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2030年目標: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於46.6%!創新療法或將改善腫瘤...

2020-12-05 中國科普網

「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領域研究能力顯著提升,部分技術率先實現突破,但仍面臨基礎研究薄弱、核心技術掌握少,以及缺乏具備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大型製藥企業缺乏等問題。」

8月23日,在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與再鼎醫藥共同舉辦的「首屆CSCO——再鼎腫瘤學高峰論壇」上,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化學藥與醫療器械處博士楊陽說。

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二大殺手,目前我國惡性腫瘤的5年相對生存率約為40.5% ,與10年前相比,我國惡性腫瘤生存率提高約10% ,但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對中國患者危害特別大的腫瘤領域,如卵巢癌、腦膠質瘤等腫瘤類型上,由於長期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巨大。目前針對腫瘤治療的處於研發後期的在研新藥超過700種

從2013年到2017年,全球批准用於腫瘤治療的藥物有63個NAS(新活性物質)。而目前,全球僅有9個國家的患者可以買到過半數的近5年內上市的新藥。

「為了進一步扶持生物醫藥技術這一發展新引擎,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領域發展,國家積極布局生物醫藥領域,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先後在生物醫藥領域部署了重大新藥創製、重大傳染病防治等一系列國家科技計劃。」楊陽說。

國務院近期發布的《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聚焦當前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並將癌症防治作為重點專項行動開展,明確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的主要目標。

「創新療法的出現將很大程度上改善當前腫瘤治療的格局。以婦科腫瘤為例,在PARP抑制劑這類創新療法出現之前,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近十年來無明顯變化。當前,中國仍有部分癌症領域的治療進展緩慢。」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郎景和說,未來,希望中國生物醫藥企業能專注於中國存在的巨大未滿足醫療需求,努力攻克對中國患者危害特別大的瘤種,不斷縮小中國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據資料顯示,以色列注重創新醫療科技尤其是醫療器械的開發,本土擁有超過1600家醫療科技公司,其中37%是醫療器械類公司,並且這個比例還在持續增長中。近期,再鼎引入的源於以色列技術的腫瘤電場療法Optune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授予創新醫療器械資格的認定。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馬愛平

