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但又有人說三個和尚沒水喝?

2021-01-09 正心正舉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種情況下「1+1+1」大於3。這在群體成員活動的效率角度上,稱之為「群體的增力作用」。

「三個和尚沒水喝」,這種情況下的「1+1+1」卻等於0了。這在群體成員活動的效率角度上,稱之為"群體的減力作用"。這種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組成的群體產生的內聚力或摩擦力,在社會心理學上,統稱為"關係場效應"。

「關係場效應」給人們的提示是人們在與集體融合的過程中,既不能忽視群體對個體智慧的促進作用,也不能迷信群體與群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比個體活動更有效率。

對這種「關係場效應」,我國一些大專院校的社會心理學家從群體決策與個人決策方面進行了具體的比較、分析。

一是群體決策的精確性,速度和個人決策的比較

許多研究證明,群體決策的精確性高於個人決策,這是因為群體成員間的相互提示和啟發促進了信息交流,提供了許多選擇方案,同時,成員間還能彼此檢查對方意見所存在的不足;而個人決策由於是單獨進行的,不能交流信息,也無法檢查自己意見是否正確,所以難免失誤。但是,群體決策的速度往往低於個人決策,這是因為群體決策時,成員間要相互交流信息,相互磋商和補充,容易造成時間上的延長,故在速度上就不如個人決策快。群體決策雖然具有精確性,但它不適宜於在緊急情況下進行。同時,這種精確性也不是絕對的,因為群體中存在著地位作用,即地位較高的人的意見對群體有較大的影響,容易使人服從。對此,如不能很好地給予解決,也容易使決策發生失誤。

二是群體決策的方法和創造性與個人決策的比較

有關實驗結某表明,單獨工作的人比群體活動的人更能集中精力,並不受他人影響。顯然共同工作會產生社會促進。但幹擾也大,使精力分散。因此,群體決策在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創造性建設上,低於個人的決策。不過,這是指揮群體形成初期其決策水平低於個人,而工作一段時間後,就會高於個人。

三是群體對邏輯性問題的決策與個人決策的比較

有一些研究指明,用邏輯方法解決問題,而且只有一種答案時,群體決策水平低於個人決策水平。它所以低於個人決策水平,乃是由於成員間相互刺激,經常打斷對方邏輯思維,從而分散了注意力,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干擾,所以不能集中精力進行邏輯推理,這樣就妨礙了成員的工作。而個人決策,由於無人幹擾,思維連貫,因此優於群體決策。但是,在解決複雜的邏輯問題時,如果分工合作,每個成員獨自完成自己負擔的那部分任務,然後和同事一起交換意見,彼此檢查錯誤,這樣,群體決策就會優於個人決策,因為複雜的問題需要多種知識和技能,所以適合於群體解決。

四是異質群體和同質群體決策的比較

異質群體指成員人格各不相同,同質群體指成員有著相同或相似的人格。一般來說,異質群體的決策要優於同質群體。這是由於異質群體在知識結構,性格特徵和才能方面各不相同,從而提供了更多不同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意見,使偏見得到調節和中和。而同質群體因為在知識,才能、性格特徵方面的相同,所以考慮問題的思路也容易相同,這雖然減少了角色衝突,但容易出現相同的偏見。

群體中的「關係場效應」告訴我們:

既不能忽視群體對個體智慧的促進作用,也不能迷信群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比個體活動更有效率。這就是說,要正確認識群體發展和個體發展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個體的發展必須依賴群體發展所提供的環境和條件,而群體的發展又只能通過其中個體的發展才能實現。群體的作用正是通過個體表現出來的,任何群體的生命力都取決於其中的個體的活力。

角色群體對角色個體的約束力如果超過一定的度,個體就會因「去個性化」而失去活力,從而使你所在的群體的生命力也逐漸衰竭。認識到這一點對於你如何自覺地使自己成為角色群體中的「皮匠」,而不是成為「和尚」,如何使自己所在的角色群體不斷產生良性「關係場效應」,也許不無裨益吧!

