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痺症疫苗研發的啟示

2021-01-20 新華網客戶端

  ▲在孟加拉國達卡的Dhanmondi健康中心,兩個月大的寶寶在接種小兒麻痺疫苗。 

新華社資料片

  劉選國

  周末看紀錄片《美國經歷:徵服小兒麻痺症》,引發我接著購買並一氣讀完了戴維·M·奧辛斯基所著《他們應當行走:美國往事之小兒麻痺症》一書。徵服小兒麻痺症,竟由一個公募基金會來主導完成,而其資源動員主要模式則是眾籌:「一毛錢進行曲」。解構這個基金會實現偉大願景的過程和模型,啟迪良多。

羅斯福與他創立的徵服小兒麻痺症基金會

  在美國上世紀徵服小兒麻痺症(最終定名脊髓灰質炎,英文簡稱polio)過程中,發揮最重要作用的是兩個基金會和四位領軍人物,美國差不多三分之二人口均通過一毛錢行動參與了這場抗擊疾病的艱難戰役。羅斯福創設了喬治亞溫泉基金會和小兒麻痺症國家基金會,其使命就是幫助小兒麻痺症患者康復和徵服這種惡性傳染疾病。他邀請他的律所合伙人巴塞爾·奧康納來運營管理這兩個基金會。小兒麻痺症疫苗研發的兩位最重要科學家是喬納斯·索爾克和阿爾伯特·薩賓,為實現徵服脊髓灰質炎這一共同目標,他們通過兩種不同類型疫苗研發,最終幫助人類戰勝了脊髓灰質炎疾病。

  富蘭克林·D·羅斯福至今仍是最被稱道的美國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首位連任四屆、最後病逝於第四屆任期中的總統。他不僅通過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經濟從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中恢復過來,還領導美國參與二戰,並最終贏得勝利。作為一個脊髓灰質炎患者,他一邊領導著一個世界大國乃至整個同盟國陣營與法西斯進行全球作戰,一邊與疾病頑強抗爭,並始終把徵服小兒麻痺症作為他另一個造福國民的目標。1921年,39歲的羅斯福在他政治生涯正輝煌向上的時候,不幸罹患脊髓灰質炎,此後他以頑強的意志與這一疾病進行了終生搏鬥。1926年,經人介紹,他到喬治亞溫泉療養,感覺到溫泉可以幫助脊髓灰質炎患者康復,於是動用了他三分之二的家產購買了該溫泉和酒店,並在奧康納的建議和支持下於1927年成立了喬治亞溫泉基金會,致力於幫助當時美國眾多小兒麻痺症患兒來此理療康復。1928年他重返政界,成功競選紐約州州長,讓巴塞爾·奧康納繼續管理基金會,此後在他州長和美國總統任上,一直全力支持奧康納將基金會打造為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體系遍及全美,幫助脊髓灰質炎患者的慈善組織。

基金會管理運營大師奧康納

  奧康納出生於1892年,1972年去世,哈佛法學院畢業,資深律師。作為羅斯福的律師合伙人,1927年他即參與喬治亞溫泉基金會設立,此後長期運營管理小兒麻痺症國家基金會。1944年經羅斯福提名,他擔任美國紅十字會會長,還兼任國際紅十字會聯盟(該名稱1991年改為今名——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主席。查詢國際聯合會(IFRC)網站,證實就是這位奧康納1945-1950年期間擔任過國際紅十字會聯盟第六任主席,在他任期期間同意中國紅十字會出席第21屆紅十字國際聯盟理事會,並當選大會執委會成員,這也被稱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組織中恢復的第一個合法席位。

