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去逛長沙的下河街,往返42公裡,昔日大名鼎鼎的這條街,如今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個破舊的市場,門口羅雀。
提起下河街,其代名詞就是商品齊全,價格便宜,在明崇禎《長沙府志》就有記載,而在清朝時已是牙行雲集之地。
下河街最繁華的時候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600多家門店、攤點重重疊疊,犬牙交錯,商品琳琅滿目,來自全國各地。
那個時候幾乎長沙人都到這裡來買東西,繁華場景簡直無法形容,摩肩接踵的人群,此起彼伏的討價聲,門庭若市。
記得上世紀的90年代,有朋友就住在這條街,我曾借宿一宵,那時入夜的下河街,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2014年的下河街的一場大火,燒掉了商販們日夜忙碌的心血和一代人的青春,令人唏噓不舍,也推動了下河街拆遷。
時過多年,舊地重遊,今日的下河街只剩下一百餘米,成為高樓間的一條小巷,僅巷子北面還保留著下河街大市場。
市場已破舊不堪,有幾十個小店堅守,臨街的許多商鋪關門閉戶,只有那五花八方的廣告牌,依稀可見昔日的輝煌。
下河街,寫滿市井生活的故事。下河街,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下河街,是老長沙人揮之不去,滿滿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