相關焦點

  • 管理啟示:三個和尚為何沒水喝?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為青年,ID:Jayden701V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三個和尚為何沒水喝?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想要避免「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現象,就要明確責任,按照4個步驟去鎖定、落實責任。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為何會這樣呢?
  • 三個和尚沒水喝?——越聚集越發光,一項中國人改寫光物理課本的...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題:三個和尚沒水喝?——越聚集越發光,一項中國人改寫光物理課本的科學發現新華社記者餘曉潔、田曉航「科學真美!」在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唐本忠眼中,科研通向一片無限可能性的新天地,令人興奮、充滿希望。
  • 《三個和尚》:豆瓣8.7分的背後,是對利己主義者的人性批判
    伴奏音樂與人物的動作配合的節奏恰如其分,開頭三個和尚的依次出場,大汗淋漓地上山尋廟,伴奏是具有舒緩性的;小和尚與高和尚在計較挑水工作量時,伴奏是激烈而充滿衝突性的;三個和尚面對大火蔓延時來回奔跑,伴奏則是緊張而急躁性的。伴奏幾近完美地調動了觀眾的情緒,隨著此起彼伏的音樂,那顆時而憂心時而歡喜的心也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貝多芬說:「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
  • 團隊成員出工不出力,三個和尚沒水吃?掌握這三招,發揮團隊潛力
    我們從小就學過《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寓言故事:一座山廟裡開始只有一個小和尚,他經常挑水喝,後來瘦和尚來到廟裡,他們兩個抬水喝,接著又來個胖和尚,三個和尚你瞅我我瞅你,誰也不去打水,結果一天晚上,一隻老鼠打翻了油燈,把廟宇點著了,三個和尚嚇壞了,趕緊去打水,齊心協力把大火撲滅。
  • 中國兒藝創作的《三個和尚》演遍五大洲,非常中國,又非常現代
    中國兒藝創作的《三個和尚》演遍五大洲,非常中國,又非常現代,充滿智慧和藝術審美,可以讓澳門小觀眾了解到,我們美麗的國家有這麼美的故事。甲和尚觸景生情隨口說:「這個廟為什麼一片荒廢悽涼呢?」乙和尚說:「一定是和尚不虔誠所以諸神不靈。」丙和尚說:「一定是和尚不勤勞所以廟破不修。」甲和尚又說:「一定是和尚不敬業所以信徒不多。」
  • 為什麼你喝地藏水沒效果呢?
    為什麼你喝地藏水沒效果呢 《地藏菩薩本願經》 夢參老和尚 講解 地藏王菩薩以他大慈大悲的力量加被我們這一些人,我們現在雖然沒有完全相應,這個種子種下去了,還得一生一生地相續不斷,切忌中斷。
  • 諸葛亮上知天文 下曉地理 但為什麼有人說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不僅出現了曹操、劉備、孫權等一代梟雄,更有司馬懿、諸葛亮的智慧令人驚嘆,司馬懿之子司馬炎更是滅曹魏建西晉,統一中原地區,給已經歸西的司馬懿無限的尊榮,而反觀諸葛亮「霸業未成」抱憾而亡,兩人實力與智慧平分秋色
  • 俗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說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與諸葛亮有關的俗語,有一句更加廣為流傳,那便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很多人都聽過這個俗語,也知道這個俗語的意思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而這個俗語背後,有著怎麼樣的民間故事呢?這個故事出現在草船借箭中。大夥都知道,赤壁之戰中,周瑜為了刁難諸葛亮,限令諸葛亮三天內造十萬隻箭。
  • 說出來你別不信,比如和尚也會賣豬肉
    但這一次,你可以放心,我今天帶給你的這三個冰冷的知識在正常時期是很少見到的,它們都來自官方歷史,例如,標題提到僧侶也賣豬肉。第二,好茶不容易喝看過新版《三國演義》的人一定注意到,劇中經常出現諸葛亮給關羽和張飛泡茶的場景,但是我想說的是,關羽和張飛作為一個純正的北方人,如果他們同飲同一時期的茶,他們可能會嘔吐,因為那不是現在的茶(只有南方人喜歡喝茶,而且在明朝以前有規律地喝茶)。據史料記載,宋朝以前,中原地區飲茶基本等同於飲茶,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印度人喝恆河水卻沒生病?看看真相到底是什麼?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歷史,還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古國所以在印度人的眼中,恆河就是一條聖河因為印度教的信仰問題,所以印度人認為恆河可以洗去畢生罪孽,因此常常在河水中洗澡,此外他們為了讓死去的親人也洗去罪孽,會將骨灰撒在河中,甚至有人直接將屍體和葬禮用品等全部丟入河中任其自由漂流
  • 萬萬沒想到!這15句英文諺語竟和中文神同步!