  奧康納最初擔任羅斯福競選的法律顧問,1924年兩人合夥在華爾街成立了律師事務所。1927年喬治亞溫泉基金會成立時,羅斯福自己親任會長,奧康納擔任基金會司庫。1928年奧康納接替羅斯福擔任會長。作為知名律師及多家企業合伙人,奧康納展現了他超人的運營基金會的能力。接任會長不久,隨即遭遇美國經濟大蕭條,此前基金會依靠羅斯福人脈關係每年還能募集幾十萬美金,1929年籌款36.9萬,此後接連下降,1932年降至不到3萬,基金會面臨破產邊緣。如何幫助基金會走出困境?奧康納啟動了專業人才戰略,聘請保險推銷員出身的吉斯·摩根和公關出身的卡爾·拜奧爾等專業人才加盟,開展項目策劃和募款,並充分利用了羅斯福由州長繼而擔任總統的政治資源優勢。1934年由團隊策劃並實施了總統募捐生日舞會項目,大獲成功,當年募集資金超過100萬美金。

  為徹底徵服小兒麻痺症,在羅斯福和奧康納謀劃下,1938年喬治亞溫泉基金會改組為「小兒麻痺症國家基金會」,奧康納繼續擔任會長。他啟動明星合作戰略,與當時最著名的廣播明星埃迪·坎特合作。坎特提出了啟動「一毛錢進行曲」(March of Dimes)籌款行動,呼籲美國人為抗擊小兒麻痺症「向白宮的羅斯福總統捐款」。該活動得到羅斯福支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徹底改變了美國的籌款方式。其中最多的一天基金會共收到15萬封信、260萬枚硬幣。該活動共籌集了180多萬美元。此後,依靠一毛錢籌款模式的傳播和不斷改進,籌款額度不斷增加,1942年募款500萬美元,1943年650萬美元,1944年1200萬美元,1945年達到1800萬美元。

羅斯福不在了,基金會使命還要繼續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總統因腦出血在喬治亞沃姆斯普林斯逝世,這是基金會遭遇的第二次重大危機。「他是基金會的締造者和精神領袖,同時也是基金會募集資金的黃金招牌。多年來生日舞會項目帶來數以百萬計的捐款,羅斯福的死讓這個項目戛然而止。」現在最重要的政治資源沒有了,一些曾經支持基金會募款的影星和影院開始轉向。而這時美國慈善領域正在興起的聯合勸募也在切分募捐市場的蛋糕。徵服脊髓灰質炎的使命如何實現?募資模式如何調整?羅斯福之死讓奧康納及其團隊認真反省和思考,如何對一毛錢行動策略進行轉型升級。他們將傳播策略調整為:保護孩子,與脊髓灰質炎的戰鬥應該成為每一個美國家庭的責任。藉此讓家長,尤其是母親更深入地參與到這場運動中。而這個時期,隨著美國二戰後的出生潮到來,小兒麻痺症病例不斷增長,成為當時美國重大的健康威脅。奧康納組建了30多人的公關傳播團隊,製作了無數的宣傳品和文章,讓這種傳染病成為美國最受關注和恐懼的疾病。從發動兒童母親捐贈一毛錢,到發起「脊髓灰質炎母親行動」,數以億萬計的母親成為勸募志願者,走上街頭,上門募款,組建了「這個國家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慈善軍團」。「他們的戰果十分輝煌。從1951年到1955年,國家基金會募集到了2.5億美元善款,比此前五年總捐款的兩倍還多。」全國三分之二的人曾經向一毛錢行動捐款,700萬人奉獻過自己的志願服務時間。

  奧康納帶領基金會從依賴政治靠山羅斯福,到依靠美國普通民眾,最終完成「徵服脊髓灰質炎」的偉大使命。戴維·M·奧辛斯基評價:「作為一位不屈不撓、善於捕捉機會的組織大師,他利用摩根和拜奧爾創立的模式,把脊髓灰質炎變成國家的頭號健康敵人:一方面它特別危險,另一方面攻克它的希望很大。徵服脊髓灰質炎成為這個國家的頭等大事,美國最偉大的醫學運動。」「廣告、募捐、公關,他們採用各種最新的技術手段,指引人們前行。靠著一往無前的領導力,基金會聚集了一批爭論不休的研究者,為他們提供計劃的藍圖和科研資金,迫使他們共享科學發現,並對他們之中研製疫苗的緊迫感最強的那一位表現出明顯的偏愛。靠著一往無前的領導力,他們實施了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衛生試驗——1954年的索爾克疫苗試驗,近兩百萬名兒童和數十萬成年志願者參與其中。靠著一往無前的領導力,一直支持這場運動的人們得到了承諾的回報:一個沒有脊髓灰質炎的國家,一片能安居的土地。這一切都來自志願精神。」

