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離太陽有多近?

2020-11-24 驅動之家

644萬公裡是一段相當長的距離,相當於繞著地球最寬的地方——赤道——連續行駛160圈。這差不多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簡稱PSP)最接近太陽的距離。2018年8月,帕克太陽探測器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其任務是探測和觀察太陽的外日冕,並收集有關太陽的數據,為我們解答有關太陽的基本問題提供線索。

帕克太陽探測器也將創造歷史。它將在2025年最接近太陽,屆時其軌道與太陽的距離將僅有616萬公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是前所未有的。1976年,NASA的太陽神2號探測器來到了距離太陽表面4345萬公裡的範圍內,比其他任何太空飛行器都要接近這個天體。

帕克太陽探測器的新紀錄將只有太陽神2號與太陽距離的七分之一。地球和太陽相距1.5億公裡,打個比方,如果這兩個天體位於足球場的兩端,那麼帕克太陽探測器任務就相當於從地球這邊一路飛到太陽那邊的球門線上。

帕克太陽探測器以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物理學家尤金·帕克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對太陽物理學的貢獻;這也是NASA首次以在世人物作為太空任務的正式名稱。時至今日,太陽探測技術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仍然需要牢記一些限制條件,而且在短期內,我們還不會見到將太空人送上前往太陽的旅程。

高溫和日冕的奧秘

很顯然,極端高溫是靠近太陽最大的考驗。太陽表面的溫度可達5726攝氏度,簡直令人窒息。但奇怪的是,太陽周圍的區域溫度更高。你見過日蝕時從月球後面冒出來的光暈嗎?那就是日冕。這是環繞太陽周圍的熾熱等離子體光環,代表了太陽大氣的最上層。日冕從離太陽表面約2100公裡處開始,一直延伸到太空深處。

日冕的有些部分非常熱,其溫度可能是太陽表面溫度的300倍。沒有人知道這是為什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員希望帕克太陽探測器能找到一些線索。

NASA太空人穿著的太空衣可以保護他們免受高達121攝氏度的高溫。在來到距離太陽480萬公裡之前,太空旅行者不會遇到如此極端的高溫。超過這個溫度,太空衣的內部就會變成一口熱氣騰騰的大鍋,此時如果繼續待在太空衣裡,你會脫水、昏倒甚至死亡。但這些都是理論上的。早在屈服於高溫之前,勇敢的太空旅行者很可能早已被太陽輻射殺死。

致命的輻射

太陽會釋放出大量的輻射,其中一些是我們可以感知到的可見光形式。當你靠近太陽時,一些危險的輻射會增強。深空的高放射性水平可能會導致心血管問題。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飛出近地軌道的太空人比留在近地軌道的太空人更有可能死於心臟病或中風。

如果你只是穿著NASA的普通太空衣漂浮在太空中,那麼在你到達地球和太陽之間的中點之前,太陽輻射就會奪走你的生命。很顯然,你最好待在宇宙飛船裡。NASA的研究科學家埃裡克·克裡斯蒂安(Eric Christian)表示,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設計出一艘飛船,將人類太空人安全送到距離太陽640萬公裡的地方。但在我們考慮這樣一個高風險的任務之前,最好先看看帕克太陽探測器取得了哪些進展。

(太陽)風中的灰塵

為了保護大部分數據收集設備,帕克太陽探測器安裝了一個定製的隔熱罩,由兩塊碳複合板、一層反光漆和一塊輕質泡沫核心組成。這個保護罩看起來更像一個蝸牛殼:它不是包裹整個探測器,而是位於一側。帕克太陽探測器受到的熱輻射強度是地球軌道衛星的475倍,當這個「熱保護系統」朝向太陽時,將保護其背後的儀器免受熱輻射的影響,讓探測器承受大約1370攝氏度的高溫。

要使帕克探測器圓滿完成工作,熱保護系統就需要不斷地朝向太陽。推進器可以隨時將保護罩調整到正確的位置。當然,推進器也需要燃料,帕克探測器也會有耗盡燃料的一天。按照設計目標,帕克太陽探測器將繞太陽至少24圈。在2025年任務結束後,推進器將沒有足夠的燃料繼續工作,探測器不受保護的部分將會轉向太陽並瓦解,轉化成大量的太空塵埃。

跨越水星軌道

帕克太陽探測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NASA的初期。1958年10月24日,在該機構成立不到三個月的時候,其中一個委員會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建議:發射一個越過水星的人造探測器,近距離觀察太陽。

