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境內在校的國際化培養,主要包括:國際化課程體系(雙語課程、引進的國外大學優質課程等)、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海外名師講堂、外國專家講學等)、中外學生文化交流等;境外的國際化培養,主要是學生的境外經歷拓展,有學位類聯合培養(「2+2」雙學位項目、「3+1+1」本碩連讀項目)、短期訪學(交換學習、暑期課程)、實踐類拓展(海外實驗室研修、文化體驗、國際競賽)等多種模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辦學國際化 高校更「洋氣」
王琳說,學院所有專業課實行全英文教學,學生不出國門就能共享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師資、科研資源和數字圖書館等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學院實行「4+0」學習模式,即學生4年大學學業可以都在國內完成,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經濟條件在後兩年申請到外方校區學習交流1—4個學期。 李新科表示,「學院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周至少要讀一篇30多頁的英語原著,有時還要提交英語論文。
-
三亞與ExpoPromoter、「中國加速」開展戰略合作 推進會展業國際化
3月1日,南海網記者從三亞市相關部門獲悉,在三亞市科工委與三亞市商務會展局的積極引導促成下,三亞市會展行業協會昨日與ExpoPromoter、「中國加速」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這意味著三亞會展業國際化進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佩信集團與中國APOA達成航空人才培養戰略合作
,為航空職業教育院校和企業機構搭建一個集合人才培養與人才服務的平臺,為我國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轉變提供人才支持。其後,中國AOPA教育事業部主任陳寬圍繞航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型人才培養與人才服務模式進行了介紹。他說,中國AOPA和佩信集團的合作模式將專業技術與人力資源專業相結合,逐步解決傳統航空職業教育瓶頸,同時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與風險,以創新的思維模式為院校學生適應企業運行思維的形成提供了基礎。
-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山東中醫藥大學國際眼科與視光...
創造了「三個第一」的先河:一是全國眼視光高等教育第一家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二是全國中醫藥院校首家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三是全國首設本碩博縱向貫通人才培養模式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為目前全國眼科和視光學人才培養體系最健全的醫學院校之一。高年級本科生在眼科醫院參加臨床實踐的同時,還可進入眼科研究所參與相關科研實踐,參與國內重大科研項目,並具有充足機會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培養國際化的大視野。
-
三亞會展行業借力新平臺打造國際化運作體系
中新網海南新聞3月1日電 (瓊芬)2月28日下午,三亞市會展行業協會與ExpoPromoter、三亞斯特達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三方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三亞舉行。此次籤約由三亞市科技工業發展委員會與三亞市商務會展局共同引導促成,三亞市有關部門及相關企業負責人出席並見證籤約儀式。
-
突出區域特色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提出要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內在規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實際應用為背景、以技術創新為主線,打破學校人才培養的孤立封閉狀態,與有關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地方行業企業等在人才培養的「入口」到「出口」的全過程、多方位展開交流與合作,協同推進教學研究項目,共享教學研究成果,構建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機制,大力培養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
-
本碩博銜接培養打造醫學研究領軍人才,溫醫大基礎醫學專業今年招收...
