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鯨蹈海闖大洋 巨龍揚波書華章(圖)

2020-12-06 搜狐網

  法制網記者 韓燕榮

  通訊員李義保 曹結餘

  東南沿海某地,連綿的山巔環抱著狹長的港灣,一艘艘黝黑的鋼鐵「巨鯨」靜靜泊在碼頭。緊鄰碼頭的營區主幹道上,矗立著一排燈箱,每個燈箱上都鑲嵌著大幅照片,那是潛艇艇長們英武的面孔,上面還有他們每個人的戰鬥格言。

每位艇長就是一枚定海神針

  潛艇一出海,全體艇員的生命和潛艇的安全就都交給了艇長。每位優秀的艇長都是一枚定海神針,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他往那兒一站,大夥的心就定了。

  ———支隊政委王嶽忠

  趕海的人,並非每次都能幸運地躲過暴風雨的襲擊;只有善於在茫茫大海上與暴風雨搏擊者,才是真正的弄潮兒。

  小心,再小心;隱蔽,再隱蔽。數天後,他們還是沒能避開反潛設備靈敏的「狗鼻子」。

  空中、水面、水下,對手全方位出擊,緊緊咬住我潛艇不放。一時間,海底危機四伏。第一次遇到這種複雜的局面,有的艇員擔心甩不掉尾巴,有的艇員顯得有些焦躁,個別艇員甚至有點惶恐。

  高手過招,鬥的是智,鬥的是勇。潛艇臨時黨委決定變被動為主動。艇長指揮全體艇員沉著應戰,將新型潛艇的戰技術性能發揮到了極致,與對手在茫茫大洋上捉起迷藏,時而機動,時而靜臥,最終擺脫了對手的追蹤。

  在這個潛艇支隊,無論當過艇長的支隊領導、教練艇長,還是現任艇長,人人都有過處置重大險情時那驚心動魄的難忘經歷。

  跟過6任艇長的某艇舵信技師、一級軍士長王順喜說,跟著軍事技術過硬、組織指揮水平高超的艇長出海,艇員心裡就是踏實。

每位艇長就是一名龍宮勇士

  平時多一次磨鍊,戰時就會多一份勝算。新型潛艇形成戰鬥力的每一步都充滿著風險與挑戰。每位艇長就是一名龍宮勇士。

  ———部隊長支天龍

  在這個支隊採訪,記者聽得最多的,就是艇長們如何通過創新戰法、訓法提高新裝備戰鬥力。

  東海海域海水相對較淺,某新型潛艇裝備的一種魚雷,按其技術參數指標,潛艇日常訓練的海區滿足不了魚雷實射的水深條件。以往,每次實際使用這型武器訓練,都不得不長途奔襲到深海區進行。

  這讓支隊領導和艇長們如芒在背,寢食難安。能不能在東海海域打這種魚雷?一種意見認為,不符合技術參數要求,風險大,不能打。另一種意見認為,只要認真論證,科學實施,也許會成功。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後者。

  一個以部隊長支天龍為組長,由教練艇長、艇長參加的艇長群體組成的課題組,針對該型魚雷的技術性能和東海海區海底水文特點,對這項武器實射計劃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和風險評估。結論是:東海海域可以打這種魚雷!

  試驗更是考驗,充滿著變數與風險。艇長陳敏武毫不掩飾地說,當時最大的困難還是心中沒底。

  多少迴風裡浪裡,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激烈辯論,在淺海區對該型魚雷進行實射的時機終於成熟。

  那一年,東海某海域,一枚魚雷從試驗艇艇艏發射管噴射而出,拖著長長尾流的魚雷箭一般射向目標———試驗圓滿成功!

  隨後,支隊裝備該型魚雷的潛艇全部在淺海區成功實射了這一武器。

  一次成功的創新,就如同強力催化劑,激勵著艇長們以更大的熱情、激情,向未知領域發起進攻。

  某新型潛艇水下發射飛彈試驗、某新型潛艇極限深潛試驗……一項項風險極高的戰法、訓法創新,在這些龍宮勇士———艇長們的帶領下,全都成為現實。

每位艇長就是一塊百鍊之鋼

  潛艇艇長都是千裡挑一、萬裡挑一選出來的,淘汰率極高。 每位艇長就是一塊百鍊之鋼。

  ———支隊政治部主任傅鼎

  只有全訓合格的艇長,才具有獨立指揮潛艇闖深海大洋的資格。

  前不久,支隊黨委免除了一名實習艇長的領導職務。為何?因為他沒有拿到全訓合格艇長的資格認證。近3年多來,這個潛艇支隊就有3名艇長「落馬」,任職時間最短的不到一年。不為別的,就為一條:不能完全勝任艇長職責。

