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恆星碰撞後會產生什麼?

2020-08-23 GET資訊

科學家們此前首次發現了兩顆濃密的恆星互相碰撞,現在,他們認為,他們知道巨大碰撞會產生什麼結果:一個黑洞,而不僅僅是一個黑洞,而是一個科學家曾經研究的最小的洞。

這次被科學家稱為GW170817的事件,自被宣布以來,已成為許多研究的主題。

德克薩斯大學物理學家J.Craig Wheeler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我們正在從這一事件中學到最密集已知物體(中子星)的天體物理學


此次碰撞不是第一次成功探測引力波,這是宇宙中由極快的物體運動產生的微弱的波紋。但以前的探測只涉及黑洞,只能產生引力波,沒有可見的光,這回發生的碰撞是科學家首次實際看到碰撞期間和之後所發生的情況。

科學家們估計,這次碰撞產生的東西大約是太陽重量的2.7倍,但這恰恰發生在非常大的中子恆星和非常小的黑洞之間的黏稠區域。


因此,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觀測臺(一種望遠鏡)的數據,觀察X射線,尤其是觀測了首次碰撞近四個月後發生的情況。他們所看到的光可能是撞擊本身引起的,撞擊本身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波。科學家們沒有看到任何信號指向藏著的一顆中子星,使他們懷疑這次碰撞產生了一個黑洞。