作為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學校將實施「基礎醫學卓越計劃2.0」,打造本碩博銜接培養,全方位的基礎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專業以培養未來科學家和醫學教育家為目標,依託卓越中心,病毒研究所,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臺和教學中心,依託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和附屬眼視光醫院等實力雄厚的醫院的臨床資源,依託合作的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奧地利格拉茲大學等國外名校,實行小班化、國際化、個性化、導師制培養模式,培養具有遠大理想、創新思維、國際視野、領導潛能的醫學研究領軍人才。
-
補短板破題供給端困境 上海院校培養高起點、國際化康復人才
全國康復治療的人才培養相比發達國家尚處於起步階段。世界物理治療聯盟(WCPT)的物理治療國際課程認證是提高物理治療專業教育的質量,擴大院校康復治療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如今國內高校獲得該認證者寥寥可數,另有一些院校處於考核認證階段。 東方網記者日前從上海健康醫學院獲悉,該院康復學院近日已通過WCPT的中期考核,學院副院長王紅說,首屆學生畢業時就有望同時取得國際認可的學歷證書。
-
加強中日醫療合作 全球健康論壇與日本醫療國際化機構籤署協議
日本醫療國際化機構成為GHF第二屆大會重要合作夥伴,將在會中舉辦「中日醫療合作,未來展望」分論壇及相關配套活動。日本醫療國際化機構表示,將和GHF大會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 並與組委會合力搭建一個中日醫療頂級合作交流平臺,在政策研討、學術交流、項目引進、產業落地等方面為兩國衛生健康合作和友好交往提供重要的推動力。
-
ATC藝術中心與多家院校達成藝術教育項目合作 培養創新型藝術人才
ATC藝術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藝術留學作品集指導,藝術留學規劃,國際藝術課程研發和設計行業資源整合,匯集了100+國際知名院校海歸導師、行業優秀藝術家及設計師為師資力量,致力培養學生設計思維及跨學科應用能力,接軌海外院校的教育理念與課程體系,鼓勵並尊重學生的個性及創造力。
-
南開大學、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等6個優質教育資源籤約落戶海南
此次共籤約教育項目6個,包括南開大學、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南方科技大學、河南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知名高校、企業與海南省政府或海南省教育廳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南開大學全方面合作南開大學是我國知名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
新中國監獄學人才培養體系的形成及展望
2.把握構建監獄人才培養體系的基本要點構建監獄人才培養體系是院校、監獄和研究機構的共同任務,要找準發力點,確保所構建的人才培養體系科學有效。一是實現領導管理體系化。建立健全監獄學人才培養領導體制和組織機構,統籌確定院校教育、監獄實踐和研究機構的職責分工,形成統一領導、分級運行、齊抓共管的人才培養格局。二是實現接續培養全程化。
-
2020中國最佳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排行榜發布 中國醫科大學位居全國第五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宋宇)記者10月20日獲悉,2020中國最佳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排行榜發布,中國醫科大學以68.87得分位,居榜單第5位、東北地區第1位。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創建、唯一以學校名義走完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並在長徵中繼續辦學的院校,中國醫科大學自建校伊始,就確立了「政治堅定技術優良」的辦學方針。未來,中國醫科大學將堅持辦學方針,努力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國際化、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醫科大學,培養高層次醫學專門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作出更大貢獻。
-
哈工大10名教授為中學生當導師培養後備科技人才
新華網哈爾濱10月29日電(記者潘祺)黑龍江省近日啟動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哈爾濱工業大學10位知名教授將為首批通過選拔的21位優秀高中生擔任導師,指導他們開展科學研究。 這項計劃簡稱「中學生英才計劃」,哈爾濱工業大學這10位教授分別來自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數學和生命科學等5個學科。
-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探索「一帶一路」職教國際化辦學新模式紀實
目前,學校已與5個東協國家的相關院校、行業協會、企業等,籤訂了16份合作協議,開展了近10個項目合作,為5所東協國家職業院校培訓師資1800人/日,開展技術培訓2600多人次,項目成果引起了廣泛反響,獲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
考文垂大學榮獲TEF金獎 為全球工業創新培養中國人才
位處英國汽車工業發源地,考文垂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一向以在汽車工業及工業設計等領先學科享譽國際,伴隨著全球工業4.0時代來臨,對創新人才的大量需求,近年來院校在全球高校各項排名均獲得大幅提升:2014-2016年連續三年包攬「英國年度現代大學」稱號,提供學術支持的質量位列全英榜首。
-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與騰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培養高素質...
1月7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推進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助推「廣東技工」工程高質量發展。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騰訊集團負責同志出席活動。
-
優選校·高校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引領復語複合特色人才培養之路
我將從二外光榮的歷史、優良的教風學風傳統、國際化特色、多樣化的培養路徑,也就是我們在外語院校開風氣之先的內嵌式的跨學科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還有二外多姿多彩的校園課餘生活、就業升學情況等方面展開介紹。
-
溫州醫科大學將眼科與視光「合二為一」,培養眼視光學科國際化複合...
原標題:溫州醫科大學將眼科與視光「合二為一」,培養眼視光學科國際化複合型人才——領跑中國的眼視光醫學國際學術雜誌《亞太視光學》刊登過一幅中國地圖,上面只標註了3個城市:北京、上海、溫州。溫州何以與京滬並列?答案是因為眼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