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2020-06-19 中國科學報

作者|徐銳

暗物質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XENON1T是位於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的暗物質探測器。圖片來源:ENRICO SACCHETTI

近日,有物理學家宣布尋找到了神秘暗物質粒子,從而引發了一場媒體炒作風波。

《科學》對此事件做了報導,並表示,該研究小組並未排除其他可能性。

自2006年起,XENON國際合作組織在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建造了一系列用於尋找暗物質的探測器,其中運行著全球最靈敏的暗物質實驗XENON1T。

暗物質研究中最主流的模型是一種被稱為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的粒子。

XENON1T中有3.2噸超純液氙,其中2噸用於碰撞。

一旦WIMPs與探測器中一個氙原子發生碰撞,就會產生光電信號被探測器捕捉記錄下來。

物理學家預期碰撞會產生232個信號,但最終實驗出現了285個信號,多出來53個。

因此,XENON研究小組的物理學家在線研討探測器觀測到的來源不明的意外結果時,推測其或為來自太陽的新粒子——軸子(一種假想的亞原子粒子)。

但是由於證據不足,XENON研究小組並未蓋棺論定。

美國普渡大學物理學家、XENON研究小組成員Rafael Lang解釋道:「我們所報告的是探測器得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東西,但還沒人知道它究竟是什麼。」

幾十年來物理學家都沒有發現任何標準模型難以預測的東西,因此出現新粒子的可能讓他們興奮不已。

但其他實驗人員反應則相對謹慎,因為在人類暗物質探索歷史中充滿了誘人的暗示,它們往往在吸引了科學家注意後,隨著更多數據的出現而被證偽消失。

此次發現的新信號和此前發現的許多錯誤信號類似:當能量剛好超過探測器工作的閾值時,就會有一系列無法解釋的事件產生。

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家、暗物質「獵手」Juan Collar說:「閾值區域是最難界定的。」

此外,中微子或者探測器內部的氚汙染也都有可能導致探測器出現意料之外的現象。

不過,迷霧很快就能撥開。XENON的研究人員已經在調試一種升級版本的探測器——XENONnT,其中將包含數噸純液氙。美國的其他研究人員也正在研製一種同樣大的液態氙探測器。如果這些探測器也觀測到相似的結果,支持奇異粒子身份的證據會更多。但是,這個有趣的信號也有可能會和歷史上的其他錯誤信號一樣被證偽消失。

《中國科學報》 (2020-06-19 第1版 要聞)

