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糞變作沼氣 村民沒了怨氣

2021-01-16 網易新聞

涪城興建新村集中供氣項目,一舉多得

洪剛 陳正

1月16日,冬日暖陽下,綿陽市涪城區吳家鎮湧泉村的楊婆婆在自家院壩裡悠閒地做著針線活。11時許,她收工起身,走進廚房,擰開燃氣閥,點燃燃氣灶,將裝有棒子骨的高壓鍋放在冒著熊熊火焰的灶上。「這個火好喲!開到最大時比草帽子還要大。」楊婆婆滿臉笑容地誇讚道,「瞧嘛,現在用供氣點送來的沼氣燒火做飯,就是好,既方便又來得快。」

在湧泉村,此時此刻像楊婆婆一樣用沼氣燒飯的家庭還有30多戶。誰會想到,現在給他們輸送沼氣提供旺火的,就是曾經給他們造成汙染,讓他們抱怨連天的養豬大戶陳大林。「這多虧了新村集中供氣項目的實施。」皮膚黝黑、一臉憨笑的陳大林道出了變化的緣由。

據陳大林介紹,他和妻子在家創業搞養殖,總共養了300餘頭豬。豬倒是餵得肥,就是豬的糞便以及衝洗豬圈形成的汙水,成了汙染環境、破壞空氣的源頭。豬的糞便與汙水排到田間地頭、水渠水溝,臭不可聞,令其他村民意見很大。新村集中供氣項目實施後,養殖場的汙染源成了清潔源,把廢物都變成了寶貝。

陳大林所說的變廢為寶的地方,正是建在他家對面的吳家鎮湧泉村新村集中供氣點。陳大林現在不僅是湧泉村的養豬大戶,而且還是新村集中供氣點的業主。筆者走進集中供氣點,看見沼液預處理池、沼氣發酵池、沼渣沼液暫存池、溼式儲氣櫃等功能設施一應俱全。據陳大林介紹,養殖場糞便及汙水通過沼氣池厭氧發酵,將所產生的沼氣輸送到溼式氣櫃,向周邊農戶集中供氣。沼氣池產生的沼渣沼液用於灌溉農作物和果樹。

吳家鎮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工作人員謝志品介紹,該鎮湧泉村新村集中供氣點總投資35萬元,供氣點年產氣量達2萬餘立方米,產生沼渣沼液有機肥1000餘噸,灌溉農田500畝。目前供氣點已向38戶村民供氣3個多月,受到用氣村民的歡迎。

作為供氣點業主的陳大林表示,在供氣點試運行的這幾個月期間,都是免費供村民使用,讓大家感受到供氣點變廢為寶的好處。等到正式運行後,也只向使用集中供氣的村民象徵性地收取一點管理費,費用肯定比村民使用天然氣和煤氣罐便宜得多。

