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莊嚴而聖潔;那凜然的正義,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那博大的胸懷,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壯麗而光輝;那永恆的熾熱,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仰望星空》溫家寶
每個孩子心中都對星空
對宇宙充滿著幻想和疑問。
你想知道地球離太陽有多遠嗎?
根據現代雷達的測量和計算
地球離太陽約1.5億千米
如果步行要花3500年...
如果乘火車需要奔馳170多年...
你知道地球周圍有些什麼星球嗎?
我們的鄰居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再加上
173顆已知的衛星
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
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
以太陽為中心
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太陽系
為了讓學生們了解太陽系
近日,西山學校STEAM課堂
帶大家一起製作了迷你太陽系模型
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Step 1 : 科學
(學習並獲得太陽系所有行星的概況)
課上,學校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本次STEAM項目的內容。通過「宇宙探索未解之謎」的視頻,以「你對太陽系的了解」為話題,詳細介紹了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及其他星體。同學們在視頻中收穫知識,總結出了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對太陽系又有了新的認知。在了解太陽系之後,老師提出了如何製作太陽系模型的問題。同學們開動腦筋,爭相舉手發言,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製作方法,將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Step2 : 數學
(計算行星大小和距離的比例)
「天文單位」這個距離名詞雖然是同學們第一次遇到,但又怎能難倒我們呢?經過計算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這4顆類地行星質量相差不多,依次與太陽的距離越來越遠,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4顆類木行星體積較大,與太陽的距離更加遙遠。
Step3 : 技術
(使用適當的材料製作太陽系模型。)
確定了距離和體積,接下來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大顯身手製作出八大行星和太陽的模型了。雖說彩泥的顏色與行星的顏色差異很大,但又怎能難住我們的「調色大師」呢?
PBL真實情境教學讓孩子成為個人學習的主角,老師們充當顧問並全程進行學習評估,按照5E教學模式引導孩子。同學們根據每顆行星的特點,選擇彩泥的顏色、大小和質地,同時加進閃光粉、小石子、砂粒等來製作一個更接近的球狀物。
一個又一個的天體在同學們的手中誕生,而負責畫軌道的同學也用心地畫每一道線條。在製作過程中,各組同學通過討論就如何將打造土星環都想出了解決方案。
就像那浩瀚宇宙,只有一顆星那僅是一粒塵埃,而滿天的星鬥組成了璀璨的星空。動手製作太陽系模型個人力量很小,但是同學們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不僅提高完成的速度和質量,還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專注力。
Step3 : 工程
(思考並計劃如何建立模型,然後仔細地調整它。)
當學生們手中託起這太陽系的模型,滿滿都是收穫
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哪裡才是宇宙的邊緣?在美麗而神秘的宇宙中繁星如鑽石般閃耀,帶著無限的遐想藉助科學的翅膀終有一天我們會揭開宇宙的面紗,發現更多的未知。
未來的社會發展得太快,不確定的因素太大,比如:人工智慧的出現……,我們的下一代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這個新時代的不確定性?作為家長,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而讓孩子具備面對新時代的能力,就是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STEAM教育不僅僅是提倡學習多個學科知識,更提倡的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完成他們感興趣的並且和他們生活相關的項目,從過程中學習各種學科以及跨學科的知識。近年來,西山學校堅持「一切為了師生的發展」的辦學宗旨,在「學融中西、德厚齊山」的學校精神指引下,把STEAM課程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以PBL項目式課程為切入點,積極完善STEAM教育平臺,先後開展STEAM項目課《創意三角插》《酒韻悠悠》《我在西山找到你》……讓學生們在實踐探索中學會如何合作,如何收集資料、處理數據,更好地製作模型;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識,培養實踐操作能力;並拓寬知識面,加深學科之間的聯繫,開啟探索創造之旅。
教育創新的潮水湧動
是永不停歇的行動迭代與思考疊加
當教育與科技溫柔交融
派生出強大的精神力量
讓身處其中的每一位學子與老師
看見未來凝結成蔚藍一片
● END ●
編輯 | 李紫陽
責編 | 左文濤