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居住的城市裡,有野生動物嗎?
它們是誰?有多少?在哪裡?
它們對我們人類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
4月22日晚上7點,城市生物多樣性觀察學者、全國城市生物多樣性大型徵集活動發起人之一、科普遊子自然教育創始人貓頭鷹老師,將帶著他在中國十幾個城市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給你看看你意想不到的城市野性!
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本應是親近自然的動物,城市生活中在我們和自然之間造成了一些隔膜。這次新冠疫情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同時也提醒著人類要珍愛地球,尊重自然。
首先,讓我們尊重近在咫尺的城市中的自然!
那麼,我們總得首先了解城市中的自然!
在我們的城市中,其實有很多野生動物與我們共享著有限的城市空間。它們有時會大搖大擺,有時候神出鬼沒。
有的時候,它們在城市裡以一種比較意外的方式與我們相遇。比如下面這隻你只在動畫片裡見過的小傢伙。
或者,有些你並不想見到的動物。當然,貓頭鷹老師會喜歡。
更多的它們可能在你不容易觀察的高層大廈的樓頂上、城市立交橋的縫隙中、大型城市雕塑的孔洞裡、受到保護的古建築中,也可能在很容易看到的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孩子們的校園,甚至就在你家小區……
它們還可能在湖邊或者小河溝裡、公路綠化帶的樹叢中、煙囪或廣告燈箱中、交通標誌的鐵架上,甚至就在你家的陽臺或空調管裡……
它們有的只是在某些季節才出現,有的則常年與你一起同吃同住在同一個城市裡。
在每一個我們人類變得安靜的夜晚,都有另一些動物開始在城市裡出沒。
你也許在城裡見過刺蝟,但你想過沒有它是哪種刺蝟呢?
什麼?刺蝟還分不同種類?
貓頭鷹老師將為大家展現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我們不僅想讓孩子們認識這些動物,該想讓孩子們了解人類城市在地球上的生態位置。
常年在各地考察的貓頭鷹老師,還有很多與城市野生動物救助有關的故事將要與你分享。
這是誰,是怎樣跑到老師手裡來的?
這難道是大名鼎鼎的水獺嗎?它怎麼會在城市出現,又怎麼會跑到這個塑料筐裡去?
這又是誰?是不是有點像布穀鳥?
它的眼神也在問我們,我們該與城市裡的野生動物怎樣相處?有沒有可能造成疾病傳播?怎樣科學解讀它們的存在?
朋友圈裡,越來越多的鳥類開始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其中一些甚至跑到人類的陽臺裡築巢繁殖。只是你以前可能忽略了它們。
家長們有可能會問,
觀察城市生物多樣性是不是浪費孩子時間?
觀察城市生物多樣性與提高孩子們的
學習成績有什麼關係麼?
本次公益科普直播,貓頭鷹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重新認識城市中的生物多樣性,了解孩子們的成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起收看直播吧,你絕對會對我們生活的城市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對孩子的成長方式,也將有一次全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