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對中子星進行掃描以尋找被稱為軸子的暗物質粒子信號

2020-12-24 科普百分百

天文學家對中子星進行掃描以尋找被稱為軸子的暗物質粒子信號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雖然暗物質的數量被認為是普通物質的五倍,但令人沮喪的是它們很難捉摸。但如果你知道去哪裡看的話也許會找到發現它們的辦法,現在天文學家已經對中子星進行了掃描以尋找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暗物質粒子的信號。幾十年的天文觀測讓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宇宙充滿了巨大的、看不見的粒子。

這種「黑暗」物質不會發出光或反射光,但它通過其對恆星和星系極強的引力效應使其存在得以為人們所知。

直接探測暗物質粒子被認為是物理學的聖杯,但很顯然,找到一種「看不見的」物質絕非易事。更困難的是,人類對暗物質知之甚少--暗物質可以是任意數量的假想粒子如超重引力子、惰性中微子、暗光子或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每一種都有其自己的特性。

一個特別有希望的候選是軸子。如果它們存在,其被認為是非常輕、帶有中性電荷並以波的形式漂浮在宇宙中。但最讓人興奮的是,跟其他候選粒子不同的是,軸子偶爾也會通過引力以外的力跟普通物質發生相互作用--也就是電磁力。

過去曾有實驗試圖探測在特定條件下產生電場或磁場的軸子,或通過影響帶電中子的自旋來探測軸子。但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將目光從實驗室轉向了恆星。

對於軸子的另一個預測性質是,當它們遇到強電磁場時,它們有時會自發地轉化為光子--一種很容易被檢測到的光粒子。

中子星擁有宇宙中最強的磁場,它們巨大的質量應該會吸引大量的軸子。因此,研究人員推斷,這些物體將是掃描軸子轉化為光子的完美場所。

這種轉換有望在特定頻率產生超窄的無線電波峰值,這取決於軸子的質量。團隊分析了來自兩個射電望遠鏡----位於美國的Robert C. Byrd Green Bank望遠鏡和位於德國的數據望遠鏡的數據,他們對附近的兩顆中子星進行了觀察並對銀河系中心展開了更廣泛的掃描。研究人員在這些地點採集了1GHz左右的無線電頻率,這是預期由質量在5到11微電子伏特之間的軸子產生的範圍。但他們沒有發現這樣的信號。

