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八十一難中,這一難全靠豬八戒!他出了大力才得以通過

2020-12-07 騰訊網

《西遊記》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在我國幾乎家喻戶曉。其中唐僧取經的故事,更是老少皆知,一路上共有九九八十一難,其中大部分是孫悟空降的妖,或者是孫悟空請人來降的妖,豬八戒偶爾做幫手,沙和尚出場的機會就更少了!但是在這一難中,卻主要依靠豬八戒才得以通過!是什麼呢?

在《西遊記》中有這麼一難,發生地在陀羅莊,在央視版《西遊記》中改編為蛇精,並且讓蛇精修煉成了人形。在原著中這個蛇精是沒有修成人形的,幾乎算是最弱的妖怪了,被孫悟空很輕鬆的就給殺了!但是這一難中,還有一個關鍵,央視版沒有拍出來,就是,這裡有一條《西遊記》中最難走的路!

當地的老者道:且休道前去艱難,只這個地方,已此難過。我這莊村西去三十餘裡,有一條稀柿疼,山名七絕。這山徑過有八百裡,滿山儘是柿果。古雲柿樹有七絕:一益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枝葉肥大,故名七絕山。我這敝處地闊人稀,那深山亙古無人走到。每年家熟爛柿子落在路上,將一條夾石胡同,盡皆填滿;又被雨露雪霜,經黴過夏,作成一路汙穢。這方人家,俗呼為稀屎疼。路被堵實了不說,這條路還有八百裡長。

這條路,還是西行的必經路!先前妖怪作亂,被孫悟空給殺了,但是這條路怎麼辦?本來當地百姓見孫悟空替他們除了妖怪,還打算集資替他們重新修一條路:令高徒與我們降了妖精,除了一莊禍害,我們各辦虔心,另開一條好路,送老爺過去。但是孫悟空說過去雖然難,但是重新開路更難,只是害怕沒人管飯!

當地人連忙說管飯怕什麼,於是悟空就提出:既如此,你們去辦得兩石米的乾飯,再做些蒸餅饃饃來,等我那長嘴和尚吃飽了,變了大豬,拱開舊路,我師父騎在馬上,我等扶持著,管情過去了。豬八戒出場了!本來他不願意,但是唐僧提出給她記頭功他就同意了!也是作者的一點諷刺吧,神也是有利慾心的!

豬八戒一聽記功就開始炫耀:我老豬本來有三十六般變化,若說變輕巧華麗飛騰之物,委實不能;若說變山,變樹,變石塊,變土墩,變賴象、科豬、水牛、駱駝,真箇全會。只是身體變得大,肚腸越發大,須是吃得飽了,才好幹事。當地百姓提出管飯沒什麼,我們本來打算給你們開山帶的有乾糧,都拿出來了!給豬八戒吃!

更感人的是,豬八戒拱路的時候百姓怕他吃不飽,還特意回去做飯,當地的村莊離開路的山,來回有百裡,百姓都一直沒有怨言,實在是實誠!然後豬八戒就吃了飯就幹活,八百裡的山徑,他用了兩天,終於拱成了。這一難,降妖其實不是難事,主要的開路,八百裡的路,又是充盈著惡臭,實在是難,但是豬八戒辦到了,的確該記他頭功!

