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源遠流長,其中主要的栽培地區在浙江江蘇地區,早在3000年前,浙江地區就已經有了菱角。似乎在江南生活過的詩人都會留下幾句關於菱角的詩句,南北朝的南朝梁簡文帝蕭綱也曾經在《採蓮曲》「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也有北宋的王安石在《斜徑》中留下,「草頭蛺蝶黃花晚,菱角蜻蜓翠蔓深。」而菱角又究竟是什麼?接下來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菱角。
其實不僅僅是江南水鄉有菱角,遠在北方的東北也是有菱角的,菱是水生植物,其中包含了兩種功能不同的葉子。一種稱之為浮水葉,漂浮於水面,葉片呈菱形,各個葉片之間不遮擋,還鋪滿在水面上,很好的增加了葉片的浮力。除了浮水葉,還有沉水葉,它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並吸收過濾水裡的微量營養物質。兩種葉子配合良好,相互補充,為菱提供了最好生存條件。
四角菱:多半為野生,市面售賣較少,其中有一種珍稀瀕危物種,是我國特有的品種,學名是四角刻葉菱。
二角菱:最常見的菱角品種,在古代的時候有兩個角就稱之為「菱」,而因為它長相酷似牛角,因此得名菱角。最常見的品種是烏菱,澱粉含量高,煮食後外殼烏黑,兩個角左右對稱形似牛角。
無角菱:嘉興南湖的特產,又被稱為元寶菱,長相可愛,沒有角口味軟糯,味道香甜。
一角菱三角菱:平日裡並不常見的品種,可能是變異品種。
時至今日提起菱角,總能讓人聯繫到一幅江南採菱圖,想到秋日裡美麗女子唱著江南小調,成群結隊劃著小船,穿梭碧水藍天之下採菱採藕,最後滿載而歸的唯美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