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和荸薺、慈菇、茭白、蓮藕、水芹、芡實(雞頭米)、蓴菜並稱為「水八仙」,是夏秋之交必吃的江南特產。「一團花,水面浮。開白花,結元寶」。這是關於菱角的兒歌。
在吃貨們的眼睛裡,採菱角代表著好玩、有趣,但菱角採摘不易,彎著腰、低著頭採摘,很快會腰酸背痛頸難受。
菱角的品種繁多,從外觀顏色分,有紅菱、紫菱、青菱等;從外形及角數分,有兩角菱、三角菱和四角菱之分。
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詳細地論述過菱角的性能和功用,「野菱自生湖中,葉實俱小,其角硬直刺人,其色嫩青老黑。嫩時剝食甘美,老則蒸煮食之,野人暴幹收和米為飯、為粥、為糕、為果,皆可代糧,取莖亦可暴幹收和米做飯,以度荒歉,蓋澤農有利之物也。家菱種於陂塘,葉實俱大,角鉺而脆……嫩時剝食,皮脆肉美,蓋佳果也。」李時珍還在《本草綱目》中說: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菱粉粥有益胃腸,可解內熱,老年人常食有益。
菱角的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葡萄糖、脂肪、尼克酸、核黃素、礦物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還有胡蘿蔔素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據營養專家測定,菱肉中含有24%的澱粉,1%的脂肪,7.2%的蛋白質,是一種營養比較豐富的蔬食。古人認為多吃菱角可以補五臟,除百病,且可輕身。
秋葵百合炒菱角
原料:秋葵、百合、菱角、紅甜椒,調料少許。
做法:
1. 用剪刀剪一個小口,剝去菱角外皮,洗乾淨待用;
2. 紅甜椒洗乾淨,切菱形塊待用;
3. 秋葵洗乾淨,切除根蒂,從中間一剖為二,然後從中間一分為二待用;
4. 鮮百合剝開,成瓣,洗乾淨、焯水待用;
5. 鍋內倒入少許食用油,放入薑片煸香,放入菱角、秋葵、紅甜椒煸炒,加少許水,調中火略微煸炒。放鹽、味精,最後放百合略炒,出鍋裝盤即可。
菱角外皮較硬,可以將菱角兩端的大角切除,然後再用剪刀橫向剪開菱角外皮,就可以把菱角果肉取出來了。
小野告訴大家,菱角雖好,寒性體質、以及經期的女性儘量少吃,以免引起身體寒氣過重,出現脾胃虛寒,宮寒痛經。此外,菱角中含有很多的澱粉和蛋白質,其中部分蛋白屬於異體蛋白,具有致過敏可能,因此,過敏體質之人,也不適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