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仍然無法找到暗物質粒子,但縮小了假想粒子的質量範圍

2020-11-22 孜然實驗室

如果存在,這種亞原子粒子可能是宇宙難以捉摸的質量的來源

ADMX實驗(如圖所示)排除了另一種可能的質量,這些可能的質量是被稱為軸子的可構成暗物質的粒子。

物理學家正在一點一點地挖掘出被稱為軸子(axion)的假想粒子的可能質量。

如果它們存在,則這種亞原子粒子可以組成暗物質,暗物質是遍布宇宙的神秘質量源。預計軸子將非常輕巧 – 相當於電子質量的十億分之一到萬億分之一。但是,物理學家在《Physical》雜誌上發表的ADMX實驗報告聲稱沒有發現質量為百萬分之2.81至百萬分之3.31電子伏特(介於電子質量的大約5.5萬億至6.5萬億分之一之間)範圍內的可探測粒子。

科學家們期望軸子的質量在電子伏特的百萬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之間。以前,ADMX搜索的範圍很小,而科學家現在正在擴大範圍。ADMX的聯合發言人,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物理學家格雷·雷布卡(Gray Rybka)說,新的結果是「探索整個合理範圍的漫長道路」。

根據《物理評論快報》上另一篇發表的論文,另一組物理學家正在尋找質量約為6.7百萬分之一電子伏特的軸子。作為CAPP-8TB實驗的一部分,這些研究人員也沒有發現粒子的跡象,儘管他們的實驗還不夠靈敏,無法排除在該質量範圍內存在軸子的可能性。

