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有哪些野生動物?聽貓頭鷹講一講!

2021-02-15 浙江科普遊子

    我們居住的城市裡,有野生動物嗎?

    它們是誰?有多少?在哪裡?

    它們對我們人類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

    4月22日晚上7點,城市生物多樣性觀察學者、全國城市生物多樣性大型徵集活動發起人之一、科普遊子自然教育創始人貓頭鷹老師,將帶著他在中國十幾個城市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給你看看你意想不到的城市野性!  

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本應是親近自然的動物,城市生活中在我們和自然之間造成了一些隔膜。這次新冠疫情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同時也提醒著人類要珍愛地球,尊重自然。

首先,讓我們尊重近在咫尺的城市中的自然!

那麼,我們總得首先了解城市中的自然!

在我們的城市中,其實有很多野生動物與我們共享著有限的城市空間。它們有時會大搖大擺,有時候神出鬼沒。

有的時候,它們在城市裡以一種比較意外的方式與我們相遇。比如下面這隻你只在動畫片裡見過的小傢伙。

或者,有些你並不想見到的動物。當然,貓頭鷹老師會喜歡。

    更多的它們可能在你不容易觀察的高層大廈的樓頂上、城市立交橋的縫隙中、大型城市雕塑的孔洞裡、受到保護的古建築中,也可能在很容易看到的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孩子們的校園,甚至就在你家小區……

它們還可能在湖邊或者小河溝裡、公路綠化帶的樹叢中、煙囪或廣告燈箱中、交通標誌的鐵架上,甚至就在你家的陽臺或空調管裡……

它們有的只是在某些季節才出現,有的則常年與你一起同吃同住在同一個城市裡。

在每一個我們人類變得安靜的夜晚,都有另一些動物開始在城市裡出沒。

你也許在城裡見過刺蝟,但你想過沒有它是哪種刺蝟呢?

什麼?刺蝟還分不同種類?

貓頭鷹老師將為大家展現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我們不僅想讓孩子們認識這些動物,該想讓孩子們了解人類城市在地球上的生態位置。

常年在各地考察的貓頭鷹老師,還有很多與城市野生動物救助有關的故事將要與你分享。

這是誰,是怎樣跑到老師手裡來的?

這難道是大名鼎鼎的水獺嗎?它怎麼會在城市出現,又怎麼會跑到這個塑料筐裡去?

這又是誰?是不是有點像布穀鳥?

它的眼神也在問我們,我們該與城市裡的野生動物怎樣相處?有沒有可能造成疾病傳播?怎樣科學解讀它們的存在?

朋友圈裡,越來越多的鳥類開始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其中一些甚至跑到人類的陽臺裡築巢繁殖。只是你以前可能忽略了它們。

家長們有可能會問,

觀察城市生物多樣性是不是浪費孩子時間?

觀察城市生物多樣性與提高孩子們的

學習成績有什麼關係麼?

    本次公益科普直播,貓頭鷹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重新認識城市中的生物多樣性,了解孩子們的成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起收看直播吧,你絕對會對我們生活的城市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對孩子的成長方式,也將有一次全新的思考。

