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領域研究能力顯著提升,部分技術率先實現突破,但仍面臨基礎研究薄弱、核心技術掌握少,以及缺乏具備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大型製藥企業缺乏等問題。」
8月23日,在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與再鼎醫藥共同舉辦的「首屆CSCO——再鼎腫瘤學高峰論壇」上,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化學藥與醫療器械處博士楊陽說。
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二大殺手,目前我國惡性腫瘤的5年相對生存率約為40.5% ,與10年前相比,我國惡性腫瘤生存率提高約10% ,但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對中國患者危害特別大的腫瘤領域,如卵巢癌、腦膠質瘤等腫瘤類型上,由於長期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巨大。目前針對腫瘤治療的處於研發後期的在研新藥超過700種。
從2013年到2017年,全球批准用於腫瘤治療的藥物有63個NAS(新活性物質)。而目前,全球僅有9個國家的患者可以買到過半數的近5年內上市的新藥。
「為了進一步扶持生物醫藥技術這一發展新引擎,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領域發展,國家積極布局生物醫藥領域,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先後在生物醫藥領域部署了重大新藥創製、重大傳染病防治等一系列國家科技計劃。」楊陽說。
國務院近期發布的《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聚焦當前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並將癌症防治作為重點專項行動開展,明確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的主要目標。
「創新療法的出現將很大程度上改善當前腫瘤治療的格局。以婦科腫瘤為例,在PARP抑制劑這類創新療法出現之前,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近十年來無明顯變化。當前,中國仍有部分癌症領域的治療進展緩慢。」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郎景和說,未來,希望中國生物醫藥企業能專注於中國存在的巨大未滿足醫療需求,努力攻克對中國患者危害特別大的瘤種,不斷縮小中國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據資料顯示,以色列注重創新醫療科技尤其是醫療器械的開發,本土擁有超過1600家醫療科技公司,其中37%是醫療器械類公司,並且這個比例還在持續增長中。近期,再鼎引入的源於以色列技術的腫瘤電場療法Optune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授予創新醫療器械資格的認定。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馬愛平
編輯:毛夢囡
審核:王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號ID:kepuing>
中國科普網官方微信
科技部主辦權威科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