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生動物「騷擾」的城市

2021-01-14 新民周刊

記者|王仲昀


  鋼筋水泥,嘈雜喧囂。都市人是否曾注意到,城市裡還有很多其他的生靈日夜忙碌。

  野生動物不比家中萌寵,和人相處有時候難免有意外發生,就像今年7月底上海松江居民小區的貉咬傷人。事實上,野生動物在城市裡的「騷擾行為」,全球各地的大城市中時常上演。

  比如,杭州城的野豬、柏林的狐狸、北京城的烏鴉……


野豬,城中覓食


  最近,國外社交媒體上正瘋傳一張「裸男追野豬」的滑稽照片。這逗趣的畫面發生在德國首都柏林的「魔鬼」湖畔。事發時,男子在湖邊曬「日光浴」,野豬卻突然接近,叼走他裝有筆記本電腦的手提袋,他只好拼命去追趕野豬。

  照片拍攝者阿黛爾·蘭德爾(Adele Landauer)事後稱,當野豬媽媽帶著兩個幼崽出現時,現場有很多人正在曬日光浴,但這些野豬卻如入無人之境。它從一名正在遊泳的男子的包裡翻出一塊披薩餅後,「似乎還想找點甜點吃」。

  於是,野豬媽媽盯上了一個黃色手提袋,並迅速將它叼走。不巧的是這隻手提袋裡裝著男子的筆記本電腦,慌亂中男子似乎忘記自己沒穿衣服,彈起身前去追趕那隻野豬。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柏林城裡人們減少了外出活動,這令許多生活在城市周圍的野生動物膽子逐漸變大,愈發頻繁地進入人類領地。

  近二十年來「柏林野豬」一度成為野生動物騷擾城市居民的典型。

  2011年,因野豬數量過多,柏林市政府曾下令讓城管獵手射殺誤闖市內的野豬。兩個月時間射殺700頭野豬。

  中國的城市裡也有野豬出現。今年7月18日,一隻野豬闖入杭州的一個居民區。當天上午,一頭100多斤重的野豬先是跑進了杭州復興路一所學校,隨後又來到旁邊復興南苑小區。上午10點30分左右,野豬突然狂躁起來,大聲嘶叫。經過多方請示之後,為防止狂躁的野豬衝出去傷人,巡特警隊員獲準開槍擊斃了野豬。

  每年秋冬季是西湖群山野豬出沒頻繁的時節。秋季農作物成熟,貪吃的野豬便想著法子偷吃。去年10月25日,曾有野豬一家六口,在杭州轉塘之江一號小區附近狂奔。最終,「捉豬大戰」中兩隻大豬跑了,三隻小豬被活捉。但其中一隻當場不治,剩下的兩隻被消防部門帶走。等到小野豬平復下來後,民警將其放生。


狐狸,愛上鞋子



  在柏林,野豬並不寂寞。和它們一樣,扮演「不速之客」的還有那些對偷鞋樂此不疲的野生狐狸。

  今年8月,柏林一處富人社區短時間內共丟了100多隻鞋,沒過多久「罪犯」被找到了,但警察沒法處罰它,因為「罪犯」是只狐狸。

  這件事最初的調查者名叫克裡斯蒂安·梅爾(Christian Meyer),他價值不菲的新跑鞋在家門口不翼而飛。他決定調查一下到底是誰偷了鞋,結果發現竊賊是個「慣犯」。

  梅爾在網絡上發布自己鞋子被盜的消息後,很快得到了其他人的響應,同一地區還有數十雙鞋子也失蹤了,大多數鞋子都放在花園中。什麼盜賊會對鞋子這麼執著?不久後梅爾遇到一隻狐狸在附近出沒。當時,這隻狐狸嘴裡正叼著一雙不知哪裡來的藍色人字拖,並在路上溜達。

  幾天後,梅爾再次見到了這隻鬼鬼祟祟的狐狸,於是悄悄尾隨它到了一片灌木叢。梅爾在那裡摸爬了將近一個小時,發現了狐狸的「鞋庫」,這裡放著一百多隻鞋。根據梅爾拍攝的照片,現場堆放了各種尺寸和顏色的運動鞋、木底鞋、涼鞋和拖鞋。從數量上看,這隻狐狸最愛的居然是泡沫材質的洞洞鞋。

