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身邊野生動物和諧相處?來南京這所「貓頭鷹學校」學習吧!

2020-11-22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每年的春天,都是鳥兒繁殖季節,大量出巢學飛的幼鳥會因為極端天氣或者一時大意落到地面上,被市民撿到後送到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其中,貓頭鷹佔了很大比例。為此,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專門成立了一所貓頭鷹學校,經過幾個月救治和訓練,被救助的貓頭鷹也陸續畢業。昨天(8月29日)晚上,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邀請了市民來補課,如何與身邊的野生動物相處。

  遇到樹上掉落的小鳥,是不管不問,還是撿回家呢?山裡碰到一頭野豬又該怎麼辦?昨天,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邀請了市民參加一場「如何正確與身邊的野生動物相處」的主題課堂。長期參與動物救助的獸醫程王琨用科學常識告訴大家,如果碰到野豬,最好保持不動,更不要挑釁,因為野豬看到人,比我們看到野豬還要驚慌。看到小雛鳥落在路邊,更不要帶回家。

  補完課,市民們又來到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參觀。在這裡,眾多因為各種原因被收容救助的動物們,雖然身在鐵籠,但是救助人員依舊在有限空間儘可能營造和自然界相仿的生活環境,便於它們在恢復後無障礙地回歸自然。救助中心最多的動物就是貓頭鷹,其中90%以上的都是斑頭鵂鶹,其次是紅角鴞,儼然一所貓頭鷹學校。

  令人印象深刻的貓頭鷹「學生們」

 

  何為貓頭鷹學校?原來,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救護中心每年都會收到五六十隻「失學」小貓頭鷹,它們因各種原因不幸落單,失去被媽媽親身教養的機會,形單影隻又尚未掌握生存技能,居民或民警發現後就將其送來救護中心。

  救助到貓頭鷹學校的學員包括了斑頭鵂鶹、紅角鴞、縱紋腹小鴞、長耳鴞、短耳鴞和領角鴞,其中90%以上的學生是斑頭鵂鶹。可見,斑頭鵂鶹在學區房的入住率上明顯高於其它種類的貓頭鷹,它們更多居住在城市中離我們人類生活比較近的區域。

  基礎不一 因材施教

  被救助的貓頭鷹也不能直接進入貓頭鷹學校,需要先在單獨隔離的區域進行觀察,相當於學前班,當確定食慾良好,身體沒有其它問題只是需要更多時間的學習和成長的同學才能進入貓頭鷹學校。由於救助到貓頭鷹的情況比較多,所以貓頭鷹學校的插班生比較常見,動不動就會突然加入新同學,在高峰階段每天救護中心都會接收到貓頭鷹。

  有插班生也有跳級生,來的時候基礎就比較好的在校學習的時間就可以比較短,有的個體進入貓頭鷹學校不到一周就畢業了,有的個體來的時候比較低幼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能畢業回到大自然。總體的趨勢是來得越晚的學員基礎越好,因為野外的繁殖期相對固定,越晚來的年齡相對也更大。

  貓頭鷹同學們畢業的情況都非常理想,但也有極個別學生被留校察看,比如被貓或者其它動物攻擊或者粘到粘鼠板上羽毛損壞嚴重的同學,雖然吃喝沒有問題,但由於羽毛破損無法達到正常飛行的標準,因為要等換出新的羽毛,所以需要更長時間的康復,目前還留在學校。

  老師領進門 修行看個人

  貓頭鷹學校也不是萬能的。雖然能給貓頭鷹們全面的營養讓它們成長,能給它們機會鍛鍊飛行,有條件讓貓頭鷹們在一起學習社交和貓頭鷹自己的生存方式,但對於捕食,學校能給到的學習機會並不太多,但在辦學初期,救助中心對這個情況有所評估,因為貓頭鷹類的捕食相對簡單,只是在夜晚觀察好後從樹枝飛向地面抓住獵物,並不需要像遊隼之類的猛禽那樣炫技式的捕食技巧,另外從各種節肢動物到小型鼠類,貓頭鷹食性廣泛也讓它們有更多生存機會。師傅領進門,放歸野外之後的日子,還要各位貓頭鷹學員自己多努力,給到它們更多的是強健的體魄和面對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老師的因材施教,加上自身的努力,大部分貓頭鷹都能順利畢業。昨晚,又有4隻貓頭鷹在市民的見證下,放歸自然,截至目前,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貓頭學校已經放歸45隻貓頭鷹。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鄭麗麗 編輯/徐金吉)

