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申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5154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很多人都認為,多吃肉不健康,增加心臟病風險,會導致鐵過量,會導致痛風。
而最近幾年,國外很多人開始純肉飲食,你可能都覺得,只吃肉真的好嗎?會不會有點太極端了?
沒有蔬菜水果,維生素C從哪兒來?吃肉太多,會不會蛋白質超標?會不會腎衰竭?出現鐵過載的情況?
其實,我在以前的文章寫過了很多點,具體可以參考文章相關閱讀→《只吃肉,不吃蔬菜的因紐特人,為什麼沒有壞血病?》
事實上,國外很多朋友開始純肉飲食,他們發現純肉治癒了他們自體免疫性疾病,精神性疾病,皮膚病等等問題。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它連續進行了7周的純肉飲食,純肉飲食前後,還專門做了體檢。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體檢結果,也許很多問題,你就會找到答案。
Andy:為了健康,我決定嘗試純肉飲食
Andy Babkes 是個營養學家和健身教練,他常常花大量時間學習營養學知識,並喜歡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發現和體會。
大約2年前,Andy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了蕁麻疹,根據他自己所學的營養學知識,他覺得可能是組胺過剩引起的。
他去找醫生做了檢查,結果發現,他有小腸細菌生長過度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當結腸和小腸之間的回盲瓣沒有完全密封時,細菌就會從結腸進入小腸,這些本不屬於小腸的細菌,卻在小腸裡安了家,問題就出來了。
醫生給他開了一些草藥,症狀雖有所緩解,但還是沒有好起來。
病情嚴重的時候,那感覺就像,渾身有很多火蟻在身上爬來爬去,咬得他心神不寧,體無完膚,他覺得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是時候做點什麼改變了 。
他考慮過元素飲食(elemental diet,主要針對消化能力差的人),主要吃一種精製食物粉末,其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物質,包括一些碳水化合物、胺基酸(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
然而,他聽人說,有的人實行元素飲食以後,在減重的同時,把肌肉也減了,肌肉對於他來說太重要了,所以,他很快也放棄了這種想法。
後來,他偶然了解到純肉飲食——一種只吃肉,不吃蔬菜和水果的飲食方式,比起元素飲食,這種飲食方式蛋白質足,起碼不會掉肌肉。
而且他還聽說,很多嘗試過純肉飲食的人,反饋都還不錯,不僅減了肥,炎症少了,睡眠質量和皮膚都好了一些,消化功能也好了。
除了可能遭受周圍好友和家人的質疑,他沒有任何損失,於是,他決定先嘗試2個月的純肉飲食。
在此期間,他主要吃了:草飼牛肉(90%以上吃的);野生魚;其他一些海鮮,比如蝦和牡蠣,都是野生的;雞蛋;培根(無糖、未加工醃製,無抗生素和激素);草飼奶牛的黃油;來自草飼奶牛的生乳酪;
就是這些,沒有任何蔬菜、穀物、種子、甜食或水果,只吃高質量的動物食品。
他每天吃2餐,第一餐在下午1點左右,第二餐在下午6點左右,平均每天吃2.7斤左右的肉。
這樣的飲食方式,他從2018年的2月13日進行到4月3日,持續約7周的時間。
檢測的項目(試驗前 VS 試驗後)包括血脂、血酮、空腹血糖值、尿檢和體脂等。
吃肉7周,體檢報告分析對比
純肉飲食7周以後,檢查結果有點出乎他的意料,到底怎麼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
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評估,主要歸因於2大重要因素:HDL和甘油三酯的比例,以及炎症。
一般來說,如果飲食中攝入大量飽和脂肪,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就會升高。
但是,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HDL會升高,甘油三酯會下降,HDL與甘油三酯之間合理的比例,要比LDL和總膽固醇更關鍵。
試驗前,他的HDL為35 mg/dL,偏低,7周後,上升到了54mg/dL,甘油三酯從122 mg/dL下降到了114mg/dL。
甘油三酯/HDL的理想比例是2,試驗前3.48,試驗後2.11,純肉飲食使這個指標,更接近於一種理想比例,也就說明,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當然,很多小夥伴也發現了他的LDL上升,這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很多次,因為供能模式切換,LDL作為一個運輸船,會增多,這個指標上升屬於正常。(公眾號回復血脂)
有研究發現,這個是大顆粒的LDL,是正常的,沒有風險。
有關生酮飲食和心臟病風險,大家可以看看去年virta的那個研究,幾乎所有的風險指標都在下降。
→炎症指數下降
他還測試了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HS-CRP推薦的最佳數值是0.55mg/L以下。
試驗前,HS-CRP值是0.4 mg/L,而純肉飲食後,HS-CRP值更是降到了0.2 mg/L。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心臟病的主要風險是炎症指數,這個發現讓他震驚,LDL雖然升高,但總體來看,心血管疾病風險反而降低了。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
大量吃肉,很多人最擔心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因為,有一些研究發現,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有關。①
CONCLUSION
Each increase of 5 μmol/L in homocysteine level increases the risk of CHD events by approximately 20%, independently of traditional CHD risk factors.