  世界各地的野生狐狸都有類似行為。美國維吉尼亞州5月份破獲一起鞋子被盜事件,在4個狐狸洞發現了12雙鞋。據說在當地,狐狸把鞋子當作玩具是一種「常見情況」。

  2018年英國《衛報》曾報導,當年5月日本京都出動數名警力調查偷鞋事件。經過6小時耐心蹲守,警方最終發現一對狐狸「大盜」,並成功在其巢穴繳獲涼鞋40餘雙。

  為什麼狐狸偏愛人類的鞋子?柏林野生動物保護官員埃勒特解釋稱,喜愛探索的狐狸格外青睞皮革制物。皮革有動物的氣味,對狐狸很有吸引力。此外,如橡膠鞋上含的鹽分等,也能吸引狐狸。


烏鴉,黑色風景線


  北京的冬天,烏鴉無處不在,萬壽路尤為突出。

  2019年3月,「萬壽路烏鴉」曾衝上微博熱搜。從網友拍的照片能看出,這一地區每到冬天便是烏鴉聚集之地。附近馬路和汽車上落滿了烏鴉的糞便,萬壽路地鐵站的站牌也被鳥屎汙染得模糊不清。沿著萬壽路向北步行百餘米,在東西向的萬壽東路上,烏鴉留下的糞便數量更是「可觀」。道路兩側停滿了機動車,為了避免遭受烏鴉糞便的騷擾,絕大多數車輛都被迫罩上一層車衣。

  有當地居民指出,近年來萬壽路一帶的烏鴉愈發密集。「有時候冬天出門還必須打著傘,烏鴉太多的時候要拿著手電晃或者扔石頭驅趕。」

  北京城那麼大,為何烏鴉格外喜歡聚集於此?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研究所副所長、國際鳥類委員會委員張正旺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烏鴉在某一地區聚集,時間長達數十年,應該是它們已經比較習慣於這裡的生存狀態」。張正旺表示,數十年前萬壽路這裡還是荒郊野外,且有很多大樹,適合烏鴉生存。隨著烏鴉群體停留時間的延長,群體中的數量自然也越來越多。

  比起北京,東京的烏鴉已經多到成災的地步。據統計,本世紀初東京烏鴉數量業已增到3.6萬隻,是宜居數量的整整5倍。烏鴉每天肆無忌憚的撲飛聲,扯著嗓子的啼叫聲,給東京市民的生活帶來了困擾。此外,東京烏鴉對於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也日益突出,其導致黃鶯、燕子等益鳥日趨銷聲匿跡。每逢傍晚市民倒垃圾,成群的烏鴉便在空中飛舞,或落於電線,眼巴巴地望著垃圾內的食物。趁人不備,它們就把垃圾袋撕裂、覓食。碰上繁殖期,敏感的烏鴉甚至會攻擊行人。

  2001年,在居民的支持下,東京都政府設立了 「東京都烏鴉對策專案」,利用每年數億日元的資金來對付烏鴉。所採取的措施包括給所有的垃圾站加網,讓烏鴉無法接觸垃圾,以及使用繞過《野鳥保護法》的手段,對東京的烏鴉進行變相捕殺。經過近二十年的時間,東京烏鴉終於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其已然成為東京街頭一道別樣的黑色「風景線」。

  不管是天上飛的烏鴉,還是地上跑的野豬與狐狸,都努力地在現代都市中找尋自己的一方生存之地。(記者 王仲昀)