相關焦點

  • 城市裡有哪些野生動物?聽貓頭鷹講一講!
    或者,有些你並不想見到的動物。當然,貓頭鷹老師會喜歡。貓頭鷹老師將為大家展現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我們不僅想讓孩子們認識這些動物,該想讓孩子們了解人類城市在地球上的生態位置。常年在各地考察的貓頭鷹老師,還有很多與城市野生動物救助有關的故事將要與你分享。
  • 人與鳥和諧相處!「斑鳩夫婦」在佔城一幼兒園築了「愛巢」
    在佔城鎮金寶貝幼兒園二樓的一個窗戶上一對斑鳩從今年的春天開始在這裡建了自己的安樂窩相繼孵化出幾窩小鳥演繹人鳥和諧共處新畫面副園長李春娟很高興地說道:「像鄰居一樣相處,覺得它也很可愛,我們在辦公室裡走動的時候,它也不感覺到害怕。偶爾錄一些小鳥的視頻放給小朋友看,讓小朋友認識小動物,從小樹立熱愛自然環境,保護動物的思想觀念。」無獨有偶,在我市城區的一戶居民家中,一對斑鳩也在窗戶的陽臺上築起了自己「愛巢」。
  • 南京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10月1日起試運營
    黑熊、梅花鹿「出沒」金牛湖兩岸廢棄礦坑變身野生動物   享受鵜鶘在腳邊遊過的悠閒,感受黃金蟒盤旋在頭頂的刺激,隔著玻璃撫摸熊掌……位於六合區金牛湖西岸的南京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10月1日起就將進入試運營階段
  • 30年前,被送去非洲跟野生動物相處十幾年的野生小女孩,如今怎樣
    很多物種如今在人類社會的影響下瀕臨滅絕,為了生態的平衡,現在人和自然必須和諧相處,不然的話到頭來倒黴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在30年前,就有一個小女孩,她就被送到了非洲和自然界的動物相處,被大家成為「野生小女孩」,就像是人類和自然界和諧相處的使者一樣,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過得怎麼樣了呢?
  • 南京清涼山現不明動物 專家稱是野生狗獾[組圖]
    「不明動物」引起了市民的強烈興趣。記者聯繫上爆料者朱立俊先生,他說最多的一次看到11隻。朱先生稱可能是狗獾,但他的鄰居又認為是果子狸。記者將拍攝的照片提供給動物專家,有專家認為是狗獾,但也有專家說更像是貉。  這些野生動物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平時的生活狀態又是如何?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這幾年清涼山其實很不清靜,豬獾、野兔、野貓都在鬧騰。
  • 南京現不明動物 專家稱其是野生狗獾(圖)
    「不明動物」引起了市民的強烈興趣。記者聯繫上爆料者朱立俊先生,他說最多的一次看到11隻。朱先生稱可能是狗獾,但他的鄰居又認為是果子狸。記者將拍攝的照片提供給動物專家,有專家認為是狗獾,但也有專家說更像是貉。  這些野生動物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平時的生活狀態又是如何?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這幾年清涼山其實很不清靜,豬獾、野兔、野貓都在鬧騰。
  • 南京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開工建設
    12月25日上午,伴隨著施工機械的轟鳴聲,南京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項目,在風景秀美的金牛湖畔正式開工建設。  展陳方式:突出人與動物、自然的和諧相處   據介紹,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地處金牛湖西岸、冶山南坡,以山地、宕口、林地為主,在項目規劃設計中就突出保護與利用並重,充分尊重現狀地形地貌
  • 《自然圖鑑》:認識身邊的動植物,思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推薦日本裡內藍和松岡達英共同著寫的《自然圖鑑:走出家門,一起去認識身邊的動植物》(以下簡稱《自然圖鑑》),這是一本「日常生活必備的使用手冊」,書中包括8大類常見動植物的知識,並提供了簡單易上手的自然觀察方法,讓讀者不僅認識動植物,還能通過主動觀察,掌握動植物的生物特性,對大自然有更深的了解,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有更多思考。
  • 南京野生動物首次「曝光」(圖)
    野豬現身南京大學,可以說是最近的熱點。有人表示,這是南京的生態環境變好了。南京的野生動物到底有多少種?有什麼比較少見的動物?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12月23日,「我們生活在南京」野生動物攝影科普展在南京科技館開幕,野豬、獐、虎鳳蝶、江豚等240多種野生動物都出現了。
  • 野生動物能瞎吃?中國古代就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啦!
    今天讀到一則消息,雲南福貢縣公安局近日宣布,破獲了一起殺害和非法捕獵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案件。查獲了霜背大鼯鼠、貓頭鷹等野生動物屍體,並在涉案人員家中的冰箱裡發現了飛鼠、松鼠其他野生動物。貓頭鷹據消息稱,目前這起野生動物盜獵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後續案件究竟會如何發展?盜獵野生動物的人員究竟會被處以怎樣的制裁?後續如何進行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