相關焦點

  • 唯有人到中年後,再讀《西遊記》,才會發現豬八戒是最聰明那一個
    要說每一個中國人都能信手拈來的小說,除了《西遊記》筆者實在想不出第二本。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國人甚至能精準說出九九八十一難的每一難和各個妖怪。而《西遊記》之所以能流傳如此深遠,離不開本身過硬的品質。
  • 唐僧經歷的八十一難寓意太深刻了,看完了更佩服!
    唐僧是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是鬥戰勝佛,豬八戒是淨壇使者,沙僧是金身羅漢,白龍馬是八部天龍,從此白龍馬也真正恢復了龍的地位。所以回去的路上非常快,師徒五人可以直接騰雲駕霧了,不用再去走山川險道了。這時候靈山的如來佛祖問了觀音菩薩道:「唐僧師徒一共經過了多少難?」觀音菩薩掐指一算只有八十難,還不夠八十一難。所以觀音菩薩接著做法又讓唐僧師徒經過一難,結果唐僧師徒駕雲走得好好的,突然從天上直接就掉下來了。
  •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師傅是誰?通過什麼人脈本事得以在天庭擔任...
    豬八戒具有先天過人的資質,還可以從他被貶下凡來,在浮屠山遇到烏巢禪師,烏巢禪師也立即看出他是非同尋常的妖精,一心要收到為徒時就可以驗證。可以說烏巢禪師在西遊記中可不是一般人物,其所展示出來的功力絕對是頂級大神仙才具有的。能夠被烏巢禪師親眼看中的人絕對不是凡品。對烏巢禪師這樣一位祖師級的人物的厚受,豬八戒竟然都沒有答應做烏巢禪師的徒弟,可見以前豬八戒以前的經歷是多麼的非凡。
  • 這麼多神仙下凡,為什麼只有豬八戒投錯胎呢?其實他說了彌天大謊
    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故事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走了十萬八千裡,最後取得真經的故事。這本書對於後世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甚至電視劇都被翻拍成了不同的版本。
  • 你看看豬八戒說的一句話,就懂了
    師徒四人西天取經,路上九九八十一難,三個徒弟可謂是各顯靈通,隨著讀者越挖越深,《西遊記》的解說版本也越漸豐富,有人說實力最強的不是孫悟空,要不你回到天庭那個時期你比比;有人又說豬八戒在天庭的背景不容小覷,你看看他的人物關係就知道。還有類似等等語句,讓人深思這名著中的人物到底會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線索。
  • 滴滴七年:打商戰、鬥人性,九九八十一難還要過幾關?
    2商業層面,滴滴已經靠此前的商業戰爭建立了一定的壁壘,他們有可能通過中國的相關衍生業務實現扭虧為盈。 3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上,滴滴顯然比Uber們擁有更好的想像力,這應該也是他們堅定國際化的底氣所在。
  • 開心一刻:演到豬八戒背媳婦這一集,我突然想到一個豬八戒的謎語
    開心一刻:演到豬八戒背媳婦這一集,我突然想到一個豬八戒的謎語來自豆豆的笑話:哥們兒:你是不是去過武夷山頂?我:是啊,你怎麼知道的?哥們兒:還真是你啊!來自豆豆的笑話:太白金星在御書房秘密向玉帝匯報工作:「陛下,諸事不順呀,東海深捕計劃擱淺,地府KTV被閻王查封,天河溼地觀光帶工程被否;凌霄寶殿擴建工程沒通過;蟠桃園新農村建設王母不同意;天庭醫藥改革太上老君帶頭反對……」玉帝問道:「這幫混蛋……」就在這時,千裡眼順風耳來匯報:「陛下,花果山有個猴王,正在操練兵馬,您看這如何是好?」
  • 看他上司是誰,三世佛齊出動才降服
    看他上司是誰,三世佛齊出動才降服唐僧取經團隊的組合,應該是西天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等神仙,精挑細選、認真甄選的最佳結果。從傳統國學文化上來講,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的五行屬性,蘊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力量,而天地自然萬物的組成,也不外乎這種五種元素。
  • 孫悟空能一眼識別出妖怪,卻辨不出真假唐僧,這是為什麼
    在《西遊記》中,取經團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遇到無數的妖怪,哪個妖怪都逃脫不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比如在黃峰嶺,黃風怪颳起一陣惡風,孫悟空用「抓風」之法,抓了一把風聞出了腥氣味,便料定前面有妖怪。在「三打白骨精」時,那白骨精三次變化,都被孫悟空睜火眼金睛一下就看出來了。
  • 西遊記黃風怪吹傷孫悟空眼睛,豬八戒怎麼沒事兒?因他有一樣本領
    其實原著小說並不是這麼一回事,黃昏過來並不是用一盞燈油把孫悟空給吹瞎了,而是用了一樣法術叫三昧神風。這個三昧神風有多厲害呢?按書裡的描述那確實是太厲害了。西遊記原著小說是這麼描寫三昧神風的。黃河浪潑徹底渾,湘江水湧翻波轉。碧天振動鬥牛宮,爭些颳倒森羅殿。五百羅漢鬧喧天,八大金剛齊嚷亂。……老君難顧煉丹爐,壽星收了龍鬚扇。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風吹斷裙腰釧。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難取匣中劍。