水星離太陽的距離通常在4600萬到7000萬公裡之間。帕克太陽探測器將會越過水星軌道,向太陽靠近。在太空中,它將收集太陽風的信息。尤金·帕克在20世紀50年代首次提出了太陽風的理論,至今這仍然是一種不甚為人所知的現象,但科學家已經知道,太陽風有時會摧毀衛星,並使地球上的GPS信號和無線電通訊陷入混亂。如果帕克太陽探測器能幫助我們找到預測太陽風的方法,那最終或許可以為世界節省數萬億美元。

相關焦點

  • 赤道很熱是因為離太陽近,山頂離太陽也很近,為什麼不熱?
    眾所周知,赤道是溫暖的甚至是炎熱的,因為它接受更多的陽光直射,也就是離太陽更近。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赤道是炎熱的,因為它離太陽更近,那麼為什麼山頂不是?從技術上講,它們也離太陽更近,但現實中它們很冷,而且被雪覆蓋著。這到底為什麼呢?
  • 人類可以到達離太陽多近的地方?NASA:大氣層
    太陽是我們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它在長達46億年時間裡,為我們地球提供源源不斷的光和熱,孕育著萬物生靈。然而,太陽中心的溫度卻高達1500萬攝氏度,就連表面也有著接近6000攝氏度的高溫,是名副其實的死亡地帶。
  • 離太陽更近一步!帕克太陽探測器告訴我們關於太陽的更多信息
    重型火箭l發射升空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帕克太陽探測器項目的科學家努爾·拉烏菲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從帕克太陽探測器的儀器上得到的數據向我們展示了我們從未見過的太陽結構和太陽活動過程的細節。」11年的磁周期,在這個周期中,太陽磁場的南北極基本上會有交換點。
  • 離太陽更近一步!帕克太陽探測器告訴我們關於太陽的更多信息!
    霍普金斯大學帕克太陽探測器項目的科學家努爾·拉烏菲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從帕克太陽探測器的儀器上得到的數據向我們展示了我們從未見過的太陽結構和太陽活動過程的細節。」年的磁周期,在這個周期中,太陽磁場的南北極基本上會有交換點。
  • 哪顆恆星離太陽系最近呢?我們直接把它叫為比鄰,有多近呢?
    說到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相信大家都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來——太陽。但如果問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呢?你們又能不能想到是哪顆呢?看過流浪地球的朋友們,回想一下在流浪地球裡,地球的目的地是哪裡呢?
  • 哪顆恆星離太陽系最近呢?我們直接把它叫為比鄰,有多近呢?
    說到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相信大家都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來——太陽。但如果問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呢?你們又能不能想到是哪顆呢?看過流浪地球的朋友們,回想一下在流浪地球裡,地球的目的地是哪裡呢?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而我們的太陽屬於黃矮星,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八分之一,只有木星的150倍,而太陽質量是木星的1000多倍。
  • 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叫水星?上邊有水嗎?
    由於我們身處在太陽系,相對於宇宙中的其他天體來說我們有獨特的距離優勢。因此太陽系是我們在整個宇宙中,研究行星、衛星、小行星和彗星系統最透徹的地方。我們都想過一個問題,水星它叫「水星」,那麼它到底有沒有水呢?水星的名字和我國古代的五行說有關係,不藉助望遠鏡,肉眼可見的行星只有金木水火土五顆,剛好和五行對應。
  • 什麼時候我們離太陽最近?是早晨還是黃昏
    首先我來說一個故事:故事大意是:有一天,孔子看到兩個小孩正在辯論太陽中午離我們近還是早晨離我們近的問題。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他根據看同一物體是遠小近大的道理,認為太陽早晨離我們近。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午時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根據近熱遠涼的道理,他認為太陽中午離我們近。
  • 木星離成為恆星有多近?如果木星變成了恆星,我們身上會發生什麼
    因為如果早期太陽系的宇宙混沌有一些不同,木星的質量更大一點,它就有可能引發聚變,成為一顆恆星。有兩個問題:木星離成為恆星有多近?如果現在真的有較大的物體撞上木星,它會引發核聚變嗎?圖解:木星的大小比太陽小一個數量級(×0.10045),但仍比地球大一個數量級(×10.9733),大紅斑大約有二到三個地球大(數量級相同)物理學家:這是個很棒的問題!不久前我也聽說了同樣的事情,但木星離成為一顆恆星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 為何離太陽近的是固態行星,而離太陽遠的卻是氣態行星?
    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有大量重元素高密度的存在,而這樣高密度的物質自然不多,所以也就形成了這麼四個固體行星。而我們熟知的木星、土星雖然大,奈何密度太低,基本就是被某核心聚集起來的大量的氣體形成的東西。
  • 如果地球離太陽更近5%
