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數學 七上 4.3.2《角的比較與運算》教學精講

2021-02-21 中小學數學考試

4.3.2角的比較與運算

基礎檢測

一、填空:

1.如圖1,∠AOB______∠AOC,∠AOB_______∠BOC(填>,=,<); 用量角器度量∠BOC=____°,∠AOC=______°,∠AOC______∠BOC.

2.如圖2,∠AO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OC是∠AOB內部的一條射線,若∠AOC=________,則OC平分∠AOB;若OC 是∠AOB的角平分線,則_________=2∠AOC.

二、選擇: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角的大小與角的邊畫出部分的長短沒有關係;

B.角的大小與它們的度數大小是一致的;

C.角的和差倍分的度數等於它們的度數的和差倍分;

D.若∠A+∠B>∠C,那麼∠A一定大於∠C。

5.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畫出(   )

 A.75°角  B.135°角  C.160°角  D.105°角

6.如圖3,若∠AOC=∠BOD,那麼∠AOD與∠BOC的關係是(  )

 A.∠AOD>∠BOC   B.∠AOD<∠BOC;  

C.∠AOD=∠BOC    D.無法確定

7.如果∠1-∠2=∠3,且∠4+∠2=∠1,那麼∠3和∠4間的關係是(  )

 A.∠3>∠4   B.∠3=∠4;  C.∠3<∠4  D.不確定

8.OC是從∠AOB的頂點O引出的一條射線,若∠AOB=90°,∠AOB= 2∠BOC, 求∠AOC的度數.

 

9.如圖,把∠AOB繞著O點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個角度,得∠A′OB′,指出圖中所有相等的角,並簡要說明理由.

 

10.如圖,BD平分∠ABC,BE分∠ABC分2:5兩部分,∠DBE=21°,求∠ABC的度數.

 

11.如圖,已知∠α、∠β ,畫一個角∠γ,使∠γ=3∠β-∠α.

拓展提高

12.如圖,A、B兩地隔著湖水,從C地測得CA=50m,CB=60m,∠ACB=145°,用1 釐米代表10米(就是1:1000的比例尺)畫出如圖的圖形.量出AB的長(精確到1毫米), 再換算出A、B間的實際距離.

13.如圖,∠AOB是平角,OD、OC、OE是三條射線,OD是∠AOC的平分線, 請你補充一個條件,使∠DOE=90°,並說明你的理由.

