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車火災到底有多可怕:3分鐘火場超千度 毒煙每秒1米升騰
2014年,浙江省內因電動車引發火災中,傷亡的有10起,造成9人死亡,5人受傷。2015年至今,杭州已經發生電動車引發的火災61起。 電動車火災到底有多可怕? 昨天,杭州市公安消防局宣教科、下城區消防大隊聯合在城北做了燃燒實驗,實驗模擬一戶人家,將電動車放在樓道內充電,期間短路引發火災的全過程。
-
武漢消防聯合華科教授做實驗給居民演示
今日,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孫永明受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和楚天都市報邀請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左嶺消防救援站,現場模擬實驗,為居民講解如何預防電動車火災。工作人員做實驗今日上午,工作人員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左嶺消防救援站附近一段封閉的道路旁進行模擬實驗。
-
長沙一男生在家做化學實驗引火災 爸媽態度亮了……
男生在家做化學實驗引火災;老師:創新值得鼓勵,但要注意安全12月8日,長沙恆大城小區,發生火災的房屋。圖/記者金林家住長沙時代陽光大道附近某小區的一位高一男生,平時酷愛研究新東西,喜歡在家做各種實驗。據稱,起火原因很有可能是男孩做化學實驗導致的。12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事發地進行了現場走訪。現場:屋內被燒成炭色,樓層吊頂被燻黑12月7日上午9時許,樓下美容院的陽女士與同事正在店外不遠處曬太陽,突然聞到一股刺鼻味道,一抬頭發現樓上的窗口正飄出濃煙,疑似著火了。這時,住在附近的居民也發現情況不對,立刻通知了物業並撥打了119。
-
化學趣味小實驗-泡泡龍的遊戲
加入一勺小蘇打進去,魔法表演就開始了實驗原理:當白醋主要成分為醋酸,與小蘇打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接觸時,兩者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再加上洗滌液的作用,就會產生很多的泡沫出來。當泡泡漸漸減少時候,再加入一勺小蘇打,又會冒出許多的泡泡,直到耗盡裡面的白醋和洗滌液。
-
化學實驗中常見意外事故的處理與急救措施
想起當年作為一名剛剛接觸化學實驗的小白,最怕的化學試劑大概就是濃硫酸,到現在還記得在大學實驗課倒濃硫酸時的瑟瑟發抖。但是經過研究生三年的實戰經驗,相比更厲害的化學試劑,濃硫酸簡直是太友好了,只要掌握好操作要領那就是安全無害的家常試劑。
-
最新研究顯示臭氧層再次曝光在大量有害化學物質之下
就在大家認為《蒙特婁議定書》正在不斷幫助修復臭氧層的時候,一項新的調查卻告訴人們,那些會破壞臭氧層的危險化學物質正在進入上層大氣。參與這項調查的研究人員於2012年至2014年之間在中國臺灣和馬來西亞地面對空氣進行取樣並帶回英國分析。另外他們還研究了同時期由商業飛機收集的數據。結果他們發現了破壞臭氧氣層類化學物質的驚人水平,特別是一種被稱為二氯甲烷的物質,它有多種工業用途,諸如製造藥物、燻蒸作物。
-
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含量意外升高了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研究人員現在意外地發現大氣中對臭氧有破壞性的化學物質——也就是被稱為氯氟烴(CFCs)的含量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增長且增長趨勢還在逐步加快。1987年完成的《蒙特婁議定書》就像現代的巴黎協議一樣,是一項革命性的國際協議,旨在逐步淘汰CFCs類產品。
-
【速遞】美國教授化學實驗,意外造出全新藍色!
2,000度爐火中意外誕生 2009年時,美國奧勒岡大學的科學團隊正在研究化學物質的電性成分,結果他們在華氏 2,000 度的爐火中意外「創造」全新的藍色,《雪梨晨鋒報》、QUARTZ 等報導指出,這美麗的意外讓「釔銦錳藍」(YInMn)誕生了。
-
暗物質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圖片來源:ENRICO SACCHETTI近日,有物理學家宣布尋找到了神秘暗物質粒子,從而引發了一場媒體炒作風波。 《科學》對此事件做了報導,並表示,該研究小組並未排除其他可能性。自2006年起,XENON國際合作組織在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建造了一系列用於尋找暗物質的探測器,其中運行著全球最靈敏的暗物質實驗XENON1T。
-
常州一教師做實驗發生事故4名學生受傷,牢記化學實驗操作規範!
