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資深產業專家 蔡瑩:《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2020-12-07 中國家電網

國家信息中心資深產業專家 蔡瑩

  蔡瑩:大家下午好!受主辦方委託,借今天機會我把2020年經濟形勢相關看法跟大家簡單做溝通。由於時間關係,這次沒有做PPT。

  大致是三方面:第一,怎麼看,截止三季度,中國目前經濟情況是怎樣的。第二,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什麼困難或者新的問題。第三,針對這些困難和問題,可能會採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一、怎麼看1-9月份?特別是三季度經濟情況是怎樣的?

  從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來看,三季度取得的成績非常明顯,第一條是我們上半年一直都處在抗疫的過程當中,目前在中國已經組織構建起了「戰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的工作格局,應該說全球只此一家,從中央、到地方、到鄉鎮,在「戰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的工作格局已經形成,對穩定經濟、恢復經濟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從基本形態來看,今年年初一季度經濟大幅度下滑,二季度呈現明顯反彈,三季度應該是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主要體現在幾方面:

  1、供需關係不斷改善,包括在疫情期間受到很大影響的基礎物資、居民生活、工業生產、能源供應等等,支撐經濟發展的一些基礎性的供需關係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別是在三季度,亮點還是頻發的。

  2、改革開放持續深入。即使在疫情非常嚴重的情況下,即使在目前抗疫是經濟內容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在深圳、海南、長三角、粵港澳的改革這些關係國家未來發展的改革工作持續得到了深入和推進。

  3、就業民生得到了較好保障。保就業、保工資、保運轉這「三保」目前做得非常好,居民生活比較穩定。從就業角度講,就業形勢目前來看是非常有利的,離退休群體、弱勢群體在疫情環境下依然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4、經濟社會秩序穩定恢復。我們在大疫情況下,在世界經濟環境並不是特別有利的情況下,國內經濟秩序、社會秩序的穩定得到基本保障,這種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為我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非常良好的基礎。從數據來看,三季度比較亮眼,具體數據統計局沒有公布,有幾個重要指標跟大家溝通:一個是GDP三季度由負轉正是沒有問題的,二是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從目前看來,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也是肯定的,三是新增就業,從目前來看,截止到三季度,大概解決了900萬人的就業,這個指標和全年的指標來講,幾乎前三季度把全年就業指標基本落實到位。四是失業率大概5%左右,目前情況下維持這個穩定的失業率,對社會秩序的穩定是非常有推動作用。五是我們的出口,剛才姜理事長也說洗衣機出口變正了,第三季度進出口有可能是今年首次由負轉正,非常好的標誌性事件,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消費疲軟情況下,我們進出口由負轉正,對全球經濟發展和振興、對我國內部拉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有些企業感覺到由於疫情壓力,有些城市對房地產調控 稍微鬆了松,在這些城市由於房地產的恢復,帶動著包括家電的銷售、家裝等等,這方面,這方面在個別城市恢復非常快。還有我們所說的幾個大項,從消費品零售總額來講,汽車和家電是最大的兩大塊,我們預計汽車三季度可以同比增幅 在10%左右,應該說汽車已經基本恢復到了原來的消費規模,在家電來講稍微弱一點,但是汽車和家電的有效恢復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拉動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還有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取得了新的成績,應該說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這個工作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是有非常大作用的,今年大致解決了近1億農業轉移人口城鎮落戶 ,這個目標今年基本達到,1個億農村戶口變成城鎮人口以後,他所蘊涵的可能的消費潛力是非常巨大的,這一塊對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的拉動是非常明顯的。

  再有一個現在感覺非常強烈的,我們所說的新的城市圈,叫「軌道上的城市圈」,隨著高鐵不斷發展、高鐵裡程數不斷增加,特別是在貧困山區、交通不便的地區高鐵通了以後,工業品銷售範圍和農產品進程可能性逐步加大。對於我們來講,由於高鐵延伸、由於軌道城市圈的形成,對我們產品的銷售氛圍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最後一塊是我們所說的舊城改造,從目前來看,舊城改造推進是非常有成效的。從現在的數據來看,舊城改造所提供的溢出的消費效應在比較早的做舊城改造城市已經體現出來了,水、電、住房條件改造以後,對家用電器需求的潛力釋放開始出現了。