  通向潛艇艇長的路是座典型的獨木橋,很多人都想往橋上擠,有的根本就上不了橋,有的上了橋也要掉下去。

  「什麼樣的人可以當潛艇艇長?」支隊政委王嶽忠回答說,潛艇一般都是獨立作戰,對艇長獨立處置能力、靈活運用戰術戰法能力等有著特殊的要求,艇長專業技能要過硬、知識面要寬、反應要快、應急處置能力要強,所以培養一名合格的艇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真正的艇長選拔,從選副艇長開始。今年3月的一天,這個潛艇支隊作戰指揮大廳,儼然變成一個特殊的考場。考官是支隊領導、教練艇長、業務長,考生是8名部門長。這些考生是在群眾推薦的基礎上,各艇黨委研究上報,再經過支隊資格審核後確定的。他們將競爭3個副艇長崗位。

  此次考試共5道題目,涉及潛艇作戰指揮、應急處置等方面,全用投影放映在大屏幕上。第一個考生走進考場。簡短的開場白後,答題開始,計時員按下計時器。他不慌不忙,思路清晰,口齒清楚,一題一題作答,時而還回答考官們的提問。

  10分鐘考試時間到。每個考官像評委一樣,對這個考生的答題情況進行現場打分、亮分,然後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取平均分。

  後面的考生依次進入考場,相同的考官、相同的考題、相同的考試時間、相同的評分辦法,一切都在公開、公平中競爭。待最後一個考生的分數亮出,副艇長候選人的名單已見分曉。

  據了解,支隊公開選拔副艇長的方式,是從2008年年底開始的,後來,艇長也是這麼選拔。然而,當上了副艇長、艇長,並不意味著就進了保險箱,萬裡長徵他們才算走完了第一步。從此,他們三天兩頭接受名目繁多的考試。每次考試不合格,只有一次補考機會,不過關就被淘汰。

  在這個高素質的艇長群體中,官兵最佩服的,還是支隊長支天龍。這個有著30多年潛艇工作經歷的老艇長,名字裡有一個龍字,潛入深海更是一條威猛的蛟龍。

  航空兵、水面艦艇、潛艇、救撈船等諸兵力聯合進行海上對抗訓練時,指揮所根據聲納、雷達測定的各目標航向、航速和距離等,在海圖上對目標進行定位的傳統方法,可能造成兵力導調不及時、不準確,影響編隊訓練進程,甚至帶來兵力間發生碰撞的安全隱患。

  支天龍經過反覆考證、推算,將訓練海區劃分成相同的9大塊,再對各塊海區進行兩次9塊分割,每小塊海區統一編成三位數序號,便形成獨特的「訓練海區九九方格圖」。

  如今,諸軍兵種聯合訓練,各級指揮員只要對照「九九方格圖」就能迅速、準確地將一道道指令傳輸到參訓兵力終端,整個導調過程緊張有序。其運用3年多來,次次成功導調了海上各參訓兵力,訓練效益大幅提高。

  騎鯨蹈海闖大洋,巨龍揚波書華章。在這個潛艇艇長群體中,除兩名新任艇長外,都通過了全訓合格考核,而且都能獨立操縱兩種以上型號的潛艇。他們中,有的是全軍優秀指揮軍官,有的是海軍訓練標兵,有的是海軍十大傑出青年,人人都獲得過三等功以上獎勵,人人都有優秀軍事論文見諸軍隊核心期刊。他們帶領官兵駕馭新型潛艇馳騁在萬頃碧波之下,創造了海軍某型潛艇航程最遠、時間最長、極限深潛等19項紀錄;先後60餘次圓滿完成戰備巡邏、新武器試射、聯合軍演等重大戰備訓練任務。

  他們枕戈待旦,隨時準備駕鯨蹈海,建功海疆!

  圖為艇長們正在集智攻關。

  查春明攝

(責任編輯:Newshoo)