編輯 | 趙路

排版 | 志海

相關焦點

  • 暗物質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圖片來源:ENRICO SACCHETTI 近日,有物理學家宣布尋找到了神秘暗物質粒子,從而引發了一場媒體炒作風波。 《科學》對此事件做了報導,並表示,該研究小組並未排除其他可能性。
  • ...家庭中傳染性非常高,腿越細血壓越高,暗物質探測器或發現假想粒子
    上海交大研究發現:腿越細,血壓越高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Endocrine Connections 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研究表明,在超重和肥胖的中國男性和女性中,大腿的周長與血壓高低有關,簡而言之,大腿越粗,肥胖症患者的血壓和心臟病風險就越低。
  • 物理學家仍然無法找到暗物質粒子,但縮小了假想粒子的質量範圍
    如果存在,這種亞原子粒子可能是宇宙難以捉摸的質量的來源ADMX實驗(如圖所示)排除了另一種可能的質量,這些可能的質量是被稱為軸子的可構成暗物質的粒子。物理學家正在一點一點地挖掘出被稱為軸子(axion)的假想粒子的可能質量。如果它們存在,則這種亞原子粒子可以組成暗物質,暗物質是遍布宇宙的神秘質量源。預計軸子將非常輕巧 – 相當於電子質量的十億分之一到萬億分之一。
  • 軸子和暗物質被發現了?先別急
    一時間引起了各類媒體的廣泛關注,其中不乏「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發現軸子的第一個直接證據「、」會是暗物質嗎?「 等科普解讀文章。但這次實驗結果究竟意味著什麼?大家眾說紛紜。其實,只要仔細看過實驗組的論文摘要,便知這離真正的科學發現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Xenon-1T 的「發現」?
  • 科學家發現了暗物質粒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暗物質可能是新型粒子的觀點被逐步接受,科學界存在兩種關於暗物質粒子候選者的主流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暗物質是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極輕粒子;另一種觀點來自一大類理論在這個理論中,暗物質是一類可以參與弱相互作用,靜止質量超過1GeV的大質量粒子。WIMP理論受物理學家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可以很好地解釋觀測到的暗物質密度。為了搜尋這類粒子,各國物理學家已經做了不少嘗試。例如,中國的「悟空」號暗物質衛星,正是在超過10GeV的能段上尋找異常的伽馬射線信號——這樣的信號,可能來自WIMP之間的碰撞。
  • 「暗物質的發現比上帝粒子更重要」
    什麼是暗物質?它的發現將有什麼重要意義?與「上帝粒子」的發現相比,暗物質發現更重要嗎?帶著這些問題,早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製圖 鬱斐什麼是暗物質?它的發現將有什麼重要意義?與「上帝粒子」的發現相比,暗物質發現更重要嗎?帶著這些問題,早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東方早報:暗物質與暗能量是一回事情嗎?李淼:暗物質有點像物質粒子,只是不發光而已;暗能量根本就不是粒子。暗能量這個概念相對年輕些,形成只有10年。
  • 暗物質研究獲得重大發現,或許揭開暗物質之謎,甚至解釋宇宙起源
    對於暗物質的研究,科學家一直沒有停止過最近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做了一項全新的暗物質探測實驗。實際上他們本來是希望通過這次實驗進行一些常規性的研究。但是好像是無心插柳柳成陰一樣,他們竟然在這次試驗中,發現了奇特的物質,從而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 如何找到暗物質粒子?
    在地球上被埋了5億年的礦物質可能是解開暗物質第一個證據的關鍵。密西根大學的一個物理學家小組提出,這些礦物質可能含有早期與暗物質碰撞留下的古代痕跡。該研究小組認為,諸如巖鹽(氯化鈉)和扎布耶石(碳酸鋰)等礦物可以輔助尖端暗物質探測器,來幫助科學家探測暗物質。什麼是暗物質?
  • 暗物質的前世今生,什麼是暗物質?
    儘管專家們已經觀察暗物質的引力效應幾十年,但仍然對它的真實性質感到困惑。誰發現了暗物質?在19世紀後期,天文學家開始推測一些看不見的物質——暗星或者氣體和塵埃,它們可能散布在整個宇宙中。這些恆星繞著星系核心旋轉的速度太快了,就好像有一些看不見的暗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拉著它們,推動它們向前移動——科學家們很快在整個宇宙的星系中發現了這個現象。研究人員不知道這個看不見的暗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一些天文學家推測暗物質是由小黑洞或其他緊湊的物體組成的,這些物體發出的光太少,無法在望遠鏡中顯示出來。
  • 「暗物質」的候選粒子是什麼,網友:黑色的物質