4.3.2角的比較與運

1.略。

2.∠AOB,∠BOC,∠AOD,∠COD;∠BOD,∠COD,∠AOC,∠AOB

3.∠AOB,∠AOB  

4.D  5.C 6.C  7.B

8.40°或120° 

9.∠AOB=∠A′OB,∠AOA′=∠BOB′

10. 設∠ABE=x°,得2x+21=5x-21,解得x=14,所以∠ABC=14°×7=98°。

12.略。

13.OE平分∠BOC或∠AOD+∠EOB=90°,

因為∠AOC+∠BOC=180°, OE平分∠BOC,OD是∠AOC的平分線,

所以2∠DOC+2∠EOC=180°,

所以∠DOE=90°。

相關焦點

  • 教學研討|2.2.1對數與對數運算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內容解析本節課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1(必修)》中第二章第二節內容,屬於單元教學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指數的相關內容,對於數的研究思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數是在指數基礎上定義的一種新數,所以這節課既是對指數的概念、運算性質、指數函數的深化與理解,又為學習對數函數打下基礎。
  • 人教版數學教學知識點整理
    對人教版數學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整理如下:二年級知識點(1)兩位數加、減兩位數(2)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3)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4)連加法、驗算(5)混合運算(6)時、分、秒的認識三年級知識點(1)一位數的乘除法(2)兩位數乘除法(3)四混合運算(4)分數的初步認識(5)千米(公裡)、毫米(6)噸、克(7)面積單位
  • 泉州高考數學1對1輔導-泉州小初高1對1輔導培訓_七考網
    高三數學上學期課程班型模塊內容安排上學期集合與簡易邏輯集合與簡易邏輯命題及邏輯聯結詞4.對數函數及其性質5.函數與方程6.函數模型及其應用三角函數A1.三角函數的概念2.同角三角函數關係及誘導公式3.兩角和與差及倍角公式(一)4.兩角和與差及倍角公式(二)三角函數B1.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一)2.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 拿上你的量角器,來做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度量》測試題
    #四年級數學#今天整理分享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度量》測試題。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各位同學要學會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並比較角的大小。本單元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學習,可以培養大家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因此,要多多練習,熟練掌握。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全冊)
    3.2角的度量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角的基本知識以後,學習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這部分內容數學概念多,(如角的認識,量角器中心點、0°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學語言)知識盲點多,幾乎沒有舊知識作鋪墊,操作程序複雜。由於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學生很容易讀錯(將銳角的度數讀成是鈍角的度數)。
  • 七年級數學|期末備考上冊總複習人教版知識點匯總+經典題型解析
    七年級數學|期末備考上冊總複習人教版知識點匯總+經典題型解析,期末提升必備。期末將近,大家都在緊張的備考七年級的複習,不知道從何開始的,那麼可以先從這些知識點入手,唐老師總結了各個章節重要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並配備了一些經典的例題解析。
  • 七年級上冊數學,算式與四大實際問題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精講精練
    七年級上冊數學,算式與四大實際問題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精講精練本課程適用於七年級以及以上的學生。特別適合2019年即將參加中考的學生以及見到應用題就無法下手的學生。說明:文中的數學符號:*表示乘法運算。文中加黑字體部分的內容為重點掌握內容和技巧。1 算式什麼是算式?
  • 初一數學《線段、射線、直線》知識點精講
    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梳理總結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精講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精講
  • 人教數學 八上 14.1.4《整式的乘法》教學精講
    (2)冪的乘方:(m,n都是正整數),即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   (3)積的乘方:(n都是正整數),即積的乘方,等於把積中的每一個因式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2.整式的乘法   (1)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它們的係數、同底數冪分別相乘,對於只在一個單項式裡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 「微課堂」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5單元5.3《長方形、正方形面積...
    我是饅頭老師,現已開設全新欄目——人教版數學課文同步微課堂(包括微課探路、課文再現、課件精講、鞏固練習等內容),希望對老師教學和孩子學習有所幫助。建議大家收藏+轉發!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都擴大到原來的2倍,面積也擴大到原來的2倍。( )2.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廣告牌的長為20米,寬為10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3.有一塊邊長為15分米的正方形桌布,要在它的四條邊上縫上花邊。需要多長的花邊?桌布的面積是多少?4. 一塊長方形的玉米地的長為20米,寬為15米。
  • 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匯總(一本全-1)
    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匯總(一本全)第一章 有理數1.1 正數和負數⒈正數和負數的概念負數:比0小的數 正數:比0大的數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所以|a+3|=0 ,|2b-2|=0 ,|c-1|=0即a=-3 ,b=1 ,c=1所以a+b+c=-3+1+1=-14.有理數大小的比較⑴利用數軸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數軸上的兩個數相比較,左邊的總比右邊的小
  • 人教版初三數學複習目錄(全)
    幾何學的起源 4.2 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 長度的測量 4.3 角 4.4 課題學習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數學活動 小結 複習題4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七年級下冊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 相交線 5.1.2
  • 教學研討|3.1.5 空間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
    (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類比平面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得到空間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掌握其運算規律,並滲透類比的思想;2、通過例題和練習讓學生掌握用坐標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一般步驟,體會向量法在研究空間圖形中的作用,培養其空間想像能力和幾何直觀能力.
  • 2020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大綱《數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理解高中數學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目標,熟悉《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標》)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3. 數學教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理解有關的數學教學知識,具有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的能力。
  • 教學研討|2.2.3向量數乘運算及其幾何意義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通過實例,掌握向量數乘運算,理解其幾何意義。(2)理解向量共線定理,熟練運用定義、運算律進行有關計算,能夠運用定理解決向量共線、三點共線、直線平行等問題。2.過程與方法:理解並掌握向量共線定理,會根據向量共線定理判斷兩個向量是否共線。
  • 七年級數學2019年期末測試五大模塊考點精講及其答題技巧詳解
    七年級數學2019年期末測試五大模塊考點精講及其答題技巧詳解本次課程我們主要講解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的考點和應對技巧,教你輕鬆應對期末考試,得到理想的成績!本課程適用於七年級以及七年級以上的學生!考點佔據很重要的地位,因為你只有知道了考點,才能有的放矢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快來跟我一起來學習考點和技巧吧!咱們將教你如何輕鬆應對期末測試哦!
  • 教學研討|3.1.2 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
    2學情分析第一節課已經學習了空間向量的加減法運算,儘管已經初步理解了運算及幾何意義,然而對大多數學生而言,還欠缺熟練。另外,由於平面向量的知識是學生在高一階段學習的,所以在學習空間向量的數乘運算時,學生對平面向量的知識也有一定的遺忘,所以在學習空間向量知識前還是有一定的恐懼心理。3重點難點本節課的重點是空間向量數乘運算的定義和運算率。難點是對於數乘運算在空間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 人教四年級數學下冊第12課《乘法分配律》圖文視頻講解
    25     4     8     25     14     8     8     5 3、 7×2×50=700(米) 4、運用乘法分配律的有;117×3+117×7=117×(3+7)4×a+a×5=(4+5)×a 5、 60×(75+45)=7200(元)
  • 教學研討|2.2.3 向量數乘運算及其幾何意義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通過實例,掌握向量數乘運算,理解其幾何意義。(2)理解向量共線定理,熟練運用定義、運算律進行有關計算,能夠運用定理解決向量共線、三點共線、直線平行等問題。2.過程與方法:             理解並掌握向量共線定理,會根據向量共線定理判斷兩個向量是否共線。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向量數乘運算的學習和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運算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 為了上好數學網課,這些數學老師玩起了線上「頭腦風暴」
    這一內容的學習,也將引導學生將零碎的知識點串聯成一條線,體會數學學習的系統性。人教版教材與蘇教版教材在編排上立意一致,情境呈現方式不同,如何有效貼合學生思維發展,既講清算的道理,又明確算的方法呢?本次同題異構就從不同素材的處理切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