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人堅持單身,或者是離婚後不再婚,他們覺得婚姻已經不是必需品了,還有些人恐婚。
關於這個問題,中國社會學家李銀河的看法是:婚姻制度是出現了大問題,面臨嚴峻的挑戰,主要有5個方面的原因。
李銀河是我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她在著作《李銀河說愛情》中,有一部分內容討論的是:婚姻制度會消亡嗎?
因為現在很多人不想結婚了,打算單身過一輩子,有人就在想:是不是婚姻制度有問題了?所以,大家不願意結婚,或者是說婚姻制度的一些弊端出現了呢?
李銀河說婚姻制度的確是出了大問題,遇到了很嚴峻的挑戰,主要是有5個原因:
1、婚姻制度要求一夫一妻,完全的一對一,但是,我們的感情是流動的,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久了,會有審美疲勞的。現在社會中,人面對的誘惑越來越多,而婚姻要求絕對的忠誠。如果一方在外面有其他親密關係,他(她)就是犯錯了,是要遭到譴責的,也是不光彩的。
2、人類的壽命增長了,以前的夫妻還沒等到審美疲勞期,可能就要面臨謝世了。現在的人均壽命延長了,讓一個人面對另一個人五六十年,會有厭倦期的。
3、現在女性選擇的機會多了,以前的女性如果不嫁人,連衣食都不能保證。現在女性,可以工作,有些比男人掙錢還多,不用依賴男人生存了。這些女性,她們如果不想結婚,生活上也沒有什麼損失。
4、離婚的成本太高了,現在離婚要涉及財產還有孩子,有些人不是怕結婚,是怕離婚。現在的離婚率這麼高,與其最後離婚,還鬧得雞飛狗跳,不如不婚。
5、性的目的改變了,在傳統觀念裡,性的目的就是傳宗接代,就是為了生孩子,只有生孩子才是性的最正當的理由。現在不一樣了,絕大多數性的目的就是快樂。一段婚姻裡,性的對象是固定的,如果沒有婚姻的束縛,那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和變化。
但是,李銀河也說婚姻不會徹底消亡,不過會走向多元化,包容性也會更強。比如:開放式婚姻,同居,合作婚姻等。
我覺得很多人還是覺得婚姻是必須的,特別是中國,結婚算是頭等大事。結了婚好像才能說明你長大了,子女結婚了,父母好像才算盡到了責任。
那些到了結婚年齡不結婚的,就會被催婚,他們的生活方式是不被認同的。即使孩子收入很可觀,養老自己也做好了打算,父母還是覺得子女不結婚那就是不行。
我們傳統的觀念中對家的概念根深蒂固,先成家後立業,家大於自己。為了父母,先結了婚生了子,才算是完成自己對家的責任,之後才能考慮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不結婚,就會被認為是自私的,不考慮父母的感受。中國人目前的觀念還是家庭本位,一切以家為中心,把家庭的需求放在第一,個人的需求放在後面。所以,結婚在父母眼裡就好像成了不成文的規定,子女不結婚,他們就放不下心。
現在有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慢慢信奉人本位的觀念了,他們不會為了遷就父母,放棄自己的人生選擇。他們覺得婚姻可有可無,自己生命中有很多更有意義的事要去做,所以選擇不結婚。
如果只考慮自己的快樂和需求,你會選擇走進婚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