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浙江這個村建沼氣工程保留豬場,利用豬糞給村民供電送肥

2021-01-16 廣東農業面源汙染治理

村裡78家保留豬場共建沼氣池19600立方米,供氣1000多戶,還能給周邊的農田、蔬菜苗木基地提供優質有機肥,浙江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97%。

浙江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領先全國 農戶說化肥再好也不用

新藍網·浙江網絡廣播電視臺

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方向,加大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力度,是2017年浙江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具體目標是完成254個年出欄5000頭以上養豬場的糞汙處理設施建設。一年下來,建設情況如何?取得了什麼樣的效果?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沼氣管道通到每家每戶 種植戶:化肥再好也不用了

「你看,(火)挺旺的,這個是沼氣,不是煤氣。(沼氣肥料)是豬的糞便。」「大家都願意用沼氣,你看這個地方(原本放著煤氣罐)現在已經放了醃菜瓶,我們已經不用煤氣了。」晚飯時間,記者走進紹興諸暨阮家埠村,只見家家戶戶灶臺上的焰火都和王定先、宣幼琴家一樣旺。

2017年,阮家埠村投資118萬元,建起了沼氣工程,管道通到了每家每戶。集體用沼氣,村民看中的是又好用又便宜,粗算下來,燒沼氣比燒煤氣每年能少花四五百塊錢。而沼氣站管理員王月泉眼中,他感受最深的則是這一年下來環境的改善。

王月泉對記者說,以前村裡的衛生不好搞,現在沼氣站建立了以後,村民家中的糞便都可以拉過來用,平均一天有五噸的量,村裡的環境也因此越來越好。村主任阮鳳表還對記者表示,村裡現已增加了設備,在市能源局的技術指導下,阮家埠村正想盡一切辦法,加大糞便處理量,造福更多的村民。

據統計,諸暨目前建成運行的沼氣工程有143處,78家保留豬場共建沼氣池19600立方米,供氣1000多戶。除了供氣之外,經脫硫淨化後的沼液沼渣,還能給周邊的農田、蔬菜苗木基地提供優質有機肥。阮市鎮檀溪村的蔬菜種植戶胡伯福就直言,沼液不僅免費還是有機肥,化肥再好大家也不會用了。

浙江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97% 比全國水平高30%

通過利用沼氣、生物天然氣,加大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力度,推進養殖場改造提升,2017年,浙江對320個年出欄5000頭以上養豬場進行改造提升,完成目標任務126%,累計利用沼液834萬噸,推廣商品有機肥107萬噸,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97%,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0個百分點。

據了解,今年浙江還將對存欄5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進行全面提升,進一步提高禽畜糞汙的資源化利用水平。