    在美麗的夜空下,天上繁星眾多,然而黑色的空白區域是什麼呢,也許那是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裡面有我們不知道的物質。首次發現暗物質暗物質是那些不發光,不能用常規方法進行觀測,不與電磁力相互作用的物質。20世紀,美國天文學家薇拉.魯賓首次為暗物質的提供了最基礎的數據。她在利用都卜勒效應觀測仙女座星雲的時候,發現星系的旋轉速度遠遠超出預期。
  • 製造一臺「收音機」捕捉暗物質
    □曼努埃爾·格尼達 研究人員正在測試一種「收音機」的原型機,這種收音機能讓他們聽到來自神秘的暗物質粒子的旋律。 暗物質是一種不可見的物質,它廣布宇宙之中,是普通物質的五倍之多。根據理論推測,每秒鐘有數十億的暗物質粒子穿過地球。它們僅通過引力與普通物質發生微弱的相互作用,因此我們難以注意到它們。
  • 任重而道遠:尋找神秘暗物質的關鍵——超對稱粒子
    但是,物理學家們對這些丟失的暗物質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如果暗物質存在的話)。ATLAS是日內瓦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超大粒子探測器,因2012年發現希格斯玻色子而聞名於世,現在它已經開始尋找更奇特的粒子——包括理論上的「超對稱」粒子,或者說宇宙中所有已知粒子的伴侶粒子。如果超對稱粒子是真實存在的話,那麼其中的一些粒子可以解釋充斥著宇宙的那些看不見的暗物質。
  • 科學家尋找暗物質的新方法:天然的地下古巖石探測器!
    幾十年來,暗物質粒子的理想可能物質一直是一種被稱為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的假想物質。許多實驗都是通過尋找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出現並撞擊普通物質的證據來試圖證明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弱相互作用粒子會通過弱作用力撞擊原子核,受撞擊的原子核會反衝並釋放出某種形式的能量,如閃光或聲波。
  • 暗物質粒子——軸子:在實驗室中顯示弦狀的效果
    為了解決量子色動力學中保持電荷奇偶性對稱問題,物理學家提出了軸子這一假想的亞原子粒子概念,因為它有助於清除這一理論上的混亂。按照弦理論,軸子似乎為量子色動力學中的強CP問題提供了最合理的解決方案。宇宙中超過80%的物質被認為是由一種神秘的看不見的暗物質組成。如果軸子存在並在特定範圍內具有較低質量,則軸子最有可能會成為冷暗物質的可能組成部分。
  • 科學家義大利山下搜尋暗物質,神秘信號出現隱藏重大發現?
    儀器:XENON暗物質計劃的暗物質探測器。圖|紐約時報儘管他們並沒有宣稱自己發現了暗物質——反正至少目前還沒有。對此他們在論文中提出了三種解釋:1.這可能符合一種被稱為軸子的假想暗物質粒子的特徵;2.這些數據也可以用中微子的新特性來解釋3. 一種更普通的可能——信號來自實驗內部的汙染。
  • 用於超靈敏暗物質探測器的超純銅材料
    在探尋暗物質的過程中,銅非常重要。費米實驗室科學家丹·鮑爾說:"在地球表面,我們正處於宇宙射線的沐浴之中。"當這些源自太空的高能粒子擊中銅原子時,它們可以擊潰質子和中子,產生另一種叫做鈷-60的原子。鈷-60具有放射性,這意味著它是不穩定的,會自發地衰變成其它粒子。轉化成鈷的銅原子數量微乎其微,對銅的日常用途沒有影響。
  • 悟空衛星重大發現:師傅,我們找到暗物質粒子了
    在中國科學院2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首席科學家常進對外宣布了這一重大消息。對於公眾普遍關心的暗物質探測話題,這一發現意味著什麼?根據人們已知的物理規律,來自宇宙空間的粒子能譜(能譜指的是粒子數目隨能量的變化情況)有其特定的分布,一般是隨著能量升高其數目逐漸下降。如果能譜出現異常,便意味著可能有新的物理原因。
  • 暗物質粒子或被科學家發現,不明信號揭示出軸子,新發現讓人驚嘆
    當然,想要揭開宇宙終極奧秘,就需要了解宇宙中最神秘的一種物質,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暗物質。 最近科學家在研究暗物質方面有了全新發現,很可能會揭示暗物質的狀況。目前暗物質的研究存在著很多解不開的謎題,所以科學家必須找到暗物質粒子,這樣才能夠解釋很多。
  • 神秘的暗物質可以通過鑽石來尋找?
    科學家認為,鑽石可以用來搜尋神秘的物質。研究人員說,含有晶體的探測器可以發現質量相對較低的潛在的暗物質粒子。暗物質是一種身份不明的物質,科學家認為必須存在來解釋宇宙觀測,例如恆星在星系中移動的速度。最流行的觀點是,暗物質由稱為WIMPs的亞原子粒子組成,或者相互作用的弱大粒子組成。但是,對這些大型WIMPs的廣泛搜索,最終結果是空的。
  • 新方法,尋找暗物質更直接了
    之前,許多尋找暗物質的實驗都是通過尋找暗物質粒子與某些普通物質之間的非引力相互作用信號來進行的。例如有一種被稱為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的假想粒子,這種粒子在理論上質量介於電子和質子之間,是暗物質的一個主要候選粒子。對於引力探測來說,這些粒子太輕了,因此在過去的實驗中,科學家都希望能捕捉到這種粒子在探測器中與化學物質碰撞時所發出的光或釋放出的電荷——這類非引力作用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