  《紐約時報》在評論奧康納時說:「他的天才在於為一項事業募集大量相對較小的捐款。」甚至評價說,「羅斯福與奧康納創立的事業,大部分功勞歸屬於巴塞爾·奧康納。」

索爾克與薩賓:兩個科學家的疫苗競爭

  喬治亞州羅斯福溫泉康復研究所名人堂,有17座青銅半身像,紀念的主要是對徵服小兒麻痺症有貢獻的人物,除了羅斯福和奧康納外,其中還有兩位被譽為「用疫苗拯救生命的卓越研究者」:喬納斯·索爾克和阿爾伯特·薩賓。這兩位疫苗領域的科學大師對徵服小兒麻痺症都有巨大貢獻。他們殊途同歸,研發的注射與口服兩種疫苗依然是當今市場的主流產品。但因為研發疫苗方向不同,他們生前竟互相攻擊,相互貶斥,直至去世也沒有和解。

  美國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小兒麻痺症發病率不斷增長,到50年代更是大規模暴發,是一度讓全國民眾恐懼的「美國的頭號公共健康殺手」。上世紀20年代美國發病率大約萬分之四,40年代初期增長到萬分之八,1949年增長到萬分之十六,1952年則達到萬分之三十七。1916年美國紐約第一次脊髓灰質炎大暴發,整個夏天,封閉城市和道路,關閉遊泳池、圖書館和電影院,用卡車和直升機噴灑DDT,整個疫情期間27000人喪命。1952年全國暴發,病例超過5.7萬例,2.1萬人永久性癱瘓,3000人死亡。依靠傳統的溫泉康復、鐵肺治療,都沒有減緩發病率和民眾的恐懼,因此,疫苗研發成為美國人的希望。

  上世紀美國聯邦政府尚未大規模介入公共衛生領域,主要靠民間機構支持醫學科學研究。著名的洛克菲勒研究所很早就在佛萊克斯納帶領下展開疫苗研究,但遲遲沒有進展。小兒麻痺症國家基金會成立後,最初確定的目標就是尋找治癒脊髓灰質炎的方法,因此,開始支持各種各樣的療法研究,經歷了很多失敗,結果都不樂觀。為最終徵服小兒麻痺症,基金會設立了「科研督導」崗位,聘請醫學專家哈裡·韋佛擔任科研督導,重點支持指導科學研究,尤其是疫苗的研發。他們出資支持了多個研究機構,而索爾克成為他們最寄予厚望的疫苗研發科學家。這位紐約大學醫學院畢業的博士,最初在其導師弗朗西斯的指導下從事流感病毒疫苗研究,1947年他應聘來到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在小兒麻痺症國家基金會持續資助下,開啟了以滅活病毒疫苗作為其主攻方向的研究。作為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研究人員,他認為讓活病毒進入人體的風險太大了,也許可以在殺滅病毒的同時,保留病毒引發免疫反應的能力。而當時主流的科學界普遍認為,只有活的病毒進入人體後才能讓接種疫苗者得到免疫力。他的研究思路不被多數科學家認可,反對他最厲害的就是薩賓。薩賓在堅持研發傳統的減毒疫苗,同時還在媒體上和索爾克辯論,甚至公開嘲笑索爾克是「廚房化學家」。