9月25日,有疑似家長的網友在網絡中熱議9月22日常州市局前街小學三年級五班課堂上發生的意外。 有知情網友稱:「當時一位女老師在課堂上做實驗,酒精燈燒著,沒酒精了,老師就往裡倒酒精,酒精燈是熱的,酒精倒下去就發生爆炸,整個講臺都燒起來了……」 這位網友介紹,當時應該是做熱氣球實驗,事發突然,「老師沒有疏散孩子,而是出去找滅火器,就在這個期間,又二次發生了爆炸。」
-
長沙一學生家中獨自做化學實驗,意外引發大火!家中物品全被燒毀
12月7日上午9點多,長沙萬家麗路某小區的17棟5樓一業主家中突發大火,消防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撲救,業主家起火房間所有物品都被燒毀,所幸人員都無大礙。而起火原因,卻讓人倍感意外!起火的原因也已經確定:當時孩子在家中獨自一人為了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化學實驗,在靠近家中床的旁邊進行化學實驗,實驗過程中,床單被意外引燃。被引燃之後火勢無法得到控制。所幸的是人員得到及時轉移,暫無大礙。
-
初中化學-催化劑和催化作用(探究)
既然我們有了疑問,就要準備實驗了,但是科學探究中,並不是簡單的有疑問---做實驗,而是:1提出問題或猜想過氧化氫溶液,實際上是過氧化氫和水的混合物,所以,這個實驗涉及三種物質:過氧化氫、水、二氧化錳。既然我們做出了一些猜想,接下來就要設計實驗、做實驗、得出結論(驗證猜想是否成立)。
-
塵土覆蓋密度對電路板電化學遷移失效的作用
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的研究人員周怡琳、魯文睿,在2020年第12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採用溫溼偏置實驗研究13~18m粒徑的塵土顆粒覆蓋密度與環境溫度、溼度、電場強度交互作用下對電路板電化學遷移失效時間的影響,發現顆粒覆蓋密度造成的電化學遷移失效時間呈非單調變化。
-
高一學生化學實驗課出意外 7名同學被氫氟酸腐蝕受傷
原標題:高一學生化學實驗課出意外 7名同學被氫氟酸腐蝕受傷 學生被腐蝕的手指。 中國江蘇網12月30日訊 前天上午,安徽郎溪中學10多名高中學生,在學校實驗室做實驗的時候,由於操作不當,導致7名學生被氫氟酸腐蝕。
-
這個化學實驗很勁爆,一不留神就炸了!
原標題:這個化學實驗很勁爆,一不留神就炸了! 遊客們好,歡迎來到奇點實驗室參觀。 我是生命不息實驗不止的實驗員阿奇。 作為一個優秀的實驗員,阿奇每天都在探索科(zuo)學(si)的道路上根本停不下來。
-
高考化學,常用化學實驗儀器名稱及作用,人手一份攻克化學實驗題
在學習高中化學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會感覺到記憶化學實驗儀器很混亂,雖然說化學儀器名字在高考中佔分不多,但化學實驗佔高考化學分數很高分數,記好化學儀器名稱及作用有助於學好高中化學實驗知識點。小編總結了「高中化學儀器作用」由於篇幅有限以下只能發了部分內容。資料獲取方法:免費要高清電子版列印可以點擊頭像關注或(私信我,「文件」兩字)獲取更多免費詳細資料。希望以上總結能幫到大家。
-
暗物質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自2006年起,XENON國際合作組織在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建造了一系列用於尋找暗物質的探測器,其中運行著全球最靈敏的暗物質實驗XENON1T。 暗物質研究中最主流的模型是一種被稱為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的粒子。 XENON1T中有3.2噸超純液氙,其中2噸用於碰撞。
-
化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類新的高電負性化學物質!
化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類新的高電負性化學物質!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類新的高電負性化學物質,稱為高滷素,它使用超滷素作為金屬原子周圍的構件。新化學物種可能在許多行業中得到應用。研究人員表示,高滷素可能適用於現在需要大量滷素來製造清潔或去汙產品的行業。化學家和物理學家,如VCU的傑出物理學教授Puru Jena博士,了解滷素的反應性,這一特性使滷素元素想要通過一個電子與另一種元素或化合物結合。例如,氯喜歡與鈉配對製成食鹽。鈉想要放棄一個電子,氯想要把這個電子拿在耶拿稱之為「完美的婚姻」中。
-
易錯23化學實驗評價與探究
設計的基本流程為根據目標產物→確定可能原理→設計可能實驗方案→優化實驗方案→選擇原料→設計反應裝置(方法、儀器等)→實施實驗(步驟、操作要點、控制反應條件等)→分離提純產品。(2)性質探究型實驗方案的設計:主要是從物質的結構特點或從所屬類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測物質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質,而後據此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去探索它所可能具有的性質。
-
美一水上飛機險些與冒出水面鯨魚相撞(圖)
冒出水面的鯨魚【環球網綜合報導】鯨魚能經常給人們帶來驚喜,但有時候也會帶來驚嚇。據香港《東方日報》7月15日報導,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諾,14日差點發生鯨魚與飛機相撞的意外,場面驚險異常。據報導,當時一架水上飛機正準備在朱諾附近海面降落,突然水面離奇地噴出水柱,原來,那是一條鯨魚剛巧冒出水面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