科學家們希望把目光投向碰撞的剩餘時間,如果是中子星,那麼它應該在下一兩年開始行動,產生更多的X射線,如果錢德拉看不到任何這樣的活動,那它應該是一個小小的黑洞。

相關焦點

  • 五年後地球附近的兩顆恆星或將碰撞,宇宙將為你閃爍!
    事情是這樣的,在今年初美國天文學會第229屆會議上,來自加爾文學院的一組天文學家作了題為對恆星碰撞與發光紅新星的一次精確預測的報告,指出地球附近一個雙星系統中的兩顆恆星大約將在五年後碰撞,並形成罕見的發光紅新星(兩顆恆星合併所造成的爆炸)。到時將爆發出明亮閃光,在地球上裸眼可見。
  • 7800光年外,一個雙星系統變亮,兩顆恆星或在本世紀內發生碰撞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兩個物體發生碰撞,會產生多大的能量,主要取決於兩個物體的速度、質量,也就是它們的動能。雖然小行星等小天體的尺寸和地球這些大星球相比,顯得很嬌小,但是由於它們的速度非常快,所以發生碰撞產生的動能也會非常大,有可能在瞬間摧毀世間萬物。小行星等小天體的撞擊尚且如此劇烈,如果大型的星球發生碰撞,會是什麼樣的呢?如果,真的有大星球發生碰撞,產生的能量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 當一顆恆星撞上另一顆恆星時,會發生什麼?
    這是什麼概念呢?這樣說吧,假如把銀河系內的一顆恆星比作一輛龜速行駛的汽車,那麼離它最近的汽車都在數千公裡之外,並且也是在龜速行駛。 那麼當一顆恆星撞上另一顆恆星時,會發生什麼呢?
  • 中子星碰撞會產生黑洞?
    原則上,創建恆星質量的黑洞很容易。只需等待一顆大恆星到達壽命盡頭,然後觀察其核心在自重作用下坍塌。如果核心的質量大於2-3個太陽,則它將成為黑洞。小於約2.2太陽質量,它將成為中子星。小於1.4太陽質量,它變成白矮星。
  • 中子星碰撞是否會產生黑洞?
    原則上,創建恆星質量的黑洞很容易。只需等待一顆大恆星到達壽命盡頭,然後觀察其核心在自重作用下坍塌。如果核心的質量大於2-3個太陽,則它將成為黑洞。小於約2.2太陽質量,它將成為中子星。小於1.4太陽質量,它變成白矮星。兩顆中子星的碰撞也可能形成黑洞。如果它們合併到一個超出臨界限制的對象中,則應創建一個黑洞。但是那個限制到底是什麼?
  • 死掉的兩顆死星,意外之下發生了碰撞竟「復活」了,真是神奇
    不僅是硫元素,其它的不少金屬物質可能也是由碰撞帶來的。比如每個人都喜歡的黃金,可能就是外來的天體碎片撞擊地球之後,留在地球上的。根據猜測,科學家認為在43億年前,太陽系之外的某個地方,發生了中子星大碰撞,碰撞產生的大量黃金等物質被拋射而出,正好有一部分帶來到了地球。
  • 中子星碰撞會產生黑洞?中子星和黑洞都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
    「恆星屍體」合併產生的引力波。當時,科學家們認為這一被官方正式歸類為GW170817的重大事件,可能會產生一個黑洞:而一項新的分析結果支持了這一假設。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收集的數據。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探測到引力波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一個世紀前首次預言了引力波在時空中的漣漪。
  • 距離地球才300光年,發現兩顆系外行星碰撞,場面很慘烈
    兩顆系外行星相撞後的戲劇性一瞥,讓科學家們看到了當行星相撞時會發生什麼。我們太陽系中一個類似的事件可能就形成了月球。這個雙星系統被稱為BD+20 307,距離地球超過300光年,其中恆星的年齡至少有10億歲。
  • 距離地球才300光年,發現兩顆系外行星碰撞,場面很慘烈!
    兩顆系外行星相撞後的戲劇性一瞥,讓科學家們看到了當行星相撞時會發生什麼。我們太陽系中一個類似的事件可能就形成了月球。這個雙星系統被稱為BD+20 307,距離地球超過300光年,其中恆星的年齡至少有10億歲。然而,這個成熟的系統已經顯示出旋轉的塵埃碎片跡象,這些碎片並不冷,就像在這個年齡恆星周圍所預期的那樣。
  • 物種大滅絕真實原因:恆星碰撞釋放伽馬射線暴
    科學家最新理論解釋,超大質量恆星碰撞釋放的伽馬射線暴可導致地球物種滅絕目前,兩位荷蘭天文學家表示,真實的「罪魁禍首」是兩顆恆星傾斜碰撞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宇宙交通事故僅發生於小型矮星系,從而降低了我們銀河系鄰近出現此類事件的概率。
  • LIGO再獲雙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
    首次基於單個天文臺探測數據 2019年4月25日,LIGO位於美國利文斯頓的探測器捕捉到疑似兩顆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信號。最新研究證實,該事件很可能就是兩顆中子星併合的結果。這也是首次基於單個天文臺探測數據而確認的引力波事件。
  • 盾牌座UY體積最大,R136a1質量最大,這兩顆恆星的結局會是什麼?
    科學家告訴我們,恆星的發光發熱並不是永恆的,實際上它們的隨時都在自我消耗,總的來講,一顆恆星必定會在某一個時刻、以某一種方式走向生命的終結。那麼上述的這兩顆恆星的結局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分別講一下,宇宙中體積最大和質量最大的兩顆恆星,看看它們的結局有什麼不同。
  • 中子星碰撞產生大量的黃金和鉑金
    中子星碰撞產生大量的黃金和鉑金(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如果你從來沒有聽說過「千新星」這個詞,不要覺得難過,因為這似乎並不常見。上面的插圖顯示的是中子星碰撞之前,從中子星上剝離出來的熱的、密集的、膨脹的碎片雲。
  • 宇宙中2個星系融合或者2個星星碰撞會發生什麼呢?
    然後一顆超新星爆炸了,幾秒鐘之內,這恆星的所有物質四散到太空中,而強大的爆炸會消滅殘留在太陽系中的一切。但目前為止,葛利斯710離我們64光年,他還有機會改變路線,和平的通過。若是兩顆更不尋常的星星互撞呢,這是一顆中子星,它非常小,大約只有二十公裡寬,不過重量卻跟我們太陽有的比,這顆球擊中中子星,相撞能產生宇宙中最神秘的現象之一。
  • 「超大質量」白矮星的發現表明由兩顆恆星合併成一顆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白矮星,它曾是兩顆恆星,這兩顆恆星約在13億年前合併成了一顆,最終形成的恆星名叫WDJ0551+4135,距地球約150光年距離。 白矮星是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在演化末期的狀態。一旦它們消耗自身的核燃料,便開始拋出外層物質。
  • 中子星相撞會產生宇宙最強天體?科學家給出猜想
    如果這兩顆發生碰撞的中子星進行合併,合併後的對象能夠超出臨界限制,則可能產生一個黑洞。但是這個限制是什麼呢?《物理學評論快報》裡的一項新研究著手研究了這個問題。該小組對中子星的合併進行了幾次計算機模擬,發現這個臨界極限,不僅與兩顆恆星總質量有關,還取決於中子星的內部結構,對於後者我們仍未完全了解。
  • 兩顆白矮星碰撞產生了一顆超級巨大的白矮星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超級巨大的白矮星,它的起源是兩顆較小的白矮星碰撞的結果。由馬克·霍蘭茲領導的華威大學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一顆超級巨大的白矮星,其周圍有著獨特的富含碳的大氣,這種大氣在此之前從未被觀測到過。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顆距地球約150光年的恆星是兩顆白矮星相撞的產物,這兩顆白矮星都僥倖逃脫了完全毀滅的厄運。
  • 恆星周圍出現紫外線環,它究竟是什麼?這個謎題困擾科學界16年
    ,究竟是什麼?這個發現為研究恆星的演化,提供了關鍵性的新證據和新的研究方向,這意味著,未來如果在宇宙中,再次發現有藍環星雲環繞的恆星,則意味著它很可能也是兩顆恆星碰撞後的產物。未來太陽會和其它恆星相撞嗎?
  • 兩顆中子星在距離地球約1.3億光年的地方相互碰撞 仍繼續產生X射線
    仍繼續產生X射線(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天文學家曾發現,兩顆中子星在距離地球約1.3億光年的地方相互碰撞。2017年8月17日,宇宙中最密集的一些天體之間的碰撞,產生了引力波和X射線 。地球上的數十臺望遠鏡在電磁波譜的不同波長上捕捉到了這次罕見的合併。首先,是一陣高能伽馬射線,隨後是一陣光和紫外線、無線電和紅外信號。碰撞發生後大約9天,美國宇航局(NASA)的錢德拉天文臺接收到了X射線信號。根據天文學家對中子星的理解,它現在應該已經消失了。
  • 兩顆行星有可能共用一個公轉軌道嗎?科學家:或許存在這種機率!
    雖然偶爾會發生有彗星撞擊或者是小行星脫離軌道的危險,太陽系相對來說整體還是非常穩定的。只要太陽這顆恆星不出什麼大問題,其餘的8顆行星就會長久地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轉,永遠不會相撞。那麼,如果說太陽系算作整個宇宙無數星系的一個縮影的話,其他的那些恆星星系都是如此大同小異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