同型半胱氨酸是由甲硫氨酸構成的,純肉飲食裡,他95%的時間吃的都是草飼牛肉,包含了大量的甲硫氨酸。
但是,很多人覺得吃純肉飲食,會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所以,他也檢查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通常6.0-7.2 mol/L這個範圍,是同型半胱氨酸的最佳健康數值。
試驗前,同型半胱氨酸是10.8 mol/L,這個數值相對偏高,但也並不算危險。
然而,連續7周嚴格的純肉飲食以後,他的同型半胱氨酸值竟然降到了6.9 mol/L。
他的結果,應該讓很多人都感覺到意外。
為什麼他吃了這麼多動物肌肉,同型半胱氨酸值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反而降低了呢?
據研究報導,原因可能是因為肌酸和維生素B12的增加,減少了體內的氧化損傷。②③
→ 睪丸酮增加了一倍多
睪丸酮是一種類固醇激素,具有維持肌肉強度,維持骨質密度及強度、提升體能等作用。
由於激素容易波動,Andy過去很少做血清激素相關的檢測,純肉飲食前,他的血清睪丸酮是237 ng/dL,這個數字有些低於正常指標了。
讓他出乎意料的是,純肉飲食後,睪丸酮直接飆到了539ng/dL,對於這個結果,他感覺特別開心。
→尿酸下降,bun水平基本沒有變化
傳統理論認為:蛋白質都含有氮元素,氮元素經處理,會轉化為尿酸,如果尿酸含量太高,會使腎臟受損,還會引起關節疼痛。
所以,吃的動物蛋白越多,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可能就越高,所以,很多人覺得,痛風就不敢吃肉,因為尿酸會升高。
但是,他的檢查報告顯示,試驗前,他的尿酸水平是4.4 mg/dL,試驗後竟然出現了微弱的降低,為4.2 mg/dL。
雖然變化並不大,但在吃了這麼多動物蛋白以後,尿酸水平不僅沒有升高,反而有所下降,這一點肯定會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高尿酸和身體代謝尿酸能力有關係,很多人愛吃水果、果汁,喝含糖飲料,這裡面的果糖,才是高尿酸的主要風險。
果糖是水果和蜂蜜中的天然糖,攝入過多,會增加血尿酸水平,甚至會引起痛風。
當然,食用太多高果糖玉米糖漿類的甜味劑,也會引起同樣的後果。④
血尿素氮(BUN)是評估腎臟健康的指標,與尿酸一樣,他的血尿素氮水平基本上也保持不變。
如果腎臟正常工作,那BUN水平應該比較低,因為腎臟會把蛋白質食物中多餘的氮排出體外。
純肉飲食前,BUN水平是20 mg/dL,7周後,是21 mg/dL。
從功能上看,BUN水平的最佳範圍應該在12-17 mg/dL,然而,就他個人而言,他的其他腎臟生物學指標——肌酸酐和腎小球濾過濾水平,都保持在最佳範圍內,所以,他並不太擔心他的腎臟健康。
→ 鐵水平竟然下降
這個也讓他感覺到很驚訝,我在前幾天的文章分享過,相關閱讀→7個星期只吃肉,鐵水平竟然下降了,讓美國營養專家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身體裡的鐵,最佳健康水平範圍是85-130 g/dL。
試驗前,他的鐵水平在156 g/dL,試驗後,鐵下降到了118g/dL。
不僅如此,他還看到,鐵蛋白水平也從190 ng/mL,下降到了115ng/mL,因為他有遺傳性變型,容易出現鐵蛋白偏高,他很開心身體出現的這些變化。
→空腹血糖升高
一般來說,不管空腹與否,最佳血糖範圍應該在80-90 mg/dL,再高的話,就會給胰腺造成壓力,容易產生胰島素抵抗,進而導致糖尿病或其他代謝疾病。
他幾乎每天都會用血糖儀測血糖,發現血糖水平上升了,並一直在90 mg/dL左右。
