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房縣「西關印象」開街 古鹽道再現昔日繁華

2020-12-04 瀟湘晨報

湖北房縣「西關印象」開街 郜靜枝 攝

中新網十堰9月27日電 (胡傳林杜達巍)湖北十堰市房縣「西關印象」27日舉行開街儀式,這條貫通鄂豫川陝的古鹽道以嶄新面貌再次熱鬧起來。

房縣城關鎮西關街始建於唐,成於宋元,盛於明清,全長1500米,現存建築大多屬於明清風格,曾是一條貫通鄂豫川陝的古鹽道,繁華熱鬧的古商埠,富紳巨賈雲集。

歌舞表演《關雎》 郜靜枝 攝

隨著時光更迭,昔日明清繁華的西關日漸成為房縣搬遷數量最大的棚戶區、基礎設施最差的老舊小區和典型的危舊房集中區。

湖北房縣「西關印象」一角 郜靜枝 攝

2017年,房縣啟動實施「西關印象」修復工程,按照「修舊、飾舊、保舊」的理念,將詩經文化、黃酒文化、忠孝文化緊密融合,修繕和重建了黃孝子祠、三官臺、土城門、藥王館等承載文化印記的歷史建築,新建了周南廣場、關雎廣場、藝術中心、詩經國學館、關雎樓等標誌性建築。整街圍繞「城市會客廳」和「全域旅遊集散地」兩個核心布局打造,分為新街和老街兩大功能板塊,新街500米為精品旅遊體驗區,老街1000米為傳統文化風貌區。

湖北房縣「西關印象」一角 郜靜枝 攝

經過3年建設,西關印象修復工程已經完工。走進西關街體驗,一棟棟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築沿街而建,會館、戲樓、廣場、民宿、古玩、特色小吃店等,一家挨著一家。詩韻九雅、房陵十八館、五大文化廣場、十大文化客棧通過復活驛站古建築、再現井字四合院、還原歷史街巷生活場景,剛建成就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完)