  這是第一部分,目前到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利好的方面。

  二、但是雖然有很多利好,我們也面臨著很多困難。

  困難無外乎幾條:

  第一,目前疫情的不確定性,對政策實施和消費釋放有一定的約束力。

  第二,面臨國際上的一些問題,美國的打壓應該是構成我們目前最大的外部風險,所謂打壓無外乎幾部分,一是外交上,二是高科技上,另外還會出現「聯合性、區域性」的打壓,所以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來講,還是面臨外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從內部來講大概幾方面:一是雖然就業目前已經完成指標,但是在一些行業企業陰性的就業缺失存在,比如一周上3天班或者一天上4小時班,雖然沒有下崗 ,但是和收入有問題。二是居民收入增幅 相對較低,不是我們收入下降,是增長的幅度還是相對來講比較低的。三是由於疫情影響,我們所說的「三保」,保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對地方財政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三保」要的都是真金白銀,地方財政有一些省份 、有一些地區從目前來看,可能財政的壓力會比較大,這是一條。

  還有從數據來看,消費需求的恢復相對是滯後的,叫「需求慢於供給、需求慢於投資」,我們雖然花了很大氣力,我們的生產企業和方方面面政策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由於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存在,消費潛力並沒有真正發揮出來,消費對中國經濟拉動的最關鍵的最大方面還沒有釋放出來,這也是目前我們面臨的一個困難。

  再有是有些企業也感覺到目前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困難在逐步增多,中小企業長期抗壓性的能力不夠,中小企業經營困難也是存在的。同時,不同的行業,行業裡面不同的企業經營難度差異化非常明顯。家電行業算是不錯,勞動密集型行業目前所承受 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

  三、有困難,但是還會有一些新的相關措施:

  首先,堅定不移推動居民消費持續恢復,這應該是國策 ,用各種方式來恢復、推動居民消費,這是一個既定的方針。

  另外,一直在提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正在制定,希望調動多種要素為擴大內需 來支持,這是從國家層面要做的工作。

  第三,涉及到家電企業的,包括我們一直在談的廢舊家電回收,廢舊家電回收意味著家電更新換代的速度會提升。會不會出現全品類的廢舊家電回收?會不會出現網際網路方式的廢舊家電回收?這個我們可以看一看,可能會有些變化。

  再有,最近提出建設新型消費示範城市,用新的消費模式來帶動消費轉型 ,在轉型過程當中,既為消費者提供更好需求,又為生產企業供給端提供更好的機會,這個工作正在做。

  再有,提升電商快遞 進農村水平,暢通工業品農業品渠道,讓我們的貨品能夠送得到。

  還有,我們所說的新型智能製造模式,要提供適應消費需求的柔性 的智能精細化產品,這也是未來家電產業可能要跟著走的一個方向。智能化、精細化、柔性化,滿足個性需求的產品在目前來看,市場是廣大的。

  最後,關注社會結構的變化,老齡化 會帶來很多問題,但是會帶來適老化產品的市場,這個適老化產品的市場在未來幾年是一個非常大的具有潛力的市場,提供滿足老齡化需求的家電產品和嬰兒用品幾乎是同樣重要的。

  以上是從三方面:第一,對目前形勢怎麼看,第二,目前遇到什麼困難,第三,將來可能有些什麼樣的措施能夠帶動經濟、拉動消費,從這三方面跟大家做簡單溝通。

  最後想說的是,目前情況下有挑戰、有機遇,希望在座各位主動抓住機遇,及時調整產品 結構,關注政策實施帶來 潛在消費能力釋放,取得更好的成績,行業發展順利、健康,希望在座各位能夠克服困難 ,取得更好的成績。

  謝謝各位!