  • 孫悟空、唐僧和豬八戒分別代表三種佛教元素,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因此我們看到在小說中處處都體現這佛教的很多哲學思想,並通過其中角色的一言一行表現出來。而從孫悟空、唐僧和豬八戒三人身上表現出來的言行,其實就是這三個角色佛教修行的過程。在佛教的修行中,弟子們必須要完成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斬卻「三毒」。所謂「三毒」便是指貪嗔痴,它們被佛教認為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唐僧師徒的修煉也是從這個方面開始的,其過程都在表現在西天取經的故事中。
  • 最累的卻是豬八戒!
    如果按照正常成年人步行每秒一米的速度,再按照一天平均走十小時的時間來算,那麼一天走完的路程是三萬六千米,共計三十六公裡,合計七十二裡路。西天取經一共是十萬八千裡,用這個數字除以每天七十二裡的速度,算下來一共需要花一千五百天的時間,在按照每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時間算,大概是四點一年。
  •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在天庭是天蓬元帥,為何跟了唐僧後,變那麼慫?
    這還得從豬八戒的本事說起了,眾所周知,孫悟空會的是地煞七十二變,而豬八戒會的則是天罡三十六變,從數字上來看,孫悟空的比之要多出一倍,但從質量上來講,天罡三十六變才是大道,才是最難學會的。而看似笨拙的豬八戒卻能學得會,這說明了什麼?不是很好的說明了豬八戒不僅不傻不笨,而且很聰明嗎?
  • 從育兒視角看《西遊記》,解析孩子的「全腦優勢」,破解溝通難題
    相信每個人從小到大一定都看過《西遊記》,我們會為孫悟空的聰明機智拍手稱道;會為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感到無奈;會為沙僧的吃苦耐勞而點頭誇獎;會因唐僧的堅定意志而激勵自我。其實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西遊記》裡的團隊四人可不是隨便分配的,裡面的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和思維偏好,而正是這樣的不同使他們組成了互補的"最強團隊",這才能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
  • 徵服北極黃金水道 探秘中企船隊開拓「冰上絲綢之路」的九九八十一難
    韓國敏說:「一聽到有這個項目我們就思考,在北極圈要拿到項目,有實力之外,必須有北極圈的嘗試和經驗,這是一個考量。」另外,就是從航運的角度看,北極航道有更大的優勢。通常情況下,連接亞太和歐洲地區的主要航線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或繞道非洲好望角,但通過北極東北航道航行,能比傳統航線節省1/3的時間和航程,可大大節省燃油等各項成本,也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排放。
  • 20年後重讀《西遊》:婚姻一地雞毛,缺的是真行者,多的是豬隊友
    結果豬八戒來了一句,誰知道這是不是猴哥使的手段?這把背後捅來的刀又狠又準,讓悟空嘗盡了緊箍咒的滋味。類似這樣豬隊友的神操作,自從有了豬悟能,縱使你有十八般武藝七十二般神通,也會讓你怒從膽邊生,咬碎鋼牙和血吞,甚至怒吼一聲,「有你這樣的隊友,我要這金箍棒有何用?」
  • 《西遊記》:「八十一難」故事的演化過程
    可以看出一至四折對應的是「八十一難」中「金蟬遭貶」、「出胎幾殺」、「滿月拋江」、「尋親報怨」。在楊景賢雜劇中,西天吡盧伽尊者託化於中國海州弘農縣陳光蕊家為子,長大出家為僧,往西天取經闡教,其父陳光蕊,其母殷開山之女,為劉洪所害,其被拋入江中,蒙丹霞禪師撫養一十八載,這才長大成人,為唐王器重,封為三藏法師,西天取經,這幾個情節與吳承恩《西遊記》中前四難的描述大同小異。
  • 唐僧取經14年,81難,平均一年5.8難,每兩月1難,他過得比我好啊
    1,唐僧取經14年,共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平均一年五點八難,也就是每兩個月1難,我覺得他過得比我好多啦。2,有個大媽,女兒遠嫁外地,她去女兒家住了幾天,回來就長籲短嘆,說把自己女兒嫁得太遠了,朋友就問她:「路上太折騰啦?」
  • 嵊泗旅遊丨西北風一吹,鰻魚鯗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曬得梆硬,但飯鍋頭...
    他曾說:海邊人吃魚最講究,春天品鮮、夏天吃活、秋天嗜肥、冬天則是「鯗」字當道。這話就十分精準了,將漁家海鮮的風味用寥寥幾筆精準概括,也與嵊泗人的飲食習慣十分貼合。周作人先生的故鄉紹興,也是鍾愛吃海鮮的地方,且與擁有海島的台州不遠,而嵊泗遷徙的先民與台州則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故而我們能從先生的話語中品讀出漁家鮮味的親切感。
  • 大力教育能否「大力出奇蹟」?
    關於孩子的成長,課後輔導其實只是其中一小塊。」在10月29日,字節跳動啟用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的相關發布會上,大力教育CEO陳林給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他認為,校園和家庭教育場景同樣有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如果簡單梳理一下近年來教育行業的投融資事件,確實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為什麼在校園和家庭教育領域投的投融資「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