  1951年參加哥本哈根國際小兒麻痺症大會,讓索爾克受盡病毒學家們的歧視。但在返程的客輪上,索爾克遇到一同參會的奧康納,通過交流找到了彼此的興奮點。於是在奧康納的大力支持下,索爾克率先研製出了滅活疫苗,並證實了在動物身上的安全性。1952年成功研製出了注射型滅活疫苗(IPV)。1953年,索爾克在基金會組織的疫苗專業會議上匯報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但他提出大規模臨床試驗方案時遭到了多方反對。薩賓對他的批評,更是登上美國各大報紙的頭版,人們懷疑疫苗可能成為殺手。為了打消外界的疑慮,他在本人和妻子以及三個年幼的兒子身上進行了實驗,並徵集了超過5000位志願者安全使用了這種疫苗。1954年初,在美國小兒麻痺症基金會的大膽支持下,索爾克主導了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公共衛生試驗」,44個州150萬兒童參與臨床試驗,1955年4月12日,也就是羅斯福去世十年後,美國小兒麻痺症基金會公布了索爾克研製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成果,試驗結果證明:滅活疫苗不僅安全,而且有效。飽受質疑和攻擊的索爾克,終於成了美國的英雄人物,贏得了世界掌聲,獲得國會金質獎章和總統勳章。

  但索爾克的成功仍然沒有說服薩賓。薩賓1906年出生于波蘭,1921年才來到美國。他與索爾克還是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師兄弟,都是猶太裔,但這絲毫沒有減少他對索爾克的偏見。1931年畢業後,他就開始研究小兒麻痺症的病因。他在著名的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在辛辛那提的兒童醫院研究基金會進行小兒麻痺症病毒研究。他認為,口服疫苗可能會阻止病毒進入血液,在病毒傳播前將其破壞。他的觀點得到了絕大多數同行的贊同,其中包括哈佛大學醫學院病毒學家恩德斯。1948年,這位恩德斯和同事發現了在實驗環境下培育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方法,這後來為他們贏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在索爾克大獲成功的時候,薩賓繼續堅持他減毒疫苗的觀點,默默地研製自己的疫苗,1955年也研製出減毒活病毒口服疫苗(OPV)。1957薩賓的口服疫苗在美國進行了試驗,但因為索爾克的疫苗已成為當時美國的主流,他的應用受阻。但在蘇聯的支持下,1959年薩賓在蘇聯完成了一場1000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疫苗臨床試驗。1960年蘇聯宣布掃除了國內的脊髓灰質炎。薩賓疫苗的優勢在於,可以口服、使用方便、成本更低,讓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也能用得上。

  1961年薩賓帶著他的疫苗回到美國,1963年薩賓疫苗獲得政府批准,更大面積進入推廣使用,並在澳大利亞、中國、日本、中南美洲大部分國家得到應用。索爾克滅活疫苗被擠出市場,薩賓減毒疫苗成為主流。薩賓也因此獲得了1970年的國家科學獎章。但薩賓疫苗也會引發少量的脊髓灰質炎病例,直到2000年,美國CDC開始支持全面回歸索爾克疫苗,只在特殊情況下才採用薩賓疫苗。

全球合作接力實現消滅小兒麻痺症目標

  奧康納1972年去世,但他已看到了脊髓灰質炎在美國幾乎絕跡。薩賓1993年去世,他們倆都沒有等到美國1994年宣布根除小兒麻痺症的消息。1995年索爾克去世,他終於看到由於他們的努力,最後徵服小兒麻痺症的偉大成果。

  即使是在冷戰時期,世界科學家的合作仍然良好,因此疫苗研發技術能夠快速在國家間分享。艾森豪總統答應向每一個願意接受的國家提供索爾克疫苗的配方,包括蘇聯。他還宣告「索爾克博士不光是一位偉大的美國人,還是所有人類的恩人」。因此,美國研發的疫苗——薩賓疫苗可以在蘇聯進行試驗推廣,不僅僅讓美國人民受益,還讓蘇聯、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受益。相比較而言,今天川普政府的國際合作精神的確相形見絀。