相關焦點

  • 宏觀經濟月度形勢分析
    來源:五礦經濟研究院作者: Minmetals 摘要:G20峰會釋放新一輪對外開放信號。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新興產業釋放新活力。美聯儲降息預期加強,美元走勢承壓。
  • 張立群:2020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兩會精神解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題為「2020年宏觀政策及經濟形勢預測」主題演講。張立群表示,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 但中國化危為機,開啟了經濟發展的新篇章。目前,國內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加大宏觀經濟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並部署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 高培勇:當前經濟形勢下宏觀經濟分析與政策配置思路應有所改變
    高培勇表示,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既不同於疫情之前,也不同於高速增長階段,對於經濟形勢的把握必須要在一般性分析的基礎上向前深入一步。具體而言,高培勇給出了兩種基本看法:一是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要有兩個參考系,二是對宏觀政策的配置分析要堅持對症下藥。
  • 巴曙松談2016中國經濟形勢:宏觀趨穩 微觀分化
    巴曙松談2016中國經濟形勢:宏觀趨穩 微觀分化 2015-12-08 20:32:42  中國僑聯、香港僑界社團聯會當日在香港聯合舉辦「中國經濟形勢與前景展望」報告會,巴曙松演講時作上述表示。他說,宏觀趨穩的意思,就是跟前些年整個宏觀經濟增長速度的大起大落相比,明年整個季度經濟增長的波幅,會非常小。
  • 正確認識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
    穩與變——三季度經濟分析(2)張佔斌近日,一些人擔心2018年中國經濟下半場乏力,對於這種情況要引起高度重視。7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一連用了六個「穩」字布局下半年經濟工作,其中就包括「穩預期」,就是要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打消市場的焦慮情緒,理性判斷我國經濟未來走向,推動人們對經濟形勢的主觀反映與經濟發展的客觀軌跡協調同步。宏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比較複雜。
  • 溫家寶:關於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關於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溫家寶    一、全面準確把握當前的經濟形勢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機械、醫藥等行業生產增幅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長水平,軟體、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完成並實施,支持民族地區發展力度加大,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步伐加快。五是就業和居民收入較快增長,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城鎮新增就業655萬人,6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分別增長7.6%和13.7%。
  • 國民經濟指標和經濟形勢分析方法
    今天匯報的這個題目有兩層含義:一是主要的國民經濟指標有哪些,二是怎樣分析和判斷經濟形勢。就宏觀經濟指標來說,至今國際上也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宏觀調控指標體系。經過長期探索,並借鑑一些國家的經驗,黨的十六大確定了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這裡重點報告一下這四大指標。
  • 馬凱:用好分析方法 提高科學判斷經濟形勢的能力
    科學分析判斷經濟形勢,說到底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藉助於成熟的經濟學基本理論和分析工具,努力把握經濟形勢分析工作的規律,歷史、客觀、全面、辯證地分析和研究經濟運行的主客觀環境、條件、現狀和趨勢,從中引出對經濟形勢的正確判斷。
  • 準確判斷當前經濟形勢 增強宏觀調控靈活性
    宗良進一步分析指出,從物價水平看,雖然當前物價「飆高」的態勢已經被有效遏制,但未來物價走勢仍有不確定性。在全球貨幣寬鬆的情況下,通脹預期短期內難以輕易改變,我國經濟內在擴張壓力依然存在,物價調控目前還不能鬆懈,這就需要宏觀政策繼續堅持前期方向。  「總的來看,今後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通脹壓力要求宏觀調控仍需要堅持前期方向,而不是全面放鬆。
  • K50高端論壇:2020年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上)
    以下內容節選自直播實錄:致詞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賀鏗這個會議的主題是分析今年二季度的經濟形勢。實際上這個問題,各種媒體、各個方面都還是做了很廣泛的報導、宣傳。我曾經說過一句話,3.2的正增長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為在一季度的時候,中國的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是很大的。後來世界性的蔓延,對各國衝擊都非常之大。
  • 經濟每月談:一季度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分析
