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星
7月1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分別提出了到2022年、到2030年的總體目標。
到2022年,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實現。
意見提出了全方位幹預健康影響因素、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等主要任務。
其中,在全方位幹預健康影響因素方面,實施控煙行動是重要內容之一。意見指出,推動個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菸和二手菸暴露的嚴重危害。鼓勵領導幹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發揮控煙引領作用。把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
意見要求,研究利用稅收、價格調節等綜合手段,提高控煙成效。完善捲菸包裝菸草危害警示內容和形式。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達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此外,在防控重大疾病中包含了實施癌症防治行動。
意見強調,倡導積極預防癌症,推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序擴大癌症篩查範圍。推廣應用常見癌症診療規範。提升中西部地區及基層癌症診療能力。加強癌症防治科技攻關。加快臨床急需藥物審評審批。
意見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