相關焦點

  • 戰艦闖大洋舵手竟是小女子
    你可曾想到,正在遠海大洋劈波斬浪的海軍蘭州艦駕駛室裡,操舵的竟然是一名女上等兵。她叫聶思思,入伍前是一名在讀大學生。作為中國海軍首批走上作戰艦艇戰鬥崗位的女艦員,小聶上艦不到半年就已到遠海執行任務10來次。此次隨艦到西太平洋訓練,小聶和其他4名戰友輪流操舵。茫茫大洋時而風急浪高,時而濃霧緊鎖,小聶克服暈船帶來的不適,有時一邊嘔吐一邊操舵,每天要在航行舵前站6個小時,操作無一差錯。
  • 3D海戰動畫《四海鯨騎》將開播
    vid=530078   10日晚,愛奇藝3D海戰動畫巨作《四海鯨騎》在北京舉行試映會,原著作者馬伯庸對該動畫讚不絕口,認為不僅完美還原了自己的原著  當天,愛奇藝副總裁、動漫創投事業部負責人楊曉軒;每日視界創始人、董事長黃健明;不空文化CEO 銅雀;著名作家馬伯庸;火天大有總經理《四海鯨騎》前期導演劉禕聰;《四海鯨騎》美術導演趙禹晴;每日視界導演《四海鯨騎》中期導演劉軍;著名配音演員:寶木中陽、咩咩、皇貞季出席助陣。
  • 《四海鯨騎》登上國產動漫榜首,導演竟是徐錚!
    《四海鯨騎》第二季快要更新完畢的同時,熱度的話更是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今天再看百度風雲榜的話,《四海鯨騎》熱度已經登陸了國產動漫的榜首。《四海鯨騎》的話,這部動國產動漫主要是來自馬伯庸的長篇古風冒險同名小說《四海鯨騎》。
  • 《我們騎鯨而去》:一座孤島,三個人類,一個荒誕不經卻又發人深思的...
    這本充斥著「隔離感」的小說《我們騎鯨而去》近日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創作《我們騎鯨而去》源於她早前曾去了一座大洋上的小島。在島上,她被忽然退回到文明之始所震撼。「好似一切文明都還沒有開始,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皆成雲煙。 這種荒蕪感與虛空感,讓孫頻覺得小島就是一個空蕩蕩的劇場,上演著幾百萬年進化中的每一個細節,「海島與劇場之間這種隱秘的共生關係便是我寫這篇小說的起因。」
  • 助力《四海鯨騎》動畫圓滿收官 導演趙禹晴獲讚譽
    《四海鯨騎》精彩劇照《四海鯨騎》原作體現的是中國古代的海洋精神和大國意識,趙禹晴在鋪陳整個世界的視覺感官時要考量的因素比較多,既不能發揮得太飄不接地氣,又不能考究史實到沒有想像力。雖然《四海鯨騎》和《少年錦衣衛》參考的歷史背景都是明朝,但對趙禹晴來說,兩者的風格定調完全不同。
  • 《四海鯨騎》:四海難驚奇的「墾荒者」
    從整體數據而言,8月16日於愛奇藝動漫獨家上線的《四海鯨騎》並沒有取得爆點式的聲勢,首周累計播放量堪堪突破千萬體量。和那些動輒首周破億,上線即成爆款的頭部IP來比,確實稍顯暗淡。除了一部分平臺原因外,原著並沒有很好地運營本有的粉絲優勢。而對於目前《四海鯨騎》的表現狀況,筆者也將從幾個方面做初步分析。
  • 80後女作家孫頻攜全新力作《我們騎鯨而去》廣州分享:平凡人也可以...
    11月29日下午,80後女作家孫頻攜全新跨文體力作《我們騎鯨而去》來到廣州與讀者見面,現場她分享了這篇小說的創作理念和過程。孫頻的小說幾乎都關涉記憶和遺忘,傷痕和痛感,以及對這些的反思。在碎片化的當下,這種充滿力度和文學本質的作品,格外打動眾生。
  • 《四海鯨騎》必須承認:這是一部看了封面就想追的動漫
    第二季國產3D動畫《四海鯨騎》在愛奇藝開機。這部改編自馬伯庸小說的動畫作品在2018年一季度推出時,以其較高的製作水平得到了原著眾多粉絲和年輕觀眾的認可,成為國內網絡動畫的代表作品之一。這幅美麗的畫面是大多數動畫觀眾心中對《四海鯨騎》的最初印象。
  • 藏文科普 | 從「長腿」的鯨到「走」進海洋的鯨
    巴基鯨外形與狗相似,細長的掌蹠骨、具有長結節的跟骨等顯示奔跑的適應性,其在運動時只用趾接觸地面,距骨有兩個滑車,因此具有極強的機動性,但它們可能不能持續行走。骨骼及同位素研究表明,巴基鯨主要生活於淡水環境。陸行鯨又稱為「走鯨」, 1992年發現於巴基斯坦,生存於始新世早期(距今約5000萬年前)。
  • 愛奇藝拿下海戰3D動畫《四海鯨騎》改編權 將推進IP全鏈路開發
    DoNews 8月13日消息(記者 向密) 愛奇藝日前為海戰3D動畫《四海鯨騎》舉行試映會,並宣布獲得《四海鯨騎》資料顯示,《四海鯨騎》動畫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該小說曾創造近千萬的點擊量,連載至今,微博閱讀已超過2億。《四海鯨騎》以海戰題材為背景,融合冒險、奇幻、史詩、權謀等元素,全景式展現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聞和航海傳奇。