據涪城區農村能源辦公室主任甘開紅介紹,新村集中供氣項目既解決了養殖場面源汙染問題,又為糧食作物、蔬菜、水果提供了優質有機肥料,還為周邊農戶提供了優質清潔能源,充分體現了經濟、能源、環保和社會效益。目前,該區已建成新村集中供氣項目9處,年可產沼氣14萬立方,集中供氣農戶315戶;年產沼渣沼液8000噸,可為3000畝蔬菜提供優質有機肥,解決了11個生豬養殖場的汙染問題。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四川農村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豬糞變沼氣 沼氣生電力
    平南縣在桂隆種豬場建起當地首座沼氣發電廠,試運行期間綜合效益開始顯現。4月10日,記者走進位於鎮隆鎮雙寨村雙雲塘屯的發電廠一探究竟。初春時節,滿目翠綠,17棟青牆紅瓦的豬欄旁邊,一個巨大的藍色圓柱十分顯眼,旁邊房子裡傳出的機械轟鳴聲,在曠野裡透出生機。這就是種豬場正在運行的沼氣發電廠。地上生長的青菜和雜草十分茂盛,雖是豬糞便集中之地,卻聞不到什麼異味。
  • 豬糞水厭氧發酵變身沼氣
    豬糞水厭氧發酵可以產生沼氣,轉化成熱能為民所用。近日,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承擔的國家「十三五」科技支撐子課題項目——「寒區沼氣發酵溫度保障與效率提升技術研發」示範工程順利完成工程檢測評價。
  • 養豬場一年用豬糞發電65萬度 沼氣工程可養魚種樹
    原來場裡建起了一座大型沼氣工程,成功解決了豬糞汙染問題。    豬糞難處理,養豬場曾差點辦不下去    「以前豬糞就堆在東南角的化糞池,賣也賣不出多少,也賣不上好價,整天堆在那裡不僅汙染豬場環境,容易傳染豬病,還影響周邊村民生活。」
  • 豬糞水變熱能,黑龍江省農科院寒區沼氣項目完成檢測評價
    ZAKER 哈爾濱記者 王辛娜豬糞水厭氧發酵可以產生沼氣,轉化成熱能為民所用。近日,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承擔的國家 " 十三五 " 科技支撐子課題項目—— " 寒區沼氣發酵溫度保障與效率提升技術研發 " 示範工程順利完成工程檢測評價。
  • 圈內無臭味、豬糞變沼氣、汙染零排放 生態養豬的三個泉州樣本
    然而,近日記者走訪的南安市三家養豬場卻讓人耳目一新,它們分別採用「豬—沼—果」技術、「天然有機酸除汙降解」和「乾式無臭零排放健康養殖」技術,將養豬場改造成生態循環農場:豬糞變成了生物有機肥,汙水變成了清水並可循環利用,還能產生沼氣資源。這三家養豬場的改變,只是我市生豬養殖場走向標準化、生態化的一個縮影。
  • 浙江這個村建沼氣工程保留豬場,利用豬糞給村民供電送肥
    浙江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領先全國 農戶說化肥再好也不用新藍網·浙江網絡廣播電視臺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方向,加大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力度,是2017年浙江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具體目標是完成254個年出欄5000頭以上養豬場的糞汙處理設施建設。一年下來,建設情況如何?取得了什麼樣的效果?
  • 沼氣池加點料 豬糞變綠色肥料
    豬糞沼渣也能變成寶貝。日前,廣東藥學院E nactus創行團隊將菌種加入豬場沼渣,將其發酵成綠色有機肥料,變廢為寶,並向周邊農戶推廣使用。此項目一舉拿下了2014普萊克斯&創行(中國)青年綠色公益項目全國總冠軍。     南都訊 記者尹來 通訊員黃林幸 豬糞沼渣也能變成寶貝。
  • 沼氣新革命
    村民大量外出務工,家畜養殖銳減,沼氣原料出現短缺難以解決的沼氣安全隱患和維護難題,讓用戶望而卻步電、天然氣等能源越發普及,沼氣產量不穩等短板凸顯廁所革命中,沼氣成為簡單實用的糞汙處理方式已經形成5種技術模式,預計試點在11月底全面完成能否用市場化手段破解沼氣池管理之困,成為關鍵11月1日中午,
  • 從豬糞到田間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原位分析
    結果3.1 從豬糞到農田的ARB培養數量從豬糞到田間培養的細菌總數為1.5×106 CFU / g至2.2×108 CFU / g。以下採樣地點:(1)豬糞,(2)初始沼氣泥漿,(3)排出的沼氣泥漿,(4)沼氣殘渣和(5)蔬菜土壤用排出的沼氣泥漿和沼氣殘渣處理。
  • 豬糞處理有妙招,養豬場固糞處理「資源化」與「能源化」怎麼做?
    雖說豬糞是放錯了的資源,但是把「資源」一直放錯,就不再是資源與寶貝了,必將引來汙染問題,如果豬場距離農民居住地不遠,那麼附近居住的農民可就遭了殃!每日面對這種氣味,將心比心誰能受得了!因此,對於豬場來說,面對炎炎夏日,解決糞尿隨意堆積汙染問題勢在必行,那對於農村的豬場該如何實現豬糞尿的零排放,無汙染呢?
  • 豬糞產沼氣發電 浙能投資億元解決30萬頭豬糞便問題
    更厲害的是,處理後產生的沼氣可用於發電,沼液能製成有機肥料和液體肥料將碳氮磷鉀及微量有益元素回用到田間,減少化肥施用量,真正解決30萬頭豬的便便問題,化解廣大農戶因汙染無法養豬的「頭等大事」,為我省「鄉村振興」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 從旱廁到沼氣廁再到環保衝水馬桶 金昌村民的「廁所革命史」
    這讓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新糧地村村民高澤民全家都覺得「終於不用羨慕城裡人了」!金昌市金川區大力推行的「廁所革命」,讓這裡的村民也用上了一按就淨的環保抽水馬桶。「方便」,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一件難心事兒、難堪事兒。 廁所在當地曾經是個湊合事的地方「一個坑,兩塊磚,三尺牆,圍四邊,捂鼻子,踮腳尖,蚊蠅飛,臭燻天。」
  • 《梁家河》第七集:沼氣專業戶
    如果辦沼氣,不僅能解決農村能源問題,解放生產力,還能對廁所糞便進行處理,提高農村公共衛生水平,更能解決農業肥料問題,提高糧食產量。沼氣,就是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問題的一把鑰匙!沼氣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儘管對沼氣的美好憧憬鼓舞著習近平,可他還是非常冷靜:四川與陝北氣候差異很大,這把源自四川的鑰匙能打開陝北的「鎖」嗎?習近平一直是一個行動派!
  • 唐山遷西拆除農村沼氣廁所?回應:僅拆除無證違章建築
    對此,遷西縣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稱,目前,遷西縣開展城鄉生態環境深度治理攻堅行動,部分村民將沼氣廁所建於院牆以外的公共位置,未取得土地證,屬於違法違章建築,因此被列入拆除範圍。遷西縣漢兒莊鄉小龍灣村村支書稱,村民可在自家院落內修建三格式化糞池廁所或沼氣廁所。趙先生是遷西縣漢兒莊鄉小龍灣村人。
  • 清遠沼氣設備
    清遠沼氣設備,   2007年:產品通過農業部工程設施監督檢測站檢測合格,與同年參加廣東省農業廳沼氣試點項目現場大會。清遠沼氣設備, 一些工業項目產生的沼氣則通過火炬燃燒處理,以滿足環保排放要求;垃圾填埋氣通過火炬主動導排燃燒,達到安全和除臭功能。
  • 團風:藍色沼氣點燃農家幸福生活
    「幾輩人做飯都是燒柴、燒草,哈哈哈,沒想到現在我們用上了沼氣,這個確實方便好用。」從土灶臺前「解放」出來的易金生爹爹發出爽朗的笑聲。易金生一家能用上沼氣,主要得益於團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技術服務與提升」項目的實施。
  • 安丘大盛鎮上馬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 綠色發展一舉多得
    目前已建成的高效厭氧發酵罐安丘市大盛鎮今年打造的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目前正在建設,這是安丘市為探索農村清潔能源利用、人居環境改善而建的新型項目。10月25日,記者採訪了解到,該項目建成後,能夠實現對秸稈、畜禽糞便的回收利用,有效促進農林牧業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生物質資源化綜合利用和農業智慧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