編輯:毛夢囡

審核:王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號ID:kepuing>

中國科普網官方微信

科技部主辦權威科普平臺

相關焦點

  • 國務院:研究利用價格調節等手段提高控煙成效 2030年總體癌症5年...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星7月1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分別提出了到2022年、到2030年的總體目標。到2022年,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 PhRMA:生物製藥行業致力提升癌症患者獲益,1100多種潛在創新藥物正在開發中 | 新聞稿
    根據最新數據,僅2016年至2017年間,死亡率下降了2.2%,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年降幅。在中國,癌症五年相對生存率也穩步提高。從2003年到2015年,生存率從30.9%躍升至40.5%。中國致力於繼續保持這一上升趨勢,目標到2022年和2030年生存率分別增長至43.3%和46.6%以上。癌症療法的不斷創新可以減少癌症死亡並為實現這一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 創新藥為癌症患者帶來新希望,患者生存率顯著提高
    Cance博士表示:「我們發現,肺癌和黑色素瘤死亡率的顯著下降,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過去十年中,抗癌藥物在研發以及新療法的突破及巨大進展,如免疫療法,這一領域的飛速發展,為廣大癌症患者帶來了真正的希望。」在中國,癌症已成為嚴重威脅中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癌症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
  • 日本公布癌症3年和5年生存率(附:日本十大權威醫院推薦)
    News近日,日本公布癌症3年生存率總體為71.3%,5年生存率總體生存率為65.8%,我國為40.5%。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利用從日本全國治療癌症醫院的統計信息,將2011年確診的癌症患者3年生存率(2011年3年生存率統計),以及2008年和2009年確診的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2008和2009年5年生存率統計)整理成報告,並在網站上公開。一般來說,5年生存率被視為癌症的治癒指標。
  • 2020年美國癌症統計報告
    預計2020年,美國將有606520例癌症死亡病例,相當於每天將有1600多人死於癌症。生存率最低的則是胰腺癌9%、肝癌18%、肺癌19%、食道癌20%。 除了腎癌和胰腺癌以外,黑人患者的生存率均低於白人患者,其中黑人和白人生存率差異最明顯的是黑色素瘤(25%)、子宮體癌(22%)、口腔癌和咽喉癌(19%)以及膀胱癌(14%)。
  • 免疫 | 5年0復發,這個腫瘤疫苗厲害了
    研究結果表明:       在5年的隨訪後,46例接受GP2+GM-CSF治療的HER2+患者的5年DFS發生率為100%,無一復發,而接受GM-CSF治療的50例安慰劑患者的5年DFS(無病生存期)發生率為89.4%(95%CI:76.2,95.5%)(p=0.0338)。
  • 癌症免疫學家Carl June:5年內所有血液腫瘤都能被細胞療法治癒
    CAR-T療法的原理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人工改造腫瘤患者的T淋巴細胞,在體外大量培養後生成腫瘤特異性CAR-T細胞,再將其回輸入患者體內用以攻擊癌細胞。2011年,Carl June的團隊用這種療法成功治癒了一名急性白血病復發的小女孩艾米麗,使其成為世界首例通過該療法治癒癌症的臨床病人,堪稱醫學界的奇蹟。
  • 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發布 推動早診早治規範化進程
    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杜鵬表示,在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各學組組長、委員及專家的共同努力下,肺部腫瘤、胃腸腫瘤、食道腫瘤、泌尿系腫瘤、肝膽腫瘤、婦科腫瘤等瘤種的早癌篩查有了權威的指南,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早癌篩查需要規範化。」北京抗癌協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在會上強調,早癌篩查需要科學的指南和嚴格的管理。
  • 禁食療法或可有效改善癌症的治療
    ,外科手術能夠移除患者機體的腫瘤,而化療和放療則能夠殺滅機體的癌細胞;隨著個體化療法的進展,在腫瘤中鑑別出特殊的突變就能夠幫助科學家們進行不同療法的選擇,而這無疑能夠改善患者的存活率。但對於化療所引發患者機體健康細胞的副作用上,科學家們並沒有開發出可行性的方法來對其進行改善,這就會限制臨床上患者使用的藥物劑量;過去20年裡,科學家們在動物機體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改變動物空腹和進食的周期來限制動物機體卡路裡的攝入或許就能夠給健康細胞帶來一定的保護效應,同時還會增加殺滅癌細胞的白細胞的水平。
  • 晚期癌症患者4年總生存率達44%!上市CAR-T療法長期隨訪數據...
    而就在今年12月5日的ASH年會上,我們迎來了CAR-T細胞療法的長期治療數據!  圖片來源:ASH官網  在2017年,一共有2款CAR-T細胞療法獲批上市,都是適用於晚期復發難治的血液腫瘤患者,換句話說,就是很晚期的癌症患者,並且已經接受過其他治療後無效的癌症患者,而也是因此,
  • 拜登贏了,「癌症登月計劃」將被重啟!這個計劃究竟是什麼?
    該計劃提出的總體目標是,要使癌症研究的相關進展速度翻一番,在5年內取得原本計劃10年取得的進步成果。拜登希望像當年完成登月壯舉一樣,整合美國科技資源,計劃用12年時間一舉攻克癌症。 然而,這一「癌症登月計劃」隨著2017年川普總統上臺,而被束之高閣。拜登上任後,「癌症登月計劃」將會被重啟。
  • 癌症生存率97%,質子重離子這個「神仙療法」究竟是什麼?
    質子重離子治療是目前國際公認最有效最尖端的放療技術,因為能夠準確殺死腫瘤細胞,對於正常組織的副作用小,治療過程無痛苦,被譽為「癌症剋星」。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醫院曾公布了35位患者5年隨訪統計情況。
  • 5年生存率不足5%致命腦瘤,迎來免疫治療曙光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常見的一種腦瘤,也是當之無愧的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平均生存期僅1年,五年生存率不足5%。對於這種腫瘤,目前沒有任何治癒方法,治療很困難,主要是因為以下五個原因。
  • 上海探索「免疫治療+」殺滅腫瘤 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
    以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名字命名的上海孟超腫瘤醫院6日試運行。上海孟超腫瘤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6日電(陳靜 肖鑫)上海孟超腫瘤醫院6日在位於上海嘉定安亭的上海市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試運行,將探索開展「免疫治療+」,致力實現為腫瘤患者實施個性化精準治療。據了解,所謂免疫治療,是指恢復人體對抗和殺死腫瘤的免疫能力,而不直接作用腫瘤細胞。
  • 早篩技術不放過一點癌症的蛛絲馬跡
    視覺中國供圖對於民眾而言,癌症篩查不僅有助於提高居民防治癌症的核心知識知曉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居民主動參與篩查意識;此外,還有助於進一步完善癌症整體防治網絡,推動癌症診治走向規範化、均質化。陳 明浙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主任癌症篩查是降低惡性腫瘤死亡率最為有效的途徑。
  • 基因編輯放大招:改變基因序列,提高兩大難治性癌症生存率
    結果發現:患有膠質母細胞瘤的小鼠,原本預計壽命僅為15個月,5年生存率僅為3%,而在規範使用該技術進行單次治療後,可有效延長平均一倍的壽命,將其總生存率提高了約30%。由於其是創新技術,因此成本更加低、製作更為簡便、快捷更高效等優點。所以,也更受科研、醫療等領域的喜愛。這項備受關注的基因編輯技術,是由細菌和古細菌等微生物中的基因組序列,可以通過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進行有選擇地被編輯或調控。
  • 脊髓灰質炎病毒竟使晚期腦瘤生存率提高4倍【NEJM】
    基因重組脊髓灰質炎病毒療法(PVSRIPO),顯著改善了復發性膠質瘤患者的長期生存。顯著改善2年生存率:21%對比14%,提高近1倍,自治療第二年,兩組OS曲線開始明顯分離,PVSRIPO療法優勢顯現。 3年生存率優勢更加明顯:21%對比4%,提高了4倍,隨時間推移OS曲線進一步分離,PVSRIPO療法優勢進一步顯現。
  • 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十年上升近十個百分點中國腫瘤診療水平突飛...
    張 濤攝(人民視覺)根據5年來中國腫瘤登記數據顯示,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仍有上升趨勢。但隨著醫療水平和醫療質量的不斷提升,醫療技術能力不斷進步,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也穩步提升,生存質量得到改善。下一步,國家癌症中心、國家腫瘤質控中心將持續完善腫瘤質控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好國家腫瘤單病種質控平臺及全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作用,對醫療機構腫瘤診療質量相關指標開展持續監測,促進腫瘤診療質量持續改進,不斷完善我國腫瘤診療質控體系。食管癌患者生存率已經高於發達國家治療癌症,提升腫瘤診療水平非常關鍵。
  • 用好「心藥」,癌症治癒率提高50%(患者篇) |治癒率|生存率|安慰劑|...
    據北京腫瘤醫院統計:凡能正確認識癌症、善於調整心態的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達到75%;反之,沒有做到這一點的患者,5年生存率僅有25%。這個數據再次表明:50%的癌症患者,沒能活過5年,是死於自己的心態,即「心病」。三、探究「心病」根源,了解「心病」特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