    諺語,我們都不陌生,作為口口相傳的「民間短語」,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說,比如: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Bad news has wings.壞事傳千裡。但因為文化上的差異,諺語的中英文翻譯之間總是存在著某種意境上的遺憾。
  • 六個和尚沒水喝?結合秦國削弱楚國的過程,聊聊合縱為啥敗給連橫...
    如果說秦國是西邊的惡狼,那齊國則是東邊的猛虎,而且還是只笑面虎。論實力與地理資源,齊國與秦、楚相比絲毫不落下風(《資治通鑑·周紀二》):齊四塞之國,地方二千餘裡,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臨菑之塗,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揮汗成雨......過衛陽晉之道,經乎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比行。百人守險,千人不敢過也。
  • 王者漫畫:諸葛亮喝下肥宅快樂水後,身體發生變異成「綠巨人」!
    王者漫畫:諸葛亮喝下肥宅快樂水後,身體發生變異成"綠巨人"! 王者漫畫:諸葛亮喝下肥宅快樂水後
  • 夢參老和尚談虛雲老和尚:我問過他自己,我說老和尚你開悟沒有?
    夢參老和尚談虛雲老和尚:有些個老和尚辦了佛學院,那天我跟老法師說了,辦辦不想辦了。就是虛雲老和尚,他都跟我們小和尚講,好好讀吧,過這幾年,我就不辦了。大家知道什麼原因嗎?後來的人哪不知道前人為道、愛護學子的心,辦學是留眾啊供養大眾啊,他就是感覺著寒心啦。
  • 現在網上居然有人說虛雲和尚沒有活到120歲,你怎麼看?
    現在網上居然有人說虛雲和尚沒有活到120歲,你怎麼看?悟空問答上有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懷疑虛雲?」我看了下面的回答和評論,真是有不少人附和著。於是我也談了一下自己的感受。我真是不敢相信!居然有人懷疑虛雲老和尚沒有活到120歲,我也是佩服這些人的無知無畏啊!
  • 為什麼有人一喝水就想尿?喝下去的水,究竟需要多久變成尿?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睡前喝兩口水,就會感覺有尿意。 哪怕只有短短幾分鐘,準備躺下睡時,還是要強迫自己再去一趟廁所。 但也有一些人,喝了水幾小時後卻毫無尿意…… 喝下去的水,過多久會變成尿
  • 管理學——和尚的故事
    題記:手上準備了大概120+的小故事,都和管理學有關,先用和尚的故事開個頭(禪宗講究悟道),也引出管理學的四大核心要素: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一個星期過去了,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看望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等他看到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兒也不像一個星期沒喝水的樣子。他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星期沒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朋友帶他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但能挖多少算多少。
  • 三國:為什麼趙雲死了諸葛亮只是哭,而張苞死了,諸葛亮卻吐血?
    蜀漢建興6年,諸葛亮士兵康馬莊,糧草豐裕,準備北伐。突然颳起了大風,吹起了法庭前的松樹。孔明看到大事不好,打一分也要「打敗隊長!」說。大家都不相信,在喝酒,在喝酒,突然趙雲的兩個兒子來看丞相。孔明大為驚訝,把杯子扔在地上說。「結束了,子龍不見了!」「兩個人進來哭著說。」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同樣兵敗,為什麼馬謖被殺,而趙雲只是被降級
    為什麼會說趙雲之敗,也會導敗諸葛亮被迫退兵呢?這個時候,因為街亭已失,諸葛亮已經在退兵了,所以曹真沒有繼續追擊,但是如果街亭不失呢?曹真一定會繼續進攻的,因為過了箕谷,便是褒中和南鄭,是蜀軍運輸糧草的必經之路,就算曹真無法拿下,只要簡單的包圍,諸葛亮就得乖乖撤退。所以如此算來趙雲的失誤並不比馬謖小太多,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諸葛亮在戰後總結的時候,才會說「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
  • 有人說隔夜的開水不能喝,有科學道理嗎?
    之所以有些人說隔夜的開水不能喝,關鍵的原因就是認為放置時間較長的開水,水中的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升高,而且可能會受到一些微生物和細菌病毒的汙染,長期有飲用隔夜開水習慣的人,患癌的機率會增加。據有關科學研究表明,放置時間過長的開水,其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的確會有所升高,但還不至於超過飲用水的標準,只要我們儲存方式恰當,其實是完全可以飲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