相關焦點

  • 5個有道理的小故事,你一定要講給寶寶聽
    原標題:5個有道理的小故事,你一定要講給寶寶聽 編輯:小菜 「兒子說:我最討厭聽大道理了。我一邊引經據典,口沫橫飛,他自巋然不動。人是杵在那裡,但思緒早已經不知雲遊到何方了,說完該幹嗎幹嗎,一點效果沒有。」
  • 為什麼在農村聽見貓頭鷹笑會死人,遲暮老人聽了更是慌張
    在農村裡,老話常說,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貓頭鷹叫不可怕,可貓頭鷹一笑,就暗示著附近將有人死去。至於貓頭鷹為什麼叫呢,貓頭鷹是怎麼笑的呢,這又怎麼由來呢。貓頭鷹因為嗅覺靈敏,農村又多山多林,適宜貓頭鷹生活。
  • 受傷貓頭鷹獲救 搬進武漢野生動物王國安家
    近日,武漢野生動物王國動物飼養部接到蔡甸區野生動物保護站的救助電話,在蔡甸區大奓路韻達快遞中轉站附近,有1隻受傷貓頭鷹需要救助。野生動物王國與報警人員取得聯繫後,迅速趕往救助地點。現場溝通了解,貓頭鷹在凌晨5點左右棲息於貨車前擋風玻璃雨棚上,被貨車司機劉智剛救下。經獸醫檢查,貓頭鷹有一定程度撞傷,隨後被帶回武漢野生動物王國飼養、救助。
  • 科普視頻·野生動物丨致命獵手:貓頭鷹
    科普視頻·野生動物丨致命獵手:貓頭鷹 2021-01-07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與身邊野生動物和諧相處?來南京這所「貓頭鷹學校」學習吧!
    每年的春天,都是鳥兒繁殖季節,大量出巢學飛的幼鳥會因為極端天氣或者一時大意落到地面上,被市民撿到後送到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其中,貓頭鷹佔了很大比例。為此,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專門成立了一所貓頭鷹學校,經過幾個月救治和訓練,被救助的貓頭鷹也陸續畢業。
  • 繼「垃圾分類」後的又一難題!到底哪些是野生動物?
    近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發布題為《對「野生動物」一詞的認識》的調查問卷,第一道題就讓很多人犯難——您認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裡所指的「野生動物」,可以用以下哪個詞代替?A、野生動物物種B、野生的動物C、野外的動物D、自然裡的動物接下來的題目更「燒腦」:鳥籠裡歡唱的畫眉鳥兒是不是野生動物?家養的烏龜或蟒蛇呢?公園裡的猴子或孔雀呢?度假村供人圍觀的羊駝算不算?居民區出現的刺蝟、超市水缸裡待售的波士頓龍蝦呢?
  • ...商都縣公安局大南坊子派出所成功救助國家二級野生動物貓頭鷹
    商都公安|保護動物 警民同心—商都縣公安局大南坊子派出所成功救助國家二級野生動物貓頭鷹 2020-11-21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眼神呆萌貓頭鷹狠啄放生者 盤點很萌但很兇動物
    就在王師傅準備付錢時,他突然看到有一隻鳥一樣的東西從沒關嚴的後座車窗飛進了車裡。「當時水果攤的老闆等人也看到了,我趕緊上車打開空調,讓車裡空氣循環起來,然後再回頭往後座一看,我嚇了一跳,一隻拳頭大小的貓頭鷹正瞪著一雙圓眼睛盯著我。」王師傅說,他聽說過貓頭鷹是國家保護動物,他當時就想把貓頭鷹放生了,結果就是這個決定,讓他吃到苦頭。
  • 妖媚鬼、可愛鬼,貓頭鷹裡什麼鬼都有
    上周我們講了「國鴞」六大門派的前三派,典型派、巨型派、迷你派,今天要講剩下的三派,妖魅派、軟萌派、英俊派,光聽名字就很有戲!上篇文章中有讀者留言,有些地方的貓頭鷹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徵兆,我懷疑他們是被這樣的貓頭鷹嚇到了:今天要講的貓頭鷹要麼驚悚要麼可愛,做好心理準備,開吸吧!
  • 貓頭鷹咖啡館:人類無法想像的殘酷
    而一整天暴露在咖啡館的音樂裡、暴露在人類的交談聲中,對它們來說無異於不間斷的強刺激。就像是Wildwelfare.org網站上所說的,讓一隻野生動物生活在城市咖啡店裡,就如同讓一個人永遠呆在一個旺季最吵最擠的主題公園裡。圖片來源:http://himg2.huanqiu.com為了讓人們在最小的空間裡有最大的享受,各種不同的貓頭鷹都被放在一起。
  • 一棵樹上站5隻!城市副中心綠心發現34種野生鳥,多次目擊長耳鴞
    剛剛落成兩年多,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年守望林已成為眾多野生鳥類的棲息地。近一個月來,最引人注目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鴞(音同肖)頻頻出沒,工作人員曾一次目擊8隻之多。長耳鴞是貓頭鷹的一種,屬於猛禽。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長耳鴞在城市中心區數量有減少之勢。長耳鴞為何在副中心新造林地頻頻出沒?
  • 收購毛雞、貓頭鷹做藥酒,珠海首例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案判了