  • 科普視頻·野生動物丨致命獵手:貓頭鷹
    科普視頻·野生動物丨致命獵手:貓頭鷹 2021-01-07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架的,交配的紅隼,消失的長耳鴞,北京城裡的那些野生動物
    在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裡,野生動物們一樣經歷著殘酷競爭的生存法則,生命的母題依舊是活下去。它們和人類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相對於活在野生環境的同類,他們多了一個技能——如何與人類相處。 但一些突發事件,打破了一些固有的平衡和秩序。
  • 受傷貓頭鷹獲救 搬進武漢野生動物王國安家
    近日,武漢野生動物王國動物飼養部接到蔡甸區野生動物保護站的救助電話,在蔡甸區大奓路韻達快遞中轉站附近,有1隻受傷貓頭鷹需要救助。野生動物王國與報警人員取得聯繫後,迅速趕往救助地點。現場溝通了解,貓頭鷹在凌晨5點左右棲息於貨車前擋風玻璃雨棚上,被貨車司機劉智剛救下。經獸醫檢查,貓頭鷹有一定程度撞傷,隨後被帶回武漢野生動物王國飼養、救助。
  • 南非最原始的公園,堪稱大象的天堂,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漸變好,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大部分人身上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很多人都喜歡趁著閒暇的時候出門旅遊,在旅途中總是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放鬆愉悅下來,壓力也隨著旅途而逐漸消失,順便還能欣賞下國內外的大好風光,畢竟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面,有著數不清的美景等著人們前去發現
  •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單元課程設計
    單元主題: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一、單元設計理念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這一單元側重於培養學生形成感恩自然、保護環境的價值觀,在生活中踐行環保理念的學科素養。為實現這一目的,在授課中本著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實施教學,選取生活中常見的人與大自然不和諧的因素,把知識結合於現實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覺保護環境。二、單元學習目標及重難點(一)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感受大自然之美,說出鑑賞自然美的方法,知道人與自然的道德規範和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
  • 【今日賓川】關愛保護野生動物,他們是積極的認真的!
    這對於林草局野保辦工作人員而言,是日常工作之一。多年來,通過森林管護人員不懈努力,隨著人們生態保護意識增強,賓川縣森林生態環境明顯好轉,野生動物明顯增多。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野生動物的福音到了!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凡是沒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陸生野生動物,一律禁止食用,不管是否屬於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這個決定叫人拍手稱快,它無疑是野生動物的福音書和護身符!
  • 麗水這戶人家 30年來一直是 貓頭鷹「月子中心」
    39歲的村民袁林偉和年邁的父母住在這棟黃泥房裡,以前的鄰居都搬遷建了新房,而袁林偉一家則沒有這樣的打算,因為這30年來,他們守護著一個「秘密」。是什麼秘密呢?  「每年都有一對貓頭鷹在我們家繁育雛鷹,30年了,大概有100多隻了吧,我們不拆老房子,準備把老房子裝修加固了繼續住,直到貓頭鷹不來為止。」
  • 三隻貓頭鷹雛鳥「落難」 警民攜手救助「毛茸茸」
    近日,南京六合公安分局金牛湖派出所民警陳葉,在處理一起救助貓頭鷹幼鳥的警情時,報警人向他靈魂發問:「你們把它們帶回去不會就扔垃圾桶吧?」。而事實上,民警處理這起警情十分認真。三隻雛鳥放在太陽帽裡原來,4月21日下午,陳葉警官接到報警稱:三隻貓頭鷹雛鳥從窩裡摔下,可能受傷了,需要民警幫忙救助。
  • 夫妻間的和諧相處,要看這三點…
    人與人在具體內容上能夠相互滿足,會產生強烈的人際間相互吸引,這就是互補定律。研究表明,任何一個團體,全都是性格相近的人,那麼很容易造成內部的不和諧,容易發生爭執。二:夫妻學會慢慢互補,才能和諧。夫妻間要很好地相處,其實不僅是性格的原因,合適就行。當性格相近的時候容易產生爭吵,而性格不同的時候更容易產生性格不合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