  • 民辦揚波外國語小學:用英語說好中國故事
    12月31日,上海市民辦揚波外國語小學舉行第22屆英語文化節遊園活動。今年的活動以「Hello,World! This is China.」(你好,世界!這裡是中國。)為主題,以「中國故事」為主要內容,多角度進行整合和設計,努力探索多元實踐課堂,讓學生們關注中國文化,用心靈感受中國魅力。在活動現場,只見每位學生手裡都拿著一本活動手冊。手冊裡不僅印有中國地圖,還有各地的文化知識。
  • 愛奇藝《四海鯨騎》《 無敵小鹿》獲2018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動畫片類...
    愛奇藝自製動畫《四海鯨騎》樹立青年向國漫新標杆作為愛奇藝精品動畫的代表作品,《四海鯨騎》改編自著名作家馬伯庸同名長篇系列小說。憑藉過硬的內容質量、精細化的製作效果、中國海戰觀感體驗等突出特色,目前《四海鯨騎》已經先後斬獲首屆「AniSpark國產原創動畫盛典」動畫番劇類「最佳美術獎」、新加坡「亞洲學院創意獎」中國大陸地區最佳3D動畫獎、2018年度動感金羊最佳動畫劇本獎等榮譽。
  • 今年這一部《四海鯨騎》,讓我覺得愛奇藝會員還是沒白充
    就這麼湊湊合合尋摸尋摸,還真發現了一部好劇——《四海鯨騎》!當男主的先決條件是什麼?慘!說真的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產的動漫男主起步「慘」就成了一個標配,要是日子過得稍微好一點,你都不好意思當男主!
  • 摩託男騎報廢車金山闖紅燈遇交警 一路再闖燈逆行逃進浙江
    圖說:摩託男拒檢一路逃到浙江 來源/金山公安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近日,金山一男子駕駛摩託車在楓涇地區闖紅燈,遇到民警檢查,逃離至浙江境內。最終,該男子被民警查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日前,金山公安分局楓涇派出所民警在朱楓公路楓灣路口執勤,發現一男子騎二輪摩託車闖紅燈,示意其停車接受檢查。男子非但沒有停下,反而加速逃離,並在逃跑過程中闖紅燈、違反禁令標誌、逆行,最後從小路逃往浙江境內。當天下午,民警經分析研判後,在楓涇鎮團新村一農房內成功將該男子抓獲。經查,駕駛員沈某系無證駕駛,所駕駛的浙牌摩託車系報廢車輛。
  • 【譯文】鯨的演化
    文:Hans Thewissen圖:Lucas Lima譯:李亞蒙21世紀的人們都知道
  • 愛奇藝楊曉軒談《四海鯨騎》:如何打造成為更具網感的精品動漫
    楊曉軒表示,《四海鯨騎》製作團隊設計了多版場景,不斷進行改進,目的就是將海洋元素與船體建築做到更完美的結合,使人物的特質更符合環境氛圍。據悉,《四海鯨騎》第二季中後期將不斷的拋出新人物,解鎖新場景,且驚喜程度不亞於阿夏號。
  • 海底小課堂|一鯨落萬物生 關於鯨的故事
    01關於鯨落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2020年4月3日報導,中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而鯨落就成了大洋荒漠中的綠洲,從而一步一步完成生物的遷徙和覆蓋。鯨落的形成和消失對許多生物來說是漫長的。現存鯨的數量比過往少之又少,有些特定種群僅存可憐的兩位數,現狀令人擔憂。
  • 新劇《四海鯨騎》籌備開拍,當紅小生陳飛宇合作喬振宇出演
    最近有一部新劇正在籌備當中,那就是《四海鯨騎》了。這部劇是改編自知名作家馬伯庸的同名小說,劇情遊走於歷史和傳說的邊界,獨樹一幟的中國風航海冒險,是由黃建新監製,愛奇藝出品的超級大劇。
  • 巴塔哥巨龍最大恐龍背後的真相|恐龍|巴塔哥|愛登堡與巨龍|化石
    圖註:《愛登堡與巨龍》的海報,圖片來自網絡圖註:《愛登堡與巨龍》截圖,圖片來自網絡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也在2017年的1月15日正式開啟了「巨龍入侵紐約」(TITANOSAUR invades New York)的特別展覽。
  • 孤獨|海藍時見鯨,化身孤島的鯨
    原因是這隻孤獨鯨的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她的頻率一直是與眾不同的。這使它與所有同伴錯過,始終一個人。 儘管他唱響的二十年無應答的吶喊只是在冰冷的北大西洋裡迴蕩著,但她將一直唱下去。Alice的順應力同時也鼓舞著每一顆孤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