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賣生蠔美食或新鮮生蠔的地方,總會看到這麼一句招牌老話「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以突出生蠔的營養價值。
生蠔是世界第一大養殖貝殼類,別名也叫「牡蠣」、「海蠣子」等,肉質肥美鮮嫩,含豐富活性微量元素、維生素族群、胺基酸等,還因為碘頎含量比蛋黃、牛乳要高出200倍以上而被稱為「海洋牛奶」,生蠔外的硬殼,還含豐富碳酸鈣,具有藥用與保健價值。
生蠔的家庭吃法大多以清蒸、烘烤或挖出生蠔肉製作菜式,無論怎麼吃都相當滋味,但生蠔與花甲、海虹一樣屬於貝殼類食材,有人會想到生蠔肉中的內臟,會含有泥沙、毒素或雜質,那麼我們吃生蠔時,要不要去掉內臟?
生蠔不管清蒸還是炭燒,吃生蠔都別去內臟,小心被笑話「不會吃」,到底為什麼,小鹿下面為大家講解,吃生蠔為何不用去內臟。
一、生蠔與其它貝類的生活態勢不同:
生蠔與花甲及其它貝類最不同的地方是【生活生態圈】,生蠔屬於濾食性海鮮,主要依靠海水衝漂而來的海藻為食,藻類屬於營養食物,並不會給生蠔帶來有害毒素。
所以每當品嘗生蠔時,都能發現生蠔肉肥嫩光亮,並不像其它貝殼類水產般帶有黝黑噁心、甚至帶腥味的內臟,也不像花甲般以泥沙中的微生物為食,讓肉中塞滿泥沙,所以生蠔能夠整體進食。
別看生蠔外殼龐大,實則蠔肉並不多,而且通過做熟後生蠔收縮厲害,不管是生食還是被做熟後的生蠔,內臟都很難完全分離,如果硬要把生蠔內臟分離出來,生蠔肉也已經綿爛不堪,肉沒剩多少,白白浪費了。
二、生蠔&挑選技巧:
既然吃生蠔無需去內臟,那麼挑選的生蠔一定要以新鮮為主,挑選生蠔時,儘量選購帶殼售賣或專門純賣生蠔肉的門店選購。
▲帶殼生蠔區分鮮活的技巧:輕拍生蠔殼時會合攏,並有微動。
▲純生蠔肉區分新鮮的技巧:選擇現場開蠔挑肉豁出來的,要麼就別買,因為包裝好的浸水蠔肉,有些會混雜死蠔、差蠔、雜質等劣質蠔肉,而且用於浸泡蠔肉的水也可能混入保鮮劑、防腐劑等。
所以要品嘗生蠔的鮮美,建議多花點錢買鮮活新鮮的,才能物有所值。
三、生蠔&進食技巧總結:
▲1、生蠔不僅肉質肥美鮮嫩,軟滑嫩彈,最鮮美的還有生蠔分泌的體液,所以在生蠔開殼時,儘量保留它的體液,尤其是原只帶殼清蒸生蠔時,一定要注意鼓面朝下,讓蠔汁充分保留,營養不流失。
▲2、生蠔開殼時用的刀具,要使用不鏽鋼刀具,不能用鐵製刀具,因為鐵製刀具上的鐵鏽味容易沾染在蠔肉上,影響鮮美。

▲3、烹飪生蠔,不管炭烤還是清蒸都要注意火候,生蠔易熟,如烹飪時間太久,會讓生蠔肉的水分和鮮味大量流失,而導致蜷縮,肉感柴糙。
清蒸生蠔時間掌控:生蠔帶殼進鍋清蒸,上汽後蒸3~4分鐘關火,蓋著鍋蓋讓鍋中餘溫繼續燜3分鐘,足夠讓生蠔燜熟。
炭燒生蠔時間掌控:生蠔開殼輔好蒜蓉後上炭爐,待生蠔殼內的蠔汁持續沸騰5~8分鐘,即可起爐品嘗,如家庭用烤箱,則烘烤10分鐘。
「生蠔不管清蒸還是炭燒,吃生蠔都別去內臟,小心被笑話「不會吃」」,關注@鹿小美食,試試私信小鹿【菜譜】/【家常菜】/【醬料】關鍵詞,來領取7000+各大菜系做法與醬料調配吧!歡迎您分享、收藏、點讚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