  在美國小兒麻痺症基金會的引領下,一批基金會和慈善組織接力,開啟了全球徵服脊髓灰質炎的偉大徵程。世界衛生組織在1988年世界衛生大會上發出倡議,爭取在本世紀內徹底消滅小兒麻痺,此後又提出2018年在全球根除脊髓灰質炎目標。國際扶輪社與世衛組織合作募集了5億美元,為全世界的孩子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迄今已為全球超過10億人口接種了疫苗。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助了超過10億美元為發展中國家的孩子提供各種疫苗,其中包括脊髓灰質炎疫苗。還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組織也參與了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2019年10月24日世界脊髓灰質炎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宣布,受感染的兒童人數從1988年以來已經下降了99%,全球記錄的病例從1988年的35萬例下降到今天的不到100例,受影響的國家從125個下降到只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兩個。人類已經有望徹底根除小兒麻痺症。

  中國小兒麻痺症的消除也得益於美國和蘇聯的研究成果。1958年中國科學家顧方舟隨蘇聯病毒學專家進行脊髓灰質炎疫苗研製。1960年他的團隊率先研製出中國首批活疫苗,兩年後又成功研製了糖丸減毒活疫苗,他也是首先在自己孩子身上進行試驗,並進而獲得全國推廣應用。1994年我國宣布進入了全國無脊髓灰質炎時代。

公募基金會造福人類的神奇力量

  戴維·M·奧辛斯基在《他們應當行走》序言中評價小兒麻痺症國家基金會的作用時說:「基金會開闢了現代美國全新的慈善之路,慈善變成了一種消費,捐獻者個人會得到最終的獎賞:免遭脊髓灰質炎之苦。」

  美國羅斯福和奧康納創建並成功運作的小兒麻痺症國家基金會。其成功模型基於解決社會問題導向,提出徵服小兒麻痺症的偉大願景,並充分發揮了基金會這種動員社會捐款、志願者和醫學科學家、企業家力量廣泛參與的平臺機製作用,而最終成功的關鍵是有羅斯福和奧康納這樣基金會領袖及其組織動員下的專業團隊,他們團結協力,廣泛動員資源,雖然也有競爭和不和諧,但他們最終研發出了小兒麻痺症疫苗,讓人類最後戰勝了這個疾病。

  《他們應當行走》一書的翻譯者陽曦評價說:「團結與奉獻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擁有極大智慧與前瞻性的人,進行艱苦卓絕的協調、遊說與爭取,才能將各懷心思的個人與團體擰到一起,達成共同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領導了美國國家小兒麻痺基金會的奧康納,與先後發明脊灰疫苗的索爾克和薩賓一樣偉大。當然,他們都有自己的私心,索爾克與薩賓都堅持認為自己的方法是最優的,並希望在最大範圍內推廣,奧康納也曾因為個人的偏好左右基金會的支持方向。然而唯其如此,脊髓灰質炎之戰的故事才彌足珍貴,因為我們從中看到了這樣的可能性:雖然每個人都並非十全十美,但我們能以極大的努力戰勝人性的缺陷與不足,達成最終的目標。」

  今天全世界都在與疫情抗爭,新冠疫苗研發使用成為全人類翹首以待拯救生命的希望。據世衛組織公布,全球研發的新冠疫苗已超過160種,已有超過20個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中國就有包括中國生物、軍事醫學研究院等至少6個團隊的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美國、英國、俄羅斯研發的疫苗也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目前投入疫苗研發的有政府和企業,似乎還沒有看到中國公募基金會參與疫苗研發的報導。美國喬治亞溫泉基金會和小兒麻痺症國家基金會持續接力,最終在美國並進而在全球徵服小兒麻痺症這種惡性傳染疾病案例,讓我們看到公募基金會可以造福人類的神奇力量,今天的中國公益基金會是應當更有作為了。

  主要參考文獻:

  《他們應當行走:美國往事之小兒麻痺症》,(美國)戴維·M·奧辛斯基著,陽曦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

