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對比前後兩副全國夜光圖,可以看到夜光在東部沿海地區雖然明顯強於其他區域,但是較年前仍然弱一些,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差異較為明顯。隨著各個地區逐步進入復工狀態,夜光也有望恢復到前年的狀態,但整個恢復節奏肯定會受到疫情影響。
2月27日,招銀理財發布夜光工業復工指數顯示,一周前工業復工率為41.79%,2月23日的工業復工率已經上升到49.59%。
其中,復工率大於50%的企業有明顯增加,復工率低於20%的公司減少13家。同時通過對工業園區的行業屬性簡單劃分為——電子信息/生物製藥、製造/加工、化工三個大類行業,發現與疫情相關的生物製藥行業的復工率相對較高,製造/加工業次之,化工業整體開工率較低,平均為30%左右。
去年11月5號,招銀理財發布了全球夜光指數,並持續研究夜光在經濟領域的應用,發現夜光作為可量化數據對金融冶煉、物流、化工多個行業的開工活躍度有非常明確的描述。
其中,工廠開工產能越高,除廠區散發的燈光越強外,人員和物流狀況也會隨著開工活躍程度的提升而增加。這一發現直接跟工廠開工情況相關聯,並存在穩定的趨勢關係,進一步提高了工廠區域的夜光強度。通過對衛星影像進行對比,也驗證了工廠的夜光指數越高,廠區內部及周邊的車輛、煙囪冒煙等生產特徵也會越高。
對比前後兩副全國夜光圖,可以看到夜光在東部沿海地區雖然明顯強於其他區域,但是較年前仍然弱一些,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差異較為明顯。隨著各個地區逐步進入復工狀態,夜光也有望恢復到前年的狀態,但整個恢復節奏肯定會受到疫情影響。
為了更全面地反映全國工業開工情況,對全國143個工業園區衛星夜光數據匯總後發現,指數整體的強度跟經濟走勢比較接近,工業開工指數從2014年開始一直維持低位,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存量工業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快速提高,指數也在2016年觸底反彈並一路上升。期間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 在2018年有所回落,不過整體仍然維持上升趨勢,並在去年年底到達高位。但是,整個上升趨勢或將隨著疫情爆發戛然而止,能否回到之前的上升趨勢也關乎著整個經濟的走勢。
此外,同步推出的「全國重點城市夜光指數」對地區經濟的整體情況進行評估,重點評估疫情對年後各個地區的工業恢復的影響。
截至2020年2月23日,全國層面總體城市夜光指數比過年期間增長49.06%,其中安徽、上海、江西、山東等省的城市夜光指數恢復較快,增速均超過60%。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區域,如江蘇、廣東、湖南的城市夜光指數增長均低於30%,顯示出疫情確實導致年後各地區的恢復情況出現了明顯差異。
整體來看,對於人口流入型城市,復工率相對較低;對於企業員工主要依託本市及周邊城市的,復工率相對較高。合肥、九江、溫州、新餘及駐馬店的城市夜光指數增長處於領先水平,超過了80%。而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則由於疫情疊加金融、科技行業的復工情況導致城市夜光指數漲幅最小。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如南京、東莞等城市,城市夜光指數漲幅也較小。
全國部分城市夜光指數漲幅情況(數據截止至2月23日)
對比其他復工數據,衛星計算的全國工業復工率似乎偏低。藉助衛星的天眼,可以得到更直觀的畫面。在珠海的磨刀門保稅區曾經繁忙的江面上,2019年春節期間連成一行的船隊不見了,只有零星的三艘小船。
珠海磨刀門保稅區衛星影像對比圖
珠海南屏工業園區去年同期擁擠的貨運停車場,目前仍是空空蕩蕩,停放的各式車輛不及去年的四分之一。
珠海南屏工業園區衛星影像對比圖
招銀理財擬任首席投資官範華表示,需要說明的是,夜光主要捕捉的是工廠的燈光和車輛的路燈,對所在空間區域的生產情況具有較好的表徵作用。對於金融、IT等部分行業來說,員工通過遠程辦公可以實現企業的部分正常運轉,而對於工業企業來說,人員的回流只是工業企業復工的第一步,生產的恢復還需要等工人結束隔離等開工條件具備之後才能逐步實現。因此,通過夜光測算的工業企業復工率相對偏低,不過,相信隨著疫情的控制,工業企業的復工情況將會加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