這兩個實驗都尋找當軸子被轉化為磁場中的光子粒子時產生的信號。調整檢測器以搜索特定頻率的光,這些頻率對應於不同質量的軸子。

以前的大多數暗物質實驗都在尋找一種稱為WIMP的不同類型的假設粒子,但沒有發現任何東西,導致一些人將找到暗物質的希望寄托在尋找在軸子上。

雷布卡說,每次搜尋新的質量範圍時,都有機會發現軸子。「我們也許會得到幸運的光顧。」

相關焦點

  • 暗物質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圖片來源:ENRICO SACCHETTI近日,有物理學家宣布尋找到了神秘暗物質粒子,從而引發了一場媒體炒作風波。 《科學》對此事件做了報導,並表示,該研究小組並未排除其他可能性。自2006年起,XENON國際合作組織在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建造了一系列用於尋找暗物質的探測器,其中運行著全球最靈敏的暗物質實驗XENON1T。
  • 暗物質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圖片來源:ENRICO SACCHETTI 近日,有物理學家宣布尋找到了神秘暗物質粒子,從而引發了一場媒體炒作風波。 《科學》對此事件做了報導,並表示,該研究小組並未排除其他可能性。
  • 一種狂野的六夸克粒子,是暗物質嗎?還是粒子物理學家的新玩具
    宇宙中大部分物質,我們除了能感知它們所施加的引力,幾乎無法探測。這就是我們對暗物質最基本的認知。有人認為這些神秘的暗物質必定由未知的粒子組成,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熟悉的粒子可能才是關鍵。雖然,目前探尋暗物質的主流工作還聚焦於發現宇宙深藏的未知物,但一些科學家越來越懷疑暗物質是否可以用現有的物理定律來解釋。
  • 如何找到暗物質粒子?
    在地球上被埋了5億年的礦物質可能是解開暗物質第一個證據的關鍵。密西根大學的一個物理學家小組提出,這些礦物質可能含有早期與暗物質碰撞留下的古代痕跡。該研究小組認為,諸如巖鹽(氯化鈉)和扎布耶石(碳酸鋰)等礦物可以輔助尖端暗物質探測器,來幫助科學家探測暗物質。什麼是暗物質?
  • 破解暗物質的新線索:六夸克粒子
    >在我們這個宇宙中存在著一種主要的物質,除了它所產生的引力之外,它既不可見、也無法被探測到,這就是神秘的「暗物質」。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神秘的「暗物質」一定是由未知的粒子組成的,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一個熟悉的粒子可能是問題的關鍵。儘管人們在不斷尋找可以解釋暗物質對宇宙造成影響的東西,但暗物質仍然難以捉摸。但也一些科學家在猜想,暗物質是否可以用現有的物理定律來解釋。其中一種觀點認為,一種叫做六夸克的粒子(也稱為六夸克)可以解釋暗物質,而不需要任何新奇的新理論。
  • 暗物質粒子——軸子:在實驗室中顯示弦狀的效果
    為了解決量子色動力學中保持電荷奇偶性對稱問題,物理學家提出了軸子這一假想的亞原子粒子概念,因為它有助於清除這一理論上的混亂。按照弦理論,軸子似乎為量子色動力學中的強CP問題提供了最合理的解決方案。,軸子還可以幫助解決宇宙難題——暗物質問題。
  • 任重而道遠:尋找神秘暗物質的關鍵——超對稱粒子
    但是,物理學家們對這些丟失的暗物質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如果暗物質存在的話)。ATLAS是日內瓦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超大粒子探測器,因2012年發現希格斯玻色子而聞名於世,現在它已經開始尋找更奇特的粒子——包括理論上的「超對稱」粒子,或者說宇宙中所有已知粒子的伴侶粒子。如果超對稱粒子是真實存在的話,那麼其中的一些粒子可以解釋充斥著宇宙的那些看不見的暗物質。
  • 探索暗物質粒子奧秘 酷似黑洞吃「零食」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了一個探索宇宙粒子的新途徑,通過黑洞的引力波輻射揭開宇宙亞原子粒子的奧秘。在此之前,粒子物理學家希望通過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被喻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
  • 科學家發現了暗物質粒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暗物質可能是新型粒子的觀點被逐步接受,科學界存在兩種關於暗物質粒子候選者的主流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暗物質是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極輕粒子;另一種觀點來自一大類理論在這個理論中,暗物質是一類可以參與弱相互作用,靜止質量超過1GeV的大質量粒子。WIMP理論受物理學家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可以很好地解釋觀測到的暗物質密度。為了搜尋這類粒子,各國物理學家已經做了不少嘗試。例如,中國的「悟空」號暗物質衛星,正是在超過10GeV的能段上尋找異常的伽馬射線信號——這樣的信號,可能來自WIMP之間的碰撞。
  • 「暗物質」的候選粒子是什麼,網友:黑色的物質
    微觀粒子圖粒子物理學家利用25種標準粒子隨意組合可以形成我們已知的任何物質,例如:一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由膠子連接形成一個質子,質子和電子被光子束縛,形成一個氫原子。在日本超級神岡探測器成功測量出中微子的精確質量,然而結果顯示其中最重的中微子也不具備假設質量的百分之一,因此中微子是候選粒子也被排除在外。
  • 暗物質粒子到底何時現身?
    因為是第二代,物理學家用簡稱AMS-02來稱呼它。這個實驗總造價15億美元,曾經引起過爭議。不過,經過19個月的觀測,AMS發表的結果足以證明這筆錢是花得值的。天文學家推測暗物質存在那麼,暗物質是什麼?各國政府為什麼捨得花大價錢建造AMS和其他一些暗物質探測設備,試圖找到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
  • 核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暗物質候選粒子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暗物質是一種在宇宙中大量存在的神秘物質,被認為與常規物質的比例是五比一。但是到目前為止,暗物質從未被直接檢測到。現在,約克大學的核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候選粒子,它可能構成了這種奇怪的物質。
  • 悟空衛星重大發現:師傅,我們找到暗物質粒子了
    根據目前理論物理學家的推測,如果暗物質粒子相互碰撞並湮滅,將產生高能電子。那麼到空間去精確地探測高能電子能譜,就可以發現暗物質存在的蛛絲馬跡。「悟空」的核心使命就是在宇宙線和伽馬射線輻射中尋找暗物質粒子存在的證據,並進行天體物理研究。
  • 美科學家提出中子能衰變成暗物質粒子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 作為一種最尋常的基本粒子,中子可能有著不同尋常的黑暗秘密。美國科學家新近提出,中子會衰變成暗物質粒子,這種中子「暗衰變」可以解釋中子壽命「測不準」的原因。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最近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兩位物理學家提出,中子可能衰變成暗物質粒子。中子每發生一百次衰變,大約有一次是這樣的「暗衰變」,產生的暗物質粒子質量與中子相近。根據這個新模型,暗衰變會產生特定能量的單色光子和電子-正電子對,尋找這些粒子可以檢驗該理論是否正確。
  • 希格斯粒子也沒什麼:科學家正在尋找夠拿5次諾獎的粒子
    但是與 Goertz 現在所尋找的粒子相比,希格斯粒子可謂相形見絀。希格斯粒子的存在解答了「其他基本粒子是如何獲得質量的」這個科學難題。但 Goertz 所追尋的粒子能夠一舉解決物理學中的五個重大問題,從次原子粒子的運作方式到宇宙起源的奧秘,再到神秘的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等等。
  • 上帝粒子與物質質量的起源
    但是在如今這個階段,弱力和電磁力不再是統一的了——它們是兩種差異很大的基本力,有著不同的強度和範圍。這意味著弱力的載體一定發生了什麼變化,從而獲得了質量。力的載體變得很重,這大大降低了弱力的強度和範圍。但是有一種機制可以解釋這一問題,它是由好幾位理論物理學家獨立開展工作後於1964年提出的,我們今天稱之為希格斯機制。
  • 天文學家對中子星進行掃描以尋找被稱為軸子的暗物質粒子信號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雖然暗物質的數量被認為是普通物質的五倍,但令人沮喪的是它們很難捉摸。但如果你知道去哪裡看的話也許會找到發現它們的辦法,現在天文學家已經對中子星進行了掃描以尋找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暗物質粒子的信號。幾十年的天文觀測讓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宇宙充滿了巨大的、看不見的粒子。
  • 關於暗物質的11個最大的未解決問題
    目前暗物質地幔的主要競爭者是一種被稱為弱相互作用質量粒子的假想粒子,它的行為有點像中子,只是比質子重10到100倍,林肯寫道。然而,這一猜想只引出了更多的問題,例如…2、我們能探測到暗物質嗎?如果暗物質是由相互作用粒子製造的,那麼它們應該在我們周圍,而且應該是能得見。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找到呢?
  • 新設想:暗物質粒子或為暗磁單極子
    新設想:暗物質粒子或為暗磁單極子科技日報北京6月13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暗物質候選者——暗磁單極子。而且他們認為,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可以通過探測電子通過時相位的變化探測到暗磁單極子的存在。暗物質據信佔宇宙的四分之一以上,其餘大部分是更神秘的暗能量。我們無法直接看到暗物質,但暗物質的引力決定了遙遠星系和其他天體的形狀。
  • 暗物質、超對稱粒子會不會重走以太的道路?
    光以一定的速度向前傳播,按照經典的物理學理論,說物體的速度是多少需要找一個參考系,以太就是假想出來的一種充滿宇宙空間的物質,當時認為光速是多少就是相對於以太而言的。19世紀後期,邁克耳孫和莫雷設計了一系列實驗想檢驗地球在以太空間中的運行速度而做的一系列實驗,實驗本來是抱著以太存在的想法,結果在後人看來相當於宣判了以太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