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模樣,也太好看了吧!反正我看一眼,就陶醉得挪不開眼睛了。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赤橙黃綠青藍紫,生魚片、瘦肉、油條絲、花生、蛋絲、浮皮、海蜇絲、叉燒絲、薑絲、魷魚、蔥花,一小碟,一小碟,錯落有致,惹人眼球。
再看一旁,臥著一隻如小艇的碗,白嫩額的米粥上,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配料,如小舟的碗上還輕放著瓷蓋子,半遮著艇仔粥,好一番「猶抱琵琶半遮面」,讓這一碗荔灣艇仔粥,更是惹人垂誕不已。
要是有外地朋友來廣州,我也必然會點上一碗艇仔粥,當然也總會受到朋友們一陣讚嘆:這艇仔粥,配料多姿多彩,互相衝撞又刺激,真讓人陶醉哩!
品嘗一碗艇仔粥,口感和心情,靚靚靚!
水菱角,兩頭尖尖,都見過吧。但是能把粉做成菱角模樣,西關美食絕對靚得沒法擋。
兩頭尖尖,一個菱角一樣的碗,盛著一個個潔白如菱角肉一樣的粉,看一眼,水嫩又水靈,勾人食慾。
很驚奇,這菱角一樣的粉模樣,是怎麼做出來的?只見一廚師,將長筷子輕輕粘上勺裡的粉漿,再把筷子挪向一鍋沸水面上,然後兩隻筷子稍微分開,米漿呈現出弧度,沉落到沸水中。五六分鐘後,一隻只水菱角浮出水面,晶瑩剔透,哇!西關水菱角,真好看哩!拌上香料,香甜又爽口。
傳說,從前西關人在中秋前後必到泮塘吃菱角,但是因為美味的菱角不是常年生長,為了打破季節的限制,居住在西關的一老婆婆就試著用大米磨成粉,用筷子愣是「漱」成一個個逼真的「菱角」,拌上炒香的薑絲、大頭衝菜和肉絲,做成了一道小食「水菱角」。此菱角雖不是真菱角,但模樣如菱角般逼真可愛,吃起來香甜爽口,別有一番惹人喜愛的風味,漸漸成為廣州西關的一道傳統小吃。
艇仔粥,水菱角,在廣州很多酒家,都是可以吃到的。不過模樣那麼好看,品相那麼精緻,我倒是第一次看到喲!那是在廣州青年文化宮看到的,這裡正在舉行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周系列活動,活動多多,美食多多,可看可吃,玩樂美食兩不誤。
e家君推出一個新欄目:《作家眼中的美食》。山珍海味,街邊小吃,只要自己喜歡,都是美味佳餚。尋美食,悟生活,兩不辜負!
潘小嫻,作家,已出版《魅,自山中》、《雲山花事經眼錄》春夏秋冬四部、《美人香裡說宋詞》、《最美的遊戲》、《建築家陳伯齊》、《會飛的蒲公英》等作品。
[ 編輯: 【圖文記者 潘小嫻】 【編輯 橙子魚】 見習編輯 蔡心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