湖北房縣「西關印象」一角 郜靜枝 攝

航拍新建的湖北房縣「西關印象」 郜靜枝 攝

【來源:尚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房縣西關老街將再現房陵古城美景…
    房縣城關鎮西關老街長1500米,從西向東依次分為小西關、中西關、下西關,過去是一條古鹽道,也是一個繁華的古商埠,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現保留的建築大多屬明清風格的土木建築四合院。一個世紀以前,西關老街分布著數百家藥店、雜貨店、鹽肆、錢莊、客棧,還有山陝會館、武昌館、江西會館、戲樓等,商鋪林立,生意興隆。▲西關老街西關老街「因商而興,因文化而立」,其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令後人敬仰,是最能代表房縣歷史文化的一條老街,現存的古蹟不僅在十堰地區少有,在湖北省內也極具代表性。
  • 羅國士、鄧子新被評為「房縣楷模」
    他就是出生於房縣城關鎮小西關,著名微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國際委員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鄧子新先生。  頒獎詞:吃農家砍柴娃的苦,品學術巔峰的甜。用勤奮和執著,走出一條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奮鬥者之路。
  • 房縣籍鄧子新院士被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授予金質獎章
    日前,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院長В.V.Gus e V和秘書長L.A.Ivanov代表俄羅斯國家工程院主席團籤署證書,授予房縣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鄧子新院士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傑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貢獻
  • 湖北房縣發現一對距今200萬年遠古大象門齒化石
    新華網武漢5月30日電 5月27日,湖北房縣發掘出一對距今200萬年的遠古大象門齒化石。  據《十堰晚報》報導,5月20日,房縣城關鎮花寶村磚廠的工人在取土時,從黃土裡挖出石頭形的白色物體,磚廠老闆發現這種石頭形的白色物體非同尋常,及時報告縣公安局和文物部門。
  • 房縣「五館」同開——傳承文化、點亮未來
    房縣第四屆詩經黃酒文化旅遊節壓軸環節「五館開館儀式」在這裡集中舉行,房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新館、博物館、圖書館、羅國士藝術博物館、古南河國家溼地公園科普宣教館統一從今天開始面向大眾開放。開館儀式上,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房縣圖書館捐贈圖書3萬冊。
  • 飽經滄桑仍韻味依舊,重慶這個古城牆有望再現昔日繁華!就在渝中
    這一次,讓我們穿過石階,穿過門洞,看看《重慶歌》中「正對著真武山」的東水門,聽聽重慶古城的繁華往事。我們現在看到的東水門城門寬3.2米,高5米,附近有一段200米左右的石城牆,高度達6米。東水門城門的名字從何而來呢?
  • 湖北房縣:小花菇銷住全球五大洲(2016.12.18)11版
    點擊下載此圖片 2016年12月9日,湖北十堰市房縣紅塔鎮油坪村信茂綠色食品專業合作社社員鄭家平在採收花菇。房縣地處秦巴山脈腹地,屬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地區,系香菇生產「黃金地帶」,全國著名的香菇之鄉。
  • 房縣舉行第五屆回歸創業大會
    北方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俊傑,中都雲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市政府投資評審委員會委員昝啟傑分別圍繞「關於加快房縣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議」和「人工智慧時代民營企業發展和營商環境需求」作主旨演講。
  • 安徽將消失的古鎮,昔日的繁華已消失,再不去就看不到了
    說到安徽古村落,確實有太多著名的古村落,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古鎮在我們眼前慢慢消失了,章渡古鎮就是其中之一,章渡古鎮也稱涇溪古鎮,它位於青衣河西岸的宣城涇縣,風景秀麗,山明水秀,鳥語花香。除了老人和兒童,該鎮再也沒有昔日的繁榮景象,沿河高聳的房屋處於殘舊狀態,沿青衣河的建築,古老街道上的石路和斑駁的木房仍然保留著古老的回憶。關於安徽將消失的古鎮,昔日的繁華已消失,再不去就看不到了,你有什麼見解呢?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法想要跟大家分享呢?評論區在等著你!
  • 滬浙合力打造百年老街,老店新鋪重現昔日繁華
    9月19日,由滬浙合力打造的南北山塘老街舉行開街儀式,以全新的面貌強勢回歸。具有三四百年歷史的山塘老街19日正式開街(金山區供圖)整體改造老街風貌,吸引大批遊客在上海地界的北山塘,有一家山塘阿婆雜貨店,沈阿婆今年已經72歲了,一直生活在山塘老街上,在自己家裡開過水果店、餛飩店、雜貨店。
  • 東莞著名商業街,昔日繁華人頭攢動,如今破舊不及小縣城
    1985年6月,東莞被國家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大量引進外國資金,經濟上取得騰飛,到2019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9000多億元,城市建設方面也取得不錯的成績,比如城市中心的康樂商業街,早在2004年就完成建設開街,當年可是遠近聞名,只是近些年稍有些沒落。
  • 這裡曾是上海的「紡織重鎮」,如今昔日繁華景象褪去,卻備受冷漠
    利用古代漕運的優勢,三林塘古鎮,在古時候也是浦東地區的經濟重鎮,這些歷史印痕斑駁的古建築,仿佛在訴說著她曾經有過的繁華時光。如今,昔日的繁華景象褪去,不僅令人心頭微微一顫,有種隱隱作痛的感覺!如今的這裡,大街上沒有人潮如湧的景象,也沒有嘈雜的叫賣聲,有的只是花開傾城的冷清,一陣寒風吹來,河畔的法國梧桐落葉颯颯。
  • 西關水菱角,荔灣艇仔粥,靚靚靚!
    艇仔粥是廣州的一道傳統小吃,由昔日珠江三角洲的水上遊民——疍民(又稱水上人家)所創造出來的,後來又在廣州發揚光大,久而久之成為廣州著名的一道傳統小吃,早茶晚茶,酒肆裡總少不了這小吃。但是能把粉做成菱角模樣,西關美食絕對靚得沒法擋。兩頭尖尖,一個菱角一樣的碗,盛著一個個潔白如菱角肉一樣的粉,看一眼,水嫩又水靈,勾人食慾。很驚奇,這菱角一樣的粉模樣,是怎麼做出來的?
  • 昔日繁華的長沙下河街,今日只剩一個門口羅雀的舊市場
    騎行去逛長沙的下河街,往返42公裡,昔日大名鼎鼎的這條街,如今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個破舊的市場,門口羅雀。提起下河街,其代名詞就是商品齊全,價格便宜,在明崇禎《長沙府志》就有記載,而在清朝時已是牙行雲集之地。
  • 什麼原因使河西走廊失去了昔日的繁華?
    我們衷心期望這一片歷史上的富饒美麗之地,能夠逐步恢復昔日的繁華,依託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政策,儘快帶領越來越多的當地人民脫貧致富。
  • 市民下鄉 能人回鄉 企業興鄉房縣人才集聚工程激活鄉村發展
    :近年來,房縣大力實施 「兩回三鄉」人才集聚工程,引導和鼓勵在外能人回歸創業、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就業,全面推進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用好用活第一資源為精準脫貧、鄉村振興添活力。聞鄉音、敘鄉情,用心用情吸引能人回歸創業。
  • 航拍阜陽西關機場,安徽最早的三個民航機場之一
    阜陽,古稱汝陰、潁州,位於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市總面積10118.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25.9萬人(2019年)。阜陽西關機場阜陽西關機場1998年正式通航,是安徽最早的三個民航機場之一,目前為4C
  • 曾在房縣砍柴、搬磚!
    鄧子新,十堰房縣人,著名微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上海交大生命科技學院院長、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1957年,鄧子新出生在房縣城關鎮小西關一個農家,在那個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因為家庭出身問題,儘管是家裡5姊妹中的老么,年少的鄧子新還是吃盡了苦。
  • 【廣州文化拾遺】解讀西關大屋,品味西關建築文化精髓
    大洋網訊 庭院深深深幾許,經過腳門、趟櫳、正門,從兩側繞過前天井和中天井,在層疊的木屏風後,是清末民初西關大戶的生活場景。西關文化,是廣州文化的縮影,而西關大屋,則體現出西關建築文化的精髓。記者近日走訪鴻昌大街、多寶路、龍津西路、三連直街、逢源大街及西關民俗館,尋訪鬧市中的西關大屋,中西結合的藝術特色、建築結構的精妙設計,訴說著歷史往事,呈現出古韻濃厚的廣府文化。西關民俗館青磚大屋藏巷內濃濃傳統西關風從荔灣博物館東側拐入,一座青磚大屋靜靜佇立在窄小的巷子內。
  • 武漢一條有百年歷史的步行街,長度居中國步行街之首,繁華又熱鬧
    始建於1906年的中山大道,距今110年歷史,江漢路和中山大道時間相當,百年歷史的江漢路上西洋建築林立,商業氛圍濃鬱,再現老漢口昔日的繁華景象,是武漢著名的百年商業老街。80年代中期,江漢路出現了武漢最早的夜市,2000年2月,武漢決定將江漢路改建為步行街,於當年9月江漢路步行街完工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