  《中國公益的修煉——從優秀到卓越》,劉選國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

  《建國初期中國紅十字會恢復鞏固國際合法席位的鬥爭》,作者吳佩華、高鵬程、周小蓉,《河北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相關焦點

  • 小兒麻痺症「麻」的是什麼
    2019年1月2日,「糖丸疫苗」發明者、病毒學專家顧方舟逝世,這位被人們親切稱為「糖丸爺爺」的「默默無聞」的老人家,很多人可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上世紀60年代以後出生的大部分人都有吃過他發明的「小麻糖丸」。脊髓灰質炎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 消滅我國小兒麻痺症的病毒學家顧方舟逝世
    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是一種由病毒引起、傳播廣泛且對兒童健康危害很大的急性傳染病,嚴重的將導致患者癱瘓甚至死亡。我國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就開始進行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推廣,1995年即阻斷了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的循環,至2000年,經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包括我國在內的西太平洋地區實現了無脊灰目標。  既然我國已經消滅了脊髓灰質炎,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加強脊髓灰質炎的疫苗接種呢?
  • VOA 常速 | 小兒麻痺症
    脊髓灰質炎(又叫小兒麻痺症)是一種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這種疾病能夠使人癱瘓,甚至可能致死。Poliovirusinvades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can cause total paralysis inhours.
  • 脊髓灰質炎疫苗和五聯疫苗
    身殘志堅的故事我們都願意去看,但是陰醫生更願意沒有人患小兒麻痺症,因為這完全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 這表明小兒麻痺症已經存在於世數千年之久。但當時沒有現代醫學,患病了也只能無奈地聽之任之。因此人類一直對這種奇怪的病症不明究竟。
  • 疫苗開發成功了,為什麼無法根除病毒?
    麻痺症病毒的兩種疫苗,此後還進行了全球性的接種普及。而推行任何一種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計劃,是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做為支撐,不然是沒有辦法進行的。而阿富汗內鬥不斷,與它接壤的巴基斯坦邊境也有不少「三不管」地帶,所以疫苗接種在這種地區推行起來就遇到不少困難。此外還有人為因素。自從疫苗誕生,既有疫苗的擁護者,也有出於宗教原因的反疫苗勢力。其實這一狀況在全世界都存在。
  • 糖丸爺爺顧方舟:2年完成3批小兒麻痺症疫苗,用親生兒子試藥
    顧方舟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曾經在我國多次流行。 自1882年起,小兒麻痺症在我國首次被記錄,到1938年就有14個省有過相關病例。
  • 中國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最新消息
    5種疫苗進入三期臨床實驗  新冠疫苗有五條線路並行研發,包括傳統疫苗和新技術疫苗兩大類。傳統疫苗包括滅活疫苗、減毒疫苗,新技術疫苗則包括重組蛋白疫苗、RNA/DNA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等。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已經有14種新冠疫苗進入臨床實驗,其中有5種疫苗進入三期臨床實驗。
  • 他因患小兒麻痺症,67年來住在鐵通不能動彈卻考上律師,後來怎樣
    雖然社會得到了發展,但是現如今存在的很多的病情都無法得到充分的治療,其中就有一種病,叫做小兒麻痺症,這種病會讓人的肌肉進行萎縮,導致人無法進行正常的行走。光是想想這種病就非常的難受,但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除了小兒麻痺症之外,還有一個令人無法想像的事情,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救命的疫苗,一個科學家有多偉大?
    作者:Pansesus開發出了預防小兒麻痺症滅活疫苗的人名為喬納斯·索爾克這種疫苗於1952年在匹茲堡大學開發出來的疫苗。順便說一句,匹茲堡大學,除非專門申請去美國讀書,現在的中國人可能不太熟悉這所學校。然而,在這座城市工業發達的時候,匹茲堡大學是所非常出名的學校。
  • 西班牙媒體:疫苗拯救世界不僅靠科技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從人類研製出首個天花疫苗開始,科學一直在不斷進步。麻疹、風疹等各類疫苗陸續被研製出來,然而,疫苗真正起到拯救世界的作用還依賴人們的接種意識以及疫苗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等等。
  • 用畢生精力消除小兒麻痺症 他讓中國兒童乘上「健康方舟」