然而一個零結果並不是一個失敗--它允許研究人員排除存在於這個質量範圍內的軸子。隨著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實驗來尋找具有不同質量和性質的候選者,每一次實驗都可能讓我們人類更接近答案。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掃描中子星以尋找變成光的暗物質信號
    據外媒報導,雖然暗物質的數量被認為是普通物質的五倍,但令人沮喪的是它們很難捉摸。但如果你知道去哪裡看的話也許會找到發現它們的辦法,現在天文學家已經對中子星進行了掃描以尋找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暗物質粒子的信號。幾十年的天文觀測讓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宇宙充滿了巨大的、看不見的粒子。
  • 研究人員發現,中子星周圍1000億特斯拉的磁場讓暗物質原形畢露
    這種無線電信號,其特徵將是一個非常尖的光譜峰,其頻率取決於所討論的軸子暗物質粒子的質量,可以用高精度天文儀器檢測到。 密西根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和世界各地其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在綠河岸望遠鏡(GBT)和埃費爾斯伯格望遠鏡收集的數據中,對這種軸離子暗物質轉換的痕跡進行了搜索。他們的研究是基於之前的研究成果和理論預測,最新的一篇論文發表於2018年。
  • 用新型腔體探測器尋找隱形軸子暗物質
    軸子(axion)是一種假想的亞原子粒子,大約是1970年代為了解決CP守恆問題所提出的一個假想粒子,目前科學家們正在不停努力地尋找它,這是由於認為可以解釋理論和描述基本對稱性的實驗之間的矛盾的特定機制導致的。這種對稱性與宇宙中物質與物質的不平衡有關,反映在不同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中。
  • 暗物質粒子或被科學家發現,不明信號揭示出軸子,新發現讓人驚嘆
    當然,想要揭開宇宙終極奧秘,就需要了解宇宙中最神秘的一種物質,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暗物質。 最近科學家在研究暗物質方面有了全新發現,很可能會揭示暗物質的狀況。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已經有幾種暗物質粒子,成為候選者。雖然科學家不知道,他們主要的物理特點,但是科學家從一些蛛絲馬跡中,找到了暗物質軌跡。這次科學家研究發現,並不是以往暗物質的研究主力WIMP,因為科學家覺得這種物質更加難以捕捉,因此科學家這次全力研究軸子。軸子是一種質量比WIMP要低得多粒子,只有1μeV~1meV。
  • 11個有關暗物質未解之謎:為你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
    隨著物理學家逐漸對WIMP粒子失去興趣,其它暗物質粒子「候選人」開始越來越獲青睞。其中為首的是一種叫做「軸子」(axion)的粒子。軸子質量極輕,可能只有質子的1031分之一。有幾項實驗正在對軸子展開研究。近期計算機模擬顯示,軸子也許會形成類似恆星的天體,而這些天體可能會產生可被探測到的、類似快速射電暴的輻射。
  • 軸子是什麼?帶你了解尋找軸子的有趣實驗
    一、軸子的來歷自然界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物質,它們都是由各種原子分子等組成的;而原子則是由更基本的粒子,例如質子、中子、電子等組成的。除此之外,像是太陽產生的光,磁鐵產生的磁場等,這些沒有實體的場,也是構成宇宙的物質。那麼,宇宙裡究竟有多少種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呢?像是之前所說的,原子可以分為更小的質子、中子、電子,那麼這些粒子又可以再細分嗎?
  • 暗物質的前世今生,什麼是暗物質?
    儘管專家們已經觀察暗物質的引力效應幾十年,但仍然對它的真實性質感到困惑。誰發現了暗物質?在19世紀後期,天文學家開始推測一些看不見的物質——暗星或者氣體和塵埃,它們可能散布在整個宇宙中。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天文學家肯特·福特(Kent Ford)和維拉·魯賓(Vera Rubin)對鄰近仙女座星系外部區域的恆星進行了詳細研究,該領域的許多人仍對茲威基的結果持懷疑態度。這些恆星繞著星系核心旋轉的速度太快了,就好像有一些看不見的暗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拉著它們,推動它們向前移動——科學家們很快在整個宇宙的星系中發現了這個現象。
  • 用42年前預測,現在發現的軸子,或將能「聽到」暗物質
    斯德哥爾摩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們已經轉向等離子體,這項提議可能會徹底改變對難以捉摸的暗物質研究。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最初引入軸子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將質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的強力在時間上是相同的,所謂的軸子將為暗物質提供一個自然解釋。而不是離散的粒子,軸子暗物質將形成一種在空間中流動無處不在的波。
  • 用42年前預測,現在發現的軸子,或將能「聽到」暗物質!
    斯德哥爾摩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們已經轉向等離子體,這項提議可能會徹底改變對難以捉摸的暗物質研究。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最初引入軸子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將質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的強力在時間上是相同的,所謂的軸子將為暗物質提供一個自然解釋。而不是離散的粒子,軸子暗物質將形成一種在空間中流動無處不在的波。