試驗前,檢測到的血糖值是4.5mmol/L,近2個月的純肉飲食後,檢測到空腹血糖值為5mmol/L,都是正常水平。
是不是覺得很奇怪,不吃糖,血糖竟然還升高了一些,很多人說,低碳會導致低血糖,實際上,適應低碳後,不僅僅不會低血糖,還有人會出現早上空腹血糖高一些的情況,當然一整天的血糖都是很低的。
我們之前專門寫過文章,原因可能有很多,不吃碳水的話,身體會通過胰高血糖素來升高血糖,基礎胰島素水平很低,不能壓低血糖,還有,黎明現象等問題。
→較低的血酮水平
很多人會覺得,不吃碳水可能酮酸中毒,而零碳水的純肉飲食,實際上酮體水平不高,甚至很低。
酮體是燃燒脂肪的產物,很多人非常喜歡營養性生酮狀態,精力更好,注意力更集中,炎症更少等等。⑤
生酮飲食每天攝入少於50 g的碳水化合物,這只是一般的界定,有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限制,才能使身體進入營養性生酮狀態。
很顯然,純肉飲食是碳水極低的飲食方式,幾乎沒有糖攝入。
這種接近於零碳水的純肉飲食,應該會進入營養性生酮狀態,但是,他幾乎每天都測血酮水平,發現血酮水平在0.2 mmol/L左右波動。
很多朋友都知道,要想進入真正的營養性生酮狀態,血酮水平應該在1.5-3 mmol/L,顯然,0.2 mmol/L是不夠的。
當然,這個結果也並不令人驚訝,因為雖然嚴格限制了碳水量,但攝入大量蛋白質時,身體會通過糖異生作用,將多餘的蛋白質轉化為葡萄糖。
糖異生的力量可能還是很大,這和他的攝入量有關係,他真的是大量吃蛋白質了,每天吃2斤多的肉,如果吃得少一點,應該酮體水平還會高一點。
→身體pH保持正常
通常來說,身體pH值為6-7左右時,比較健康,如果酸性太強,可能腎結石、酸中毒、脫水、酮症酸中毒、腹瀉或飢餓等的風險就比較大。
而pH過高,則意味著胃酸過低,幽門梗阻、呼吸性鹼中毒、尿路感染、嘔吐等的可能性比較大。
這7周時間裡,他的pH值保持在5-7.5範圍內,保持正常水平。
→肌肉增加,體脂下降
很多人說,不吃碳水會掉肌肉,不利於增肌,這個結果可能有點意外。
試驗中,他跟以往採用的是相同的鍛鍊方案,每周做2次高強度全身性鍛鍊,除了日常騎車以外,沒有有氧運動,主要通過舉重來進行力量訓練。
他用雙能x射線吸收儀(DEXA)測了體脂和肌肉,體脂從34.1lbs到33.4 lbs,出現輕微的下降,身體的瘦肉組織增加到了1.9 lbs。
從這個數據來看,如果你生酮增肌比較慢,可以試試純肉飲食。
以上基本就是Andy7周純肉飲食的體檢結果了,不僅不可怕,他還比以前更健康了,有的結果,連他自己也感到很意外。
最後,我想強調一點,Andy的故事只是個例,並不推薦大家進行效仿,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的。
關鍵的瘦龍說
很多東西加個「純」字,可能都會顯得極端,實際上純肉,應該叫做純動物性,或者95%以上動物性飲食,很多純肉飲食者,也會喝咖啡、喝茶,吃一些調味料,甚至偶爾也會吃一些蔬菜。
純肉飲食在國外突然火起來,很多專家醫生都在推薦,實際上,不管是網友留言,還是國外一些人的實踐經驗,都反映純肉飲食感覺效果不錯。
對於Andy自己來說,這不僅是一次不斷發現之旅,也是一次真正的治癒之旅。
除了各種檢查指標的改善以外,Andy後來還在另一篇文章裡提到,那次純肉飲食以後,他的皮膚明顯比以前好了,而且感覺更加精力充沛了。⑥
當然,本文所有內容都僅是信息分享,不做任何建議,純肉飲食不適合所有人。
如果你想嘗試,建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請根據身體的感覺,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