    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劉映)一個小小的糖丸,控制了中國脊髓灰質炎,讓千百萬兒童免於罹患小兒麻痺症。近日,我國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原院校長,「糖丸爺爺」顧方舟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2歲。
  • 關於脊灰疫苗的接種策略,請收下這份攻略大全!
    20世紀50年代,有一種病在國內流行很厲害,這就是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它可能引起輕重不等的癱瘓,俗稱小兒麻痺症。這種病多發於七歲以下的兒童,有些孩子可能不會走路了,最嚴重的是沒辦法自主呼吸,而且一旦得病就無法治癒。而在現在,這種病症已經可以預防,接種疫苗正是預防這種病症的方法之一。
  • 西媒:從天花到麻疹 疫苗拯救世界不能僅靠科技
    西媒稱,從人類研製出首個天花疫苗開始,科學一直在不斷進步。麻疹、風疹等各類疫苗陸續被研製出來,然而,疫苗真正起到拯救世界的作用還依賴人們的接種意識以及疫苗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等等。就在今年11月9日,輝瑞公司剛剛宣布其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效性達到90%。以輝瑞為代表的企業取得多項成就表明,在進入實驗室疫苗和工業化發展時代之後,人類已經可以更加快速地利用疫苗控制流行病。
  • 消滅我國小兒麻痺症的病毒學家顧方舟逝世 資料生平事跡介紹
    奮進:荒山野嶺艱苦創業  早在1958年,衛生部派顧方舟去蘇聯考察死疫苗的生產情況前,政府就考慮到了疫苗的生產問題,決定在雲南建立猿猴實驗站。1959年1月,將衛生部批准正在籌建的猿猴實驗站改名為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以此作為我國脊灰疫苗生產基地。
  • 疫苗工作原理
    Warren/AP Images)在人們翹首等待美國批准一種或數種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之際,有必要了解一下疫苗的作用。在動物試驗中,有數種抗新冠病毒候選疫苗顯示出有成功潛力。目前正在進行相關的臨床試驗,以判斷這些疫苗是否同樣對人類安全有效。
  • 新冠疫苗的研發到哪一步了?
    我們的「人造武器」疫苗的研發進展如何?國內何時才能開放接種?為什麼有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後會發展成重症而有些人感染後只是輕症、甚至能夠自愈?這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存在差異。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要更深入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從免疫系統開始說起。當病原體進入我們體內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爆發了。
  • 「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一糖丸,護佑萬千兒童遠離小兒麻痺症
    到了1959年,新的問題擺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究竟用「活」疫苗還是「死」疫苗,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成本低,但需要做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而後者,可以直接使用蘇聯研發成功的,但國內無力生產。 顧方舟的想法是選擇走活疫苗路線,國家很支持他的研究,批准成立了脊灰活疫苗研究組並撥款修建研究基地。
  • 小兒麻痺後遺症不可怕,可怕的是......
    Illusionary 劉換成          相信大家通過上期的文章,對小兒麻痺後遺症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
  • 科學網—葉門全國兒童開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
    據新華社電 葉門全國400多萬兒童自11月28日起開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數千名醫務人員將在3天內挨家挨戶上門為5歲以下兒童接種
  • 葉門全國兒童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
    新華社開羅11月29日電(記者王尚)薩那消息:葉門全國400多萬兒童自28日起開始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數千名醫務人員將在3天內挨家挨戶上門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資助了這次疫苗接種。  一名世衛組織官員28日告訴新華社記者,這次接種的目標是覆蓋葉門全國所有5歲以下兒童,無論他們身處衝突中哪一方的控制區。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是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患者如得不到及時救治,可能出現嚴重不可逆的後遺症。目前,接種疫苗仍然是防控脊髓灰質炎最經濟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