  • 暗物質粒子——軸子:在實驗室中顯示弦狀的效果
    ——暗物質問題。宇宙中超過80%的物質被認為是由一種神秘的看不見的暗物質組成。如果軸子存在並在特定範圍內具有較低質量,則軸子最有可能會成為冷暗物質的可能組成部分。在自然界軸子粒子的能譜是空間維度一維度的線性粒子方程運動質量,軸子粒子以一種能量軸線延『一維度時間空間』做線性躍遷角動量運動,軸子粒子的斥力排斥力單極特性,決定了它只能做一維度線性方程的斥力運動,所以軸子粒子的概念關聯著『磁單極粒子』『中微子粒子 』和『暗物質粒子』『斥力子』的統稱。
  • 美科學家提出中子能衰變成暗物質粒子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 作為一種最尋常的基本粒子,中子可能有著不同尋常的黑暗秘密。美國科學家新近提出,中子會衰變成暗物質粒子,這種中子「暗衰變」可以解釋中子壽命「測不準」的原因。被束縛在原子核裡的中子很穩定,但自由中子的壽命大約只有15分鐘,它會進行貝塔衰變,產生一個質子、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測量自由中子的壽命有兩種主要方法,一種是根據衰變產物來推算,另一種是把中子束縛在容器裡,統計特定時間後剩下的中子數量。
  • 科學家模擬「磁星」搜尋軸子「芳蹤」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官網近日消息,MIT物理學家們打算進行一項新實驗,來探測一種名為「軸子(Axion)」的粒子。如果實驗成功,將破解粒子物理學領域一個複雜的未解之謎——強電荷宇稱破壞,並進一步釐清暗物質的屬性。
  • 佔了宇宙85%的暗物質,為什麼就是找不到?強CP軸子或許是暗物質
    在最新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在銀河系暈中尋找質量在2.81-3.31eV之間的暗物質軸子。這種被稱為暗物質的不發光物質,仍然是當代物理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因為研究人員仍然不確定它是否存在,以及它是由什麼組成。雖然現在已經使用各種儀器對暗物質進行了無數次的搜索,但到目前為止,這種神秘的物質還沒有被觀測到或探測到。
  • 科學家發現了暗物質粒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暗物質可能是新型粒子的觀點被逐步接受,科學界存在兩種關於暗物質粒子候選者的主流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暗物質是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極輕粒子;另一種觀點來自一大類理論在這個理論中,暗物質是一類可以參與弱相互作用,靜止質量超過1GeV的大質量粒子。WIMP理論受物理學家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可以很好地解釋觀測到的暗物質密度。為了搜尋這類粒子,各國物理學家已經做了不少嘗試。例如,中國的「悟空」號暗物質衛星,正是在超過10GeV的能段上尋找異常的伽馬射線信號——這樣的信號,可能來自WIMP之間的碰撞。
  • 關於暗物質的11個最大的未解決問題
    目前暗物質地幔的主要競爭者是一種被稱為弱相互作用質量粒子的假想粒子,它的行為有點像中子,只是比質子重10到100倍,林肯寫道。然而,這一猜想只引出了更多的問題,例如…2、我們能探測到暗物質嗎?如果暗物質是由相互作用粒子製造的,那麼它們應該在我們周圍,而且應該是能得見。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找到呢?
  • 引力波可以幫助我們揭露黑洞、暗物質和粒子理論中的奧秘
    它開啟了天文學的一個全新的時代,讓科學家們能夠看到宇宙中曾經被認為不可見的部分,比如黑洞,暗物質以及被稱為軸子的一些理論上的亞原子粒子。但是,只有最重的天體參與的激變事件,比如黑洞和中子星,才可以產生足夠大到在地球上可以探測到的引力波。它們以光速在宇宙中輻射出去,穿過幾乎所有它途經的天體。但是探測這些波動的能力也給天文學家提供了一個研究宇宙的新方法。帕尼教授正領導DarkGRA 項目,試圖利用引力波去探測宇宙中的一些最大的謎題,包括大質量奇異星,暗物質和黑洞本身。
  • 關於暗物質的十一大未解之謎
    根據林肯的介紹,目前對暗物質模型最有競爭力的說法是一種假設的粒子,稱為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簡稱WIMP,其行為類似於中子,但質量是質子10至100倍。然而,這種猜想只會引發更多問題,例如…… 我們可以檢測到暗物質嗎?
  • 科學家計劃模擬"磁星"環境尋暗物質:或解決物理最複雜之謎
    如果成功的話,這將解決粒子物理領域中最複雜的未解之謎,並讓我們對暗物質獲得進一步的了解。軸子是一種假想出來的基本粒子,科學家認為它是宇宙中質量最輕的粒子之一,體積只有質子的零頭那麼大。這些超輕的粒子就算真的存在,我們也看不見它。軸子和其它目前尚未觀察到的粒子也許佔了宇宙中全部物質的百分之八十,以暗物質的形式存在。
  • 物理學家仍然無法找到暗物質粒子,但縮小了假想粒子的質量範圍
    如果存在,這種亞原子粒子可能是宇宙難以捉摸的質量的來源ADMX實驗(如圖所示)排除了另一種可能的質量,這些可能的質量是被稱為軸子的可構成暗物質的粒子。物理學家正在一點一點地挖掘出被稱為軸子(axion)的假想粒子的可能質量。如果它們存在,則這種亞原子粒子可以組成暗物質,暗物質是遍布宇宙的神秘質量源。預計軸子將非常輕巧 – 相當於電子質量的十億分之一到萬億分之一。
  • 軸子和暗物質被發現了?先別急
    Xenon-1T,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約一噸的液氙作為探測靶物質來探測暗物質。液氙是一種閃爍體,我們身邊飛過的暗物質粒子只要打在這一噸液氙中的任何一個氙原子上,就有可能發出閃光,光信號會被靈敏的儀器記錄下來。原子由原子核和外圍電子構成,因此暗物質可能打在原子核上,也可能打在電子上。兩種碰撞產生的關聯光信號區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