這句古語。2020年5月6日,年僅24歲的曹原在美國《Nature》雜誌上連發兩篇重磅論文,再次成為全球科學界關注的焦點。
  • 2020年收官「王炸」,碳基晶片橫空出世,國產晶片要彎道超車了
    全球的半導體行業損失慘重,美國多家半導體公司不是倒閉就是被收購,而很多國家意識到,將核心技術掌握在手中的重要性,就像是中國,迅速的對晶片製造發起了衝擊,2020年收官「王炸」,碳基晶片橫空出世,國產晶片要彎道超車了。
  • 美國優勢不再?外媒:中國再次彎道超車
    而138個國家的官宣也代表了北鬥系統有這個能力,畢竟沒有國家會拒絕先進的技術。要知道,之前美國的GPS在導航系統市場一直佔據領先的地位,就連我們國內都離不開它。但是現在看來,北鬥的橫空出世讓美國的優勢不再,國內也將徹底擺脫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