※版權作品,未經新民周刊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美國男子騷擾野生海豚,強行玩耍試圖跳到其背上,旁人不停拍照
    海豚有著海洋動物中數一數二的智商,又有著溫和友善、活潑好動的性格,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喜愛,被稱為「人類的好朋友」。不過有的人類對待海豚卻並不友好。據7月28日《每日郵報》報導,低地海洋哺乳動物網絡平臺(LMMN)發布了一些人騷擾海豚的照片,並建議要與海豚保持一定距離,否則也可能面臨被海豚攻擊的風險。據報導,該平臺日前在社交帳號上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拍攝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處海灘,其中一名年輕男性正在不斷騷擾一隻海豚,旁邊有人在不停地拍照,還有更多的人在遠處圍觀。
  • 城市裡有哪些野生動物?聽貓頭鷹講一講!
    我們居住的城市裡,有野生動物嗎?    它們是誰?有多少?在哪裡?    它們對我們人類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人類本應是親近自然的動物,城市生活中在我們和自然之間造成了一些隔膜。這次新冠疫情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同時也提醒著人類要珍愛地球,尊重自然。首先,讓我們尊重近在咫尺的城市中的自然!那麼,我們總得首先了解城市中的自然!
  • ...意外市民保護意識強 今年蘇州有望再新建一座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蘇州每年添綠500萬平方米,綠意盎然之下,吸引了不少野生動物棲息由於受到天敵騷擾、暴風雨等因素影響,導致一些野生動物受傷。隨著市民保護意識增強,這幾年,有關部門救助的野生動物數量逐年遞增,今年計劃要再新建一座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每年的春夏季,處於鳥兒繁衍期間,天敵騷擾、暴風雨、練飛落單等影響,都可能導致一些鳥兒落地、受傷。
  • 3000隻貉流竄城市郊區,野生動物監控只靠gps還不夠
    於是處於好奇我就查了下貉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原來貉也是犬科,還是犬科的祖先。如果真的納入監控,那野生動物還是野生嗎?  野生動物顧名思義是無人護著而生長著或發展著的野生野長的動物,那麼通過GPS監控這些貉的生活軌跡,那麼是以非養殖為標準,還是以非馴化為標準?野生動物是指任由其按照自然規律生長發展的動物,那麼在城市中的這些貂,原本就已經無法跟著野自然規律發展了,安裝GPS的目的在哪兒?
  • 闖入城市的野生動物,一個比一個自來熟
    當野生動物闖入人類的領地,各種滑稽搞笑、異乎尋常的狀況都可能發生,當然也不乏驚心動魄的場面!這些野生動物知道城裡有好吃的,會闖入市中心;為了尋找食物,它們經常把居民的院子搞得一塌糊塗……牛出沒,請注意!
  • 上海探索國內首個城市野生動物管理...
    類似的「野生動物紮根城市」問題,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已經在上海有了「苗頭」。記者從上海林業部門獲悉,根據相關研究,上海目前至少有147個小區發現了貉,據初步估算,全市各處分布的貉可能已經超過了2000隻。是為了排除隱患而將它們「拒之門外」,還是欣然接納、和諧相處?面對這道全新的問題,上海想好了嗎?
  • 城市副中心綠心發現34種野生鳥,多次目擊長耳鴞
    剛剛落成兩年多,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年守望林已成為眾多野生鳥類的棲息地。近一個月來,最引人注目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鴞(音同肖)頻頻出沒,工作人員曾一次目擊8隻之多。長耳鴞是貓頭鷹的一種,屬於猛禽。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長耳鴞在城市中心區數量有減少之勢。長耳鴞為何在副中心新造林地頻頻出沒?
  • 捅鳥拍大片事件還沒完 圓明園的紅角鴞仍在被「騷擾」
    為拍出好照片,竟有攝影愛好者在圓明園內用竹竿捅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鴞(貓頭鷹的一種)!甚至還有人播放鳥叫,引誘它睜眼拍攝。近日,這條涉嫌騷擾虐待野生動物的視頻經網友上傳後引發網絡聲討。6月11日,記者前往圓明園福海景區,發現仍有攝影愛好者在拍攝,雖然已不藉助任何工具,但頻繁造訪的拍客仍讓這些小傢伙兒無法休息。
  • 奚志農:野生動物代言人
    「雖然《東方時空》影響力非常大,但畢竟不是一個野生動物節目,對我這個野生動物攝影師來說,每天拍人比較困難。」他決定回到自己本來的位置,「在野外拍攝動物,沒那麼多人能做」。  攝影分為商業、新聞、風光與紀實攝影等,奚志農認為,在中國的攝影門類裡,過去一直沒有野生動物攝影,但現在由於技術進步,野生動物攝影終於成為可能,「過去中國攝影師,包括我,我們的野外拍攝條件很差,當年我在野外待3個月,只有不到五六個反轉片;國外攝影師出去一趟,可能有兩箱子、幾百個反轉片。」  他介紹,在國外,野生動物攝影是個發達行業,許多人從事這項工作。
  • 密雲現「藍尾」蜥蜴 城市建設不忘為野生動物留白
    所有野生動物都不適合做寵物。人工飼養環境不一定能夠提供它們需要的光源,也無法獲得符合它們習慣的昆蟲飲食,『圈養』對它們來說是災難!」齊碩告訴記者,石龍子需要充足的陽光提高體力促進食物消化,而且人們擦防曬霜防止的UVB(戶外紫外線),實際上是促進石龍子鈣質吸收的好東西,陰暗環境會使石龍子生病甚至致死。