    首先,歡迎各位媒體的朋友、各位嘉賓參加國經中心這期經濟每月談,我是國經中心的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我們這期經濟每月談主要是請幾位專家就今年一季度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談一些他們的看法。今天請了三位專家,一位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女士,她上周剛剛到美國去考察交流,所以對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的狀況有一些新的感性認識,跟美國一些智庫、研究機構也在就美國經濟、中美經濟作交流。第二位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的徐洪才部長、研究員,第三位是貿促會的趙平研究員,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作一些解讀。
  • 2020中國新材料產業經濟發展大會即將在滬召開, 產業鏈將拓新局面
    2020中國新材料產業經濟發展大會暨新材料CEO高峰論壇將於今年11月17-18日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302會議室舉行。本屆大會由DT新材料主辦,寧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超硬材料網及上海烯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協辦。大會以新材料領域CEO為主要參會嘉賓,旨在促進產業鏈融合與價值鏈升級。
  • 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題: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新華社記者鄒多為2021年,「十四五」開局。站在歷史新起點,面對當前新形勢,中國經濟怎樣邁好第一步、如何持續穩定恢復和推動高質量發展?
  • 2021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預測
    以下觀點節選自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0-2021)《邁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執筆人為劉元春、劉曉光、閆衍,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2、在經濟復甦與基數效應的雙重作用下,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各類同比參數將全面走高。經濟主體的認識角度和判斷標準將發生巨大變化,微觀主體對經濟運行的直接感受將與宏觀數據的表現發生嚴重的背離,社會不同階層對宏觀經濟形勢的認識也將出現強勁的分化。預期分化和經濟主體對於經濟困難忍受程度的下降將是2021年宏觀經濟運行面臨的新情況。
  • 中央最新定調經濟形勢!注意,宏觀政策有細微變化,附解讀
    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就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進行了簡要闡述,對十四五到來之際所面臨的環境進行了判斷,對當下的經濟形勢進行了研判,對下半年經濟工作基調和計劃進行了詳細說明。
  • 馬凱:提高新形勢下科學分析判斷經濟形勢的能力
    馬凱指出,正確分析判斷經濟形勢,是科學制定經濟工作方針政策的基礎和前提,也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當前世界經濟存在許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國內經濟面臨一系列兩難問題和矛盾,經濟形勢的複雜性已成為常態並日益加深,迫切要求各級領導幹部不斷提高正確分析判斷經濟形勢的能力,以利統一思想,形成合力,增強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 CMF年度論壇(2020-2021)啟幕,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即將...
    11月28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2020-2021)即將在京隆重舉行,本期論壇聚焦「邁向雙循環新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將代表論壇發布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
  • ...和「三個新」 ——同濟大學MBA秋季課程《宏觀經濟分析》序論
    解讀「十四五」規劃的「四大背景」和「三個新」同濟大學MBA秋季課程《宏觀經濟分析如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的新特點新問題,全面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如何深刻理解新發展格局,石建勳教授將從以下幾方面解讀分析:1.「十三五」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非凡成就2.「十四五」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和任務3.我國進入高質量新發展階段重要特徵4.
  • 經濟工作講話發言稿:在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發言共5篇
    四是宏觀形勢逐步向好,趨穩勢頭看好。7月9日,李克強總理在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指出,我國經濟二季度比一季度好,下半年預計比上半年要好。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是會產生實際效果的。比如,今年的股市行情極不穩定,一度面臨著崩盤的危險,但是國家通過宏觀調控還是把股市穩住了,並且在穩住的基礎上逐步回暖、回升。因此,我們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科學應對,力爭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增效。
  • 年會精選丨張立群解讀2018年宏觀經濟形勢
    2017年是個非常不平凡的年份,有19大的召開、有重要的中央經濟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財務領袖們要了解到,自身所處的大環境是什麼,才能夠發揮能量。作為企業中非常重要的財務CFO們必須認識到,如何分析大勢、解讀大勢。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以《新時代,新任務,新徵程——2018年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分析》為題,向與會者分享了一場高質量、標準的宏觀經濟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