    記者獲悉,由鬥門區檢察院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提起的珠海市首例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許某某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近日作出一審宣判,鬥門區檢察院提出的刑事部分和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部分全部訴訟請求獲法院判決支持。
  • 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夜裡聽不到貓頭鷹的叫聲,是什麼原因?
    導讀摘要:入冬後,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到晚上貓頭鷹也不叫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夜裡聽不見貓頭鷹叫了,為什麼?近幾年來,農村生態保護確實做得非常好,野生動物得到了有效地保護,如貓頭鷹存在的數量逐漸增加,從而抑制了田野和農舍裡的老鼠生存和繁殖,數量也有所減少。這是客觀事實,是勿容置疑的。但是從客觀上來看,目前「突然發現農村老鼠少了」,是主觀意識問題,農村老鼠並不是沒有,只是相對的減少了些,仍然非常猖獗;「夜裡聽不到貓頭鷹的叫聲了」,這是認識的問題,貓頭鷹一般情況下在春季叫的多,其它季節一般情況下是不叫的。
  • 在中國,流浪貓每年捕殺的野生動物超過100億
    我們做野生動物研究的,其實都聽過流浪貓和流浪狗捕獵野生動物的事情,但之前我從來都沒有細緻地思考過,流浪動物到底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包括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動物,包括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一些小鳥小獸,有哪些影響或威脅?這件事是我關注流浪動物的起點。當年夏天,我就跟楊樂老師商量一起來做流浪動物的研究。🐱 什麼是流浪動物?
  • 面對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瀏陽兩市民做出不同選擇
    長沙晚報記者 顏開雲 通訊員 羅時茂 實習生 譚鑫 一名菜販,花150元買了只貓頭鷹,為的是想兩三百元轉手賺差價;一位漁民,撈到一條4千克重的野生娃娃魚,斷然拒絕別人出價6000元的誘惑,將其放生瀏陽河中。同樣面對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瀏陽兩位市民近日做出了不同的選擇,當然也收穫了不同的結局:前者涉嫌犯罪被刑拘,後者廣受讚譽。
  • 撿到貓頭鷹該怎麼辦
    本報訊 (實習生 黃文 王智芳記者謝春年)在望城縣黃金鄉一家包裝廠裡,兩位居民都撿到過貓頭鷹,一戶將貓頭鷹放生了,而另一戶卻將4隻貓頭鷹關在家裡養著。昨日,當地居民向記者反映,這4隻貓頭鷹可能還關在這戶人家裡。  市民潘先生近日來電說,他在單位宿舍的樓道上發現一隻翅膀有折斷痕跡的貓頭鷹,縮成一團躲在角落裡。
  • 在博物館,聽動物學家講動物冷笑話,是什麼體驗?
    格蘭特博物館以極其Creepy的標本而著名,但是看多了竟然有種萌感……當然,現在的格蘭特博物館,也成為了一個向公眾開放的教育、休閒乃至娛樂場所。天然地,這個博物館就成為了連接科學家、研究者和公眾的場所。不是每個科學家熱衷的都是自己實驗室那一畝三分地,他們當中恰好也有熱愛向各種人賣安利的侃爺侃姐——或許在生活中他們很冷、很聒噪,但這個舞臺對他們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了。
  • 把「中國植物」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草木緣情  李成才早年的紀錄片多是將世界的故事講給中國聽,如《大國崛起》《華爾街》和《貨幣》,展示金融、歷史等領域的世界故事。這次他選擇根植中國,「把我們自己可能都不太清楚的故事給講清楚」。  或許我們用味蕾品味過「她們」的果實,用鋤頭改善過「她們」的生活,用鐮刀收割過「她們」的生命。
  • 聽星巴克講咖啡的故事
    10名河南商報的幸運粉絲相聚星巴克,在濃濃的咖啡香味裡,聽星巴克的River老師講咖啡的故事。  180毫升水與10克咖啡粉  是最完美搭配  製作一杯好的咖啡有四個要素:適量的咖啡粉、咖啡的研磨程度、水的品質和咖啡粉的新鮮程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咖啡粉與水的比例。  180毫升水與10克咖啡粉是最完美的搭配,當然,你可以按著自己的口味來。
  • 講好黨課 讓聽的人和講的人同頻共振
    原標題:讓聽的人和講的人同頻共振   「感謝組織,讓我再次重溫誓詞,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日前,85歲高齡的華中科技大學退休教授樊孝述,收到了學校黨委發來的「政治生日」簡訊,這是他在入黨60周年紀念日收到的最珍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