  • 野生動物電影紀錄片製作者:保護野生動物 就是保護人類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馮會玲)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5月23日播出的《楊瀾訪談錄》特別專訪了野生動物的電影紀錄片的製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貝弗利·朱伯特夫婦。他們已經在波札那的野生環境中定居長達30年的時間,前後一共拍攝了25部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獲得8次艾美獎。他們用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告訴我們: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也認為,我國野生動物園普遍面臨管理、理念等問題,「全世界動物園,哪個像我們現在這樣出現動物咬死人的呢?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這問題解決不了,別的都別談。」  但實際上,中國修建野生動物園的步伐並未因此減緩。1993年,中國第一家野生動物園——深圳野生動物園對外開放。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 還有野生動物園
    他發現,野生動物園的防護設施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地方新建的野生動物園非常差。」他見過最差的一家,遊客在裡面可以隨意投喂,動物來源、飼養方式有問題,還有很多安全漏洞——一個老大爺去打掃熊圈,拿著一把掃帚就進去了。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也認為,我國野生動物園普遍面臨管理、理念等問題,「全世界動物園,哪個像我們現在這樣出現動物咬死人的呢?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 北京:陸生脊椎野生動物逾500種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記者魏夢佳)近年來,隨著北京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全市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正持續增加。根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最新公布的數據,全市陸生脊椎野生動物的種類現已增加至500多種。兩隻狗獾在林間嬉戲打鬧,一頭野豬正使勁蹭著樹皮撓痒痒……在位於北京市延慶區的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記錄下了野生動物們在林間嬉戲的畫面。
  • 城市建設不忘為野生動物留白
    所有野生動物都不適合做寵物。人工飼養環境不一定能夠提供它們需要的光源,也無法獲得符合它們習慣的昆蟲飲食,『圈養』對它們來說是災難!」齊碩告訴記者,石龍子需要充足的陽光提高體力促進食物消化,而且人們擦防曬霜防止的UVB(戶外紫外線),實際上是促進石龍子鈣質吸收的好東西,陰暗環境會使石龍子生病甚至致死。
  • 【澄邁文明城市創建】拒絕野味!海南禁食陸生野生動物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野生動物的保護管理、馴養繁殖和開發利用,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 鷹嘴龜、紅脖頸槽蛇、褐翅鴉鵑 雲南警方救助一批野生保護動物
    連日來,雲南公安機關接到多起救助野生動物的警情,在這些需要幫助的「小精靈」裡,從爬行動物到鳥類一應俱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蜀黍是怎樣救助這些小動物的吧。 一隻小烏龜,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瓜地馬拉今年已解救逾180種野生動物
    【南美僑報網編譯趙筱9月28日報導】瓜地馬拉國家民警局(PNC)自然保護司(Diprona)9月27日披露,從今年1月至今,他們已營救了逾180種野生動物。瓜地馬拉保護區委員會(Conap)指出,大部分獲救的動物都是在城市中迷路的動物。它們從山林走到城市覓食,但城市的危險因素眾多,比如人類的獵捕、犬類的攻擊,甚至它們過馬路時也會被來往車輛碰撞,因此,很多機構人員紛紛出動解救這些野生動物。
  • 動物談戀愛惹麻煩?人類為野生動物避孕可是操碎了心...
    到,情侶們都做好了撒狗糧的準備,野生動物們也沒有閒著。然而,野生動物不會自己通過避孕來做到計劃生育,因為缺少天敵等原因,很多野生動物在一些地域會大量繁殖,對當地生態環境、其它物種、還有疾病防控造成負面影響。比如野馬過度啃食草原、鴿子太多霸佔城市等。
  • 360°野生動物紀錄片,帶觀眾真正「走進」動物世界
    居住在城市或遙遠國家的人們,了解非洲草原大型動物、深海神秘魚類以及亞馬遜叢林各種昆蟲的主要方式,就是野生動物紀錄片。例如BBC之前推出的《地球脈動》系列紀錄片就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同時還吸引了更多人關注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