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早高峰,成都地鐵1號線多班次出現臨停、急剎等情況。隨後,「成都地鐵運營」官方微博解釋稱,上述情況是因一顆直徑12毫米的珍珠夾在車門與車體側壁之間,導致車門無法正常關閉引起。
地鐵方面稱,早高峰期間,一列車車門無法正常關閉,為保證乘客安全,工作人員立即對該列車進行清客,並將該列車返回車庫進行檢查。檢查發現,導致車門無法關閉的原因竟是1顆直徑為12毫米的珍珠卡在車門與車體側壁之間。
上述原因影響了後續列車的行駛。由於是早高峰,1號線發車間隔為2分鐘左右,因此後續車輛需為保證前後列車間隔在合理範圍,必須通過停車等方式進行車距調整,對整條線路的列車正常運行產生影響。
不同班次的乘客們有不同的感受:事發列車上的乘客,遇到了清客的情況;後方列車上乘客,或許會遇上列車急剎;前方車站裡的乘客,或許會遇上等候時間變長;後方車站裡的乘客,或許會遇到列車停留時間變長。
據悉,夾在車門與車體側壁之間的珍珠直徑為12毫米,可能為耳環或其他配飾。上述工作人員也呼籲,夏天出行請乘客注意保管自身物品,以免造成意外。
這並不是成都地鐵第一次因為小玩意而被「逼停」。2016年10月6日,地鐵2號線260車發生關門故障。檢修人員趕到現場,在車門中取出了一塊塑料碎片。
同年10月14日,一列地鐵列車在關門時多次出現瞬時故障,火速趕到的檢修人員從車門中取出一個長21毫米、寬17毫米、厚10毫米的金屬環狀物。
上述地鐵工作人員表示,地鐵列車只要有一扇車門因故障關不上,就無法再安全載客,必須退出運營搶修。硬幣、紐扣、手錶、高跟鞋跟、地鐵卡、公交卡、小廣告等都可能讓車門卡滯無法關閉,輕則影響列車所在線路的運營。碰上高峰期,則可能導致整個地鐵全線運營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