相關焦點

  • 豬糞變沼氣 沼氣生電力
    平南縣在桂隆種豬場建起當地首座沼氣發電廠,試運行期間綜合效益開始顯現。4月10日,記者走進位於鎮隆鎮雙寨村雙雲塘屯的發電廠一探究竟。初春時節,滿目翠綠,17棟青牆紅瓦的豬欄旁邊,一個巨大的藍色圓柱十分顯眼,旁邊房子裡傳出的機械轟鳴聲,在曠野裡透出生機。這就是種豬場正在運行的沼氣發電廠。地上生長的青菜和雜草十分茂盛,雖是豬糞便集中之地,卻聞不到什麼異味。
  • 養豬場一年用豬糞發電65萬度 沼氣工程可養魚種樹
    沼氣工程    水母網12月3日訊(YMG 記者 李鑫攝影報導)早就聽說煙臺開發區大季家王有運家的豬場辦得好,帶著幾分好奇,昨日,記者探訪了這家養豬場。要是光從外面看,根本就看不出這裡面是一座養豬場,一進場區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果園和幽靜的魚塘,絲毫聞不到普通豬場那股濃烈的糞臭味。這是為何?原來場裡建起了一座大型沼氣工程,成功解決了豬糞汙染問題。
  • 豬糞產沼氣發電 浙能投資億元解決30萬頭豬糞便問題
    2019-11-28 17:06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李夢 陳夏 江欣 記者
  • 豬糞變作沼氣 村民沒了怨氣
    「這個火好喲!開到最大時比草帽子還要大。」楊婆婆滿臉笑容地誇讚道,「瞧嘛,現在用供氣點送來的沼氣燒火做飯,就是好,既方便又來得快。」在湧泉村,此時此刻像楊婆婆一樣用沼氣燒飯的家庭還有30多戶。誰會想到,現在給他們輸送沼氣提供旺火的,就是曾經給他們造成汙染,讓他們抱怨連天的養豬大戶陳大林。「這多虧了新村集中供氣項目的實施。」皮膚黝黑、一臉憨笑的陳大林道出了變化的緣由。
  • 沼氣新革命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仁和鎮丹桂埡村,村民王茂瓊打開燃氣灶準備做午飯。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前十年,隨著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陸續落地實施,沼氣建設再次加碼。四川也先後認定一批沼氣化市、縣,西充縣就是其中之一。「一口沼氣池補貼1800元左右,建的成本就有了。」西充縣農村能源服務中心主任劉梓益說,彼時沼氣的環保內涵再次延伸——一口沼氣池每年可減少2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 沼氣池加點料 豬糞變綠色肥料
    豬糞沼渣也能變成寶貝。日前,廣東藥學院E nactus創行團隊將菌種加入豬場沼渣,將其發酵成綠色有機肥料,變廢為寶,並向周邊農戶推廣使用。此項目一舉拿下了2014普萊克斯&創行(中國)青年綠色公益項目全國總冠軍。     南都訊 記者尹來 通訊員黃林幸 豬糞沼渣也能變成寶貝。
  • 豬糞水厭氧發酵變身沼氣
    豬糞水厭氧發酵可以產生沼氣,轉化成熱能為民所用。近日,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承擔的國家「十三五」科技支撐子課題項目——「寒區沼氣發酵溫度保障與效率提升技術研發」示範工程順利完成工程檢測評價。
  • 豬糞處理有妙招,養豬場固糞處理「資源化」與「能源化」怎麼做?
    因此,對於豬場來說,面對炎炎夏日,解決糞尿隨意堆積汙染問題勢在必行,那對於農村的豬場該如何實現豬糞尿的零排放,無汙染呢?其實,豬場糞汙處理有二寶,也是根據國家資源化與能源化處理養殖糞便所提倡的一種規範!資源化也就是糞尿的好氧發酵堆肥!而能源化就是豬糞尿的沼氣化處理!那這「二寶」該如何操作呢?
  • 圈內無臭味、豬糞變沼氣、汙染零排放 生態養豬的三個泉州樣本
    然而,近日記者走訪的南安市三家養豬場卻讓人耳目一新,它們分別採用「豬—沼—果」技術、「天然有機酸除汙降解」和「乾式無臭零排放健康養殖」技術,將養豬場改造成生態循環農場:豬糞變成了生物有機肥,汙水變成了清水並可循環利用,還能產生沼氣資源。這三家養豬場的改變,只是我市生豬養殖場走向標準化、生態化的一個縮影。
  • 「沼氣燈」保暖小豬 萊州建成省最大豬場沼氣池
    「沼氣燈」保暖小豬 萊州建成省最大豬場沼氣池 2008-12-18 07:30:55 來源:水母網-煙臺晚報
  • 豬糞水變熱能,黑龍江省農科院寒區沼氣項目完成檢測評價
    ZAKER 哈爾濱記者 王辛娜豬糞水厭氧發酵可以產生沼氣,轉化成熱能為民所用。近日,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承擔的國家 " 十三五 " 科技支撐子課題項目—— " 寒區沼氣發酵溫度保障與效率提升技術研發 " 示範工程順利完成工程檢測評價。
  • 團風:藍色沼氣點燃農家幸福生活
    「幾輩人做飯都是燒柴、燒草,哈哈哈,沒想到現在我們用上了沼氣,這個確實方便好用。」從土灶臺前「解放」出來的易金生爹爹發出爽朗的笑聲。易金生一家能用上沼氣,主要得益於團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技術服務與提升」項目的實施。
  • 安丘大盛鎮上馬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 綠色發展一舉多得
    目前已建成的高效厭氧發酵罐安丘市大盛鎮今年打造的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目前正在建設,這是安丘市為探索農村清潔能源利用、人居環境改善而建的新型項目。10月25日,記者採訪了解到,該項目建成後,能夠實現對秸稈、畜禽糞便的回收利用,有效促進農林牧業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生物質資源化綜合利用和農業智慧綠色發展。
  • 從旱廁到沼氣廁再到環保衝水馬桶 金昌村民的「廁所革命史」
    十多年前,村上開始推行沼氣廁所,高澤民家也建起了標配的沼氣廁所。比起從前的旱廁來說,沼氣池平時完全封閉,廁所乾淨了很多,也不再有燻人的味道,產生的沼氣還可以當作再生能源來利用。沼氣好用難打理,慢慢地,一些村民開始自建水衝式廁所。當時沒有下水系統,村民們只好自挖滲井,汙物汙水直接排入井中,自然分解後再滲透到土壤中。雖然自家問題是解決了,但對環境卻形成了潛在的破壞。
  • 水泡糞模式規模豬場簡單解決氨氣和糞汙資源化技術
    水泡糞養豬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圈舍中的氨氣大、糞汙處理困難,雖然也知道欄舍中的氨氣等可以通過添加益生菌等方法來降低,但一些大型養豬場、合作豬場根本不允許另外添加產品,且添加拌料等勞動強度也大。而豬糞尿處理就更加困難,水泡糞一般幾個月才放出來1次固液分離幾乎沒用,通過沼氣等處理需要大量的設施投入和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