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好音質的理解,有的堆單元、有的堆晶片、也有的玩調音,其實如同一盤菜一樣,每個人的口味不盡相同,那麼產品的好壞就先從「燒熟(品牌信仰)、鮮美(價格要香)、回味(耐聽音質)」這三點來細品。
很顯然手機廠涉足的領域越來越多,而進軍HiFi圈自然要「下方身段,大方用料」,小米和魅族都推出過自家的四單元耳機(兩款售價都在千元以內,小米實際到手價更低)。萬魔代工的小米圈鐵耳機售價與自家其他塞子拉開了差距,接近一臺青春版手機的售價了。而且雙圈雙鐵並不好做,直到現在也處在長期沒貨的狀態。再加上與萬魔自家產品調音的風格差異化,對多單元嚮往的米粉可以嘗試,但鑑於小米品控的一致性,其實很多燒友不太敢下手或者說不會僅入手這麼一款塞子。外形對標舒爾SE846的魅族LIVE四單元動鐵耳機,當年非同凡響的miniplayer一度讓我以為其將成為國內的音頻大廠。可隨著各種各樣的事情讓這個老品牌品牌度存在感越來越低,再加之Flow單元門事件之後,音頻產品線長期不再更新,有沒有放棄都不言而喻了。
大廠不單獨做個品牌來做HiFi很好理解了品牌信仰的重要性,而此時不少專注於垂直領域的品牌依然可以活得很好。寧梵的高端塞雖然貴,但獲得不少專業音樂人的認可,就光這點就要比做做營銷打廣告來的實在。之前我寫過寧梵NA1的產品定位,這家主做動鐵定製塞的品牌為了順應市場變化,推出了第二款動圈塞NA2和NM2。在2020年初我在節前拿到了售價更低的NA2,型號命名方式與動鐵系列恰好相反,那麼千元檔的NA1不知不覺就成了NF動圈的價格天花板。
產品定位先看包裝,NA2作為同一系列保留了NA1的大量設計理念。包裝風格主打流行時尚感,沒有鏤空的透底少了一絲精緻感。CD式的圓形環式包裝被採用在耳機主體、替換膠套、耳機包,所以售價更低的NA2減配了收納包和清潔棒(首發有送皮包,後續應該就不送了),「作為補償」多了一個3.5轉6.35的轉接頭,對於產品入門定位不是很明白廠商的意圖。不過轉接頭和收納包均有Logo設計,不是單單發個公版的草草了事,這點好評。
先說腔體樣式,NA2的多彩高強度聚碳酸酯材料採用了磨砂工藝,這要比NM2的高透要有點意思。菖蒲紫、海苔青、透明磨砂三種配色迎合了科技配色大佬蘋果的英明指路,上手的磨砂感覺比詳情頁裡面的要更「磨砂」,不得不說寧梵在顏值這項拿捏的還是很不錯的。
佩戴方面,區別於大多ArtWork或金屬材質的塞子,NA2甚至比EarPods還要輕許多,加上耳掛可以說是輕若無物。人體工學的異樣型不如3D樹脂的NA1那麼貼合,但較平整的側面使用了官方稱之的耳輪角避空和耳甲艇支撐,或許就是這一點一滴的小細節讓不同耳蝸依然具有不錯的貼合性。可觀察到內部單元、走線的設計在動圈塞中並不多見,0.78mm雙針加5N無氧銅鍍銀線都是上面型號下方下來的,並沒有任何閹割。
作為以聲學見長的寧梵對於最低端的NA2在用料和細節上都算用心,這也應徵了真正要跑市場走量的產品才能真正看出這個品牌的實力。NA2採用特斯拉級雙磁路作為強大的驅動力,加上MC2L-10電調動圈(不同於NA1),結合雙腔體(多了一個後壁)使得NA2從表現上來聽與NA1確實很接近,但調音略有不同。更低的售價應該還是需要從規模上、腔體材料、裝配工藝上所體現,不過這對於消費者來說不上手兩款確實很難對比出來。如果手機直插聽歌,更低價的NA2顯然更適合學生黨或不太想折騰只想好好聽音的人。
前面說到手機聽歌其實也個趨勢,畢竟真無線耳機現在都那麼火了。不過有線耳機的「勁大」依然是物理量級的差異所在,18歐姆的NA2在低阻抗和好發聲上都做到了入門好選擇的標準,好發聲就代表著從手機配塞更新上來可以明顯感覺到的那種提升。如果有條件,加上未來可期的解碼小尾巴效果會更贊。
我要說NA2與NA1的聽感差異,估計也有不少人沒聽過NA1,那麼這裡就不對比NA1了,直接說了結論:如果預算有限,可優先考慮NA2;NA1材質更優,聽感略有差異。
首先要清楚NA2作為一款單單元動圈耳機,應該要做得是什麼?我覺得對於初燒來說,應該是氛圍感。而NA2的氛圍感更多在於低頻與中高頻的銜接,以及較暖的音色屬性。然而這部分的強化使得NA2比起平淡無奇的手機配塞有著較大的提升(或者說差異),而寧梵的這兩款動圈應該比同價位動鐵塞更容易讓大眾消費者所接受。
低頻,NA2量給得很足,甚至我覺得比NA1還要足一些,這其實挺加強氛圍感的。有著HiFi向的明顯分離度感受,人聲和樂器都可以很好地與低頻做個區分。
中頻,明顯傾向流行人聲,普適性大大增強,耐聽似乎成了NA2優先級的第一位。齒音和口水音有一定的控制,細節方面還是不如動鐵塞子。不過情感表現還原度較好,適合以溫柔見長的男女聲歌曲。
高頻,有些許毛刺,細節基本可以大範圍保留,泛音和延音基本都還是可以的。我比較喜歡的電子音樂歌曲NA2支持的不錯,這點我比較滿意。
NA2晚於NA1發售,難道又是一場「等等黨的勝利」。NA1強於用料,從音質對比NA2並不比NA1差多少,這個價位顯然更適合小白入坑。對於要成為跑量重擔的低價塞,寧梵對於NA2的認真程度我感覺都要高於NA1了,關於糾結這兩款塞子的用戶考慮一下自己的預算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