    如您所知,我們的星球距離太陽約1.5億公裡。地球是在所謂的宜居帶中形成的。生物的誕生幾乎是理想的條件。現在,當科學家研究潛在宜居的系外行星時,它們受到天體到最近恆星的距離的引導。當然,其他因素也要考慮在內。其中包括行星和發光體的大小,恆星發出的能量的大小等。
  • 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為什麼溫度反而越低?
    理論上說,離太陽越近,也就是離發熱源越近,溫度應該會越高才對,但是,事實上,在地球上海拔越高,溫度反而越低。這不是互相矛盾嗎?其實並不是的。下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是不是離太陽越近,溫度就越高?以我們的角度看太陽,太陽是在一直發光的,而且當夏日來襲,給我們滾滾熱浪的也是太陽。
  • 是不是離太陽越近的行星,溫度就越高呢?
    太陽給我們帶來熱量,那是不是離太陽越近的行星溫度就越高呢?明明離太陽最近,為何水星上卻是「冰火兩重天」?比如,金星比水星離太陽更遠,但是溫度卻比水星高許多。金星的周圍有著濃密的大氣和雲層,在溫室效應的作用下,熱能受大氣層的反射而無法散出,保留在大氣層內。因此,金星雖然距離太陽比水星遠,可表面溫度卻比水星還高。 金星水星離我們那麼遠,是怎麼測量到他們的溫度的呢?大家都知道紅外攝像機可以顯示人體的熱點。我們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技術,通過紅外探測器,了解外太空中物體的溫度。
  • 美媒:太陽風暴源頭離地球比以往認為近得多
    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導美媒稱,壯觀的太陽風暴把極地的天空繪成美麗的綠色和粉色,但它們也有陰暗面:它們具有對我們的電網、通信系統和衛星造成嚴重破壞的力量。眼下,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太陽風暴的源頭離地球要比此前認為的近得多。
  • 銀河系中或有3億多顆宜居行星 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進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它們中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有些可能離太陽不到30光年。論文作者之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研究所系外行星研究員、克卜勒科學辦公室主任傑夫·考夫林說,「這是德雷克方程的一個關鍵因素,可用來估計可能與我們接觸的地外文明數量。在探索宇宙中地外文明的漫長道路上,我們又近了一步。」
  • 我們可以觸摸太陽嗎?
    如果我們想靠近太陽-並且為了這個問題而做-我們將需要能夠承受大量熱量的東西。有許多已知材料,甚至可能還有更多未知材料,可以很好地滿足此要求。但是,讓我們保持簡單,使用鎢。從表面上看,鎢像許多金屬一樣,它具有銀色外觀。它在地球上非常罕見,但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燈泡或電子產品中)已經足夠有用。但是鎢以一種方式脫穎而出。
  • 問:帕克太陽探測器離太陽那麼近不會燒壞嗎?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上一期我們談論到,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迎來航天工程和宇宙科學研究的一件大事——「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簡稱PSP)的發射。它按照計劃在2018年8月初發射,發射93天後,預計就將到達距離太陽0.16個AU(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稱為「天文單位」,英文為Astronomical Unit,縮寫為AU),即35.7個太陽半徑處;藉助金星的引力改變軌道,在88-168天內到達距離太陽0.0459個AU、即9.86個太陽半徑的位置,這將是人類探測器靠近太陽最近的時候;預計在2018-2025年期間,它將在距離太陽不超過0.25個AU
  • 【世界空間周】空間天氣離我們有多近?
    和我們關係不大吧!電話打不通,電視轉播看不了,電腦沒法用了,這些都和空間天氣有關係?可能是空間天氣中的「雷」——太陽耀斑造成的。空間天氣與我們日常的天氣一樣嗎?空間天氣裡還有「颱風」呀!空間天氣對我們有哪些影響?10月4日至10日是世界空間周,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了解空間天氣吧!
  • 水星那麼小,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沒有被太陽吞噬?
    水星是太陽系內體積和質量最小的行星,繞太陽公轉一圈需要88天。水星距離太陽平均5800萬公裡,水日之間的距離是太陽直徑的42倍,放在廣袤無垠的宇宙空間中來看還是蠻近的,它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雖然離太陽比較近,但由於比較小,在地球表面肉眼不常見。
  • 地球近日點比遠日點離太陽近500萬千米,為什麼我們卻是冬天?
    我們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是十分複雜的,其中有兩種運動是最基本的,一種就是地球的自轉運動,也就是地球繞著地軸自西向東做旋轉運動,每轉一圈就是一天,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稱為「恆星日」;另一種是地球的公轉運動,也就是地球繞著太陽自西向東做繞轉運動,每轉一圈就是一年,時間是365天6小時9分10秒,稱為「恆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